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0927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一 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2 编制依据1二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况2三 工程范围21工程量22 作业进度及劳动力安排2四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方案21 施工准备22 管道加工、预制43 管道安装54 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8五 质量保证措施11六 应急预案 13 一 编制说明1 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是本着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出发,充分体现我公司对本工程组织施工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对工程进行合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不断地采用新工艺,提高 施工技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积极配合业主的工程协调工作,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力求在整个施工过

2、程中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在确保整个工程全部里程碑进度的同时,全面满足业主要求。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2002)849号; 2.2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002)896号; 2.3 焊接工艺评定 企业标准;2.4 设计院、设备制造厂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2.5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6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2.7 焊接技术考核规程DL/T679-1999;2.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2.9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2.10 钢制承压管道对

3、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11 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焊接篇,2000年版);2.1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2.13 国家及部颁的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要求; 2.14 国家及部颁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以及“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等等;2.15 电力工业部颁发的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电力部颁发的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的有关规定; 2.16 电力工业部颁发的调试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2.17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定标准及国外的技术标准;2.18 相关强制性条文。二 工

4、程概况1 工程简况1.1 工程名称:某某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130MW机组)。1.2 建设地点:某某省某某江市某某市某某农场。1.3工程规模:项目由某某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在某某市投资建设的一个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建设规模为1130t/h高温高压燃秸秆锅炉,配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锅炉是由格菱动力生产的型号为GL-130/9.2-T2的锅炉,额定给水温度为220。锅炉型式为:单锅筒、集中下降管、高温高压、卧式布置的自然循环锅炉,燃料用黄色秸秆。1.4 质量标准:本工程质量标准全面达到国家和电力行业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并按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最新版)及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

5、竣工验收规程(最新版)实现达标投产的目标,争创省优质工程。三 工程范围1 工程量1.1 工程量:本期工程的压力管道。2 作业进度及劳动力安排2.1 工程进度:以工地施工进度为主,满足配合。四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1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的技术文件,编制施工预算及材料领用计划和措施用料计划,由质安部进行安全交底及教育。1.2 施工机具及人员配备齐全1.3 各工种人员必须通过上岗前培训,对参加施工的焊工进行资格审查,针对本工程作施工部署。1.4 技术负责人将技术要求和要领向施工班组交底。1.5 材料检验1.5.1 管道、管道附件、阀门必须有制造

6、厂的质量证明书。1.5.2 管道、管件、阀门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型号、材质。管材应核对其炉批号,并作标示。1.5.3 管子、管件在使用前要对外观进行检查,要求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重皮等缺陷。1.5.4 所有管材有材质标记,没有材质标记或标记模糊不清者不得使用。1.5.5 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划痕,螺栓孔符合装配要求,并附有材质及加工合格证书。1.5.6 弯头外径偏差及外径椭圆度不超过以下规定: DN25DN70为1.1mm,DN80DN100为1.5mm,DN125DN200为2.0mm,DN200以上不超过2.5mm,如有超标报业主确认。流程图如下施 工

7、 准 备材 料 检 验管材防腐、底漆管道加工、预制管道焊接、安装检 查 不合格 管道试压、吹洗系统气密性试验防腐、保温交工、验收 1.5.7 螺栓及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伤痕、毛刺等缺陷,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并附有材质及加工合格证明书。1.5.8非金属垫片质地柔韧,无分层或老化变质现象。表面无折损、皱纹缺陷,其尺寸与法兰密封面相匹配。1.5.9 缠绕式垫片无径向划痕、松散、翘曲等缺陷。2 管道加工、预制2.1 管道加工2.1.1 管子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记。2.1.2 碳素钢管采用机械切割或氧乙炔焰切割,不锈钢管采用机械或等离子方法切割。2.1.3 切口质量符合下列要求:2.1.3.1 切

8、口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纹、毛刺、凹凸、重皮、铁屑等。如有应予以清除。2.1.3.2 切口端面倾斜误差不应大于管道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切割之后的钢管应及时在每一个管段上用油漆或记号笔标明钢管的材质、规格,并根据施工图纸标明所使用的位置。2.1.4 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在冷弯时为大于3.5倍管子外径。2.1.5 弯管质量要求2.1.5.1 壁厚减薄率不超过15%,且不小于设计计算壁厚。2.1.5.2 椭圆度不超过8% 。2.1.5.3 弯管中心偏差值:机械弯管不得超过3mm/m ,管子直管长度大于3m时,其偏差不得超过5mm 。2.1.6 管道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制作精度及焊接符

9、合设计要求。2.1.7 支架与管道接触的工作面平整。2.1.8 管道及支架的焊缝,不得有漏焊、裂纹、咬肉等缺陷。2.2 管道预制管道预制在管道安装现场进行,预制现场应相应平整,改善作业环境,保证施工质量。2.2.1 预制人员要求:2.2.1.1 从事管道预制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是有经验的管道技术工人。2.2.1.2 焊工、起重工都必须持证上岗。2.2.2 设备、工机具及消耗材料到达现场后要及时进行检查。2.2.3 技术准备2.2.3.1 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就图纸和技术要求中未明确的或发现有疑问的,予以澄清。2.2.3.2 组织有关人员勘查施工现场,包括技术人员、施工班组、质检人员,了解施工

10、现场的条件,包括施工环境、运输路线、用电条件、场地平整等情况。2.2.3.3 熟悉施工图纸,要求施工人员对图纸完全理解,对尺寸、标示、位置、质量、施工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以免造成返工浪费,影响工程进度。2.2.3.4 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和材料按计划进场。2.2.4 预制2.2.4.1 各档根据图纸领取材料。领取的材料必须检查验收合格,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2.2.4.2碳钢管道、管件预制前,应对其进行除锈、刷底漆等防腐工作。3 管道安装3.1 管道安装具备下列条件 3.1.1 与管道相关的土建工程检查合格,满足安装要求。3.1.2 与管道相连的设备找正合适,固定完毕。3.1.3 必须完成的工序如清

11、洗、脱脂要完成,管道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3.1.4 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具备证件。3.2 坡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2.1管子错边量:工艺管道要求不大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其它管道不大于壁厚的20%且不大于2mm 。法兰螺栓孔中心偏差不超过孔径的5% ,保证螺栓自由穿入。3.2.2 法兰连接时保持法兰面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 ,且不大于2 。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法兰的歪斜。3.3 下列管道中的螺栓、螺母应涂以二硫化钼油酯、石墨机油或石墨粉 3.3.1 不锈钢、合金钢螺栓和螺母。3.3.2 管道设计温度高于100或低于0 。3.3.3 露天装置。3.3

12、.4 处于大气腐蚀环境或输送腐蚀介质。3.4 法兰连接使用同一规格螺栓,螺栓规格、型号、材质符合施工图纸要求。螺栓安装方向一致,紧固螺栓应对角紧固,松紧适度。3.5 管子对口后垫置牢固,避免焊接变形。3.6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3.7 管道焊缝设置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3.7.1 直管断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零150 mm时,不应小于150 mm;当公称直径小于150 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3.7.2 焊缝距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 。3.7.3 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

13、小于50mm 。3.7.4 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不得开孔。3.8 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要加套管,规格比管道大2号,焊缝不得设置在此墙洞或楼板内。穿墙套管长度不小于墙厚,穿楼板的套管高出楼面50mm 。管道与套管之间的间隙用石棉或其它不燃材料堵塞。3.9 管子、管件的坡口型式、尺寸及组对由焊接方案确定。3.10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尺寸:水平管道平直度DN100 ,2L,最大50mmDN100 ,3L,最大80mm立 管 垂 直 度5L,最大30mm3.11 管道与机器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3.12 伴热管应与主管平行安装,并应自行排液。水

14、平伴热管宜安装在主管下方或靠近支架的侧面。铅垂伴热管应均匀分布在主管周围。3.13 对不允许与主管直接接触的伴热管,在伴热管与主管间应有隔离垫。当主管为不锈钢管,伴热管为碳钢管时,隔离垫宜采用离子含量不超过5010-6的石棉垫,并应采用不锈钢丝等不引起渗碳的物资绑扎。3.14 伴热管经过主管法兰时,伴热管应相应设置可拆卸的连接件。3.15 阀门安装3.15.1 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裕量。3.15.2 法兰或螺纹连接阀门在关闭状态安装;焊接阀门在开启状态安装,且采用氩弧焊打底。3.15.3 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3.15.4 安全阀

15、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15.4.1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3.15.4.2 在管道投入试运行时,应及时调校安全阀。3.15.4.3 安全阀的最终调校宜在系统上进行,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15.4.4 安全阀经调校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得有泄漏。3.15.4.5 安全阀经调校合格后,应做铅封。3.16 补偿器安装3.16.1 按设计规定预拉伸或压缩,受力均匀。3.16.2 水平安装时,平行臂应与管线坡度相同,两垂直臂应平行。3.16.3 铅锤安装时,应设置排气及疏水装置。3.17 支、吊架安装3.17.1 管道安装时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调整工作,要做到位置正确、平整牢固、接触良

16、好。3.17.2 无热位移的管道,其吊杆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的管道按位移之半相反方向倾斜安装。3.17.3 固定支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3.17.4 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洁净平整,无歪邪和卡涩现象。其安装位置应从支撑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值应为位移值的1/2 。3.17.5 弹簧支吊架安装按设计要求调整并作出记录。3.17.6 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3.17.7 管道安装完毕,逐个核对检查支、吊架的形式和位置。3.18 静电接地安装3.18.1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或接地引线不能与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应采用不锈钢板过渡。3.18.2 用作静电接地的材料或零件,

17、安装前不能涂漆。导电接触面必须除锈并紧密连接。3.18.3 静电接地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测试,电阻值超过规定时,应进行检查与调整。3.19 管道检验、试验和吹扫3.19.1 管道检验3.19.1.1 外观检验应包括对各种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的检验以及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检验。3.19.1.2 除焊接作业指导书有特殊要求的焊缝外,应在焊完后立即除去渣皮、飞溅,并应将焊缝表面清理干净,进行外观检验。3.19.1.3 管道焊接的内部质量,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射线照相检验和超声波检验的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应符合现场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3.20

18、 试验3.20.1 压力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3.20.1.1 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3.20.1.2 焊接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涂漆和绝热。3.20.1.3 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3.20.1.4 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并在检测周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人1.5级,表的满刻度值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小于2块。3.20.1.5 符合压力试验要求的液体或气体已经备齐。3.20.1.6 按试验的要求,管道已经加固。3.20.1.7 对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零100MPa的管道,在压力试验前,相关资料已

19、经建设单位复查。3.20.1.8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3.20.1.9 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已经拆下或加以隔离。3.20.2 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3.20.3 管道试压的压力、时间及压降由吉玛公司的管道试验指导书确定。试压过程中,严格控制压力降,保证试压的效果从而起到消除热媒漏点的目的。3.20.4 试压应通知甲方及有关部门人员到场,试验记录应有甲方有关部门签字认可。3.21 吹扫3.21.1 试压合格后,对管道系统进行吹扫,吹扫前应隔离仪表元件、安全阀等不得参与吹扫的设备和元器件,不应安装孔板,必要时对系统进行加固。吹扫一般按主管

20、、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吹扫时用手锤敲击管子焊缝死角、管道底部。3.21.2 空气吹扫:空气吹扫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流速不宜小于20m/s 。吹扫管道的出口应设标志,防止伤人。当目测无烟尘时,应在排气口设置贴白布或涂白漆的木制靶板检验,5min内靶板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他杂物为合格。3.22 交工验收3.22.1 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3.22.2 工程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3.22.2.1 竣工资料齐全完整。3.22.2.2 管道施工与设计文件相符。3.22.2.3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3.22.2.4 工程完工后,技术员、质检员应对各个

21、项目进行自检,合格后,将施工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记录、管子、管件及其它材料的合格证、施工记录数据汇总,竣工图、焊口探伤布置图等交工程项目质安部组织验收,合格后请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理竣工报告手续。4 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4.1 焊前准备4.1.1 采用ZX7-400B焊机。4.1.2 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坡口每侧各为1015mm。4.1.3 管道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如有偏斜其偏斜度:管子外径60,f 0.5mm;管子外径60159,f 1mm。f4.1.4 管件组对时一般要做到内壁(根部)齐平

22、,如有错口,其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4.1.5 焊丝使用前应用砂纸将焊丝表面的油、锈等清理干净。4.1.5.1 焊条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使用时应装入温度保持在80110的专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如当天有未用尽的焊条,应归还至焊条库,由焊条保管员统一按照焊条库管理规定处理。4.1.5.2 焊缝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至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填加塞物。4.1.5.3 焊件组装时应垫置牢固,禁止强力对口,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变形和附加应力。4.1.5.4 坡口的基本型式和尺寸: V形坡口:=48mm =3035b=23mm P=0.52m

23、m4.1.6 焊接工艺措施4.1.6.1 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管子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4.1.7 焊接方法:采用全氩弧焊接或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4.1.8 人员安排:安排具有相应合格证项目的高压焊工担任此项工作; 4.1.9 点固焊时,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等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点固焊后应检查各个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焊。点焊焊缝长度510mm,点固焊点可在焊口的任意两点。4.1.10 氩弧焊打底的焊层厚度不大于3mm,根层焊缝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4.1.11 起弧时电流应当调大,待形成溶池后,再将电流调节到正常

24、电流,可避免因起弧时溶池温度较低,液体凝固较快,气孔难以析出现象。4.1.12 施焊时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溶池填满。4.1.13 对于密集型管排,操作时应该从最困难位置处起弧。4.1.14 引弧采用高频引弧法,引燃电弧后将电弧拉长35mm稍作预热后填丝施焊。4.1.15 填丝方法采用熔滴过渡半内填丝法,运弧时保持焊枪于管子切线方向成7080夹角,按两慢一快原则保证母材与焊丝熔合良好。4.1.16 操作时两只手轮换操作,右手持焊枪从区开始,从1至2电弧引至坡口熄灭。左手持焊枪在区从3至2接头。焊工换位在区左手持焊枪从1至4区右手持焊枪从3至4,如图: 4.1.17 接头时在原熔

25、池前1015mm处引弧,迅速拉起35mm将原熔池预热并形成新熔池后继续正常施焊。4.1.18 收弧时将电弧引向坡口面待原熔池凝固,新熔池未形成前迅速熄弧防止产生缩孔,注意将氩气保护延长几秒钟。4.1.19 盖面操作时焊枪喷嘴应略向上倾斜,焊丝向上提,电弧做上下摆动,焊丝随电弧运动上下加丝,也可在坡口上侧加丝,操作时必须填满坡口上侧防止咬边和熔池下坠。4.1.20 收弧时应重叠1015mm,熄弧应在坡口边缘,不允许在焊缝中心突然熄灭,防止产生裂纹、缩孔等缺陷。4.1.21 盖面焊缝的起头及收弧应与打底焊缝的起头、收尾错开510mm。4.1.22 焊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 质

26、量控制措施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1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工地主任为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小组组长,对本工地施工的工程项目工艺质量负全责,贯彻质量终身负责制。工地设置一名二级专职质量检验员,施工班组由技术员兼任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人员均经过相应业务培训,持有效岗位证书上岗,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加大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力度,享有“质量一票否决权”。1.2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文化和质量竞赛活动。进入本工程现场的员工,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员工学习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施工图纸资料、学习工程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文件,使其熟练掌握本专业作业技能及工艺

27、要求,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1.3 加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的效益和生存的根本”,有计划地开展质量意识教育,找差距定目标,树立“讲究质量光荣、忽视质量可耻的风尚,使员工自觉地把工程创优、创精品落实到本工程施工现场。1.4 本工程施工全过程大力开展质量文化活动,现场利用标语、板报进行质量教育宣传;现场设立质量光荣榜与质量曝光栏,及时反映施工质量动态;1.5 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质量例会,掌握施工质量动态。施工中定期组织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例会,工地每半月由工地主任组织召开一次质量会议。施工班组每周定期进行一次质量学习,学习专业技术

28、、有关质量标准、规范、管理 制度,并进行记录。1.6 杜绝施工质量通病,实行样板引路,提高工程工艺水平。1.7 质量与经济挂钩,加大奖罚力度。工程干好干坏首先要在经济上拉开档次,本工程设立专项质量奖励基金,用于对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预定标准的工程项目与认真履行质量职责取得实效的员工进行奖励,用以开展各项质量竞赛、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创造高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本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大纲2.l 质量检查验收依据2.1.1 国家及部颁的现行规程、规范、验评标准及有关实施细则。2.1.2 正式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工程设计变更等。2.1.3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技术说明书中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

29、,设备质量证书及出厂检验、试验报告。2.1.4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2.1.5 有关会议纪要中技术、质量标准的内容。2.2 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质量控制点2.2.1锅炉安装质量控制点即W点(见证点)和H点(停工待检点)。本工程主要W、H点如下:管道检测(W点)。 2.3 阶段性质量检查施工中对工程实行阶段性质量检查,以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2.4 验收程序2.4.1 施工项目完工后由班组技术员组织进行100自检,工艺质量达到标准后,整理施工原始记录等资料,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交工地质检员复检。2.4.2 工地质检员组织工地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及班组进行复检,工艺质量达到标准后,整

30、理原始验评资料,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输入计算机。一式四份,签字后报质量管理部。2.4.3 隐蔽工程及单机分部试运验收,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甲方、监理与业主共同验收签字。2.4.4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由工地质检员负责自检,整理资料报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复检后同时报甲方、监理与业主验收签字。3 质量控制措施3.1 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体系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国标中的“质量体系要求”就是对过程的要求。在本工程施工中,锅炉工地采取下列措施实现工程质量控制。3.1.1 施工准备阶段3.1.1.1首先,建立以主任和专工为首的质量管理网络,选用精通业务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职质检员,在工地建立强有力的

31、专职质量管理机构,与项目部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3.1.1.2开工前,从施工角度组织图纸会审,按规范、验标及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写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书,并依据以上文件进行施工与验收。3.1.1.3加强检验仪器、量具的管理,按标准对热力、长度等仪表进行定期检定,合格并发证后方可使用。3.1.2 工程施工阶段3.1.2.1在施工过程中,将质量管理重点由验收最终结果转为控制施工过程,以严细的技术管理来保证优良的施工质量。3.1.2.2工程项目开工执行开工报告审批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采用有效的图纸版本,施工人员熟悉图纸,人、机、料、法清晰明了,有关人员职责分明。

32、3.1.2.3必须按图纸施工。如遇现场情况与图纸不符或材料代用时,必须填报变更设计申请单,办理变更设计手续。3.1.2.4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施工,交叉作业先地下后地上,不准因为工期紧而打乱正常的施工程序。3.1.2.5质检人员要经常进行查违章的活动。“查违章”主要查如下内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中有关质量要求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规范及技术管理规定中质量要求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施工工艺纪律。质量体系文件执行情况。3.1.2.6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实行周例会制度,传达上级及项目部质量管理措施,总结上周质量管理情况,汇集工艺质量普查、现场施工工艺纪律检查与质量体系文件贯

33、彻情况检查等即时质量信息,发现存在普遍性或倾向性质量问题,及时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把质量隐患与质量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1.2.7 施工中实行重要工序交接制度,对跨专业且质量争议多的工序签字交接,超前控制。对“H点”和隐蔽工程都必须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1.3 工程竣工验收3.1.3.1 验收时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在确认工程所用原材料的试验资料、质量保证书齐全,施工技术记录和质量验评记录齐全准确,质量问题和设备缺陷处理完毕,并有可靠的技术文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验收。3.1.3.2 资料与工程同步进行。分项工程验收满足规程规定,分部工程完成后,应在三天内完成该分部工程的

34、评定。因试验工艺要求,不能给出有关报告,在试验报告给出三天内应完成其评定。单位工程同此。3.2 消除质量通病,提高施工工艺质量的措施六 应急预案1 紧急事故处理领导组织机构组 长:王爱明组 员:吴平 2 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范围2.1 火灾:包括易燃易爆液(汽)体,可燃物体,化学品(酸、碱);2.2 触电;2.3 外伤;2.4 中暑。3 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3.1 通用部分3.1.1 信息传递渠道白天使用两种方式即手 机: 对 讲 机:07晚间使用两种方式即手 机: 对 讲 机:073.1.2 器材配备工地必须配备:对讲机、急救箱、灭火器、警示绳。3.2 独立部分3.2.1 火灾、爆炸事故3.2.

35、1.1 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措施3.2.1.1.1 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度。按区域划分责任,明确责任人。建立消防管理制度。3.2.1.1.2 凡属施工、生产用的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安监部门负责人签字,由物资部门统一购买。3.2.1.1.3 对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实行一级管理,设立专用库房,指派专人负责,对性质相抵触的物品要分库贮存,严禁与其它物品混放。必须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3.2.1.1.4 严格易燃、易爆物品的出入库检查。对收存和发放的易燃

36、、易爆物品,必须进行登记,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3.2.1.1.5 对运输、贮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进入库内人员禁止穿化纤晴纺服装和带铁钉的鞋,严禁在库区内吸烟和用火,严禁在库区内住宿和进行其它活动。3.2.1.1.6 施工单位用火要严格控制,确需用火时,必须填写用火申请单,经工程、安监、保卫等部门审批,方可动火。3.2.1.1.7 在办公区、生活区内不得乱拉乱接电源,不得随意使用各种电热器具(电褥子、电炉子、电暖气等),如特殊需要,必须写出申请,经施工、安监、保卫等部门审批,方可使用。3.2.1.1.8 消防

37、工作的重点控制区域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并设有消防栓。3.2.1.1.9 消防工作的主管部门为保卫组,保卫组全权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安全防火工作,保卫组、供应部负责消防器材的配备购买工作,做到配备齐全有效,过期或用过的及时更新。各基层单位设立义务消防队,消防工作的重点区域是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和库房。3.2.1.2 响应措施3.2.1.2.1 发生火灾、火情、爆炸事故时,各单位应急救援人员立即组织救火,抢救伤员,就近使用消防器材,利用灭火器、沙子、消防栓等器具紧急扑灭或控制火灾、火情,同时组织其他人员安全撤离,重要物品、资料转移,在积极扑救火灾的同时,立即通知项目部保卫组和项目部领导,等待进一步的

38、救援工作,还应尽量保护事故现场,待保卫组到达后接管。3.2.1.2.2 当事故发生情况比较严重时,项目部现有消防器材不能扑灭时,立即联系当地消防队进行进一步的救援工作。3.2.1.2.3 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由安监部保卫组负责调查,处理由项目经理部安全防火委员会研究决定。3.2.1.2.4 消防器材、设施,各单位要按规定配齐、配足,特别是易燃易爆重点部位。项目经理部适量储备一些灭火器材,具体工作由保卫组负责。3.2.2 触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3.2.2.1 防范措施3.2.2.1.1 电气专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规程学习,经有关部门考试发证后方可持证独立进行操作。3.2.

39、2.1.2 施工现场配电柜、电源盘、操作箱及临时电源设置,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安器。3.2.2.1.3 电气专业人员在带电及部分带电区域作业时,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时,除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外,施工前应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同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办理电气一种或二种作业票,经审批后,应持票作业。按规定要求完工后,必须办理消票手续。3.2.2.1.4 电气专业人员施工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鞋、着工作服和绝缘手套,并一人工作,一人监护。3.2.2.1.5 220伏照明线路要同时设输送零线,禁止用“一线一地”方式供电;线路及灯头距地面高

40、度应大于2.5米;行灯、机床工作灯,电压均不得大于36伏;在金属容器内或特别潮湿地点不得大于12伏。3.2.2.1.6 拉闸停电作业时,开关必须设专人监护并在此处悬挂“禁止合闸”的警告牌,否则严禁作业。3.2.2.1.7 各种电器设备完工后,作业人员应进行通电检验,确定完好,做好移交记录后,方可交用户使用。3.2.2.1.8 除电气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从事电气作业,不准私拉、乱接电源。施工时一些电气设备需要移动时应通知工程部,不得擅自移动或丢弃。3.2.2.1.9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合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3.2.2.1.10 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刀闸

41、上或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使用。3.2.2.1.11 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丝。开关应控制火线。3.2.2.1.12 手动操作开启式空气开关、刀闸开关或管型接断器时,应戴绝缘手套或使用绝缘工具。3.2.2.1.13 所有盘(柜)均应上锁并指定专人负责。3.2.2.1.14 所有盘(柜)均应安装漏电断路器且盘(柜)的总开关必须是漏电断路器;盘(柜)内的电器保护套(盖)应保持完好。3.2.2.1.15 电源班负责将电源送到二级电源盘(含电源盘及盘内配电装置),各单位严禁私拉乱接电源。3.2.2.1.16 电源须由专业电工维护管理,严禁非专业人员代替上岗。3.2.2.1.17 各单位用电需提前向工程部

42、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用电地点、机械名称、负荷容量及用电时间,经工程部批准后,由电源班负责实施。3.2.2.1.18 现场使用的绝缘导线应绝缘良好,无破皮、露芯现象,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挂在金属物件上;在金属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木横担。现场使用的电动机械必须有明显接地,且接地良好、牢固。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等方法。严禁简单缠绕或勾挂。3.2.2.1.19 严禁两台及两台以上电动设备共用一个开关。3.2.2.2 响应措施发生触电事故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现场简单急救、送往医院,现场急救的具体操作可分为迅速解脱电源、简单诊断和对症处理三大部分。3.2.2.2.1

43、 迅速解脱电源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首先要设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切断电源。当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就在事故现场附近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必须指出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切断一根导线,且有时断开的不一定是相线,因此,关掉电灯开关并不能被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用绝缘物移去带电导线。当带电导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且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解脱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出现触电事故,必要使可用绝缘的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以及锄头等)切断导线,以

44、断开电源。 拉拽触电者衣服,使之摆脱电源。若现场不具备上述三种条件,而触电者衣服干燥,救护者可用包有干毛巾,干衣服等干燥物的手去拉拽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必须指出,上述办法仅适用于220/380v“低压”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产生新的事故。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迅速安全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必须注意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不再受电流刺激,肌肉会立即放松,故有可能会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等),特别事故现场在高处时,危险性更大。因此在解脱电源时应辅以相应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事故。此外,解脱电源时,除应注意自身的安全外,还需注

45、意不可误伤他人。3.2.3 人员伤害(施工现场由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等造成的人员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3.2.3.1 预防措施3.2.3.1.1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尽量考虑地面组合,减少高处作业的频次。3.2.3.1.2 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装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3.2.3.1.3 高处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处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3.2.3.1.4 特殊高处作业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由专人负责。3.2.3.1.5 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布置有足够的照明。3.2.3.1.6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雨

46、天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采取防滑措施。3.2.3.1.7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全部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3.2.3.1.8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走斜道或梯子,不沿绳、脚手立杆或栏杆等攀爬,也不任意攀登高层构筑物。3.2.3.1.9高处作业区附近有带电体时,传递绳使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严禁使用金属线。3.2.3.1.10 特殊高处作业的危险区设围栏及“严禁靠近”的警告牌,危险区内严禁人员逗留或通行。3.2.3.1.11 垂直攀登时,使用安全自锁器;在单梁上行走及作业时,须架设水平扶绳,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铺设安全网。3.2.3.1.12 高处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脚手架上堆放的物件不超过允许载荷,施工用料随用随吊。3.2.3.1.13 高处作业人员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高处作业时,点焊的物件不得移动;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等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并有防止坠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