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1043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8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版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课文是从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的角度编排的,本单元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本组课文语言简洁、生动、优美,所描写的景观及风土人情令人向往。教学本组课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积累优美语言,一方面还要继续训练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威尼斯的小艇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马克

2、二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向我们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的高超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光。全文六个自然段,分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先讲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写出了河道纵横交叉的特点。然后用汽车和小艇作比,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使人很容易地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小艇的特点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个是外形上的特点,又窄又深,两头翘起;一个是行动上的特点,轻快、灵活。先讲有多长,紧接着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用挂在天边

3、的新月”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这一行动上的特点是由构造上的特点决定的,接着又讲了坐船的乐趣。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表现在“速度快,船只多,操纵自如”,“不管多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最后通过坐船者的感受来说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第5自然段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说明小艇的作用,作者抓住忙着做生意的商人、年青妇女、到郊外去的小孩、上教堂的老人等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显示了小艇同人们的密切关系。第6自

4、然段通过戏院散场,人们乘船离去,来说明威尼斯的小艇同人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写了小艇的重要作用。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我把“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作为教学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在教学中,既要通过水城的迷人风光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又要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艇、艄、舱等生字,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操纵自如”、“船艄”等词语意思;2 .有感情朗读课文,

5、关注课文语言表达形式,感受比喻的精妙;3 .学习并初步运用抓典型介绍某一事物的表达方法;4 .初步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感受小艇与人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学习并运用抓典型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国家竞猜。出示一组图片,根据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国家?(PPT出示图片)5 .为什么每个国家仅仅提供一张图片,你们就能猜到呢?(板书:典型)二、交流信息,谈印象1 .揭题。2 .欣赏威尼斯风光图片,谈印象。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结构1 .自读课文思考:威尼斯绮丽风光无限,为何偏选择小艇来写?2 .生字词语检查。(出示)小艇船头船艄船舱散场笼罩停泊夹着圣经拥挤耸立静寂摇晃请学生读

6、。3 .马克.吐温放着那么多美景不写,偏要选择小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原因吗?(1)交流(出示)地位重要一一外形奇特一一感觉舒服一一技术高超关系密切(2)师小结:小艇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小艇成了这座城市的典型符号。四、赏读比较,感受小艇外形典型1.感受小艇样子的独特。(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1)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小艇样子特点的词语。(板书:一艇)(2)交流梳理。这样的外形与我们平常见过的船只一样吗?(板书:外形)2.赏读比喻句(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

7、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1)比喻部分能否去掉呢?体会比喻的妙处。(2)你最喜欢哪个比喻?说说理由。预设(独木舟一一精妙的比喻,能让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新月精妙的比喻让事物变得更富有美感;水蛇一一精妙的比喻还能让静止的文字变得动感起来)(3)这就是马克.吐温精妙的语言魅力,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五、创设情境,突出典型情况(出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

8、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1 .作者列举了船夫在驾驶过程中遇到的哪几种情况?划出来。2 .交流。3 .作者为何要选这几种情况来写呢?(板书:情况)4 .师生合作读。5 .一群船夫玩起了驾驶比赛呢!(找2个同学配乐读)6 .同学们,如此高超的技术仅仅是几个船夫拥有吗?让我们一起当当所有威尼斯的船夫一起来夸夸自己吧!(板书:一人)六、选取典型人物,突出关系密切1 .在威尼斯,还有谁的生活也离不开小艇呢?到文中划出来。(出示):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9、。2 .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小艇,设想一下,还会有哪些人乘着小艇去做什么?3 .威尼斯的小艇就相当于马路上的汽车。乘着小艇出行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是,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形形色色的那么多人,作者为什么仅仅写了这四类人?4 .师小结:这四类人代表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无论紧张还是闲适;无论快乐还是庄重,他们都离不开小艇。选取这些典型的人物,就把成千上万的人都概括进去了。(板书:人物)5 .补充资料(出示视频)6 .小结:这四类人群恰恰是当时的威尼斯商业繁荣,社会开放和谐的缩影,这更是马克.吐温的高明之处。(板书:一城)七、拓展延伸,学习运用表达1.马克.吐温就是这样,通过选取典型的外形,典型的情况,典

10、型的人物,把威尼斯小艇与威尼斯的人,还有这座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7 .运用。小艇是威尼斯的“名片”,聊城有哪些“名片”?(D指名生说(2)动画效果出示聊城的“名片”8 .选择其中一张属于聊城的名片,选取一方面的典型写一段话。9 .交流10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从如何选择典型材料上进行学习,这篇文章还藏着哪些秘妙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八、作业布置课下阅读威尼斯之夜,思考这篇文章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来写的。九、板书设计18 威尼斯的小艇典型外形情况人物一艇一人一城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反思19 主线明确。威尼斯的小艇,聚焦小艇,寥寥数笔,以小见大,写出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我在处理文本时,找到了一根主线一

11、“典型”,用这个线,串起了全文。以小艇这典型事物,介绍威尼斯;以独木舟这个典型事物,来介绍小艇外形;以不同状况下船夫的驾驶,来介绍技术高超;以典型人物,来说明人与小艇关系密切。抓住了这根主线,整个教学就串连在一起。无论是整体感知,学习4自然段,还是最后的迁移练笔,紧抓“典型”,一以贯之,相信学生对“典型”这个词语,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20 在了解小艇的样子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的写法,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和三个比喻句来理解。体会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想象,画出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展开想象: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那“说不完的情趣21 表达迁移。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学完课文前四段后,创设迁移写作语境,让孩子们确定一张聊城的名片,选择最典型的事物,介绍聊城。一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二是在写中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三是让学生练习学会抓住事物的典型进行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