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0-18-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0-18-3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为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2022年秋冬季可能出现爆发性的新冠肺炎疫情,指导做好我市医疗救治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目标要求,统筹全市各类资源,加强部门联动和上下协调,全面夯实“五有三严”(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健康。二、工作重点(一)预检分诊1 .规范设置
2、预检分诊。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要按照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标准要求(附件1)和工作实际,合理设置预检分诊点,充实预检分诊力量,优化工作流程,规范预检分诊行为。鼓励采用智能测温设备,提高预检分诊效率,设备要定时比对与校准,确保结果准确可靠。2 .强化预检分诊流程管理。对所有来院人员进行预检,均要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严格按照XX市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手册(试行)中“预检分诊管理”进行三级预检分诊,发现体温异常、健康码异常或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要详细登记,并由专人专线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诊疗Q当日预检分诊信息可采取
3、有效方式或载体予以共享。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流行病学史询问内容。通过提高预约诊疗率、增加预检分诊通道等方式,有效缓解就诊高峰人员聚集。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热患者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积极引导或安排专人专车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送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3 .提高院前急救预检分诊能力。120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时,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询问患者是否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及时记录转运登记信息(来电时间、来电电话、患者地址、患者基本信息、派车时间、出车信息、送达予以及时间等),并将可疑情况向出诊医务人员通
4、报,出诊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将发热患者按本土和入境分类转运至设有相应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二)发热门诊1 .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要按照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XX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试行)在相对独立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其中三级医院发热门诊留观室不少于15间,二级医院不少于10间。鼓励有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按照“出入口分离、诊区分离、人员分离、就诊路线分离”规定,在6家医院设置入境人员专用发热门诊,根据入境人员分流需要依次启用Q各区(市)、各医疗机构要通过“四个一批”(即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迁建一批
5、、提升一批)的方式,规范本辖区(单位)发热门诊设置,并向社会公布发热门诊所在医疗机构、地址和联系电话,省属驻X、市属及市级发证其他医疗机构设置的发热门诊由市级组织现场核验,区(市)属及区(市)级发证其他医疗机构设置的发热门诊由各区(市)组织现场核验。发热门诊落实24小时值班制,不得无故自行停诊。2 .落实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一体化闭环管理,规范和细化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送发热门诊患者全部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相应发热门诊,不得与正常就诊人群共用相同区域Q要合理设置等候区域,满足核酸检测报告出具前留观等待需求。3
6、 .坚持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应安排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出诊,做好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强化新冠肺炎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不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4 .强化首报负责制Q发热门诊要对全部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进行抗体、胸部CT等检查),按需增加核酸检测快检设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4-6小时内报告,核酸结果未报告前,患者必须在医疗机构内留观。发现可疑病例后,应立即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严密排查可疑患者,并按要求报送信息。5 .规范病例转运。医疗机构发现或确诊(认)
7、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由市或区市急救中心按服务范围安排负压救护车将其转运至我市确定的市级定点医院。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转诊,对应诊断而未诊断、应转诊而未及时转诊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扩散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6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各区(市)要根据文件的要求,加强发热哨点诊室建设,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预检分诊措施,对所有进入人员均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热患者要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因面临搬迁等因素暂时未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社区卫生
8、服务中心,要在对发热患者信息进行登记后,引导其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热哨点诊室接诊医务人员要按照“一人一诊一室”的原则,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降低患者间接触风险。要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询问、检查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根据需要开展相关检验检查。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患者,由接诊人员引导患者至隔离留观处等待转诊,按要求及时向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通过疫情网络直报。要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严格做好环境物体表面、室内空气、诊疗器械等的清洁消毒。(三)定点医院1 .确定定点、备用医院。按照我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总床位数10%准备救治床
9、位,按照不少于救治床位的10%设置重症监护床位,结合区域人口和医疗资源分布,市级定点医院应当符合XX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核验细则标准,腾空其独立院区,或在医院内隔离出相对独立的区域专门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实现设施、装备、人员、服务等相关要素的全部独立,人流、物流严格管控、物理隔离、闭环管理,不再收治其他患者。各级备用医院参照定点医院有关标准和要求,做好应对秋冬季疫情的准备。市级定点(后备)医院以及区(市)级备用医院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并以区(市)为单位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2 .梯次启用定点、备用医院。我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规律,按照XX省新
10、冠肺炎疫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要求,梯次启用定点、备用医院。当我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0例以上时,在48小时内腾空启用市级定点医院,集中力量开展救治。3 .着力提高定点、备用医院救治能力。对硬件条件不达标的定点医院进行改造,重点加强“三区两通道”、供氧、通风、供暖、污水污物处理等设施改建,使之符合秋冬季传染病诊疗要求和XX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核验细则标准,满足满负荷收治患者条件。市、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定点、备用医院医护力量配备,建立救治梯队,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持,派驻团队与腾空医院要同步进行。4 .加强定点、备用医院人员管理。定点、备用医院启用后,在定点、备用医院附近安排医务人员集
11、中居住酒店,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及转运司机实行“两点一线”管理。加强集中居住酒店的环境消杀和监测,按规定做好清洁消毒、废物处置、工作人员防护等,每7天开展1次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Q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工作轮次,在医院内部设立医护人员休息室,提供营养膳食,做好基本保障。定点、后备医院应全员接种流感疫苗。5,做好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准备。各区(市)要结合实际,提前谋划并做好方舱医院建设筹备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预)案,做好体育馆、展览馆等可分隔的封闭式大空间建筑改造为方舱医院的准备。在定点、备用医院仍无法满足收治需求时,启用方舱医院作为轻症患者的隔离治疗场所。(四)新冠肺炎核酸检测1 .快速提升核酸检
12、测能力。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与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保障日常诊疗检测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向社会公布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含独立设置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加快我市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应对大规模和跨区域支援检测任务。推广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缩短核酸检测时间。2 .落实“应检尽检”。医疗机构要根据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及其他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等人员的实时、即时和定期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全体工作人
13、员核酸检测应按照1:1进行单样采集和检测,不得混检。3,严格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限。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要在46小时内报告;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原则上应在12小时内报告;“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及时报告。4 .核酸检测结果互认。通过省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或疾控机构实验室室间质评的医疗卫生机构(含独立设置医学检验实验室)出具的核酸检测结果,XX省内互认。医疗卫生机构可采用纸质、快递、网络或信息化系统等多种形式,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单(参考样式)发放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14、(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1 .严格落实“四集中”。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集中在市级定点医院救治。市统筹协调医护力量和医疗设备,保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尽早介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对重症病例按照最新版诊疗方案积极开展多学科诊疗,实施“一人一策”救治,努力提高诊疗成效。2 .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市、区(市)、医院三级专家组密切联系,实时研判、分析疫情形势和病例信息,加强对定点、备用医院的培训指导。出现重型、危重型病例时,市级专家组直接接管,第一时间邀请省级专家组现场会诊。一旦发生省内疫情蔓延,各级专家组应24小时值守,离开辖
15、区时向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备。3,提高多病共防、多病共治能力。在做好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时推广应用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技术,高效分流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人员,避免发热门诊人群过多聚集。对有呼吸道症状、高度怀疑新冠肺炎的患者应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同时,进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4 .强化中西医协同。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统筹中西医资源,不断健全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推动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定点医院要配备足够的中医药专家,负责确诊病例的中医辨证施治和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变化和转归及时调
16、整治则方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5 .做好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要加大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与医疗全力协作,认真做好对确诊病例的密切监测和整体护理工作。重型、危重型病例的临床护理按照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执行。6 .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及时为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提供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心理疏导服务。对需要心理援助的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有精神行为问题的患者,及时组织精神科会诊,并提供危机干预和精神药物治疗;对需要持续心理救援或精神药物干预的出院患者,应完善其病例资料并转至相应隔离场所,以持续提供心理服务。7 .加强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使用。按照省新冠肺炎康复
17、期血浆采集方案,制定康复期血浆捐献宣传动员方案、激励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动员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用于临床救治,保障捐献血浆者和患者安全,进一步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恢复期血浆临床使用按照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执行。(六)医疗机构感染控制1 .建立完善分级管理体系。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院感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党政主要领导是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院感委员会、院感管理部门、临床、医技及相关后勤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医技院感专(兼)职人员等。2 .强化重点环节管理。各医疗机构要牢固树立“院内零感染”的目标导向,严格执行院感制度,建
18、立“三个一”内部察纠机制,即成立一个院感防控专班、建立一本问题整改台账、记录一本工作日志,全面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控制。3,配齐配强院感工作人员。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感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专业结构合理,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保持感控队伍的稳定性。加大绩效等投入倾斜力度,在职称晋升、聘任中适当倾斜,保障其待遇,鼓励院感专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鼓励高配院感科主任职务QIoO张以上床位的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至少配备1名院感专职人员,在此基础上,各级医院要严格按照每20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院感专职人
19、员,并按1:1配备后备力量。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至少配备2名院感专职人员,每满100张床位增配1名,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病区要指定兼职人员负责院感管理工作,按照每50张使用床位配备1名感控督导员,院感防控重点科室至少配备1名。4 .加强感控管理机制建设Q医院要坚持“管人、管事、管落实”原则,实行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后勤等职能部门与院感科建立联动机制。院感科负责制定相关制度、流程,开展培训和检查督导,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等;其他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落实各项院内感染控制制度、措施,明确责任到人。院感科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职
20、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落实整改,院感科要及时验收,实现闭环管理。5 .严格落实院感工作制度。认真落实院感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院感风险评估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院感培训教育制度、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以及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等各项院感管理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和流程,加强全过程管理Q6 .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加强对重点科室的主动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环节(如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透析治疗、内镜操作等)实现全覆盖,及时发现感染散发病、感染聚集性病
21、例和感染暴发。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应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发现医务人员核酸检测阳性后,应在规范上报信息的同时立即向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7 .加强重点人员管控Q医疗机构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按照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指引执行。原则上疑似、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最大限度减少移动。确需离开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相应防护措施。强化进入诊疗区域和临床检验科、影像科等医技科室的医院内外来人员管控。8 .设置医疗缓冲区。医疗机构要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置缓冲区,用于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下,急危重症
22、患者的紧急救治,同时严格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缓冲区患者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9 .严格清洁消毒。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范要求,严格做好环境物体表面、医用织物、室内空气、诊疗器械等的清洁消毒,做好消毒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定期开展医院内环境监测,定点医院要对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检验检查等重点区域每7天开展1次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重点采集共用设备、公共区域(如开水间、厕所、电梯等)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样本,在消毒前采样送检。必要时,增加采样频次、样本采集种类和数量(如空调出风口物体表面、冷凝水样本采集
23、等)。其他医疗机构要提高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门急诊、洗手间、走廊、电梯、开水房等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增加快速手消毒放置点,阻断传播途径。要加强门急诊、病房等公共区域的通风换气,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要立即停用集中通风系统并进行终末消毒,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要参照XX省医疗机构CT室新冠肺炎院感防控专家共识,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安全。10 .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医疗机构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排放,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相关制度法规要求Q(
24、七)医疗资源储备1 .统筹优质医疗资源。市、区(市)要对辖区内医疗力量,特别是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影像等重点科室医疗力量进行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调集我市三级医院医疗救治力量,以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甲医院为骨干,其他三级医院为支撑,调集呼吸、重症、影像、检验、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内、神经外、中医、护理、院感等专业专家,做好整建制接管集中收治定点医院隔离病区的工作预案,并常态化开展演练。各医疗机构要加强统筹调配,保障临床一线医疗力量充足。2 .配齐配强相关设施设备。定点医院必须符合传染病医院标准和规范,必须具备ICU.负压病房、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配备专用CT.体外膜肺氧合机
25、(ECMo)和有创、无创呼吸机等设备设施。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市、区(市)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配足配齐医疗物资,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各定点(后备)医院应建立物资储备清单,根据准备的医疗救治床位,动态储备医用耗材、药品、防护装备、消毒用品、至少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防护服等穿着类防护用品尽量按照身材配备,确保医务人员及患者个人防护效果。4 .核酸检测能力储备。按照市级至少5支、各区(市)至少1支的标准,组建机动核酸检测队伍,我市组建的省核酸检测机动储备队每支队伍至少配备5套检测设备,其他检测队每支队伍至少配1套检测设备(包括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生物安全柜、病毒灭活设备、离心机
26、及配套试剂耗材等),做好日常培训和演练,加强组织管理,随时待命。鼓励有条件的区市配备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建立机动性检测力量。健全有资质社会检测机构的紧急动员机制,确保满足核酸检测实际需要。5 .做好跨区域支援准备。X要做好整建制派出1支医疗队进行省内和省际支援准备Q医疗队应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专业,人数在150人左右,其中医师30人,护士120人。全市医疗机构组建核酸采样队、核酸检测队和应急支援医疗队,建立医疗队数据库,做好省内和市内应急支援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落实。(八)出院患者长期健康管理1 .重视基础疾病等治疗需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27、治愈出院后,对于原来已经并存一种或者几种基础疾病以及出现其他仍需住院治疗的情况,由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协调或指定具备相应技术力量的医院采取安排专家会诊、派出医疗小组或收住院等方式为其提供诊疗服务。2 .严格做好出院患者随访复诊。严格落实xx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方案和XX市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做好出院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出院后14天、28天、三个月、半年随访复诊与核酸检测,实施定点医院、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团式服务管理,实现在院治疗和出院管理全闭环。XX入境人员中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疗隔离期满后,按规定“点对点”或乘飞机接返后,立即纳入当
28、地出院患者健康管理体系。外地返X人员中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按规定接返居住地后,立即纳入本区(市)出院患者健康管理体系,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健康管理。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如需离开XX,其所在区(市)应提前与目的地对接,由目的地相关部门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当地出院患者健康管理体系。3 .强化出院患者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认真落实上级等文件要求,分级分类明确康复机构和工作任务,根据患者病情级别、功能障碍类型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相关的脏器功能、躯体、心理、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康复和中医康复工作,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九)正常医疗服务1 .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各医疗机构要
29、做好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需要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患者,以及急诊患者、儿科患者的诊疗管理,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患者核酸检测工作按照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流程的通知执行。确定4家医院为入境集中隔离人员就医医院,承担其余区(市)集中隔离点人员的各类就医需求。非紧急抢救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不承担入境人员医疗救治服务工作的任何机构,不得擅自接诊。2 .加强预约诊疗和互联网医疗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满足患者正常就医需求。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要加快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全面推开预约
30、诊疗,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要达到75%以上。3 .规范探视和陪护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强化病区24小时门禁管理,无关人员禁止随意出入。要取消非必要的现场探视和陪护,确需陪护的可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并发放陪护证,陪护证应有个人照片、身份证号、陪护对象所在病区等具体信息,陪护人员原则上不予更换,确需更换的,应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患者和陪护人员尽量不出病房,陪护人员“定人定岗”,固定活动范围,防止交叉感染。隔离留观室一律不安排陪护Q医疗缓冲区患者原则上不安排陪护,特殊情况可固定1人陪护,与住院患者共同实行封闭式管理。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4 .建立健康状况强制报告制度Q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
31、护药技、行政管理、进修实习等人员以及在院护工、保洁、保安、后勤、餐饮等外包服务工作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每日要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发热及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5 .积极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各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冠肺炎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选择及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有接触医疗机构公共设施、物品等暴露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手卫生或手消毒。到医疗机构就诊,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取药等要排队,落实“1米线”“间隔坐”等规定,鼓励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结算。(十)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技术演练1 .常态化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各医疗机构要采取理论知识与
32、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培训,特别是对高风险科室如感染科(发热门诊)、儿科门诊、急诊、ICU和呼吸科病房(包括儿童呼吸科)的医务人员重点培训,对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核酸采集、核酸检测以及院感防控知识进行周期性全员培训,使其熟练账务新冠肺炎防控、诊疗要求以及各项相关技能,并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2 .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各医疗机构要开展涵盖医务人员、行政管理、后勤人员的应急演练,形成全链条的演练模式。演练后要进行复盘总结,针对演练的每个环节进行研判,措施不到位的及时整改,确保演练取得实效Q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市)要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
33、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修)定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并强化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实施细则,做到“一院一策”“一科一策”,定点(备用)医院还要制定腾空医院(院区)的工作方案,并报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实施细则逐一核验,指导医疗机构扎实稳妥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各项工作。(二)强化统筹协调。市、区(市)要制定专门方案,在政策、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提供全力保障,保证定点(后备)医用运行和医务人员工资绩效发放到位。各区(市)、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明确部门(科室)责任分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相
34、关部门加强物资储备,确保满足医疗救治需求;工信部门要提高防护物资生产和供应能力,及时调度产能;公安部门要全力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财政部门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做好经费保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门诊设置、核酸检测能力提升、人员梯队建设等工作,切实提高检测和救治能力;医保部门要落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医疗机构留观(隔离治疗、隔离留观)人员的医保报销政策,做好疫情期间慢性病长处方报销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讲好“抗疫故事”,树立正面典型。(三)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市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督导检查,杜绝有章不循,杜绝弄虚作假,对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要尽快整改。做到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切实保障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