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14篇(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14篇(详细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度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共14篇)目录篇一、2024年度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D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3篇二、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10篇三、2024年专题学习学习浙江“千万工程”专题学习的研讨交流发言材料14篇四、2024年在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研讨交流发言材料16篇五、2024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18篇六、2024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传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23篇七、政协党组书记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专题研讨发言材料25篇八、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学习研讨材
2、料30篇九、2024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34篇十、学习“千万工程”工程研讨交流体会36篇十一、2024关于“千万工程”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38篇十二、学习领会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言稿42篇十三、2024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45篇十四、“千万工程”研讨发言材料:从“千万工程”感悟乡村振兴“三色”密码48篇一、2024年度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同志们: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
3、万村整治”工程。15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总结了浙江“千万工程”宝贵经睑,提出了扎实
4、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意见,对此我们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们进行以下学习: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验的重大意义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1、深入学习浙江经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
5、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二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
6、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核心内容15年来,浙江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总结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经
7、验。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8、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
9、,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
10、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
11、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
12、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
13、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举措201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责任有待压实、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等问题。下一步
14、,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睑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开展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舆论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尽快将工作部署从规划示范转到全面推开上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2、落
15、实推进机制,合力攻坚克难。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和政策支持。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方案,加强协同配合,积极主动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落实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强化“五级书记”特别是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落实责任。加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和调研评估,实行通报和末位约谈制度,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3、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分类指导。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推动和支持各地抓紧编制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合理规划村庄类别,明确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充分
16、考虑农村差异性,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鼓励地方探索创造。把村庄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工程等设施建设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分类别、分年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组织开展以治理村庄脏乱差为重点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4、完善投入机制,创新扶持政策。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立健全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度。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见,所筹资金可重点安排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以奖代补、先建
17、后补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地方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资金项目,最大程度发挥使用效益,同时切实防止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坚持建管结合,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推广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简单实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工艺和产品。篇二、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亲自部署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
18、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二农业农村农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压舱石。环境资源生态,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短板与瓶颈。“千万工程”以省域为单元率先破题。20年持续奋斗,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间、人民之问、时代之间的执政应答。这张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看得重、望得远、抓得实,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20年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深刻改变之江,赢得中外赞誉。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为我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成功的经验。一张蓝图,日渐清晰。2003年6月“千万工程”启动会召开: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万工程”启动1个月后,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八八战略”,成为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总方略。其中一条,“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从“八八战略”明确打造“绿色浙江”,到“千万工程”成为生态省建设有效载体,再到2005年8月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系列事关浙江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理念由此萌发,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20、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千万工程之所以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旺盛生命力,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推进,以千万工程牵引撬动三农工作,找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金钥匙”每5年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一个实施意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治理进行曲,绿色发展说明书,乡村振兴路线图,城乡统筹启示录。“千万工程”20年,打开一扇窗,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同志强
21、调:“农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千万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万千乡村,成为“梦开始的地方”。千万工程实施20年,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深刻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和实践的光辉历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无可辩驳地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实现一切伟大变革、开创一切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站在新起点,浙江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
22、意义,感恩奋进、笃行实干,不断将千万工程响纵深推进J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健康放眼浙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红红火火,走出一条“美丽生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千万工程实施的20年,是浙江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J“阡万工程,聚焦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思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生动印证新发展理念在浙江农村落地生根,由此成为润泽三农的民心工程。”篇三、2024年专题学习学习浙江“千万工程”专题学习的册讨交流发言材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23、”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基层的年轻干部要善于学牙阡万工程”的经验,解锁山乡巨变的“三大密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心,真情实感、真心实意,解锁人民至上的民本密码。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人民群众乃“国之大者:基层的年轻干部也应始终心怀人民,从“利民
24、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出发,让“呼声”在耳、“诉求”在心、“愿望”在行,善于做群众的“泥腿子”,让工作带有“泥土味”,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察其言,观其色工真抓实干、真情实感去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用“人民至上”这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民本密码常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循序渐进、真抓实干,解锁久久为功的实干密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千万工程”不动摇,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与时俱进、层层递进。基层的年轻干部亦是如此,要发扬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优良作风,在
25、细枝末节上见行动,在大事难事上看担当,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要发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斗争精神,敢于跨越“雪山,草地:敢于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敢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敢接“最烫山芋”,用“久久为功”这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实干密码”。常葆深处种菱浅种稻的细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解锁量体裁衣的“地域密码。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因地制宜地发展。基层工作亦要“因地制宜“,年轻干部要学会“入乡随俗”讲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姓话”,在讲
26、方言、说土话、拉家常中打开群众的“话匣子”,融入群众、融化冷漠、融通隔阂,用“接地气”收获的“高人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千条线”下面的这“一根针”,将上级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策往通俗、简洁了说,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用“量体裁衣,这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地域密码工篇四、2024年在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
27、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如今,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深刻领悟“调查研究”之道,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心中有方向,查之有据、有的放矢,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J识大势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实。21世纪初,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听取干群意见、充分研判风险形势的基础上,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
28、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之作,对浙江省加强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有行动,更要见成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最重要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对所调查的区域要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前梳理总结出要看的重点、要问的情况、要听的汇报,带着问题去调研,有效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做无用功,让调研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脚下有力量,明察秋毫、动真碰硬,调查研究要紧盯问题究J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
29、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经济“来源少、基础弱、发展低迷”等突出问题,决定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积极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习近平同志“严谨踏实、明察秋毫”的调研态度在新时代的今天更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实行问题大梳
30、理、难题大排查,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手,深究细查、入木三分,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动真碰硬,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眼前有目标,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调查研究票“拿着办法走。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在脱贫攻坚战推进过程中,要求“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国推进“精准扶贫”明确了目标、确定了方向。20年来,“千万工程”的精准实施、有效落实、持续向纵深迈进,得益于在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性强、适配度高、行之有效的举措做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扑下身子、
31、投身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和开展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解剖麻雀、体悟实情,在真听真看真研究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死角盲区。要善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基层干部“取经”,向农民群众“求学”,自觉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和有力支撑,以调查研究实现“工作纠偏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篇五、2024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
32、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一、“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
33、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O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
34、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二、“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
35、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
36、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
37、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
38、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o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
39、理等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三、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
40、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
41、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治理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篇六、2024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传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6月1日,第11期求是杂志刊登了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文章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全面实施20年来,“千
42、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心,也教育了干部,那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不以山海为远,不为困难所阻,主动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实际行动书写利国利民的精彩篇章。用好调查研究传家法宝,在“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中推动为民决策科学务实。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的118天里,跑了11个地市、25个县,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充分掌握省情农情,最终拉开了“千万工程”的帷幕。当下,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
43、,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调研中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带着问题去调研、融入群众找答案,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确保提出的点子、方案、政策符合实际,确保做出的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锚定奋斗目标真抓实干,在“攻难关、克难题、解难局”中推动利民蓝图见行见效。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浙江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书记工程”,不断丰富时代内涵,持续推动深化升级,20年的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最终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这是对坚守者最大的褒奖。蓝图变现实,
44、狠抓落实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搞“形象工程”,严防“新官不理旧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群众创新创造智慧,在“聚共识、齐参与、同享有”中推动惠民实践有力有为。高手在民间,力量在人民。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1.2%一串串夺目的数字,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无限力量。党的根基在人
45、民,脱离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在同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荡出无往而不胜的磅礴伟力。篇七、政协党组书记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这项决策关系万千乡村振兴、关系千万群众福祉、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
46、记对乡村环境问题的深刻关切、对乡村经济的深入思考、对生态建设的远见卓识,以非凡的魄力开辟新路,全面展现了作为人民领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巨大勇气和严实作风。千万工程的有效经验,对推动我旗人居环境整治、全面乡村振兴,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与大家交流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示范作用。“千万工程”的大力推进,离不开党的领导、指导。作为旗政协党组书记,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恪守根本政治原则、巩固思想政治基础,从政治上把握大局、认识问题、明辨方向,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
47、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要在旗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协商议政活动,把旗委的主张、决策和部署转化为基层协商议政的共识和工作。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搭建协商平台,建立协商机制,将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中遇到的堵点、难点、困点以多方协商的方式进行推动、解决,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真正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二、深刻认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大意义。“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
48、锲而不舍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千万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深谋远虑和深入思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继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在回顾总结“千万工程”的实施历程、巨大成就中,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切实把这一宝贵财富学习好运用好,在“千万工程”经验指引下,更加扎实有力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三、准确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