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1223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根据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加快提升市教育水平,促进我市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解决瓶颈制约为导向,以实施改革创新为抓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项目实施、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在我市落地见效,切实改善我市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教育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工作目

2、标“十四五”期间,通过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显著提升我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到2025年,我市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2027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形成我市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新补充教师100名以上,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各民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增强。三、市教育发展现状(一)全市学生规模预测。2021秋季学期幼儿园在校生7272人,小学在校生12033人,初中在校生425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111人,中职在校生300人。根据2022年2

3、月份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预测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在校生7500人,小学在校生13000人,初中在校生440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250人,中职在校生350人。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流动人口增多,城区小学学位需相应增加,目前新建有市第五小学,学位1350个。(二)全市学校布局现状。截至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设有公办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2所,市直小学3所,镇中心小学4所,村级完全小学17所,村级非完全小学8所,教学点13所,幼儿园46所。另有民办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26所。在全市33所(含九年一贯制小学部1所)公办小学中,在校生数150人以上的学校仅有16

4、所,占学校总数的48.49%;在校生数100T49人的有5所,占学校总数的15.16%;在校生数50-100人的有6所,占学校总数的18.18%;在校生数50人以下的有6所,占学校总数的18.18%;目前在用的13个教学点中,在校生11-20人有3个,10人以下的有10个。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市区小学学校班额未达到优质均衡的标准。四、主要任务(一)进一步优化全市学校布局1.完善全市学校布局规划。根据全市学校布局的现状,以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的,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要求,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和基本建

5、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对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进行调整优化。通过统筹上级资金及本级财政资金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学校,适当撤并一些规模过小、办学效益较差的学校。实现市域内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发展。到2025年,全市建有公办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3所,市区小学4所,镇中心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28所,其中市区公办幼儿园6所,各村级小学能满足中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读书需求,全市学校布局规划科学合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镇人民政府)2 .加强教育建设用地保障。提前规划预留教育用

6、地,坚持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全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编制教育用地土地利用规划时,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与规划部门对接沟通,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建设用地,将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供应计划,确保学校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自然资源局,各镇人民政府)3 .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o教育、发改、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要对涉及学校布局调整项目建设等事宜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落实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加快办理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审批事项。对同批次规划建设的学校项目,各职能部门应支持集中办理

7、项目立项等审批手续。(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人民政府)(二)加强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化和达标建设1.科学制定校园建设规划。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根据学校校舍设施的现状以及校园占地、地形地貌、发展用地等情况,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模,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范、标准,对学校的基本建设进行测算和规划,确定每一所学校规划建设项目的规模、投资需求,编制每一所学校基本建设发展规划,形成中小学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简称“一校一册”),并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校园规划总平面图,实现每所学校都有校园规划总平面图(简称“一校一图”)0校园总体规划要适合边境地域特点,校舍建

8、设要设计合理、功能齐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镇人民政府)2 .加强校舍达标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编制制定的市中小学、幼儿园“一校一册”、“一校一图”建设方案,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强校舍建设。建足教学用房、功能用房、办公用房等,完善学校师生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开水(锅炉)房等基本生活设施和运动场、围墙、大门、护坡(坎)等附属设施,实现热水淋浴和食堂集中统一就餐,建成无害化厕所,全面落实寄宿制学校“一生一铺”。优先安排小规模及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3 .配足配齐教育装备和生活、安全必需设施设备。

9、建立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维修维护常态化保障机制。结合当前教育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及基础教育各阶段学校的配备标准。编制好五年内的建设任务书,分阶段推进实施。力争到2025年,配足配齐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劳器材、课桌椅、图书等教育教学设备;配好学生用餐、住宿、饮水、洗浴等生活必需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一键报警、视频监控等安全设施设备和专职保安员。抵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参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建设,高质量配足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4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及基础教育学校配备标准,

10、补充更新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确保中小学专任教师计算机配备率、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合格率、生机比达到要求。到2025年,中小学专任教师计算机配备率达1:1;所有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高中生机比8:1;初中生机比10:1;小学生机比15:1。推进数字校园全面普及,确保到2025年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100机加强“三个课堂”基础环境建设,在四所初中(含市一中凭高教学点)、三个市区小学、四个镇中心校建设54间“名校网络课堂”。在每个镇中心小学及各村级小学分别建设一个主播教室和1个听课教室。推进“三个课堂”按需常态化应用,实现区域间、校际间互联互通、互动教学和资源共享,弥补乡村学校优质师资不足。到20

11、25年,镇中小学校专递课堂覆盖率达到100%,村小、教学点班级专递课堂覆盖率达到100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5 .加强校园文化附属设施建设。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学校文化底蕴,发挥集体力量,建设本校校训、校歌、校徽等标高载体,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结合学校实际,实施学生阅读工程,利用校园空间,建设开放书吧、读书角等场所。进一步完善图书室、阅览室、文化长廊等设施。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大力开展学校文化展示活动,建设具备展示教育功能的校史室、陈列室、展览室等场所。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办学特色“一校一品”。重点打造爱国主

12、义、军民团结、学雷锋等有边关特色的国门品牌学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服务中心,各镇人民政府)(三)加强边境地区学校内涵建设1.积极对接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援边帮扶工作。抢抓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机遇,主动与自治区统筹安排的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对口帮扶支援的20所优质中小学校对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帮扶、教师发展帮扶和教育科研帮扶等组团式教育援边帮扶。加强边境地区学校内涵建设。在帮扶单位专业指导下,将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帮扶对象的学校打造成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校(园)本文化特色鲜明,校(园)长能力水平显著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大幅提升,推动边境地区教育内涵式自主发展。(责任单位:市教育

13、局,各镇人民政府)2 .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援边支教工作。根据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对接帮扶高校,安排符合条件的高校在校学生到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支教、送教、顶岗以及实习见习活动,承担教育教学、学生辅导、校内课后服务等工作,解决边境学校紧缺学科教师不足问题。筹措资金对支教学生给予一定经费补助,主要用于生活补助、交通差旅费用及意外保险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3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应用。积极推广适合我市边境地区的教育教学成果,将数字资源应用纳入全市教研主题,通过磨课、展课、赛课、评课、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指导学校和教师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和自治区

14、教育云平台的资源开展常态化教学和教研,充分以挥我市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示范校的作用,引领全市教师提升应用数字资源优化教学的能力,争取做到“人人会用、人人用好”资源,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市教育局)4 .深入开展学校边关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市历史古迹、革命遗址众多的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孩子游”研学活动,以友谊关、平岗岭地下长城、法卡山、大连城白玉洞等基地为研学场所,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与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融入教育全过程。着力打造校园红色教育阵地,做好“边境”“红色”文章

15、。加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学雷锋示范学校和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民族宗教服务中心,各镇人民政府)5 .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把推广普通话与规范汉字书写纳入教育教学要求,明确在职教师持证上岗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定期举办教师普通话培训班,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力争全市在职在编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率要达到95%o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指导全市幼儿教育集团通过开展“手拉手说普通话”、“送教下乡”、举办3-6岁儿童推普课堂以及开展“看视频学习普通话”活动等形式,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普通话水

16、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继续开展汉字听写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书香校园等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弘扬汉字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镇人民政府)(四)推进边境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1.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加强全市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征地规划任务,进一步建好教学楼、实训基地、学生宿舍楼(含留学生公寓楼)等校舍,更新和升级实训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打造边境职业学校国门形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财政局)2 .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职业学校发展物流、电商等具有边境特色的新兴专业。加强制度平台建设。完

17、善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工学结合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成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实践中落实完善。校企共同研究专业及课程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企业招工与学生实习实践的相统-O(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3 .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加入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继续与职业技术学院、越南河内大学、谅山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越圣红木、仁和木坊、唐明阁红木等高校和企业落实联合办学协议,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实现职业教育办学集团化发展。推进以“降难度、筛内容、改教法、重实训、强技能”为主要内涵的

18、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双证书”制度,将技能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合一,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企业实践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逐渐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办学格局。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课的教学,让学习有优势的学生能上大学。将学校打造成为边境地区学子升入高一级大专院校的新高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五)强化边境地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1.持续加强教师补充力度。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培养等方式补充中小学教师100名,补足

19、配齐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师资。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一步统筹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加大教师走教支教、交流轮岗力度,引导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有效解决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优问题。(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 .实施校长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统筹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等培训项目,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精准培训,完成“十四五”时期教师5年一周期360学时的全员培训。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学校中层领导专题培训,有计划的选派新任职的校(园)长参加校(园)长岗位合格培训,选派校(园)长、中层领导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跟岗学习的形式进行专题

20、培训。落实骨干教师专题培训,按照全市中小学教师总数10%的比例,建立一支100人左右的市级骨干教师队伍。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集中培训与跟岗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结合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发挥中小学学科教研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规范和深化校本教研,鼓励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培育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3 .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核增机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绩效工

21、资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法定要求。推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荣誉表彰、评奖评优向乡村教师倾斜。大力宣传扎根边境、爱岗敬业、改革创新的优秀教师。(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4 .建设农村学校教师生活用房。主要采取集中建设的方式,依托规模较大村完小整合资源集中建设。集中新建教师周转宿舍覆盖范围宜为直径IO公里、车行时间30分钟以内的学校。积极争取自治区专项经费支持,我市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配套。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套(每套住2人)。通过建设农村学校教师生活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

22、解决教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善学校教师居住条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人民政府)(六)进一步健全儿童关爱体系1.推进家校共育。加大力度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密切中小学家校联系。加强对涉外婚姻家庭的教育指导,提升家庭监护能力,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一批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建立家校安全联防机制。学校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互助中心、家校网络沟通平台等形式,形成内容丰富的家校共育局面。(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妇联,各镇人民政府)5 .关爱困境儿童。全面落实困境儿童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和师生结对帮扶机制。教育行政部门、

23、各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学校制定关爱困境儿童的工作方案,确保做到“一校一案”,加强困境儿童生命安全教育,重点加强交通安全、心理健康、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等教育,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监护缺失、儿童受侵害等风险隐患,将信息和线索报送有关部门,确保儿童健康安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民政局、妇联,各镇人民政府)6 .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尊重残疾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适宜发展,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依据有关标准对残疾儿童身体状况、接受教育和适应学校学习生

24、活能力进行全面规范评估。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落实随班就读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有资源教室,以融合教育理念支持特殊儿童发展。健全送教上门制度,完善送教上门服务标准,科学认定服务对象,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加强送教服务过程管理,提高送教服务工作质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残联,各镇人民政府)7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按100%的比例给予补助,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给予符合条件的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给予户籍地在

25、边境03公里范围内且在本市(市、区)就读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费补助。给予户籍地在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大学新生每生2000元入学补助。对在边境0-3公里范围内学校(含幼儿园、教学点)就读的学生,其学前教育阶段保育教育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费由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实施好边境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担任组长;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民宗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妇联、残联等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负责指导协调开展相关工作,建立相关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局长担任。市教育局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二)加强督导评估。将我市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情况列入政府履职评价范畴,对工作突出的部门给予奖励,对工作滞后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三)加强宣传力度。做好我市教育提升工程的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对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所取得的典型案例和成效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国门教育形象,不断提高我市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国家认同感,促进我市各民族团结和谐,边疆繁荣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