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2517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翻看语文书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古诗词的比例。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古诗词的学习?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不光由于中国的古诗词有一定的教化意义,还有一定的美学与艺术性,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光要教古诗词的大义与思想,更要在教学中渗透那一份独有的人文关怀一一语文核心素养。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新词,但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已经敢为人先,在教学中摸着石头过河,做出了一番新的教学变化。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

2、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那么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教什么呢?我想从这五个方面去教:诵读、积累、思考、感悟、升华。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很重要,它是学习一切语文知识的基础,如果脱离了诵读,那么古诗词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引起学生的共情,也就难为下面的学习奠基基础。而积累很重要,只有多积累相关的古诗词,才会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从小打下良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思考,是需要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反刍,进行消化,毕竟古人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环境,具体背景进行理解,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感悟。最

3、后是升华,也是最关键的,我们不仅要学生学会鉴赏诗词的魅力,更要懂得这种美对自己的感化。有这种内化的向心性,最后使学生自己得到美育的教化。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核心素养,感悟,升华引言:有的老师一到教古诗词,就头疼,为什么?因为他感觉教的东西离现在太遥远,理解还很费劲,小学生尤其是低龄的孩子,背还可以,但是深奥的意思真的很难灌输给孩子们。注意,笔者用的是灌输,是硬塞给孩子的。而孩子对诗歌更不感兴趣了,所以也有简单教的,那就我说我的,你背你的,我只教教学内容,而孩子背得也是不求甚解。那么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就被破坏了,那还有什么可教的了呢?这就是有些老师的懒省事,我们的传统文学无法渗透的原因了。那我们

4、该怎样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我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呢?也是就教一套孩子们自主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出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有着对诗歌的热爱,更有对传统文化的陶冶与感悟。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畅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核心素养:一、结合画面的、有感情的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基调。为什么我们要结合画面去学习古诗词?这就用到了教学方法上的直观性,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知道学习内容是什么。比如我们在学题西林壁时,我们就可以从横、侧、上、下、远、近去展示庐山的图片,这就为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内容理解打下基础,知道从中明白庐山的真面目看不清是因为在其中的道理。你认为老师还有一遍一遍去讲诗意的必要吗?有的老师说有的比

5、较难,例如渔歌子。里面有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有作者对官场黑暗的厌恶与摒弃。其实你要是刻意去解释未必有想要的效果。倒不如让大家看一幅动态的山水:西塞山前,白鹭缓缓飞;桃花树下,叙鱼跳出水面;渔翁戴着青箸笠,披着绿蓑衣。结合意境,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想,你就是这个渔翁,不为生活而烦恼,自己愿不愿意离去?谈谈假如你去做官会有什么风险?(结合现在的官场腐败。)所以你看水到渠成,作者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贪恋自然的美好,所以不愿离去,作者也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质,我们要学习他。其次是诵读,因为古诗词以前是唱的,就像现在的歌词。但此歌词非我们现在的歌词。它有一定的韵,有一定的断句,有一定的意境。所以我们要教

6、这些。教这些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你告诉他们忆江南压an韵,或是教出断句的具体知识点。而是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有一种共情所在,对诗歌的喜爱,对作者的人生际遇理解,对诗歌的意境的喜爱;所以这样诵出来才会有韵味,才会有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对别人有慈悲心肠与关怀,对自然有一种亲近与喜爱。这一点-滴,要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通过真情实意的流露,通过对孩子的示范纠错才能酝酿出来,实非易事。所以不要忽略诵读,它本身就是对孩子美育,爱育。二、注重温故知新,将所学的相关知识总结归纳。温故知新,将所学的一类古诗词进行比较、归类、总结,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提取与应用。比如我们在教关于秋天的诗词:山行(杜牧),夜书所见(叶绍

7、翁),赠刘景文(苏轼)时,让孩子们自己总结所学的秋天诗词里的景物:枫叶、促织、残荷、橙黄橘绿等。那么将来在说话或是写作时涉及到秋天就能用到这些诗词。而且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比较一下,这些古诗词渗透的作者情感有什么不一样,写作说法有什么不一样,将来你学习这类诗词有什么好的方法又快又高效,让孩子自己进行总结学习的方法,是对他们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更是对今后他们终身学习方法的传授。当然老师要进行最后的总结与评价,并肯定或是指出不足。这一点正是我们老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在放手上我们要肯定学生自我学习的价值与重要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会越来越优秀。

8、三、采用头脑风暴法去思考有关诗词、有关作者的可以想到问题,不限问题的形式,同时要求孩子自己搜集相关的答案,并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什么在古诗词学习上提问不设限:因为孩子们的天性不喜拘束,在陌生的学习领域打破沉寂很重要,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设限的结果是问题的数量会很多,所以我们还要对问题进行筛选。例如在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就探讨了许多问题:西湖什么时候最美?我们知道有雨湖,雪湖,晴湖.在你眼中西湖的晴雨有什么不同?作者与西湖究竟有什么不解之缘?西湖和西施的相同之处是什么?等等,我们列出了很多问题,让孩子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文字、视频),最后出了一期班级文化

9、:我眼中西湖,还有孩子在自己的手抄报上展出很多关于西湖的诗词,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笔者认为这样不但增进孩子对传统知识的好感,更能参与进来,知道该如何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扬。四、对诗词谈谈自己的理解,来一场古今对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们对同一首诗词的理解也会因自己思想、际遇、生长环境等不同,更会因诗词展现自己不同的一面。所以在因材施教上更要体现这一点。那么可以用谈论、议论或是写作的方式谈谈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谈谈自己对作者的心境、际遇的感悟,谈谈自己如何去应对人生中同样的问题、如何去借别人的烛火之光去照亮自己的前进道路:例如,有的同学就很认同杜甫的:读书

10、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有的同学喜欢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有同学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们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的自我教育,给自己设定一个人生格言,利用榜样的力量教育自己。当然在肯定古人的同时也要孩子看到自己的具体情况,借鉴与摒弃同在,诗中的消极思想要摒弃,同时也要发挥它的乐观精神。例如卜算子.咏梅陆游有两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们要肯定他的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但是也应让让孩子知道过于孤傲清高、孤芳自赏只会自己封闭自己,不会有朋友,更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用其精华。五、说一说,议一议,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畅谈诗歌对自己的教育意义

11、。谈谈学习诗歌的意义这个一定要有,好比盖房子所以的砖都垒起来了,我们缺一个大梁,这个我们房子的大梁就是孩子人生的支持点。再好的教育一旦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向与价值判断,那它就是个失败的教育。因为它让孩子徒劳无功,在一堆知识里无所适从;像面对一群在水里游动鱼的鸭子,不下嘴就什么也吃不到。所以要让孩子对诗歌学习意义进行批判与发扬,做出自我的选择,最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它可以是激励自己一往无前的勇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可以是鼓励自己不断爬越人生高峰的志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可以是对自己眼前困难的慰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笔者想这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脊梁,也是我们中国特有

12、的人文精神,更折射了现在浮躁社会需要的一丝人性温暖。所以一定要孩子有自己的东西进行解读,而不是全盘接受或是全盘否定,应该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会散发古老而又年轻的魅力,才会使得我们的中华五千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以上是笔者不成熟的对于诗歌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综述,笔者主要通过诵读、积累、思考,感悟、升华五个角度去探讨如何在古诗词教育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认为,谈新的概念核心素养不应与旧的文化知识相背离,而应将古老的中国古诗词文化与现代的新思想观念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更应该在继承中发扬,愿我们的古诗词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思考,也为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添一丝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