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作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晏官屯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为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卫健委、妇联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的通知及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作的通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于2021年05月01日至2021年05月31日组织实施了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经测评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如下报告:一、测评目的和方法1、测评目的: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全面掌握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秉承“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
2、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筛查出可能需特别关注的学生,进一步观察、访谈、关注,根据其严重程度分类处理,积极开展跟踪、关注、辅导、转介等工作和危机干预,做到提前预防,及时跟进,有效预防心理危机和心理事故的发生。总之,以心理测评为基础,形成筛查、识别、辅导、干预、转介、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建立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档案,做好学生的心理支持工作。2、调查方法:本次心理测评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以学生自评、家长和教师他评的方式,借助“智迪心声网格化心理服务平台”进行测评。二、测评量表介绍(一)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
3、面。适用于学龄儿童的年龄范围,适用区别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适用于区别儿童有无精神障碍具体为:1、教师问卷:对儿童在校行为进行评定,总分的最高分为52分,以9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2、父母问卷:对儿童在家行为进行评定,总分的最高分为62分,以13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成为适应于我国中小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本测验适用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共100个测验题目,分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
4、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三、测评结果(一)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由测评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实际参与的2名班主任教师为45名学生进行了测评,测评完成率为100%o1、39人(占86.67%)测验评分在0-9分之间,无行为问题。建议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保持良好的行为状况。可以和学生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学生,给学生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学生和其一起完成。2、6人(占13.33%)测验评分在10-52分之间,可能存在行为问题。(1)2人(占4.44%)考虑为A行为,即违纪行为型,可能包括经常
5、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建议帮助学生调整行为活动,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学生和其一起完成。(2)3人(占6.66%)考虑为N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型,可能包括肚子疼、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建议首先做相应身体检查,确保无器质性病变后,帮助学生调整行为活动,帮助学生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学生,给学生多一些安全感。(3)1人(占2.22%)考虑为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两种行为,可能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也包括肚子疼、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
6、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建议首先做相应身体检查,确保无器质性病变后,帮助学生调整行为活动,帮助学生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学生,给他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学生和其一起完成。总分分布饼图(图示)维度因子分布柱状图(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由测评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实际参与的45名家长为45名学生进行了测评,测评完成率为100%o1、41人(占91.11%)测验评分在0-13分之间,无行为问题。建议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保持良好的行为状况。可以和他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孩子,给他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孩子和其一起完成。2、4人(占8.89%)测验评分在14-62分之间,可能存在行为问题。(1)1人(占2.22%)考虑为A行为,即违纪行为型,可能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建议帮助孩子调整行为活动,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孩子和其一起完成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建议学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8、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