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优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高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优地.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构建高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优地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创新价值链上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市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紧扣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移、高标准体系、高水平转化等方面的堵点卡点,深化全链条全周期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基本形成源头创新一概念验证一早期孵化一产业落地一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金华成为首个获批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上升至全省第二梯队,年度技术交易额突破200亿元。一、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全省首推“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通过“揭榜挂帅”营造各展
2、所长、良性互动、整合资源的创新环境,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上“经济场”,相关做法获中组部、国务院督查室肯定,科技部以金华探索全球引才新路径为题向全国创新型城市推广揭榜挂帅”云服务平台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l目录”,发布企业技术攻关需求榜单5300余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500项,兑现榜金近5亿元。二、创新“百博入企”合作范式,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率转移重视产学研融合,积极探索“百博入企”柔性引才模式,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近三年,“百博入企”机制引进入企博士389名,为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5000余次,解决
3、技术难题200多个,帮助企业引进高校团队200余个,引入专家880余名,协助企业制定实施自主研发项目960余项,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近100O项,起草各类标准155项。三、构建“一个过程”全链平台,推动科技成果高水平转化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现代化的核心环节,概念验证是跨越技术创新链“死亡谷”的关键一步,对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意义重大。金华在全省率先建设浙江大学一金华联合创新概念验证中心,开展对早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可行性进行验证,实现有组织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高能级孵化器、加速器平台不断涌现,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2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97家,2022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
4、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5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四、搭建交叉融合生态环境,推动技术转移体系高质量建设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资源优势,在项目孵化、产业发展、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等方面全面提升区域技术交易能力,先后与高校院所设立50余家技术转移中心,引进共建3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全市纳税千万元以上的工业制造业企业80%以上与高校院所有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金华工科会升级为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大会,累计促成近2000家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紧密合作,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2500多项。成功举办2023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金华将继续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
5、、服务体系、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成果转化全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成果库、一批联合创新中心、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一批成果孵化基地、一个成果转化“基金丛林”、一揽子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等“六个一”体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供给、需求、人才、资金、服务“五端机制最优”,打造成果转化全国最优地、首选地、理想地。因此,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方位机制改革。深化转化载体建设机制改革。依托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建设,打造环师大创新圈、义乌高教园区创新圈等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推进“金华产业光源”大科学装置建设,通过实施金华线站、金华先进线站和金华产业光源“三步走”战略,建设国内首个服务产业的大科学装置。引导推动各
6、类创新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与园区双向赋能、精准服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联合攻关、科创项目路演等领域深化合作。深化市场运营反哺机制改革。推动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化运营,精准匹配本地产业需求,导入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中技所金华中心建设,探索与浙江网上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形成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完善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探索孵化器市场化运营机制改革,建立孵化器利益联动和反哺机制。深化青年人才流动机制改革。做好百博入企”后半篇文章”,实行入企博士参与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积分制绩效考核,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上”应用到“工厂里:完善
7、产业导向的高层次技术经纪人体系,探索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遴选青年骨干挂职担任成果转化助理,开展技术转移方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探索建立技术经纪人贡献积分机制与收益分配机制。二是加快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转化载体高质量建设。强化合理资金支持。设立专项“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为“概念验证”“中试”环节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确保足够资金支持符合扶持条件的项目。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为“概念验证”“中试”环节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对“概念验证”“中试”的实验室及市场验证环节给予特别关注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管理政策体系。提前谋划政策布局,根据“专精特新”等行
8、业发展趋势,加快建立“概念验证”“中试”政策体系。对接地方科技战略需求和本地产业链优势,建立“概念验证”“中试”管理负面清单白名单,实现概念验证及中试基地与项目建设管理有法可依。规范管理行为措施。补足现有政策文件的“缺失项”,清理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阻碍项”,避免对概念验证及中试阶段不合理的规定做法,最大限度地预防对概念验证及中试活动的不合理管制,防止对概念验证及中试活动“以拒代管”行为及层层加码的监管方式。三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配置管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供给。加强向优势产业及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成果投入及专项资源投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统筹,形成系统完整的科技政
9、策集中供给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在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科技型领军企业合理布局“学科-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载体平台,明确上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及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功能定位,推进人才培养、成果输出、产业落地更好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赋能作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治理。通过内部协调各部门职责,外部整合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主体无差别享受相应政策,“多快好省”为创新主体提供“雪中送炭”式创新服务。规范政府对“概念验证”“中试”等管理行为,避免过度管制。创新科技管理运行制度,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容错机制。筑牢思
10、想根基凝聚奋进共识为天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天津经开区党委天津经开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七个着力”重要要求,坚决扛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筑牢思想理论“主阵地”。认真落实“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重要要求,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冯俊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题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讲座,天津经开区中层以上干部200余人参加,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
11、思想。结合主题教育安排,用好“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泰达讲堂等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的学习体系,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滨海一中关村科技园为依托,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题实践基地,围绕理论与实践互动创新,总结经验做法、推出典型案例,示范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深挖区域禀赋,培育城市文化“标志区”。紧紧依托滨城核心区定位,围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目标,充分发掘爱国、工业、海洋、创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亮点,以天津茱莉亚学院、美丽滨城会客厅为重点,高水平推进沿海
12、河景观带建设,加速推进塘沽南站、时尚广场等城市更新项目,推出一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体验性的工业游精品线路,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区域文化软环境,推动耀华中学滨海分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泰达岳阳道小学加快建设,组织开展灯光秀、音乐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谱写滨城泰达人文之美。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长效管理、常态推进的文明城区建设新格局,创新“泰友爱”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壮大文明群体,助力美丽“滨城”建设。三是传承泰达精神,打造开发开放“新高地以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成立40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新闻宣传,组织开展纪念活动,传承好“开放、开拓、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的泰达精神,继承“闯”的血脉,敢“破”敢“立”,以“敢为人先”的锐气,跪开新时代经开区建设发展新路子,营造团结奋进浓厚氛围,增强干事创业精神动力。凝聚起“在泰达、爱泰达、为泰达”的思想共识,以思想汇聚力量,以精神彰显担当,锚定现代化泰达建设总目标,团结拼搏,接续奋斗,努力打造党建引领的“红色泰达”、投资沃土的“金色泰达”、生态文明的“绿色泰达”、开放创新的“蓝色泰达”、宜居宜业的“多彩泰达”,奏响建设“绚丽泰达”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