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党课讲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党课讲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上午好!按照会议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现就生态文明建设体会交口如下,不当之处请于批评指正。“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对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
2、识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新时统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三大攻坚战中,防治污染是其中一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从拥护“两个确立”、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出发,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发挥
3、主观能动性,凝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共识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中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系统工程,既要有物质力量的支撑,也要有精神力量的鼓舞。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没有精神力量,物质技术也难以发挥最大作用。要加强宣传教育,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教育人民群众,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共识。要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尤其是面对恶劣环境的治理,更是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坚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
4、一代人奋斗,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三、奋发有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强化大局观念,提升狠抓落实能力,坚决落实党中央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重要工作要求。一是要着力“低”字,坚持低碳绿色发展。低碳绿色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提现。要聚焦“双碳”目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战略实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生产生活能源消耗。既要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碳排放量低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也要加大技术改造升级投入,有效降低传统产业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要加大植树护绿力度,鼓励全民参与义务植树,强化碳吸收技术研发和应
5、用推广,有效提升碳吸收能力。二是要协力“高”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生产方式,加大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统筹高效利用能源资源。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勤俭节约新风尚,鼓励理性消费和绿色生活,力戒奢侈浪费,杜绝奢靡之风。要提高节能节水节电规范标准,加大新能源推广应用力度,有效应对传统能源资源日益枯竭危机,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基础。三是要聚力“治”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党政同责,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各司其责、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要加大环保督查执法力度,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对破坏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打赢污染防
6、治攻坚战和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打造好生态宜居新黄冈。“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远战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部署,主动担当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党课讲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绘就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画卷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7、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一、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界,水、空气、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
8、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J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与自然观,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相结合,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直面当今人类所遭遇的生态危机,探索人类文明未来走向,对本体论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将生态资源与环境转化成为新生产力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确立。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几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臣服于自然。工业文明是伴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
9、高而出现的,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消耗资源过高和造成环境污染使全球生态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文明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摒弃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重塑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出现了生态退化等问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全社会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
10、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8年3月,“生态文明建设”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在2018年5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六项原则”并作出具体部署,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并进入新发展阶段。二、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人民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论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以人民幸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11、,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系统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优势。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等,具有系统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
12、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要统筹推进、系统治理,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三、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强化生态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制度和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J首先
13、,要科学立法。生态立法要综合考虑各类环境要素,做到各类法律法规务实管用、覆盖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领域,确保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二其次,要严格执法。明确生态执法责任,不打折扣地保障法律真正落到实处。保障执法公平,执法过程中,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只要存在违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断完善执法细则,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要公正司法,实现全民生态守法。要让司法真正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民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形成和谐健康的生态法治氛围。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推进发展方式
14、低碳绿色转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体现了大国担当和对中国绿色转型的战略自信。我们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模式,不再将环保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而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要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色发展要求贯穿于经济发展全领域、工业生产全过程、企业管理各环节、居民生活全方位。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在节能、增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寻找替能上下功夫。要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推动能源系统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科技赋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碳中和碳达峰,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整合,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优化,最终形成生产生活的绿色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