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轧制油性能测试及轧制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轧制油性能测试及轧制试验.doc(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铜轧制油性能测试及轧制试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测量铜轧制油的油膜强度。2.通过铜板干轧和不同油润滑条件下的轧制试验,分析轧制力、压下量、最小可扎厚度,得出润滑油对铜板轧制的影响。3.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铜板轧后的外表组织,分析工艺润滑对外表粗糙度的影响。二. 实验原理:1.摩擦磨损实验原理2. 轧制根本原理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型材、板材、管材。分热轧和冷轧两种。轧件由摩擦力拉进旋转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进展塑性变形的过程,通过轧制使金属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
2、。1) 简单理想轧制过程:两轧辊均被驱动,直径相等,转速一样,轧件的机械性质及运动均匀,无外加推力或拉力作用,靠轧辊力实现轧制的过程。轧制过程左图所示。变形区主要参数:R-轧辊半径咬入角L变形区长度,是接触弧对应的弧度的水平投影h0, h1轧件入口厚度和轧后厚度L0, L1 轧件轧制前后的长度b0, b1 轧件轧制前后的宽度2) 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轧件无宽展,垂直截面水平流动速度一样,则按体积不变条件可知,变形区流动速度变化:a) 在轧辊入口:金属的流动速率 轧辊外表圆周速度c) 在变形区存在一个金属流速 = 轧辊外表园周速度的地方中性面d) 轧辊入口-中性面之间的区间后滑区e) 中性面-
3、轧辊出口之间的区间前滑区,对应的轧辊圆心角称为中性角中性面g轧辊入口轧辊出口后滑区前滑区3) 轧制压力轧制压力是轧制时轧辊施加于轧件的变形力,但通常,轧件施加于轧辊总压力的垂直分量称为轧制压力。第一项单位压力 p 的垂直分量第二、三项分别为前、后滑区单位摩擦力 t 的垂直分量,方向不同。通常这两项比拟小,工程上可以忽略,则有:取平均值形式,有:4) 轧制力矩轧制压力 P 与其作用点到轧制中心线距离力臂 a 的乘积,是确定轧制的主电机和轧辊传动机构负荷的重要参数。在简单轧制情况下,驱动两辊的轧制力矩:3. 摩擦与润滑1) 摩擦的分类a) 按摩擦外表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
4、。b)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实际上常常是以上三种摩擦形式并存,称之为混合摩擦。2) 冷轧工艺润滑的作用a润滑作用:在辊缝一定的条件下,摩擦系数越小,道次压下量越大。b冷却作用:由于冷轧过程中没有水冷,必须考虑工艺润滑中的冷却作用。在一样的条件下水的冷却性能要由于由,而乳化液的冷却能力介于油和水之间。c)铜及铜合金的润滑剂:铜及铜合金轧制要求所用轧制油必须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抗磨性、冷却性、退火清净性及氧化安定性等三.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1.实验材料:钢球、厚度差异不大的铜板3片、1号润滑油、2号润滑油、石油醚2.实验仪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二辊轧机、千分尺、金相实验显微镜。四实验容及操作步骤:1
5、.四球机测定PB值准备工作:1用石油醚超声清洗钢球,油盒,夹具及其他在实验过程中与式样接触的零部件两次,然后用吹风机吹干,2依次翻开电源,静压泵,压力泵先不开油盒,启动电机空转,预热两分钟;实验步骤:用镊子将三个钢球放入油盒,让油样盖过钢球而到达压环与螺帽的接合处。将另一个钢球用卫生纸托着,固定在上球座,稍微转动下,不掉下来即可。将装好油样和球的油盒正中的安放在上球座下面,盖上圆盘架挡油,按国标GB/T12583所设定数值测定PB值。首页:设置比方44公斤 431N试验力431N ;转速 1450 ;转数1500100 ;时间10S确认油盒升加载当试验力读数接近+00N时,清零,停顿;假设为零
6、,直接按停顿防止油盒升的太快,试验力大于431N,油盒缓慢上升到顶后自动停顿,假设实验力不够,继续加载,加载到431N,抵住左边的杠杆,防止机器运动过程中,油盒飞出来。确认运行 10S后卸载,读数到+0000N时降油盒将油盒里的油样倒入回收油的瓶子里,观察三个球的摩斑直径假设小于0.36mm,则继续加载,卸掉上球,试验过程同上。2. 铜板轧制实验1) 用丙酮清洗剂清洗铜板外表和轧辊,调节上轧辊高度,使辊缝为0,测量三块铜板的厚度并记录。2) 分别对三块铜片编号,1号用于干扎,2号在用1号润滑油润滑,3号在用2号润滑油润滑。3) 根据测量到的铜板厚度数据,前四道次压下量为20%,后两道次压下量为
7、10%进展轧制,每次轧制前后用千分尺测量铜板厚度并记录,同时用计算机配合轧机进展数据测量与记录。4) 实验完毕后,关闭轧机,并用丙酮清洗剂清洗轧辊。5) 将最终得到的铜条剪下一小片,压平后在金相实验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照片。6) 对扎后外表进展观察与分析。五.数据处理:1.四球机测定PB值铜轧制油理化性能:性能1*密度29.5,gcm-30.812运动粘度40,mm2s-14.27倾点,-12.0闪点,开口,154馏程围,261388铜片腐蚀100,3h,级1a旋转氧弹,150摄氏度,加水,min1348皂化值,mgKOHg-115.21将原始数据作图可得:PB=559N WSD=0.44mm平
8、均摩擦系数:0.08772.铜板轧制实验铜板轧制试验数据记录表(单位:mm)干轧1号油2号油道次轧前H轧后h压下量道次轧前H轧后h压下量道次轧前H轧后h压下量11.521.3450.17511.5121.3340.17811.5451.3750.1721.3451.1490.19621.3341.1420.19221.3751.1740.20131.1490.8640.28531.1420.8910.25131.1740.9110.26340.8640.5870.27740.8910.6210.2740.9110.6110.350.5870.3950.19250.6210.4390.18250
9、.6110.4940.11760.3950.3050.0960.4390.3220.11760.4940.3190.175铜板轧制压力数据记录道次干扎1号油2号油压力1压力2平均值压力1压力2平均值压力1压力2平均值134.0727.4930.7835.429.8732.6533.1229.631.34247.6630.4239.0442.437.1739.7943.0233.438.225359.0740.9850.02554.444.2349.3360.1743.551.815472.9147.3460.1256257.5859.7867.1155.561.305569.5545.8457
10、.69559.453.0556.241.046.243.6467.091511.0456.4813.6110.055.9212.69.2351) 绘制不同润滑条件下铝板轧制时的道次-压下量散点图,分析工艺润滑对道次压下量的影响。2) 绘制不同润滑条件下铝板轧制时的轧制压力散点图,分析工艺润滑对轧制压力的影响。六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1.四球机测定PB值摩擦系数与时间关系图变化原因分析:刚启动时,钢球的转速是逐步上升的,摩擦系数曲线逐步上升,到达一定速度后,钢球啮合充分,摩擦系数处于根本不变状态,所以出现在一定区间波动。2.轧制实验1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在辊缝宽度一定的条件下,理论上工艺润滑润滑可以
11、减小摩擦系数,轧制的压下量应该大于干轧情况下的压下量。实际实验结果除了第3道次和第5道次与理论不符外,其他道次都能较好符合。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轧机运行不是很稳定,加上铜板轧制后会出现弯曲,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摩擦系数的减少不仅可以降低轧制压力,减少轧辊磨损,轧机的最小厚度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只与轧制时的压力有关,其中摩擦系数越小,轧制最终轧的越薄。或者说在轧机辊缝一定的条件下,摩擦系数越小,道次压下量越大。但是在本试验结果与理论根本相符,可以证明润滑油对轧制过程的润滑效果。3通过对各道次平均轧制压力的分析,可以发现局部道次有润滑时的轧制压力反而大于干扎时的轧制压力,说明本次实验得到
12、的数据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以下是我们经过小组讨论得到的几种可能猜测:1) 润滑油的润滑效果不是很好,摩擦系数较大。2) 由于二辊轧机辊缝变化可能不是很准确,导致压下量产生一定误差。3) 连接在轧机上的传感器不能很好地将数据反响给记录数据的电脑,导致轧制压力的测量差生误差。4) 铜板外表每道次所涂润滑油的量不均匀,导致数据波动较大。5) 轧后铜板产生弯曲,从而受力不均匀,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6) 具体原因须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七铜板扎后外表情况观察与分析:取轧后剪下的铜片,然后分别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轧后的金相显微组织形态,分析外表粗糙度和划痕。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00倍。试样干扎1号油2号油试样厚度/mm0.3050.3220.319表面形貌通过以上图片观察和比照可知:铜板在经干扎之后,外表可以看见很多的明显划痕,且划痕大小粗细不一,外表质量较差。由于没有润滑,轧辊与铝板外表直接接触,导致轧辊粘铜,从而铜板外表由于被轧辊粘附而被撕裂,外表质量严重恶化,以至于正常的轧制痕都不则明显了。相反,观察其他照片,由于使用了轧制油,轧辊与铝板之间均能形成一层油膜,外表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轧制痕迹整齐,清晰,外表质量明显较好。因此,使用轧制油可以有效的改善铜板的外表质量。.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