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我市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绿色崛起决定和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以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实施减排固碳重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农业农村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优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
2、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XX片区建设,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谋划。坚持“减污降碳、提质增效”,加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点工作的有效衔接,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摸排碳排放现状、分析碳排放趋势,建立健全我市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体系。坚持分类实施。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生态功能等差异,因地制宜提出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减排固碳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行动指南和实现路径,形成具有XX农业农村特色的减排固碳实施路线。坚持创新引领。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农村减排
3、固碳的根本支撑,以单位农产品生产不减产和污染控制为导向,因地制宜找准农村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持续推进“两减、两增、一提高”,加快构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体系,形成支撑XX农村地区绿色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坚持政策推动。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科学有序推进农村沼气、秸秆能源化利用、农业农村太阳能供热系统、农业农村废弃物低碳化管理等常见生活场景碳排放核算方法研发,建立农业农村碳排放监测评估体系。(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在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坚持降低排放强度为主、控制排放总量为辅的方针,着力构建政策鼓励、市场引导和监管约束的多向引导机制,探索全社会协同推进农
4、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实施路径。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种养业单位农产品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加,农业农村生活用能效率提升。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01万亩,改造提升35.5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7%以上;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推广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2万亩。到2030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
5、的合力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和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39万亩,改造提升94.38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推广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5万亩。二、重点任务(一)种植业节能减排。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万亩以上,油菜籽播面稳定在150万亩以上,稳定提高粮食和油菜籽单产水平,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油料供给能力。改变稻田耕作制度,优化稻田灌溉方式,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
6、还田、绿色防控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强化化学氮肥施用管理,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和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二)畜牧业减排降碳。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保护基础产能,高质量发展巴山肉牛、南江黄羊产业,提升生猪等重要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进品种改良和良繁体系建设,推广精准饲喂技术,提高畜禽单产水平和饲料报酬,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指导规模养殖场(户)推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科学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规范建立粪污利用台账,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畜禽粪污管理的甲烷排放。(三)渔业减排增汇。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发展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发挥“以鱼净水、以鱼控草
7、、以鱼抑藻”作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以集中连片水产养殖池塘为重点,稳步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底层、中层、上层空间,构建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加快渔业设施设备升级换代,推进渔业机械节能减排,增加渔业碳汇潜力。(四)农田土壤固碳。围绕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机械施肥、肥料深施、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等措施,推进退化耕地治理,培肥地力,提升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五)农机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目录中的机具类别要求,发动机动力必须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引导购机者使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
8、、复式高效、高端智能等农机新装备。大力宣传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用户积极主动报废高能耗、高污染老旧农机装备;农机监理部门严把审核关、检验关,坚决淘汰超过使用年限、排放检测不达标的农机具,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六)可再生能源替代。优化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建立高效、清洁、便捷的可再生能源供求体系。积极推广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农村沼气种养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畜禽粪污发酵制取沼气,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动农村取暖炊事、农业设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抵扣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化石能源排放。三、重大行动(一)稻田甲烷减排行动。改善冬水
9、田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积极推广灌溉技术,加大水旱轮作推广力度,提高冬水田粮油复种指数,充分利用稻田冬季种植油菜、小麦、蔬菜等粮经作物,大幅度降低稻田甲烷排放。改进稻田水分管理,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稻作区域和下湿冷浸田推广间隙灌溉技术,在水源条件较差的稻作区域和高垮望天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冬水田优化推广非水稻生长季的水分管理技术。改良稻田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推进化肥施用减量,推广沼渣、沼液发酵还田,秸秆覆盖还田,非水稻季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高产高抗低甲烷排放的优质水稻品种。(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以降低氧化亚氮排放为目标,以粮油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为重点,推进化
10、肥减量增效。以缓释肥料、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微生物肥料为重点,示范推广作物吸收、利用率高的新型肥料产品和养分高效利用的农作物品种。结合农耕农艺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水稻侧深施肥、玉米种肥同播、小麦一次性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增加腐熟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投入,替代部分化学肥料。到2025年,巩固完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50个、变更调查点481个,建立化肥使用量监测点400个,全面掌握耕地土壤养分情况和肥料使用情况;全市有机肥使用面积达到38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到90%以上,化肥使用量总体保持零增长。(三)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坚持农用优先、就地就近,以秸秆集约
11、化、产业化、高值化为重点,优化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结构,逐步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动碳排放的快速下降。积极争取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扶持,因地制宜推动以秸秆饲料化为主、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为辅的“一主三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大力推进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有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减碳化。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四)畜禽养殖低碳减排行动。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推动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以调控日粮营养结构、优化饲料品种、改善粗饲料营养品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为主要手段,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改进畜禽饲养管理,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降低单位畜禽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改进畜禽粪污处理设
12、施装备,推广粪污干湿分离、固体粪便低排好氧堆肥、液体粪污密闭贮存发酵、粪肥深施还田等技术,降低粪便管理过程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粪肥还田利用台账,实施粪肥利用综合养分管理,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五)水产健康养殖低碳行动。推进渔业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升级,因地制宜探索开发渔光互补“光伏+”绿色项目,大力发展水产低碳化养殖。推广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大水面生态渔业等多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模式,推进池塘养殖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池塘、水库等渔业水域,开展多营养层级转化、鱼虾类资源固碳,并以收获、沉积等多种途径将碳存储,实现渔业生物固碳。(六)农机绿色节能行动。坚持法
13、定年限必须注销、规定时间内未报检报审的坚决注销、鼓励机主提前注销等方式,加速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零”工作,确保2024年全市变型拖拉机“清零”与全省同步。培育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推广应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以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为载体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推进节能减排。(七)农田碳汇提升行动。以耕地质量提升为重点,增强农田土壤长效固碳能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统筹考虑田间基础设施、耕地地力等要素,将田块整治、灌溉排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措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考核。有序推进耕地综合质量提升,实施保护性耕作固碳,推行耕地轮(间)作
14、、种植绿肥还田、粮经复合等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免耕覆盖还田、腐熟还田等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八)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以清洁低碳转型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力争到2025年建成农村沼气种养循环综合利用项目6处。推进生物质能高质量发展,提升现有农村沼气项目节能减排效益。加大农村新能源推广力度,开展低碳村镇试点示范与推广,充分开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九)科技创新支撑行动。梳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科技需求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农业农村领域碳中和为导向,积极推动相关农业科技计划等立项支持。成立XX市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专家组,参与有关
15、政策、方案、规划编写和讨论,制定行动指南、路径,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技术支撑。(十)监测评估体系建设行动。在不同区域稻田、农用地、规模养殖场等布局监测网点,开展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土壤固碳等长期定位监测。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农机节能减排等监测调查,开展常态化的统计分析。创新监测方式和手段,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审议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总体部署、重要规划,统筹研究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指导督促扎实开展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具
16、体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开展跟踪评估,加强督促指导。各地农业农村、发展和改革部门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编制区域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确保上下政策取向一致、步伐力度一致。(二)强化政策引领。强化现有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支持政策的落地落实,充分利用部、省出台的重点领域支持政策,推进重大问题分析研究,在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生态成本和供给保障需求的条件下,逐步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低碳转型。争取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村沼气等绿色低碳农业项目,促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引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改革和低碳农村生活转型。(三)强化产业培育。健全农业集约化清洁生产、农业农村废弃
17、物管理和低碳化处理、农村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消纳等鼓励措施,结合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为增长点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新能源、碳汇农业等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生态农场,引导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强化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打造一批农业绿色低碳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碳足迹追溯体系。(四)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活动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强化对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良好做法和典型模式的宣传报道,形成多方合力推进的浓厚氛围。开展减排固碳专题培训和观摩交流等活动,选树一批典型区域和实施主体,打造示范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