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XXXX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XX-XXX-201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Constructiontechnologystandardofassembledconcretestructure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18-XX-XX施2018XX-XX发布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7)628号)的要求,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和其
2、它省市地方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施工工艺;6.质量标准;7.成品保护;8.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本标准参编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录2 Tpi63 *t84 -1-11
3、04. 1人员、技术105. 2106. .3札1.t/fl:t.137. 4.148. 5(*t155一11A175. 1175. 2/1j185. 3预制剪力墙、柱施工1954叠合梁工215. 5叠口楼板工.2356夕卜面1ZE12557-1*285. 8阳口、1周板fe.I:299. 9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306 sK327 5&工女全与环境保护377.239本标准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引用标准名录错误!未定义书签。yf乂I*兄力错误!未定乂书签。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52 Terms63 BasicRequirements84 Constructio
4、nPreparation104. 1Personnel,technology105. 2Materials106. 3MachinesPreparation137. 4SitePreparation148. 5Measuringpositioning155 Processcontrol175. 1GeneralRequirements176. 21.ifting177. 3ConstructionofprecastShearWallandcolumn198. 4ConstructionOf1.aminatedBeam219. 5ConstructionOf1.aminatedFloor2310
5、. 6ConstructionofFacadePanel2511. 7ConstructionOfStaircase2812. 8ConstructionofBalconyandAir-conditioningBoard2913. 9GroutSleeveSplicingConstructionofRebars306 QualityStandard327 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377.1ConstructionSafety387.2EnvironmentalProtection3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ed错误
6、!未定义书签。1.istofQuotedStandards错误!未定义书签。Explanationof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1总则1.0.1为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本标准的施工要求,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并为施工工艺提供技术指导,加强装配式结构安装的过程控制,使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要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还应贯彻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保护环境等技术经济政策。1. 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安装的施工工艺控制。1. 0.3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除应执
7、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险收规范GB50204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x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脸收规范GB504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等标准的规定。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明确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本规范未重复编写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内容,可对应参照执行。2术语2. 0.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由预制
8、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2. 0.2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ConCretecompositeflexuralcomponent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简称叠合梁、叠合板。条文说明:本标准涉及的叠合受弯构件主要包括叠合梁和叠合楼板。2. 0.3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concretefacadepanel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2. 0.4灌浆套筒groutingcoupler通过水泥基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金属套筒,通常采用铸造工艺或者机械加工工艺制造。2.1 .5钢筋套筒
9、灌浆连接groutsleevesplicingofrebars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方式。条文说明:受力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技术是本标准重要的技术基础,是一项成熟和可靠的技术。在美国和日本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应用历史,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多年的应用历史。四十年来,上述国家和地区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脸研究,采用这项技术的建筑物也经历了多次地震的考脸,包括日本一些大地震的考脸。2.2 .6工具式吊装梁DigitalModularHoistingBeam采用可双向滑动的吊耳板来满足不同尺寸预制构件吊装需求的一种吊装
10、梁。条文说明:工具式吊装梁(图21)是在传统吊装梁的基础上,沿主梁中心对称配置可移动加强板。在满足构件吊装需求的同时,减少了现场吊装梁的种类,省略了更换吊装梁的工序。加强板吊飞板加强板吊尊板吊耳板图2-1工具式吊装梁2. 0.7临时支撑系统temporarysupportsystem在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中,为保持构件的稳定,便于安装就位所采取的一种暂时的支撑方式。3基本规定3. 0.1施工单位应建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等专项施工方案。条文说明:施工现场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装配施工过程中有利于加强管理和落实责任制,这是保证预制构件装配有序开展的
11、前提和必要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施工全过程,包括材料的脸收与储存,施工过程的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隐蔽工程检查和脸收,以及涉及安全和功能的项目抽查检脸等环节。4. 0.2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特点,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条文说明: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特点配置组织机构和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且应具备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5. 0.3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吊装验算。验算时应将构件自重乘以相应的动力系数:构件吊运、运输时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宜取1.2。条文说明:施工脸算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
12、的重要环节,一般考虑构件翻转、堆放、吊装、临时固定、节点连接以及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施工全过程。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脸算的主要内容为吊装施工、临时性结构、预制构件、预埋吊件及预埋件、吊具、临时支撑系统等,具体验算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规范的要求执行。6. 0.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采用符合结构形式的施工工艺,并应结合后浇混凝土钢筋连接做法,合理制定施工工序。7. 0.5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并配备吊装设备;应根据预制构件存放、安装和连接等要求,确定安装使用的工、器具。8. 0.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施工工具,施工脚手架宜采用工具
13、式模架体系,外防护架宜采用工具式外挂防护架体。条文说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灌浆作业宜采用电动注浆泵、现浇部位模板体系宜采用铝合金模板。3.0.7装配式结构正式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方案。3. 0.8连接节点施工、密封防水施工等关键工序应制作样板,并进行样板交底,形成交底记录。条文说明:为了确保预制构件装配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制作样板工程,对承担实物作业的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和实务施工操作交底。加强交底,一方面能使作业人员切实掌握施工安全技术要领;另一方面,是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和消化。连接节点施工方式主要有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14、、现浇混凝土或砂浆连接等。3.0.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及时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应有完整的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及验收资料。3. 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宜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的信息化管理。4. 0.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4施工准备4.1人员、技术4.1.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和要求配置项目部的机构和人员,应对构件装配工、灌浆工、打胶工、内装部品组装工、钢筋加工配送工进行职业
15、培训。条文说明: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资格证书,上岗前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应具有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构件装配工、灌浆工、打胶工、内装部品组装工、钢筋加工配送工应满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标准DBJ50/T的要求。4.1.2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进场构件的堆放、储运管理。条文说明:构件堆放专职人员应建立现场构件堆放台账、进行构件收、发、储运等环节的管理,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有序堆放。同类预制构件应采取编码使用管理,防止装配过程出现问题。现场不宜随意更换构件堆放专职管理人员。4.1.3 安装施工前,已施工完成
16、的结构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及设计要求。4.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成品保护、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内容。4.1.5 施工前,应完成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文件应经原设计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应校核预制构件加工图纸,对预制构件施工预留和预埋进行交底。4.2材料4. 2.1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施工所需的构件数量、型号,提前
17、通知供货厂家按照提供的构件生产和进场计划组织运输车辆,有序地运送到现场。4. 2.2在装卸预制构件时,对构件边角部或链索接触面处的混凝土,宜采用衬垫加以保护。4. 2.3施工单位应建立管理台账,进行材料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有序堆放。同类预制构件应采取编码使用管理,防止装配过程中出现位置错装问题。条文说明:预制构件的堆放应满足下列要求:1预制构件应按规格型号、出厂日期、使用部位、吊装顺序分类存放,且应标识清晰;2预制构件与刚性搁置点之间应设置柔性垫片,防止损伤成品构件;为便于后期吊运作业,预埋吊环宜向上,标识向外;3对于易损伤、污染的预制构件,应采取合理的防潮、防雨
18、、防边角损伤措施。构件与构件之间应采用垫木支撑,保证构件之间留有不小于20Omnl的间隙,垫木应对称合理放置且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外墙门框、窗框和带外装饰材料的构件表面宜采用塑料贴膜或者其他防护措施;钢筋连接套管和预埋螺栓孔应采取封堵措施。4. 2.4预制构件的尺寸、外观、钢筋、吊点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规定。4 .2.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的灌浆料、套筒等材料的规格、品种、型号和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并应进行进场取样送检。5 .2.6灌浆材料应选用成品高强灌浆料。施工现场灌浆料宜储存在室内,并应采取防雨、防潮、防晒措施。条文说明:灌浆料应具有大流动性、无收
19、缩、早强高强等特点,Id强度不低于20Mpa,28d强度不低于50Mpa,流动度应27Omm,初凝时间应Ih,终凝时间应在35h0灌浆料以水泥为基本材料,对温度、湿度均具有一定敏感性,因此在储存中应注意干燥、通风并采取防晒措施,防止其性态发生改变,港浆料最好存储在室内。4. 2.7预制外墙板接缝处密封胶的背衬材料宜选用发泡闭孔聚乙烯塑料棒或发泡氯丁橡胶棒,直径应不小于1.5倍缝宽,密度宜为24kg11)348kgm3.条文说明:背衬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密封胶胶体的厚度并避免出现三面粘结妨碍形变。预制外墙板接缝处密封胶的背衬材料在构造防水或构造与材料相结合防排水构造中是形成常压空腔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并为密封胶嵌缝施工提供较稳定的基层。根据背衬材料材性及嵌缝操作难易程度提出本条要求。外墙接缝施工过程会产生缝宽误差,选用直径大于缝宽的背衬材料可以增加背衬材料与预制外墙板的接触面,提高牢固度,以方便防水密封胶层的施工和保证防水质量。5. 2.8密封防水胶应采用有弹性、耐老化的密封材料,背衬材料与防水结构胶应相容。条文说明:选择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接缝密封胶时,通常关注的性能包括:抗位移性:预制外墙接缝部位在应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变化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使得接缝尺寸发生循环变化,密封胶必须具备良好的抗位移能力;耐候性:部分使用部位长期处于外露条件,采用的密封胶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粘结性:预制混
21、凝土外墙板主要组成为水泥混凝土,为保证密封效果,采用的密封胶必须与水泥混凝土基材良好粘结;防污染:密封胶若作为外露密封使用,为整体美观需要还应具备防污染性,即避免对接缝两侧的基层造成污染;涂装性:现代装饰为追求整体的美观度,常对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可涂装性也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可维修性:密封胶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破损、局部粘结失效情况,因此需对密封胶进行及时修补,避免漏水。1.1.1 具准备1 .3.1施工单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设备作业半径等要求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并应经过验算,宜采用标准化吊装工具。采用的吊具和起重设备及其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
22、条文说明:施工机械设备应以工程的特点、工程量、施工项目的施工条件为依据,以适应性、高效性、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为原则进行选择。4 .3.2构件的存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抗倾覆性能。竖向构件宜采用专用存放架进行存放,专用存放架应根据需要设置安全操作平台。1.1.3 防护系统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搭设、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具式外防护架应试组装并全面检查,附着在构件上的防护系统应复核其与吊装系统的协调;2防护架应经计算确定;3利用预制外墙板作为工具式防护架受力点,在防护架使用中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确保外墙板不受损坏;4高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宜采用工具式操作架进行安装作业。1.1.4 吊装
23、用钢丝绳、吊装带、卸扣、吊钩等吊具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尺寸及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条文说明:吊具选用按起重吊装工程的技术和安全要求执行。为提高施工效率,可以采用多功能专用吊具,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构件吊装。施工验算可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特殊情况无参考依据时,需进行专项设计计算分析或必要试脸研究。吊装用钢丝绳、吊装带、卸扣、吊钩等吊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的磨耗、破坏等缺陷,使用时间越长存在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规定应对吊具全数检查,以保证质量合格要求,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并在其额定许用范围内进行作业,保证吊装安全。1.1.5 新购、大修、改造以及停用1个月以上的机械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
24、使用。4.4 场地准备4. 4.1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平面规划设置运输通道和存放场地,运输通道和存放场地应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布置。条文说明:施工现场应根据装配化建造方式布置施工总平面,宜规划主体装配区、构件堆放区、材料堆放区和运输通道。堆场的面积应满足工程进度需要,若现场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中转场地。各个区域宜统筹规划布置,满足高效吊装、安装的要求,吊装场地及吊装通道应进行承载力验算,通道宜满足构件运输车辆平稳、高效、节能的行驶要求。堆放场地应平整并有足够承载力,避免发生由于场地原因造成构件开裂和损坏。当场地不平或承载力不够时,可以采用铺设钢板或箱板。5. 4.3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
25、格、品种、使用部位、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存放场地。存放场地应设置在吊装设备的有效起重范围内,且应在堆垛之间设置通道。条文说明:构件存放场地的布置应遵从以下原则:1构件存放场地宜环绕或沿所建构筑物纵向布置、其纵向宜与通行道路平行布置,构件布置宜遵循“先用靠外、后用靠里,分类一次并列放置”的原则。2不同类型构件之间应留有不少于0.7In的人行通道,预制构件装卸、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吊装、运输、作业、周转等工作的场地。6. 2.2运输通道应根据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合理设置转弯半径及道路坡度,并设置明确的交通指示标识、标牌。条文说明:施工现场道路应能满足运输用平板挂车的通行需要,宜
26、设置循环道路,同时应保证一定的路面宽度。7. 2.4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堆场应进行硬化处理。主要道路及堆场平整度、承载力应满足构件运输、堆放及起吊设备对场地的要求,且应有排水措施。8. 4.5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周边建筑(构筑物)状况,施工过程中避免影响临近建筑(构筑物)安全。当构件运输和存放对已完成结构、基坑有影响时,应经计算复核。条文说明:施工场地内及周边环境状况在施工前必须掌握清楚,对消防、临空设施、临建建筑(构筑物)等的位置、技况应作出标识,并采取一定保护措施。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不能拆迁的障碍物应编制专项保护方案,采取有效的保
27、护措施,并报产权单位及相关单位审批后实施。4.5 测量定位1 .5.1安装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测量放线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0/T-192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已施工完成结构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施工前,应制定安装定位标识方案,根据安装连接的精细化要求,控制合理误差。安装定位标识方案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编制,标识点应清晰明确,定位顺序应便于查询标识。预制构件的放线包括构件中心线、水平线、构件安装定位点等。对已施工完成结构,一般根据控制轴线和控制水平线依次放出纵横轴线、柱中心线、墙板两侧边线、节点线、楼板的标高线、
28、楼梯位置及标高线、异形构件位置线及必要的编号,以便于装配施工。4 .5.2混凝土构件安装前,应在已完结构上弹出安装控制线及标识。4.5.3混凝土构件安装位置线应由控制线引出,混凝土构件应设置不少于2条安装位置线。条文说明:4.5.24.5.3预制构件轴线引测与控制,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总体测量方法为原则。按照楼层纵、横向控制线和构件“十”字墨线相对应对缝控制,可以使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与楼面原始控制线保持吻合和对直。4.5.4竖向构件垂直度测量,宜在构件上设置用于垂直度测量的控制点。条文说明:构件安装过程中,在不搭设着地外脚手架的作业时,预制墙板垂直度的测量控制点可以采用设置在构件内侧的办法,
29、在构件上4个角设4点,作为垂直度测量的控制点,可控制内外、上下的构件测量与校核。4.5.5在水平和竖向构件上安装混凝土墙板时,标高控制宜采用放置垫块的方法或在构件上设置标高调节件。条文说明:为保证构件安装,在水平和竖向构件上吊装预制墙板前,加工各种厚度的垫皮或预埋调节件,采用放置垫块的方法或在构件上设置标高调节件,可以满足构件高低调节。4.5.6施工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相关规定。5工艺控制5.1 一般规定5.1.1 应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机械设备的条件等现场情况拟定吊装施工方案,并经审核后实施。条文说明:吊装施工方案中应明确吊装大型构件
30、、薄壁构件或形状复杂的构件时使用的吊具和避免构件变形、损伤的临时加固措施。5.1.2 2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应包括:1现浇结构的混凝土结合面;2后浇混凝土处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等;3抗剪钢筋、预埋件、预留专业管线的数量、位置。5.1.3 3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洒水、覆膜、喷涂养护剂等养护方式进行养护。5.1.4 吊装前,预制构件搁置的底面应清理干净;应检查外挂墙板气密条粘贴的牢固性和完整性。5.1.5 5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并校准定位后,应及时设置临时支撑等临时固定措施。条文说明:临时固定措施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过程
31、中承受施工荷载、保证固件定位、确保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临时支撑是常用的临时固定措施,包括水平构件下方的临时支撑、水平构件两端支撑构件上设置临时牛腿、竖向构件的临时斜撑等。5.1.6 6叠合板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叠合板支撑体系。条文说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不但要求其与预制构件的结合面紧密结合,还要求其自身浇筑密实,更重要的是要控制混凝土强度指标。5.1.7 构件安装完成后的成品应采取有效的产品保护措施。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5.1.8 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
32、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等的规定。5.2 吊装5. 2.1安装施工前,应复核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并核实现场环境、天气、道路状况等是否满足吊装施工要求。条文说明:现场技术人员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有关规定,检查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于安全操作状态。6. 2.2预制构件应按照施工方案吊装顺序提前编号,吊装时严格按编号顺序起吊。7. 2.3吊点数量、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应保证吊具连接可靠,应采取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的措施;正式吊装作业前,应先试吊。条文说明:现场构件单件有大小之分,过大、过
33、宽、过重的构件,采用多点起吊方式,选用横吊梁可分解、均衡吊车两点起吊问题。吊点合力与构件重心线重合,可保证吊钩竖直受力和构件平稳。正式吊装作业前的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8. 2.4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宜设置缆风绳控制构件转动,并应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式。吊运应保持构件稳定,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严禁构件长时间悬停。条文说明: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吊装安全,条文强调了吊装时构件上应设置缆风绳来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平稳。现场作业时,一般在构件根部两侧设置两根对称缆风绳的做法,接近安装位置前,同时在两侧慢慢将构件拉至楼层,然后平稳就位。5. 2.5大型构件翻转扶直吊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34、:1翻转作业时应尽量降低主、副吊钩提升和降落速度;2翻转作业的各个过程在开始阶段宜适当加快收、放吊绳的速度,最后阶段应将速度降至最低;3翻转作业中,应采取措施保证吊车不受侧向荷载作用。条文说明:由于现场没有翻转台,所以,在安装前构件有一个翻转吊装扶直的过程。对于尺寸较大的构件,翻转扶直时要两台汽车吊来配合完成。吊装过程中主吊车只负责构件的吊起工作,构件吊起后副吊车负责旋转等工作使吊点跟进。5.3预制剪力墙、柱施工5. 3.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竖向预留钢筋校正一吊具安装一吊运及就位一安装及校正一连接节点施工养护。6. 3.2测量放线应注意以下事项:1通过激光扫平仪和钢尺检查安装面平整度,并
35、采取措施使安装面平整度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2测量放线应以轴线和外轮廓线双控制。5.3.3竖向预留钢筋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混凝土中伸出的钢筋应采用专用模具进行定位,并应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中心位置及外露长度满足设计要求。2当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3mm。连接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专项处理方案,严禁随意切割、强行调整定位钢筋。条文说明:应检查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现浇混凝土中伸出的钢筋可采用钢筋限位框进行复核、固定。钢筋限位框应根据各个墙柱的具体外形尺寸、连接钢筋中心位置,使用机械加
36、工方法进行制作,钢筋限位孔与理论位置偏差不应超过1mm。图5-1钢筋限位框示意图固定板IIII/现济部分7AY7yX/图5-2钢筋限位框使用示意图5.3.4吊具安装时应与预埋吊点连接可靠,应采取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的措施。5.3.5吊运及就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起吊区应配置不少于一名信号工和两名司索工;2预制剪力墙、柱宜采用数模化吊装梁进行吊装,应确保钢丝绳处于起吊点的正上方。当不能满足钢丝绳处于起吊点正上方时,钢丝绳与构件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宜小于60,且不应小于45;3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行吊装,其它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4预制柱吊装宜按照角柱、
37、边柱、中柱顺序进行,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吊装。5.3.6安装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剪力墙、柱安装前应在构件底部设置调平装置;2预制剪力墙、柱安装时应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辅助安装;3预制柱安装就位后临时支撑应在不少于2个方向上设置,并应进行标高、垂直度、扭转调整和控制。4上层预制剪力墙、柱插入下层预制剪力墙、柱的竖向预留钢筋后,应立即架设不少于2根斜支撑对预制剪力墙、柱临时固定,斜支撑与楼面的水平夹角不应小于60度,支撑点间距离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高度的1/2;5预制剪力墙的水平位置、垂直度、高度等,通过墙底垫片、临时支撑进行调整;条文说明: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安装
38、精度,预制剪力墙、柱安装时应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辅助安装,限位装置可采用组合限位模板。I:S0区子图5-3蛆合限位模板平面示意图5. 3.7钢筋套筒灌浆、浆锚节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就位后,墙、柱脚连接部位宜采用模板封堵;2当采用连通腔灌浆时,应合理划分连通灌浆区域;每个区域除预留灌浆孔、出浆孔与排气孔外,应形成密闭空腔,不应漏浆;连通灌浆区域内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不宜超过1.5叱3不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时,构件就位前应设置座浆层;4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的夹芯保温外墙板应在保温材料部位采用弹性密封材料进行封堵。5. 3.8灌浆料终凝后应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应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
39、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要求。6. 3.9预制剪力墙、柱注浆完成后,注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可调支撑,并可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5.4叠合梁施工5. 4.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f支撑体系搭设一吊运及就位一安装及校正一节点连接一面层钢筋绑扎及验收一节点及面层混凝土浇筑一养护一支撑体系拆除。6. 4.2安装前,应测量并修正临时支撑标高,确保与梁底标高一致,并在柱上弹出梁边控制线,安装后根据控制线进行精密调整。7. 4.3支撑体系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体系应采用可调钢支撑搭设,并在可调钢支撑上铺设工字钢,根据叠合梁的标高线,调节钢支撑顶端高度,以满足叠合梁施工要求;2支撑体系搭
40、设时,钢支撑距离叠合梁支座处应不大于50Omnb钢支撑沿叠合梁长度方向间距应不大于2000mm;3主次叠合梁交界处主梁底模与支撑体系应一次就位。5.4.4叠合梁吊运及就位过程中,起吊钢丝绳与叠合梁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应小于45oO5. 4.5叠合梁安装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梁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2叠合梁安装时,主梁、次梁支座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叠合梁预留钢筋锚入剪力墙、柱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叠合梁轴线位置校正,宜采用楔形小木块嵌入叠合梁对叠合梁轴线位置进行调整。5. 4.6叠合梁节点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主次梁端节点施工中,叠合次梁预留钢筋应锚入叠
41、合主梁。叠合主次梁中节点施工中,叠合次梁分别搁置在叠合主梁上,在叠合次梁键槽处底部采用搭接钢筋连接叠合次梁底筋,面筋应采用贯通钢筋连接叠合主次梁;2叠合梁与预制剪力墙、柱端部节点施工中,锚固长度均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宜采取机械直锚方式;3叠合梁与预制剪力墙、柱中间节点施工中,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叠合梁纵向受力底筋在中节点应采取贯通或采用对接连接,面筋应采用贯通钢筋连接预制剪力墙、柱两端的叠合梁面层。5. 4.7叠合梁面层钢筋绑扎及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梁面层钢筋绑扎时,应根据在叠合梁上方钢筋间距控制线进行钢筋绑扎,保证钢筋搭接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叠合梁节点及面层钢筋绑扎
42、完毕后,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5. 4.8叠合梁节点及面层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及叠合面垃圾清理干净;2叠合梁表面清理干净后,应在混凝土浇筑前24h对节点及叠合面浇水湿润,浇筑前Ih应清除积水;3叠合梁节点混凝土应振捣密实;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洒水、覆膜、喷涂养护剂等养护方式进行养护。5.4.9叠合梁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叠合梁支撑体系。1. 5叠合楼板施工5. 5.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支撑体系搭设一吊运及就位一安装及校正一节点连接f预埋管线埋设f面层钢筋绑扎及验收一板间拼缝处理f节点及面层混凝土浇筑一养护一支撑体系拆除
43、。6. 5.2安装前,应测量并修正临时支撑标高,确保与叠合楼板底标高一致,并在支座顶面弹出轴线位置控制线。5. 5.3支撑体系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体系应采用可调钢支撑搭设,并在可调钢支撑上铺设工字钢,立杆下方应铺设垫木;2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3支撑点的间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计算确定,支撑系统顶端应与板底抵紧;4竖向连续支撑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应对准。6. 5.4叠合板吊运及就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板起吊时应采用平衡钢梁均衡起吊,与吊钩连接的钢丝绳与叠合板水平所成夹角不应小于45;2叠合板就位前,应清理叠合板安装部位基层,当叠合板吊运至安装部位的
44、正上方时,应再次核对叠合板的编号。5.5.5叠合板安装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板安装前应检查支座顶面标高及支撑面平整度,并检查结合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叠合板之间的缝隙应满足设计要求;3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应由专人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当叠合板板底接缝高差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可调托座进行调节;4叠合板预留钢筋锚入剪力墙、柱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叠合板标高校正应根据标高控制线,调节支撑体系顶托,对叠合板标高校正;6叠合板轴线位置校正应根据轴线位置控制线,利用楔形小木块嵌入叠合板对轴线位置进行调整。5.5.6叠合板节点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板与预制剪力墙端部连接时
45、,叠合板搁置长度、钢筋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叠合板与预制剪力墙中间连接时,除搁置长度、钢筋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外,叠合板纵向受力底筋在中间节点宜贯通或采用对接连接,面筋采用贯通钢筋连接预制剪力墙两端的叠合板面层;3叠合板与叠合梁连接时,叠合板纵向受力钢筋应锚入叠合梁内,搁置长度和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5. 5.7叠合板安装完成后,面层钢筋应与预埋管线同时施工,预埋管线与叠合板面筋应绑扎牢固,并应避免管线交叉部位与桁架钢筋重叠,同一地点不得三根及以上电器管线交叉敷设。6. 5.8叠合板面层钢筋绑扎及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板面层钢筋绑扎时,应根据在叠合板上方钢筋间距控制线绑扎;2叠合板桁架钢筋应作为叠合板面层钢筋的马镜,确保面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3叠合板节点及面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5.5.9叠合板拼缝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若无要求应采取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