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3管理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63管理心理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绪论1、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企业生产力的确定性因素2、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指选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探讨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3、管理的职能包括:1.管理的总职能2.管理的详细职能(包括管理传统职能与管理的现代职能)管理的传统职能:(1)安排(2)组织(3)指挥(4)限制(5)协调.管理的现代职能:(1)信息(2)决策(3)激励(4)探讨、发展与开拓创新4、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个来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5、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动态的反应过程。)包括
2、:(1)相识过程(2)心情与情感过程6、人的特性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特性倾向性(2)特性心理特征。7、人的心理特点:(1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与发展的产物(2)有主观和能动的特点(3)不断变更发展与受社会制约性的特点(4)人的心理活动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特点8、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2)心向一样(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的则(6)心理健康与平衡协调的原则9、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1)认知改组(2)理顺关系(3)心情调整(4)认知调整(5)人际调整管理心里学的重要目的:(1)提高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
3、务(2)提高职工素养,强化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社会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和发展10、管理心理学的内容:(1)总论(2)个体心理(3)团体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领导心理与行为11、管理心理学的探讨任务:(1)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2)团体心理(3)组织心理(4)领导心理12、管理心理学的探讨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探讨相结合的原则13、管理心理学的探讨方法:(1)试验法(2)视察法(3)问卷法和测验法(4)个案探讨法(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
4、法(6)阅历总结法二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3、韦伯的组织理论“官僚模型”4、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5、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1)收集分析整理企业全部的阅历数据总结阅历来替代传统的单凭阅历的方法(2)科学地选择并教化训练和培育工人(3)培育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上下协作按章办事(4)在管理人员和工作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的分工以保证任务的完成6、管理心理学产生的阶段与特点:(1)工作物理环境试验(2)职工福利措施试验(3)看法和看法调查(4)团体行为的视察探讨7、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须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探
5、讨(2)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探讨(3)企业中的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问题的探讨(4)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的探讨(5)领导方式的探讨8、现代管理科学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2)系统管理学派(3)决策理论学派(4)阅历主义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6)系统工程学派9、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1)人的本质与本性(2)人的价值与价值观(客体的价值与主体的价值)(3)人的须要10、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1)经济人假设(X理论)(2)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3)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4)困难人假设(超y理论)11、经济人假设的评价:(1)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散而不喜爱工作的自
6、然人(2)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管理模式(3)大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反对工人参加管理(4)与经济人相对应X管理理论含有科学管理成分是科学管理理论思想的体现12、社会人假设的评价:(1)未能变更社会的生产关系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与冲突(2)我国很多企业采纳了群众路途的民主管理方法同社会人假设的参加管理相比教虽然有相像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3)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4)过于偏重非正式团体与组织的作用(5)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对我们今日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及制定奖金激励制度有参考与启示作用三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知觉分类: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1、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
7、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2、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D爱好差异对知觉的影响(2)看法不同知觉理解不同(3)须要和动机对知觉的影响(4)过去的阅历对知觉的影响(5)心理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3、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1)刺激物强度的影响(2)活动性刺激物的影响(3)重复性刺激物的影响(4)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影响(5)知觉情景的影响4、社会知觉的种类:(1)对他人的知觉(2)自我知觉(3)角色知觉(4)人际知觉5、归因偏差的种类:(1)基本归因错误(2)认知性归因偏差(3)动机性归因偏差(4)其他归因偏差6、归因偏差的克服:(1)通过归因训练驾驭某种归因技能形成主动的归因风格(2)要
8、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对工作绩效产生主动的作用(3)要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限制的因素来归因改进工作与提高工作绩效(4)学习与视察其他成员正确归因改进行为并取得胜利的典型实列7、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与效应有:(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印象扩散效应、哈罗效应)(3)心理定势现象(4)制约现象(5)其他影响因素8、社会知觉的应用:(1)影响人事任用与面试(2)影响绩效评估(3)影响对职工努力程度的评估(4)影响职工的忠诚度9、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1)要留意通过社会化与再社会化途径在人际交往与人际互动中正确的相识自
9、我,以促进自我健康成长与发展(2)应通过强化方式捕获与找寻有意义的信息以及克服”负面信息效应”(3)应通过对信息的正确类化、运用图式以及实证等方式来验证与鉴别信息的真伪(4)应通过“登门槛”效应“门面”效应和诚恳可信、自我表现等印象管理策略来保持社会认知印象的有效性与一样性(5)还要克服负面心情的干扰留意心情的调整与限制用理智与管理化的认知方式及信息整合法则来订正信息的非理性化与负面心情的干扰以及社会认知和信念的偏差四特性差异与管理1、实力的种类:(1)一般实力和特别实力(2)再造性实力和创建性实力(3)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4)实际实力与潜在实力(5)桑代克实力的划分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是特
10、性的看法与行为特征,气质是动力性特征性格主要受后天因素影响可塑性大,气质主要受先天神经类型影响可塑性小2、实力的差异管理(1)创建力的管理(2)握聘请的实力标准合理聘请选择人才(3)据人的实力差异对员工实施有效的职业技术教化和实力的训练(4)人尽其才量才任用(5)惯切正确的用人原则与方法3、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4、气质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留意互补协调关系(3)相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化5、提升领导艺术与管理效能的措施:(1)主动型的人一般具有教高的追求和奉献精神(2)被动型的人比较留意物质利益(
11、3)特性突出缺点弱点明显实力的能人(4)对有特别才能的人确定要尽可能给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五须要、动机、激励与员工主动性的调动1、人类行为的特点(1)自觉性与主动性(2)因果性(3)目的性(4)稳定性与可塑性(5)个别差异性与共同性2、须要的特性:(1)须要内容与对象的多样性与困难性(2)须要与特性生存发展的相关性(3)人类须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4)人类须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影响人类行为动机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价值观因素目标管理:在目标设定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员工参加目标设定,上下级共同制定企业目标,个人从中受到激励情愿为目标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评价目标结果的过程目标设定的原则:SMART
12、原则明确的可量度的可达到的实事求是的有时间限制的目标管理的步骤:PDCA安排实施检查改进评价3、激励的原则:(1)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2)因人而异的原则(3)奖惩幅度大小相宜的原则(4)公允性与效益结合的原则(5)励的导向性原则激励的作用:(1)有利于调动和激励职工的主动性(2)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3)有利于增加组织凝合力促进内部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4、马斯洛的须要层次论:(1)生理须要(2)平安须要(3)社交须要(4)敬重的须要(5)自我实现的须要5、强化的基本方式与种类:(1)正强化是指某种行为之后拌有某种有利结果(2)负强化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不再拌有某种不利结果(3)惩处
13、是指某一行为之后拌有某种不利结果(4)消退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不在拌有某种有利结果6、强化管理的原则:(1)因人而异的原则(2)分阶段设立目标与强化的原则(3)刚好反馈的原则(4)不固定时间频率间隔的强化原则(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的原则7、强化管理要留意的问题:(1)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2)采纳负强化手段要谨慎(3)留意强化的时效性(4)因人制宜采纳不同的强化方式(5)利用信息反馈增加强化的效果六工作看法、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1、看法: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以确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2、工作满足度:是一个对工作确定、愉悦和满足的一般性看法。3、工作参加:是人对对
14、工作的认同与投入的程度。4、影响工作满足度的因素:(1)工作本身(工作挑战性、生理要求、个人爱好、酬劳制度)(2)工作环境(物理环境、目标达成)(3)自身因素(4)组织中的他人(5)组织和管理(6)福利工作看法和满足度的作用:、不仅影响个体对外界的认知、情感和意向活动,也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同时它对人的性格特点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也产生较大的影响5、提升满足度的策略(1)从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自身进行自主选择使工作变得好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赐予公允的激励酬劳,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爱好、技术与实力的角度将人和工作进行有效匹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促进成长与发展。(4)激
15、励员工参加设计工作,使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本身变得有吸引力和创建性,进而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兴奋和满足度。6、心理契约:在组织和员工相互关系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一种信念系统。7、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1)心理契约的关注焦点(2)心理契约的时间跨度(3)心理契约的稳定特性(4)心理契约的范围宽窄(5)心理契约的有形性与无形性(6)心理契约的独特性8、心理契约的的内容:(1)组织责任(绩效工资、高薪、培训、晋升、工作稳定保障、职业开发与对员工个人困难的支持)(2)员工责任(忠诚、加班工作、自愿去做那些非要求的任务、接受工作调动、扎约为竞争对手供应支持、爱护组织的私有信息、离
16、职提前通报,在组织中至少工作两年时间)心里契约的有效管理:(1)明确员工与组织的期望要求和条件(2)双方有诚意有信任度(3)坚持组织与员工互利的原则(4)坚持利益、责任与义务平衡建立长期与短期心里契约相结合协调发展(5)感情化管理重视员工.三种心里目标(生存、社会关系、自我发展)和组织目标平衡和谐发展9、卢梭索依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4种类型:(1)交易型(2)过渡型(3)平衡型(4)关系型10、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与组织目标的认同,以及员工对义务与责任自觉担当的程度。IK持续承诺:员工情愿持续留在组织并保持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12、规范承诺:员工情愿为组织工作主要是由于行为
17、规范的约束,感到自己必需这样才能符合规范的要求。13、感情承诺:即员工为组织努力工作,对企业忠诚完全出于对组织的感情,而非物质利益的吸引。/14、职业倦怠:个体因不能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当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一种心情哀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卜.降、身心乏累的综合状况。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缓解:(1)变更产生职业倦息的应激源(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应激实力(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情商管理与心情调整:(1)情商管理提升领导的亲和力影响力和领导力(2)领导要重视提升员工的情商水平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团队与组织的绩效(3)将EAP系统与情商管理相结合EAP流程和内容:通过专业人员对
18、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亲属的培训询问帮助解决员工及家庭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15、人的心理把刺激识别为惊慌源有三种水平:(1)潜在的惊慌源,即发生在潜意识中的惊慌源(2).未被留意的惊慌源,即发生在无意识中的简单受意识支配的紧源(3)自不待言的能清楚意识的惊慌源。七团体行为与管理1、对非正式团体的管理应留意的要点:(1)要正确相识非正式团体(2)要合理利用非正式团体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3)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要区分对待2、团体对个人的作用:(1)满足成员的平安须要(2)满足成员的归属须要和社交须要3)满足成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须要,以及责任感和敬重的须要。(4)增加成员的信念和力气。团体
19、与团队的区分:(1)在目标上团体是信息共享强调个人目标后者是团队绩效与团体目标(2)在相互协调上团体比较差,后者高度协调(3)在责任上团体强调个人责任后者有个体和团队两种责任(4)在技能上团体是随机的不同的后者相互补充的3、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1)社会祝长效应(2)社会标准化倾向(3)社会顾虑倾向(4)社会惰化现象(5)极化现象与责任扩散效应(6)从众行为倾向4、影响团体凝合力的因素(1)里的因素(2)团体的同质性(3)外部压力(4)内部嘉奖方式(5)成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6)团体规模规范风气(7)其他因素5、影响士气凹凸的缘由(1)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赞同(2)公允合理的经济酬劳(3)团体
20、成员的事业心及对工作热忱和满足感(4)优秀的领导和领导集团(5)成员间人际关系和谐与心里相容性(6)良好的信息与看法沟通7)薪奖方式得当(8)良好的工作与心里环境6、高效率团体的特征:(1)上下级良好的沟通(2)成员见交互作用和凝合力(3)决策分权化(4)较强的工作成就动机(5)接受的组织目标(6)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7)高生产量和效益(8)较强的工作满足度塑造高效率团队:(1)规模适度(2)培育与开发成员实力(3)强化团队角色多样性结构(4)团队共同目标的承诺(5)建立明确的详细目标(6)设好领导班子与骨干队伍(7)防止责任扩散,社会堕化增加个人与共同责任心(8)建立绩效评估与奖酬体系(9
21、)养诚信精神培育正直实力牢靠忠实开放五维品质。7、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2)相像性与同质(3)须要性格气质互补(4)实力与专长(5)仪表8、团体决策留意的问题(1)集思广益,听取不同看法(2)领导者保持公正看法(3)分组要论听取专家看法(4)刚好反馈调整(5)采纳问责制和失误赔偿制9、冲突缘由团体之间(1)部门竞争(2)部门安排不公(3)机构不合理责任不明(4)工作衔特点冲突(5)不同团体价值取向差异领导价值观团体内部(1)信息沟通(2)相识缘由观念(3)价值缘由(4)本位缘由(5)行为习惯(6)特性与品德个人(1)双趋势(2)双避式(3)趋避式(4)双重或多重趋避式10
22、、解决冲突的原则:(1)和谐发展,引入竞争(2)提倡民主激励发表不同看法(3)加强信息沟通(4)健全EAP系统A组织行为与管理1、现代的组织观念:(1)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3)组织是一个整合系统(4)组织是一个更加权变性敏捷性与适应性的结构系统2、组织的功能:(1)整合功能(2)协调功能(3)维护利益的功能(4)实现目标的功能3、基本的组织结构:(1)直线式组织结构(2)职能式组织结构(3)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4)矩阵式组织结构(5)事业部式组织结构4、组织变革的目的:(1)完善组织结构(2)优化组织管理功能(3)营造组织和谐的社会心理气氛(4)提高组织效能5、组
23、织变革的模式(1)有安排变革的总模式(2)勒温的变革模式(3)卡斯特的变革模式(4)唐纳利的变革模式组织变革的阻力:习惯及对它的依靠对平安的未知和恐惊经济缘由6、组织对变革的阻力设计一下方面:(1)结构惯性与人际关系网(2)群体惯性与组织规范(3)经济利益7、变革阻力的克服:(1)教化与沟通(2)参加变革决策(3)促进与支持(4)谈判(5)操纵和合作(6)强制8、组织发展的特点及改革的关系:(1)组织发展留意行为科学的应用(2)组织的发展是一个不段提高的过程(3)组织发展是采纳有安排的再教化手段来实现组织变革的策略(4)组织发展从本组织的现状动身组织改革的过程与基本模式:(1)分析内外部环境因
24、素(2)相识到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3)明确企业中存在的问题(4)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5)依据方案实施改革(6)评定改革效果9、组织发展的原则与活动内容:(1)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2)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发展(3)以组织为中心的组织发展(4)以组织与环境相适应为中心的组织发展10、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1)敏感性训练(2)调查反馈法(3)过程询问(4)团对建设(5)群体间关系的开发九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1、组织文化结构的物质文化层:(1)企业面貌(2)产品的外观和包装(3)技术工艺设备特征(4)纪念物2、组织文化结构的精神文化层:(1)组织经营哲学(2)组织精神(3)组织风气(4)组织目
25、标(5)组织道德3、组织文化的特征:(1)民族性(2)无形与有形性(3)懦弱束性(4)连续性(5)创新性4、组织文化的作用:(1)行为导向作用(2)行为激励作用(3)行为协调作用(4)社会将射作用5、组织文化建设步骤:(1)调查分析阶段(2)总体规划阶段(3)论证明验阶段(4)传播执行阶段(5)评估调整阶段(6)巩固发展阶段6、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卓越原则(4)参加原则(5)成效激励原则(6)密切原则(7)诚信正直原则(8)环境相宜原则7、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1)留意心理定势(2)重视心理强化(3)利用从众心理(4)培育认同心理(5)激发仿照心理(6)化
26、解挫折心理8、组织形象的特征:(1)整体性(2)主观性(3)客观性(4)动态性(5)相对稳定性9、组织形象的功能:(1)规范与导向功能(2)凝合与整合功能(3)激励功能(4)福射功能10、CIS的功能:(1)管理功能(2)协调功能(3)应变功能(4)识别功能(5)传播功能(6)文化教化功能11、CIS设计与导入的步骤:(1)提出ClS安排(2)调查与分析(3)确定企业理念(4)行为与视觉设计(5)发布CIS6CIS实施十领导行为与管理1、领导工作的类型:(1)政治思想领导(2)业务领导(3)行政领导(4)学术领导2、领导体制的类型:(1)一长制与委员制的领导体制(2)次制与智能制的领导体制(3
27、)一元化与多元化的领导体制(4)集权制与分权制的领导体制3、西方领导体制的发展:(1)家长制的行政领导(2)经理制领导(3)职业“软专家”领导(4)专家集团领导(5)新型的学问经理人领导4、选拔领导人才的原则与素养标准:(1)德与才(2)绩与效(3)轻与老(4)识与能(5)稳与新5、选拔领导人才的方法:(1)民主举荐(2)岗位竞聘(3)业绩考核(4)素养评价(5)岗位模拟测试6、选拔领导人才必需克服的心理障碍:(1)以貌取人(2)从众效应(3)强调阅历学历或性别忽视看法和信念(4)凭直觉仓促做出推断(5)任人唯熟任人唯亲7、考核与评价的原则:(1)自我述职群众评议领导考查三结合的原则(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3)主要与次要相结合的原则(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6)察言观行以行为主的原则8、考核与评价领导者的方法:(1)目标考试法(2)群众测评法(3)专家评估法(4)情景模拟考评法(5)调查探讨法(6)比较测评法(7)统计分析法(8)自我述职法9、提高领导影响力:(1)不断提高执政实力,正确行使手中权利(2)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3)培育健全的心里素养(4)进一步提升领导力(5)恰当得体的表达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