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填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某社区为例(附问卷)》93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填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某社区为例(附问卷)》9300字(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填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一以上海某社区为例摘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严重的一线城市,养老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上海现有家庭结构模式的变化,年轻人的负担会越来越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跟不上人口快速老龄化的步伐;在政府的支持下,上海的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完善;同时,社会快速的现代社会的养老方式和服务体系,和机构养老的快速发展;各地旅游养老的各种养老模式纷纷出现在市场上。由于上海市不同地区老年人口差异显著,城镇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其养老意愿是热点。本文以青浦某社区为例,通过访谈问卷了解上海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根据
2、访谈结果,反映了上海老年人对自己的养老机构和服务选择的心声和建议,并希望本文的初步探索有助于构建符合城镇老年人需求的养老体系,促进城镇老年人安享晚年,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养老意愿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目录1.引言:21.1 研究背景21.2 研究目的22 .文献综述33 .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33.1 养老意愿定义34 .研究方法34.1 访谈问卷45 .访谈结果45.1 本访谈的基本情况45.2 养老意愿的选择45.3 影响养老愿意因素的分析5531受教育程度75.3.2与子女的关系76 .建议与反思76.1 建议76.2 反思9附录W主要参考文献141.引言:1.1 研
3、究背景随着2021年的到来,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老龄化”现象的大背景下,上海作为一线城市,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这意味着传统养老受到了挑战,社会的快速进步推动了养老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从一种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具备了养老方式和现代社会的服务体系,目前有多种养老制度可供老年人选择。在上海,老年人以在城镇居住为主要人群。作为上海的一个郊区,青浦的老年人们会选择怎么样的养老生活,他们对于养老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在全上海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3月20日近日开始实施,因此,本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1.2 研究目的为了了解现阶段上海
4、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本文在参考文献和政府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将养老服务分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主要有三种类型:我的实习机会,对上海青浦某社区老年人的现场访谈,调查和访谈当前老年人对养老意愿的选择以及选择中考虑的一系列因素,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希望能初步探索出符合城镇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制度,对促进城镇老年人安享晚年具有现实意义。2 .文献综述在中国,关于养老意愿的研究,焦亚波山反映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将由局部的不能自理转变为今后的认真,将把“愿意自理”经营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当你不能照顾自己时,他们选择机构退休的意愿就增加了。石野、计春华等在老人患病或生活不能
5、自理时也倾向于医院护理。同时,受“居家养老”思想的影响,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数量相对较高。因此,应重视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姚友华、季晓英等人提出,建立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医疗养老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模式,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家庭的养老需求,发展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是解决当前养老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国外,一些学者HO认识到老年人的生命价值是基于年龄残疾和疾病状况低于其他年龄组,需要来自家庭和社区的长期照料或社会照料,以增加个人的选择、控制和自我决定11。本文的研究特点是城镇的特点。还没有人研究过它。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是否会与以
6、往老师研究过的有所关联或有所不同,基于小镇的特点,我们将探讨一些方面。3 .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3.1 养老意愿定义根据此前姚友华等人对该概念的总结,学术界对养老意愿并没有严格的定义,龙书芹4等人认为,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的看法和态度,田北海5等人认为,养老意愿是指个人对养老模式的主观选择。程亮将养老意愿定义为关于养老责任主体的一种主观倾向,主要由政府、子女、老人自身与政府、子女与老人共同承担。本文对养老意愿的界定,往往倾向于人们对养老的看法和态度。4 .研究方法4.1 访谈问卷采用访谈问卷的形式与老人面对面交谈,可以保证每位老人独立回答问题,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本文通过对上海青浦某社区18名
7、老年人的访谈,全面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养老意愿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采访中,我深刻体会到城市老年人所关心的方方面面,其结果将在以下内容中一一提及。5 .访谈结果5.1 本访谈的基本情况本次采取访谈的方式进行,一共自上海市青浦某社区的18位老年人。访谈对象的主要构成情况:8位男老年人与10位女老年人;7位老人的年龄为“7079周岁”;6位属于“80-89周岁”,仅次于“70-79周岁”,1位90-99周岁和2位100周岁及以上;有14位老人已婚;2位丧偶和3位离婚或分居。5.2 养老意愿的选择在采访过程中,居住的“配偶住所”与以前婚姻状况的“已婚”有关。通过之前的数据可以知道,“已婚”占了72.2
8、2%,有13位老人,同一个“配偶住”,一共12人占了66.67%,人数基本持平。在采访中,从“养儿防老”的身份来看,超过一半的老人选择“偏重身份”,为61.11%的11人;22.22%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为4人;选择“不同意”的有3人,占16Ao67%o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感受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社会的变迁和流动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现代家庭赡养功能的弱化。此前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目前普遍的分户生活方式,加上女性的逐步就业等因素,导致家庭养老功能的传统功能不断恶化,尤其是日常照料和精神寄托简直束手无策。在采访过程中,当被问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部分需要他
9、人照顾时,83.33%比例为15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排在第1位,18位均选择了该选项。其次,当被问及对周边人群养老模式的选择时,还是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共有1583.33%人选择了该条目。最后,希望大力发展养老模式,其中占66.67%的老年人有12人选择了“居家养老模式”,约有一半的老年人选择了“社区养老模式:“集体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可见,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模式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刚才提到的传统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老年人在选择上还是希望能够居家养老。可以说,有一种传统的“居家为基础”的思想,周围的大多数人还是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而“居家养老模式”仍然是目前主
10、流的养老模式,后者的“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也在逐渐兴起,其他相对冷门的养老模式也不得不理解,但仍不如前三者为人所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以老年人的群体居住,可以说,在当前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老年人可以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相互扶持,这也是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在采访中谈到选择养老模式的主要考虑时,“对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排在第1位;“注重个人选择自由”和“相对便利的家庭养老”排在第2位,“经济条件的承受能力”排在第3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排名第4;“家庭养老拖累家庭”与“子女决定养老方式”类似,排名第5。“周围环境的熟悉度”是老年人谈论最多的话题。老年人对周围环境是否熟悉,会直
11、接影响老年人的安全感。在老年人熟悉的环境中,比如自己的家,老人们会感到安心。在采访中,有老人向我反映,他们之前曾尝试去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发现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养老经历,相反,我觉得很难受,说不清楚,但是我一到家,这种不安的感觉就消失了。“重视个人选择自由”是老年人自主选择的一种倾向。他们主观上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养老模式,而不是让自己的孩子或其他人来决定。但是,它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会考虑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经济能力等,所以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自由”。从老年人自身的感受来看,近半数的人选择“一般”来评价目前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占44.44%的8;同时,同样比例的3人16.
12、67%分别选择“好”和“不清楚”。其中两人选择了“不太好”,占了I1.11%;其中一人选择了“非常好”和“非常坏”,都占了5.56%。60%以上的老人选择了“医疗”、“日常护理”、“娱乐活动”、“心理咨询”、“定期陪伴”都在61.11%身边;10位老人选择了“法律咨询”,占55.56%;8位老人选择了“资源获取“,占44.44%;从以上数据和访谈过程来看,近半数老人选择“一般”,占比44.44%的8个地方可以说是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印象比较不服气,就像上面提到的老人去不熟悉的地方,没有安全感,不舒服,那么如何让老人适应新的环境;这是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需要改进的方面。5.3 影响养老愿意因素的分
13、析在采访中,老人们多次强调经济因素,熟悉社会,给研究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数据较少,一般情况下不能做数据分析,试图纠正数据也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然,这在将来需要大量的样本验证。本文先尝试着在这里探索其影响的因素。1.0000.3811.0000.4290.1420.4400.0080.5851.0000.6220.4330.6600.6781.0000.5180.4310.2440.2080.272l.00.0830.0930.4080.4700.4700.085l.00.4150.0190.6320.3250.426-0.1580.0721.000PearSOn相关可视化图经济条
14、件承受能力冢姓养老和对方便界老方式子女决定养老机构服务贡量冢姓养老拖累冢人司国环澳累悉程变注董个人选择目巨其他球苣4500.5从上图可以看出,运用相关分析研究经济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家庭养老的相对便利性,养老子女的决定,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家庭养老的拖累、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注意个人自由选择等原因共7个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相关强度。具体分析表明:经济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家庭的养老拖累家庭,对周围环境的熟悉,都显示出显著的意义。相关值为0.622、0.518,且均大于0,说明经济条件的承受能力与家庭支持的拖累、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经济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家庭养老的相
15、对便利性,养老模式子女的决定,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对个人选择自由的强调,在其他五个方面的原因中,相关值接近0,这表明经济条件的可负担性与家庭养老的相对便利性、子女在养老方式上的决定、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强调个人选择自由等5个方面的原因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当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比较强的时候,他们就越会考虑家庭赡养会拖累家庭,想熟悉周围的环境。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很多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会考虑子女的生活,不想增加自己的生活压力,同时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够负担得起机构养老的费用。当然,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
16、,老年人会选择自己已经熟悉的机构。充其量,有他们认识的人,如果能正常见面聊天,就能提升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能增加老人的安全感。当然,如果这个区域的交通比较方便,一方面方便孩子自己来看望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一些个突发事件争取时间。会影响经济承受能力的因素,本文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5.3.1 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老年人越会感受到家庭赡养的弊端。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们更容易接受与传统养老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也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们就越容易接受与传统养老方式不同的老年。从教育角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越能接受养老院、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一系列有
17、别于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龙书芹等4也指出,人们受教育程度对其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容易接受新思想,生活自主性较高。同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原有的职业和收入高度相关,更好的职业和收入使其具有更强的经济承受能力。当他们进入老年时,他们可以负担得起在养老机构的生活,他们对孩子的依赖也更少。5.3.2 与子女的关系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前提下,与子女的关系越好,老人不会承受太大的经济压力,而孝顺的子女会主动提供帮助,那么老人在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压力就会减轻,反之亦然。当然,也有依赖孩子的情况。可能是自己的经济收入难以支撑自己的生活,使他们不得不依靠
18、自己的孩子,不能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基本生存没有保障的前提下,上升不到谈论情感的程度。再者说,子女的数量大小也应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政策(生育政策)影响关系甚大。还有别的原因,可能在他们中年的时候,负担很重,深刻知道育儿、养老的辛苦程度,所以他们到老了的时候不希望他们的子女也承担他们当时的压力,因此想要尽可能地减轻他们子女这一辈的压力。当然还有第二种情况,针对于无业、下岗人员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没有很好的保障,对于他们来说相比于退休人员,子女的赡养是他们可能唯一比较可以去依赖的选择。6 .建议与反思6.1 建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老年人在访谈中的反应,对前面提出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19、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作为养老服务的排头兵,居家养老有其先天优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居家养老不过分依赖经济能力,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即“养儿防老”,这是传统家庭护理的新升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未必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服务人员现在做不到的专业方法来做,可以丰富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它可以刺激和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适当促进养老事业的市场化发展。在政府主导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通过购买服务形成竞争机制,服务越来越好,老年人服务对象的选
20、择越来越广泛。以上的行为也会鼓励各市场主体继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可以扩大社会福利组织、社会救助等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扩大资金的来源方向。当有了更多的资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不断拓展,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物质和精神各方面都能得到满意的服务。还可以增加对工作人员的补贴,鼓励更多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业。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国外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融资方式。在美国和日本,“居家养老基金主要来源于医疗保险衍生的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辅以社会参与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和瑞典的福利国家+自治组织也同样有可取之处。其次,社区护理实际上与家庭护理相似,但也有所不同。在社区
21、提供的地方提供日托和其他支持服务。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寻求一些创新。在日托期间,我们不应该一直让老人休息。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比如下棋、做操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老年人身心愉悦,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在食品援助方面,可以和其他餐饮企业合作,让老人有选择的余地。一方面是老年人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另一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也能够提供一些便利的服务。丰富文化娱乐设施,构建社会网络。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侧重于满足老年人口的购物、餐饮、生活照料、医疗等基本需求,而忽视了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性。相关经验表明,文化娱乐活动是相当一部分健康老龄人口退休日常的必需。他们一方面通过群体文化娱乐活动消除孤
22、独感,提升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在群体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因此,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需要更加重视和提供合理、适宜、多样化的老年文化娱乐设施,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形成良好的邻里互助网络。积极的文化娱乐和社会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然后,机构养老金可以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中进行划分。第一类属于身体比较健康,可以自由活动的人。第二类是身体稍显欠缺,行动能力尚可;最后一类基本不能单独行动,必须帮助。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对特殊人群的照顾,可以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指导,帮助他们住上老人,可以用常态化理论来处理这个问题。此外,机构养老要积极响应
23、政府的政策号召,根据服务对象自身的情况,揩尽可能好的服务内容给予服务对象。随着智力的丧失和残疾,这些老年人的增多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养老和医疗服务的使用将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今后,我国残疾人、弱智、残疾老年人的看护问题将更加严重,这些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数量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所以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同时,为不同经济层次的老年人和家庭提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保障,这是有效解决养老困境有利途径。还有,上海市立法倡导的“长期照护保障”主要通过制度安排,针对长期残疾(包括智障)老人的刚性需求。为他们继续享受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提供保障。发展智障老人专项服务机构或在养老服务机构设
24、立专区,同时继续加强对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构建和完善长期照料保障体系,努力满足残疾人、智障老人的刚性照料需求。最后,在以上提出两点意见。一,培养专业服务人员,规范人事管理。鉴于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化、专业化人员较少,老年人口日益增多,未来一段时间内,养老事业的发展将是我国的一个热点产业。国家可以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有关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应的专业,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规范化、专业化、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已就业的40岁、50岁及退休职工,有关部门可以组织相应的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已就业职工的工作技能。另外,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
25、志愿服务,大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服务质量相对提高,志愿服务可以纳入信用评估,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孝心。同时,要规范从事养老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去除形式化,去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二,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能量憎强计划非常重要。老年人总是用一些很旧的东西,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老年人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手机里明明有移动支付,他们却还是要支取现金。老年人有自己习惯的生活,“固执其实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个数字时代,老年人无法改变自己,那只能我们停下来等一等他们。尊重老年人习惯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便利,这才是数字时代下的关爱老人。这是某通信行业对于适老服务举措所拍摄的一则广
26、告中的语句,旨在于为了助力老年人群体融入信息化社会。我非常认同其中的这句话“老年人无法改变自己,那只能我们停下来等一等他们。”不同老年人的家庭环境、心理状况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所以在使用增能之前,首先要对这些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到他们的具体需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每个失能老人量身定制自己的增能计划和方案,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当然,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也要认真听取这些老年人的诉求,比如开展一些文艺表演,棋牌音乐等一系列的文娱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使养老机构的工作更加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同时还可以根据失能老人的个体身体状况和社会活动开展养老服务,使养老
27、机构的工作内容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准,更有利于改善失能老人的精神面貌和态度,让他们重新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6.2 反思本次论文还是有诸多不足的方面,其一是访谈不足的研究对象太少,只有18个访谈数据,同时也只在某一社区,只能是进行探索性研究,所收集到的数据处理也比较简单,以至于没有太多的样本数据去探究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其二是问题都是选择题,而且选项比较固定,虽然有给老人填空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在访谈的过程中有所涉及,但是虽然有印象,但是并未记录,所以说无法构成研究,每个老人都有他们所看重的一个个点,比方说服务质量等一些方面。其三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是本科的缘
28、故,对于养老意愿的研究方向上创新性不足,但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研究成果。其四,对于这次数据的收集有一些限制。由于本次调查样本主要选取上海市青浦区某社区,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政策推进,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更合理地配置养老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支持体系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综上所述,以上的四点是我对于本次论文的一些自我反思。附录城镇老年人养老意愿访谈尊敬的老年朋友:您好!为了解城镇居民养老意愿,探讨城镇养老的适宜模式,我们在青浦一些社区开展访谈。问卷为匿名,不涉及任何隐私,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只会耽误您3分钟左右。题目没有对错,请根据自己
29、的实际情况填写。你的回答将代表许多像你一样的老朋友。我相信你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做完的。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城镇老年人养老意愿访谈组1 .您的性别是单选题*。男。女2 .您的年龄是单选题*O65-69周岁070-79周岁O8089周岁090-99周岁OlOo周岁及以上。丧偶O从未结婚3 .您的婚姻情况是单选题*。已婚O离婚或分居4 .您的受教育程度是单选题1*O未接受教育。小学。中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与配偶居住O其他03000-50005 .您的居住情况是I单选题1*。独居。与子女居住6 .请您自评一下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单选题*C)100o以下C)100o-300005000-1(
30、MMM)o1Oooo以上7 .您目前的健康状况为单选题*。身体健康,自由活动。身体基本健康,基本能自理。身体一般,大部分能自理。身体不太健康,大部分不能自理8 .您和您子女的关系如何1单选题I*O经常聊天沟通。节假日见面。有事联系。无事不联系O不联系9 .您对于“养儿防老”怎么看单选题*。完全认同O部分认同O不认同10 .未来,当您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部分需要他人照顾时,您会寻求:排序题,请在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数字*居家养老服务口社会组织(社区)养老服务U机构养老服务口其他11 .你选择上述养老模式主要考虑的方面(原因)排序题,请在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数字*口经济条件承受能力口家庭养老相对方便养老方
31、式子女决定口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口家庭养老拖累家人口周围环境熟悉程度注重个人选择自由口其他原因12 .据您了解,您身边的朋友、邻居,熟悉的人,已经选取哪种养老模式?多选题口居家养老模式口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口抱团养老模式口集体养老模式口以房养老模式口异地养老模式口旅游养老模式13 .据您了解,您感觉当下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大体上服务质量如何?单选题*O非常好。好O一般O不太好O很不好O不清楚14 .您希望机构养老服务能在哪些方面更加改善?I多选题I医疗保健口日常照料文娱活动心理疏导定期陪伴法律咨询口资源获取其他方面15 .您希望国家和政府更多的精力培育哪种养老模式?多选题1口居家养老模式口社区养老
32、模式口机构养老模式口抱团养老模式口集体养老模式口以房养老模式口异地养老模式口旅游养老模式其他主要参考文献141焦亚波.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816.2818.2.史野,季春华,徐静,饶斐文,宋阳,蒋曼,王颖.上海市居家老年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认知及选择意愿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11):15-16.33姚有华,季晓颖,刘登.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一一以上海市临汾街道为例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1):163-165.4 .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一一对江苏四城市老年生活状
33、况的调查分析U1.南京社会科学,2(Xn(OI):98-105.5 .田北海,雷华,钟涨宝.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74-856 .6程亮.老由谁养.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04(7):131-138.7 .曾富生.居家养老模式SWOT分析与社会工作介入的探讨川.经济研究导刊,2021(01):111-113.848郑若霞,朱冬茹,王佩芬,洪采仪.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的现状以及优化路径J.山西青年,2021(07):102-103.9 .9文U铭周,杨海龙.浅谈增能视阈下失能老人
34、机构养老的社会工作介入J.休闲,2020(01):63.10 .10AkiraOtsuki5ShuntaKogen,MasayoshiKawamura.SupportersAnalysisUsingSoccerMomentumDataandEmotionalSignatureJ.JournalofSocialScienceandHumanities,2021,2(12).11 .llPutnamMichelle,ShenHueiWem.GerontologicalSocialWorkandCOVID-19:CallsforChangeinEducation,Practice,andPolicyfromInternationalVbicesJ.JournalOfGerontologicalSocialWork,2020,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