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7303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古代诗歌五首今天学习第20课古代诗歌5首。一、朗读五首古诗先听老师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可以标注一下字音和朗读中的停顿。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dng)然而涕(ti)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下!自缘身在最高层。望岳杜甫岱宗夫(fu)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Zi)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Un)。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

2、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二、积累文学常识这篇课文选择的5首古诗,是编者按照诗人生卒年先后来排列的篇名诗人朝代生卒年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661-702望岳杜甫唐712-77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1021-1086游山西村陆游宋1125-1210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1792-1841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古诗文,需要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这个表格里的内容,请大家重点关注诗人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我们还要了解这5首诗的体裁。篇名诗人朝代生卒年诗歌的体裁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661-702古体诗望岳杜甫唐712-770古体诗登飞来峰王安石宋1021-1086绝句游山西村陆游宋1125

3、-1210律诗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1792-1841绝句登幽州台歌题目中的歌,指的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登幽州台歌前两句为五言,后两句为七言,比绝句和律诗都要自由,望岳也是古体诗,被称之为五言古诗,登飞来峰、己亥杂诗是绝句,属于近体诗,游山西村,也属于近体诗,律诗通常每首8句,每两句为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我们将用两个课时来学习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先学习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和己亥杂诗其五,第2课时学习望岳和游山西村。三、讲读登幽州台歌下面,我们来阅读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这个题目的意思

4、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吟诵了一首诗,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主旨呢?先请同学们圈画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4句中有个词语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怆然,怆然的意思是悲伤的样子,涕是眼泪的人,涕下是怆然的外在表现,怆然而涕下写出了诗人的悲伤之深重,还有一个独字,孤独,给诗人深重的悲伤增添了凄凉之感,老师来读一读这句诗,大家体会一下如何处理朗读中的重音,来传达诗人的悲伤之情。第1种,疝怆然而涕下,我把重音放在疝字上第2种,独危底而涕下,重音放在了底底上,我们听到重音放在疝或他瘦上都是可以的,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吧。那么这个施缘包巾型呢,我们能不

5、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同学从第一二句中读到两个不见,不见古人也不见来者,呼应的疝字,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意,前和后指的是前代和后世。诗中的古人,历代不少注本说指古代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我们不必十分拘泥,只能作诗人登幽州台时想到的一切古人吧,头两句诗写诗人登上幽州台,驰骋思绪,俯仰古今,诗中有两个不见引起下文的一个庙?,正是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才会感到孤独。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再来读第3句,天地之悠悠,这一句与诗人的独是不是也有关联呢?诗人登上幽州台,

6、他又感受到什么呢?天地之悠悠,诗人设定的空间背景,不仅仅是他所登临的幽州台,不仅仅是他的家国,而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天地之间,天地之大是不是更显诗人之独呢?第一二句中的前后写出了时间的久远,而第3句又写出了空间的辽阔,诗人把站在台上的自己放在了无限的时空之中来反观自身,时间久远,天地无极,个人生命如此短促,在有限的人生里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那是多么令人悲伤的。我们还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老师在这里补充一点背景资料,登幽州台歌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导致军事失利,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陈子昂屡次

7、进言,不仅不被武则天采纳,还反被贬为军曹,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登上了幽州台。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幽州台是什么地方呢?大家看一下注解1,当他的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他想看见的古人和来者,可以理解为明君和贤士,因此,这首诗正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苦闷失意的心情。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请大家再来朗读这首诗。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朗读的时候,同学们还要注意这首诗的节奏变化。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句法,上两句每句5个字,三个停顿,这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8、后两句每句6个字,各增加1个虚字,之和而,变成了四个停顿。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慢声长谈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因而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这种节奏和停顿,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背诵这首诗。四、讲读登飞来峰歌接下来我们来阅读登飞来峰,首先请大家自读一遍这首诗,圈画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同学们一定关注到了第3句诗中的无畏,这句诗的意思是不畏惧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语气非常坚定,那么这种不畏之情与其他诗句有何关联呢?我们先看诗歌的前两句登飞

9、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知诗人登上了飞来峰的高塔,这座塔千寻之高,千寻在这里是虚数,古人以八尺或者七尺为一寻,千寻之塔可想该有多高了。下句所说的,浮云遮望眼,与千寻之高度形成呼应,诗人在这里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日出,请大家想象一下飞来峰上千寻塔耸入云天的气势吧,这两句渲染了飞来塔之高,给人以峻拔之势,也为下一句的不畏做足了铺垫。再来看诗歌的最后一句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身在最高层,缘的意思是因为,自缘解释为自然

10、是因为,体现出肯定的语气。把三四两句连起来理解,正是因为自己站在塔之最高层,所以能够不畏浮云蔽眼。诗人借登高望远的经历,表达了自己高瞻远瞩,立志有为的人生态度。请大家听老师再朗读一遍,注意听老师朗读四句诗时不同的语调。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老师读这首诗,语调有意识地一句比一句略高,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发现了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从山写到塔再写到身在最高层的自己,山是高峻的,塔在山上高千寻,而我在千寻塔之最高层,高度不断地往上升,气势也越来越盛,诗歌的刚劲之力与诗人的孤直之气相吻合,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立志有为的远大抱负。同

11、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吧,试着背诵出来。五、讲读己亥杂诗(其五)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另外一首绝句,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是以写作的年份作为标题的,我们先一起来解析一下诗题,请大家阅读注释7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结合注释,我们了解了作者写这首诗时的背景,联系离京辞官这个背景,大家自读一遍诗歌,看看诗歌中哪个词语符合辞官者的感受,或者哪个词语暗示了辞官者的身份?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离愁呼应了离京这个特定的情境,落红是从枝头凋落的花朵,也呼

12、应了辞官后地位的变化,单从这两个词语来看,诗人的情感可能是愁苦的失意的,正如古往今来,多少遭贬谪的迁客骚人一样,但是我们把整首诗读完,会发现诗人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同学们结合注解,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浩荡离愁白日斜的字面意思是离别的愁思如水波浩荡,向着口落西斜的远处延伸。夕阳是古诗词中一个传统意象,常被称为斜阳、残照、落日、斜晖等,这里的白日斜就是渲染了离愁的景语。诗人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祖父父亲都在北京做过官,他自己幼年入塾就读,后来又多次赴京参加会试,直至在京做官,离开与

13、自己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的京城,自然会产生离愁。从诗人自身遭际看,由于龚自珍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他这次辞官南归的离愁中也带有深广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歌的第2句,吟鞭东指即天涯,写到第2句愁情不在了,诗人流露出轻松愉快之感,联系写作背景,诗人感觉离京就是逃出了令人郁闷的樊笼,远行天涯,自然对悠然自在的南归生活充满期待。离别的愁绪和远行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银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我们再来读第3第4句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

14、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掉落的花瓣并不是冷酷无情,自哀自怜的,而是消融在泥土中以更好地保护盛开的鲜花。诗人由飘零的落花联想到沦落的身世,但是这里引出的并不是消极感伤的情绪,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自然界的现象,是一种规律,诗人借这个现象和规律来剖白心迹,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这是诗人不同于那些去国怀乡的迁客骚人的博大胸襟,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家国天下。联系整首诗,我们读到诗人无论身居高位还是辞官回乡,永远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能背诵的同学可以背诵出来。己亥杂

15、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六、理解经典名句含义的演变古诗文中的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这节课学习的三首诗歌中,有两个句子至今仍然还在被人们引用,但是在不同语境中失去表达的意义有所变化。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第1句诗的原意是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后来这个意思演变为,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第2句诗的原意是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这个意思演变为,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积累古诗词名句,理解这些诗句意义的演变,并能在适当的语境里直接引用,或者灵活化用这些名句来丰富我们想要表达的意蕴。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两首诗。七、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己亥杂诗(其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