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道路意向建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道路意向建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本文以石家庄复兴大街的市政化改造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首先通过研究城市意向的转变来明确城市道路美学设计的时代背景,而后讨论城市道路对于城市意向建构的重要性与道路美学意向建构的策略,最后分析石家庄将城市更新愿景与道路工程美学设计相结合,实现道路空间的美学意向构建的实践应用。本文指出意向构建是道路工程美学设计的基础,还提出应在美学设计中强调对人类行为影响力的考虑,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和设计不仅实现城市更新,塑造城市意向,同时引导使用者规范行为,共同维护城市形象。Ol现代城市意向的转变1.1城市意向的形成城市意向是指一个城市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在城市的主要公众行为
2、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下自然发生,进而间接影响着城市的未来规模与发展方向。城市更新对城市意向的影响新发展阶段的城市更新与以往模式相比,无论是更新理念、内涵与目标,还是更新方式、任务以及机制,均发生了改变。城市更新将城市建设的重点从拆建转为修补,从恢宏转向特色,这也意味着城市建设中着力塑造的城市意向将向绿色宜居、文化识别转变。在此背景之下,城市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应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脉和优秀特质,重视人性化需求,从小处着手,在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中均注入和谐统一的城市意向元素,因地制宜地营造具有文化识别性的城市公共空间。02道路美学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的更新不仅是一种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的过程,
3、也是一种对人类行为进行正向引导的过程。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幸福感,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引导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共同维护城市形象。03道路意向的建构策略意向建构是道路工程美学设计的基础。在城市更新中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感受,将城市规划的愿景与道路工程美学设计相结合,使城市道路的美学意向与城市环境统一协调。在涉及道路空间形态塑造的形式、材料和色彩等方面时,可以采用以下提升策略,使道路空间达到艺术性、实用性、景观性和人性化的统一,完成美学意向的构建。3.1塑造适宜的尺度和边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宏观形式,其空间形态设计应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应考虑界面尺度的协调性,参考现有
4、建筑的比例和尺度进行设计;二是应关注道路公共空间边界的美感和空间感,注意空间围合度的变化以及边界视觉要素的选择,如材质、肌理、色彩、形式等。3.2升华场地精神通过挖掘道路所在区域的人文资源,与道路主题内在逻辑串联,提取重点特色元素,在道路关键节点打造地标性景观,能够营造出道路的场所感、归属感,以此激发道路活力,实现城市更新和人文底蕴的融合,升华场所精神。在深圳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中,以“全线协调、场所精神设计理念使新机荷在秉持与自然谦逊地对话,最大程度地保有山林绿地这些珍贵资源的同时,让项目适时、有度、高质量地介入“已存在的的城市文脉,与“时间图层巧妙叠加,用具有创新和统一的设计元素统领全线风格
5、,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彰显现状场所优点,共同构成城图1机荷高速节点桥设计33延续传统肌理城市道路空间改造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生硬的钢筋混凝土体块进行更新改造,使其与多元的城市环境重新协调,改造的整个过程需要充分尊重城市传统肌理形态,这既涉及对传统肌理元素的拆解与重组,也包括采用适当的策略减少对传统肌理的破坏。例如,在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的道路改造设计中,有一段保留了部分旧铁轨,该段的两侧座椅与地面铺装都采用了长条形态交错延伸布置来呼应旧铁路(图2)。图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道路改造设计3.4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或品质较低是导致城市道路空间缺少活力、行人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不同地点针对不同人群的
6、需求增设公共座椅、景观小品、导向牌、公共卫生间等设施,都能够有效提升道路空间的品质和使用率,提高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舒适度。3.5改造桥下空间人的行为塑造了场所,一个有生命力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能够与人产生联系。缺少尺度合适、形式丰富、安全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传统道路无法吸引行人停留的主要原因。对于过去一直被忽略的桥下空间,可以通过创造公共性来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例如由上海市曹杨新村真如货运铁路支线(真西支线)改造的百禧公园,利用高差将场地划分为拥有上、中、下三层空间的立体式“空中花园J半地下的艺术展廊、地面的休闲活动廊,以及架空的云上廊。每层又划分为若干空间单元,每一个空间单元都拥有一个独特的主
7、题,最终形成了包含儿童娱乐、休闲运动、活动展演等众多能够满足多样使用需求的交往活动空间(图3)。图3百禧公园桥下展览空间改造3.6丰富植物绿化旧的城市道路格局习惯于在道路两旁和中央简单地设置绿化区域,通常以线性栽植行道树和绿篱作为街道功能的简单隔离。城市更新背景下道路绿化的意义则远不止于此,不仅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布局植物,达到美化道路空间、展示道路特色、引导道路交通等目的;针对空间富足的道路空间,还可以将活动区域与植物绿化相结合,增强景观空间的游憩和停留机会,提升街道景观空间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此外,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边缘的多余空间,这些空间形态多数不规则,体量较小,难以整体
8、规划使用,对于这些空间可将其改造为口袋公园进行激活,满足城市更新对于绿色、可持续、微改造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更优美、更宜居的生活环境。04复兴大街美学意向建构4.1城市背景石家庄市以制药、纺织、冶金、化工、机械闻名全国,位于石家庄市中心区域的华北制药老厂区,是属于石家庄市民的城市记忆。石家庄因铁路而兴,一座车站、两条铁轨,铸就了这座城市的原点。其他现代工业也随之发展和兴盛,因此石家庄也被称为铁路拉来的城市,有着独特的“铁路文化。红色城市、工业城市,这些名词代表着石家庄曾经的辉煌,也是属于石家庄的传统城市形象。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
9、然要求。石家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石家庄未来城市的发展愿景和定位为现代开放、生态美丽、创新高效、活力宜居的国际化省会城市。4.2项目概况复兴大街(原新元高速城区段)北起正定县、南至栾城区,总长约35.4公里,南北跨越整个主城区。沿线配套基础设施薄弱、景观品质较差,分割城市区块较为明显,与城市发展规划理念背道而驰。该项目纵向贯穿石家庄主城区和渡沱河景观带,位于城市中轴线,因此该道路的空间形态塑造对实现石家庄城市更新目标与城市意向的塑造十分关键。据此,本项目拟定构建燕赵文化中轴,激活省会发展张力;打造生态公园群落,绘染太行都市画廊的景观定位。项目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划分
10、为传统典雅的正定段、创新多元的城区段和绿色生态的栾城段。4.3设计实践4.3.1 文脉传承、凸显城市精神在石家庄复兴大街更新实践的场地上,旧的城市环境基地和文脉记忆依然存在,而且大部分都还在使用中。项目力求将新的项目与现状场地融合,使城市空间焕发新生。在渡沱河大桥的景观设计上,充分考虑渡沱河作为石家庄母亲河与“天下之脊太行山的内在底蕴,将石家庄的城市生态根基以山水画卷意向映射出源沱河上的卷轴形态,体现了太行山脉的雄伟壮丽,展现了渡沱河的柔美流畅,既彰显了石家庄的生态禀赋,又展示了石家庄的现代风貌。该大桥将成为石家庄新的地标建筑,与太行山遥相呼应,与滤沱河经济带深度融合,服务拥河发展,激发片区活
11、力,描绘复兴蓝图。在古城段迎旭门隧道上,深挖场地文脉,将其与隧道遮光棚设计相结合。正定古城千载无言,自城门北望,古街古楼、古寺古塔,古香古色、别具韵味。迎旭门隧道尊重历史传承,提取传统建筑精髓一一“梁柱框架结构,进行弧线的抽象表达,摒弃具象符号,留存古建筑之神韵(图4)。与古城东门遥相呼应,与古城蜿蜒的护城河共同构成了新正定风格,满足光过渡的同时与周边的环境和谐共生。图4迎旭门隧道遮光棚设计4.3.2 以人为本,激发场地活力始终围绕市民需求,因地制宜地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和空间环境品质,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的使用需求。在跨越景观特色段,如渡沱河大桥节点时,在大桥两侧的人行通道拓展
12、观景平台,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观赏两岸风光的安全空间,同时划分骑行与人行步道区域,充分保障慢行路权,完善渡沱河景观带慢行系统的完整性。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桥下空间根据不同地块特点规划成不同的区块功能,如休闲公园、公共停车场、小型运动场所等(图5)。赋予原本消极空间新的公共属性,创造人与人沟通的机会,激活场地新的生命力,成为关注市民感受、彰显石家庄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源沱广场波浪草坪滨河观景平台潺沱舞台卫生间智慧售妻亭励活动鎏间图5海沱河南岸桥下空间改造设计4.3.3 多彩共生,建设美好生活多彩的植物装点灰色调构筑物能够有效地缓解视觉疲劳,减轻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给城市增添人
13、文关怀的色彩,增加城市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复兴大街以道路主题为划分依据进植物行配置,古城段护坡道以植草灌木为主,局部环境较差的段落密植云杉、油松、女贞等乔木进行遮挡,形成开合有致、路景相容的路侧景观。城市客厅段的机非分隔带选用国槐、朴树、杜仲等冠大荫浓的落叶乔木,搭配巨紫荆、五角枫、金枝槐、银杏等风貌树种进行种植,形成夏有阴凉、冬有阳光的慢行空间。郊野栾城段中央分隔带种植莺尾、月季、绣线菊等地被花卉流线模纹,点缀紫薇、木槿、榆叶梅、珍珠梅等花灌木组团,营造美丽的道路生态景观。同时在道路的硬质形态上如公共服务设施、路面铺装、桥梁挡墙等也重视色彩搭配。正定段整体风格颜色趋向传统色系的米黄、中灰与蓝灰色,城区和栾城段采用现代色系,以银灰、中灰为主,局部点缀深灰、深绿或深蓝色,三个主题区段各有特色,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