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79246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后课时作业伴性遗传单项选择题知识点一人类红绿色盲1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答案D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干可知,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母亲表型正常,则母亲为杂合子,其中一条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外祖父,也可能来自于外祖母。若是来自于外祖父,则外祖父一定患有红绿色盲,又因为外祖父表型正常,所以该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外祖母,D正确。2 .有关人类的性别决定的说

2、法错误的是()A.女性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8 X染色体的大小约为Y染色体大小的5倍C. X、Y染色体携带的基因种类和数量无明显差别D. X、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答案C解析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A正确;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大小还是携带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有差别,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B正确,C错误。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

3、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D.可以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伴性遗传的规律答案C解析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可能不同,但都表达与基本生命活动有关的基因,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其中的相关基因也需要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A错误;人类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但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B错误;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C正确;豌豆无性染色体,不能用来研究伴性遗传的规律,D错误。4 .如图是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V患病男性O患病女性11O6正常男性5O正常女性A. 1号

4、个体的父亲一定是色盲患者B. 6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3号和1号个体C. 1号和4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3/4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答案B解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家系图可知,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则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1号个体的父亲或母亲,因此,1号个体的父亲不一定是色盲患者,A错误;图中6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3号和4号个体,而4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1号个体,B正确;图中1号个体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C错误;3号个体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D错误

5、。5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开黄花(八)和白花(八),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a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花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若亲本杂交所得子代雄株均开黄花,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C.黄花雌株与黄花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白花雄株D.黄花雌株与白花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答案D解析由于a的花粉不育,因此不可能出现XaXa的白花雌株,A正确;子代雄株均开黄花,基因型为A,XA来自于雌株,说明雌株为AA,为纯合子,B正确;黄花雌株(如XAXa)与黄花雄株(XAY)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白花雄株(XaY

6、),C正确;黄花雌株与白花雄株(XaY)杂交,含Xa的花粉不育,因此子代只有雄株没有雌株,D错误。(知识点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外耳道多毛症6 .外耳道多毛症仅见于男性(八);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中,若患者为男性,则其女儿一定患此病(b)。对a和b的理解正确的是()A. a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遗传病,b也一样B. a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a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人类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仅见于男性的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应位于Y染色体上;父亲患病,其女儿

7、一定患病,则该病应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7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受X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白化病是受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某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为正常肤色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子代出现了只患白化病的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的发病率多于女性8 .该家庭中再生一个男孩患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16C.该家庭中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16D.该家庭中母亲的患病基因必定来自其母亲答案C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其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A错误;设抗维生素D佝偻病用基因B/b表示,白化病用A/a表示,父亲正常,母亲为正常肤色抗维生

8、素D佝偻病患者,子代出现了只患白化病的患者,则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再生一个男孩患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aaB)的概率为1412=1/8,B错误;双亲基因型为AaXbYsAaXXb,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414=316,C正确;该家庭中母亲的基因型为AaXeXb5常染色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母亲或者父亲,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父亲或者母亲,D错误。知识点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遗传系谱图8 .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男孩,男孩

9、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答案C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可以判断其基因型为XAY,妻子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因为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母亲没有致病基因,所以这对夫妻只要生育男孩就可以避免该遗传病在后代中出现。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因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可以判断妻子有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这对夫妻最好生女儿,以降低后代患病的概率。9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1.(结茧)和1.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

10、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基因和1.m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1.基因为显性基因B. 1.基因和1.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1.基因为显性基因C. 1.基因和1.m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1.m基因为显性基因D. 1.基因和1.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1.m基因为显性基因答案B解析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家蚕为ZW,雄家蚕为ZZ。若1.基因和1.m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不论1.基因为显性基因,还是1.m基因为显性基因,只有雌家蚕不结茧或结茧,与题意不符合,AsC错误;若1.基因和1.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1.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雌家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1.mW,雄家

11、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1.mZ1.m,家蚕群体中,雌家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家蚕不结茧的比例,B正确;若1.基因和1.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1.m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雌家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1.mW,雄家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1.mZ家蚕群体中,雌家蚕不结茧的比例小于雄家蚕不结茧的比例,D错误。10.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O正常男女C)甲病男女阿。乙病男女10Il甲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B. 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C. 2号和10号产生含b卵细胞的概率相同D3号和4

12、号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9/16答案D解析由图中1、2号不患甲病,5号患甲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A正确;由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1号患乙病,而4号正常,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6号为男性,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故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B正确;6号患乙病,故2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XXb,故产生含b卵细胞的概率相同,C正确;8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则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故3号的基因型为AaXBY,1号患乙病,则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故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4xl2=38,D错误

13、。不定项选择题11 .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11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IIl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不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答案BC解析由图可知,I区为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位于I区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传递给男性后代,所以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A正确;II区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其上有等位基因,位于H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一致,如XDXdXXdYD的后代,男性全部是显性性状,女性一半是显性性状,一半是隐性性状,B错误;HI区为X染色

14、体非同源区段,雌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故位于Hl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C错误。12 .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位于细胞质、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以及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科研团队为确定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位置,利用某种XY型动物的纯合白毛和纯合黑毛个体为亲本进行互交实验:白毛黑毛S与白毛8X黑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子代均为白毛,子代均为黑毛,则相关基因位于细胞质B.根据互交结果可区分相关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C.假设白毛对黑毛为显性,根据互交结果无法区分相关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D.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实验可根据性状

15、判断子代性别答案ABD解析白毛第X黑毛?与白毛Sx黑毛屋为正反交,若子代均为白毛,子代均为黑毛,说明正反交子代均与母本相同,所以为细胞质基因遗传,则相关基因位于细胞质,A正确;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正反交结果相同,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正反交结果不同,故根据互交结果可区分相关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B正确;若相关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则XAXAXXaYa-Aa,Aa,XAYAXXaXafAa,XaYA,正反交结果相同,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XAXAXXaYfAa,XAY,XAYXXaXafXAXa、a,正反交结果不同,C错误;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

16、上,且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实验XAYXXaXafAa,a,雌性子代为白色,雄性子代为黑色,可以根据性状判断子代性别,D正确。13 .鸡的芦花性状由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B决定。现偶得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原先是只下过蛋的母鸡),让其与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B中,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B中的芦花公鸡是杂合子B.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C.性反转母鸡表型改变,性染色体随之改变D.B中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杂交,Fz中公鸡全是芦花鸡答案ABD解析鸡的芦花性状由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B决定,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原先是只下过蛋的母鸡),基因型为ZbW

17、,与一只芦花母鸡交配,基因型为ZbW,得到的子代中,芦花公鸡(ZBZb):芦花母鸡(ZBW):非芦花母鸡(ZbW):WW(死亡)=1:1:1:0,则R中的芦花公鸡是杂合子,A正确;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WW的鸡不能成活,说明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B正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反转只是表型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所以性染色体还是ZW,C错误;B中芦花母鸡(ZBW)和芦花公鸡(ZBZb)杂交,F2中公鸡的基因型是ZBZB、ZZb,全是芦花鸡,D正确。非选择题14 .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岛屿上与外界隔绝的家系中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

18、因在X染色体上(甲病由基因A和a控制,乙病由基因B和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O正常男女O甲病男女口乙病男(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乙病的遗传方式为o(2)图中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O(3)1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6号和7号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该患病男孩所患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I代的号个体。(4)9号和10号生了一个患乙病且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该孩子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原因是答案(1)常1号个体和2号个体婚配生育一个正常的5号个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XbaaXbY(3)3/41/164(4)该孩子的母亲在形成配子时,减数

19、分裂II后期b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产生了含有XbX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正常精子融合形成异常的受精卵解析(1)1号和2号都患有甲病,但他们的女儿5号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和4号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由“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8号个体不患甲病,但患乙病,则其基因型为aab,进而推知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3)11号个体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但其母亲有1/2的概率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因此该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其不携带致病基因

20、的概率为34o6号(aaB)和7号(1/2AaXBXb、1/2AaXBXb)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214)=116;该患病男孩所患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7号,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第I代的4号个体。(4)由图可知,9号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BY,10号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BXB或XXb,9号和10号生了一个患乙病且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则10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Xb,那么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孩子是由XbXb型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XbXb型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母亲在形成配子时,减数分裂II后期b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15 .已知果蝇中长翅与残

21、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的类型和比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表型长翅、直毛残翅、直毛长翅、分叉毛残翅、分叉毛雄果蝇3/81/83/81/8雌果蝇3/41/400控制直毛和分叉毛遗传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翅为显性其判断理由分别是(2)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o(3)在进行遗传实验的过程中,往往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试从染色体类型的角度去分析这样操作的理论依据。答案(I)X长子代雌果蝇中只有直毛,没有分叉毛,因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中长翅和残翅比为3:1,说明

22、长翅为显性性状AaXBXbAaXBY(3)如果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一般来说,子代雌、雄个体的表型不一致,就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如果子代雌、雄个体的表型一致,可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此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解析(1)从表中看出后代长翅:残翅二3:1,且表型与性别无关,可推测长翅、残翅这对性状的相关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为显性性状;后代雌蝇全为直毛,雄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与性别有关联的相对性状,相关基因应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直毛为显性性状。(2)根据杂交后代的结果雌雄果蝇中长翅:残翅

23、二3:1,故亲本关于翅形为杂合子;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雌果蝇全部为直毛,则雌雄果蝇关于毛的类型的基因型分别为BB,因此亲本果蝇的基因型:雌果蝇为AaXBX雄果蝇为AaXYo(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正交、反交的结果不一致;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故正交、反交的结果一致。16 .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2)已知在果蝇的X

24、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实验步骤: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雌性亲本表型为,雄性亲本表型为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结果分析: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答案(I)E或e基因分离腿部无斑纹腿部有斑纹用所选亲本雌雄果蝇杂交腿部有斑纹腿部无斑纹解析(2)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s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可选用纯合隐性雌果蝇与纯合显性雄果蝇杂交,所以所选雌果蝇表型为腿部无斑纹,所选雄果蝇表型为腿部有斑纹。若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亲本中腿部无斑纹雌果蝇基因型为XhXh,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基因型为HH,杂交子代雄果蝇的表型为腿部有斑纹;若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亲本中腿部无斑纹雌果蝇基因型为XhXh,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基因型为XhY,杂交子代雄果蝇的表型为腿部无斑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