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民歌教学的融合探究——以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桔梗谣》为例.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8247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民歌教学的融合探究——以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桔梗谣》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民歌教学的融合探究——以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桔梗谣》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民歌教学的融合探究——以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桔梗谣》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民歌教学的融合探究——以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桔梗谣》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民歌教学的融合探究——以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桔梗谣》为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奥尔夫音睇学法与剧激学的融合探以人音版三年娜材桔梗谣为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1 .“原本性:自1961年,奥地利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后,正式谈到了“原本性”音乐教育,后逐渐发展成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论,并且其具有丰富的实践性。这是因为没有这样一个理论前提,也就不会有真正合乎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教学法以及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1。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中的“原本”有两层含义:第一,原本的音乐不止是只有唱歌,他是综合性、实践性、元素性的音乐: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结合起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观念,就是把那些属于原始素材、原始起点,适合于儿童的原始的、自然的,能为每

2、个人体验的基本要素,像语言、动作、舞蹈、乐器等元素综合起来,以游戏的模式将学生带动起来,尽可能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意愿去参加音乐活动,发挥其想象和独创性2。而注重这些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2 .“本土化工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最根本的理念便是原本性和本土化。所谓原本性是指挖掘人原本的音乐才能,即原本的音乐、乐器、词语形式和动作形式。而本土化顾名思义,是将外来的事物或是思想与当地本土的原有的相结合,达到万变不离其宗。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本土化其实就是使相应的事物发生转变,使其适应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具有本国特色3。同样,将奥尔夫教

3、学理念与本土民族音乐特色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创新与发展,可以理解为是为了适应外来文化为本土所用做出的改变,也就是因地制宜。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民歌教学中的可行性优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与本国国情及课程要求揉和应用植根小学音乐课堂,首要的参与者是(7-12周岁)学龄儿童,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教学实践,教学设计在课堂进行中属于重要环节,由教师在课前进行设计起指导作用,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三个教学目标,称为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卜与奥尔夫教学法相对,即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动作、舞蹈相结合,学习方式与方法丰富新颖;敢于表现,学习兴趣与个人价值

4、、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奥尔夫教学原理与我国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在根本上是相呼应的,符合且适用于本土化教学,并在实现奥尔夫教学于民歌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可行性优势:1 .提高学习效率。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经典模式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课程,运用在地区民族歌曲中,从小耳濡目染的歌曲风格也对整个学习过程起到了辅助作用,运用游戏的方式,由易到难,用侧面的方法来学习复杂、有难度的专业知识,不仅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提高对重点难点的接受性,使学习效果有效、高效。2 .帮助树立音乐教育文化意识。在音乐课堂中的专业技能知识固然重要,但要注意到专业技

5、能与文化意识的关联性,文化意识是训练专业技能的前提,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意识,在音乐课程中围绕引导、语言、动作、联想等环节,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特点,带给学生沉浸感体验,帮助其更好的对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从而达到把音乐作为自觉的行为,带入到生活中,帮助树立学生对音乐教育文化的自主意识于正确的审美能力。3 .弘扬民族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奥尔夫提倡本土化,是把音乐当作一种利用手段来教育人、培养人。而通过学习民族歌曲,起到的是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民族文化素养与情感的意义所在。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民族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

6、,加入民族独具特色的语言、舞蹈、乐器到表演中,也许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接受能力有一定限度,但在这过程中,就是潜移默化的给予学生从小树立了民族荣辱感,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凝聚力。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民歌教学中的运用设想(一)歌曲桔梗谣分析歌曲桔梗谣编入在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教材中(见教材谱例1),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相传,还有一段因朝鲜族姑娘和小伙子的爱情故事开出的“桔梗花”的传说,内容描绘的是劳动人民采桔梗的丰收场景,因此取名桔梗谣。属于“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五种朝鲜族民歌体裁中的抒情谣。歌曲采用3/4节拍,是

7、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其中有变化重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音乐轻快明朗,富有韵律感,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歌曲形式上,可以采用齐唱、轮唱或多声部重唱的方式来演唱。曲调上,“哎嘿呦”等语气助词带来强烈的民族风格,使学生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增强表现力。教材谱例1:(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桔梗谣的融合运用1 .对话式节奏训练。奥尔夫所提倡的“原本性音乐”能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而这一切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5。节奏是人体在听到音乐后自然会做出的反应,将肢体和语言加入节奏训练,可以更直观的感受节奏的准确性,帮助孩子更容易接受音乐活动的难度。在朝鲜

8、族民歌桔梗谣一谱中4小节、8小节等多处有附点节奏。按往常教学是随教师模唱几遍,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音准时值的模糊通常找不到节奏感,拍子有多有少,也难以明白为何要这么唱。为此不妨先让学生们好好感受歌曲情绪,对朝鲜族长短节奏有一定的了解后,用左右手分别敲打桌子的方式,将长短节奏带入到歌曲当中,依据三拍节奏的强弱,哪个音拍哪个手,练习几次便逐渐能区分节奏的不同点。学生在熟悉这些节奏元素后,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反复朗诵1-4小节和5-8小节,形成一种你应我和、相互对话的效果(见例1)。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对节奏的控制力与把控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例1:2 .声势活动与嗓音

9、模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声势活动是教学内容方面一大重要独创内容,指的是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的各种节奏声音,在熟悉节奏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跺脚、拍腿、拍手等身体动作,根据朝鲜族长短节奏的特点为歌曲演唱创作即兴声势(见例2)0在歌词上可以加入相应的声音模仿,例如采桔梗时发出的感叹词“谀”,风吹过的“呼呼”声响,以及周围田野树柳发出的“沙沙”声音等,为了更加贴合民族韵律,可把歌词“桔梗”换成原朝语”读音“道拉吉:这样以反复多样的方式加以练习过程中,歌曲欢乐丰收的氛围营造更加强烈,可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力、表现力与独创性,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例2:3 .民族器乐相融合。奥尔夫的器乐

10、演奏丰富多彩且易操作,分为无固定音高与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可以用以模仿伴奏,我们可从中选择对应歌曲的乐器,例如用木琴代替水声,沙球代替翻地;再加入朝鲜民族的传统乐器,如伽椰琴的刮奏可以模仿忽强忽弱的风声、小锣的敲击比作丰收有规律节奏的动作、杖鼓的长短节奏比作劳动时欢快轻松的心情等等,不同的声音模仿采用不同时值的音符,来使歌曲层次感更加鲜明,音响效果更加丰富。也表现了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快乐的精神和传统纯朴的民风。在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歌曲节奏后,可将学生分为三大组,两组分别轮唱歌曲,交替歌唱,另一组专门演奏乐器,并加入舞蹈动作与队形,创编出“表演唱”的舞台形式。

11、在这个集合作、表演、情景投入于一体的快乐的学习环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于创造力,更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自主意识、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印证了“以人为本”的首要教学目的。四、总结将原本的音乐、乐器、词语、动作形式与本土的原有的进行有机融合与再创新,便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初衷,也是对此类内容研究的意义所在。在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歌曲,“对症下药”是关键,适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且营造出的活灵活现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学生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优势。对于学生对于民族歌曲的理解程度不同、难点掌握能力不一等实际问题,日后需结合实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检验研究成果,从而找到适合自己民族的音乐教育方式与方法,创新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