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real-timesafetymonitoringofhigherformworksupportsystem(征求意见稿)DBJ04T*-202*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监测项目64.1 一般规定64.2 仪器监测64.3 巡视检查74.4 点布置85.1 一般规定85.2 支撑结构85.3 立杆基础9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06.1 一般规定106.2 立杆轴力监测116.3 水平位移监测116.4 倾斜监测126.5 沉降监测126.6 现场监测137监测频率148监测报警15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2、17附录A巡视检查记录表19附录B测点安装布设示意图20本规范用词说明22引用标准名录2325条文说明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gulations44 MonitoringItems64.1 GeneralRequirements64.2 InstrumentMonitoring64.3 InspectionandExamination75 ArrangementofMonitoringPoint85.1 GeneralRegulations85.2 TemporarySupportingStructure85.3 Vertica
3、lPoleFoundation96 MonitoringMethodsandPrecisionRequirements106.1 GeneralRegulations106.2 PoleaxialForceMonitoringinTemporarySupportingStructure116.3 MonitoringofHorizontalDisplacementforIbmPOrarySupportingStructure116.4 InclineMonitoringinTemporarySupportingStructure126.5 MonitoringofVerticalDisplac
4、ementIfemPorarySupportingStructure126.6 MonitoringRequirements137 FrequencyofMonitoring148 AlarmingonMonitoring-9 DataprocessingandInformationFeedback17Appendix A FormofInspectionRecord19Appendix B SchematicDiagramofInstallationand1.ayoutofMeasuringPoints20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221.istofQuot
5、edStandards23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51总则.o.为规范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为信息化施工和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做到技术领先、数据可靠、经济适用,特制定本规范。注:本规范条文中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高大支模”表示。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高大支模的实时安全监测。1.0.3高大支模工程实时安全监测应综合考虑工程规模、搭设形式、基础形式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实施。1.0.4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满足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6、临时支撑结构temporarysupportingstructure为建筑施工临时搭设的由立杆、水平杆及斜杆等构配件组成的支撑结构,简称支撑结构或支架。 监测点monitoringpoint直接或间接设置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反映其变化特征的观测点。 位移监测displacementmonitoring对监测对象受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表达和分析的工作。 倾斜监测inclinemonitoring用测量仪器测定物体中心线或某点与底部对应点产生的偏离量。 立杆轴力监测poleaxialforcemonitoring用测量仪器测定与立杆轴线相重合的轴力。 监测频率
7、frequencyofmonitoring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监测报警值alarmingvalueofmonitoring为保证建筑高大支模及周边环境安全,对监测对象可能出现异常、危险所设定的限值。 监测站monitoringstation监测人员设置集线箱或数据采集装置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监控的位置或场所。 数据采集装置dataacquisitionunit按某种数据采集方式进行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 监测自动化系统automatedmonitoringsystem对高大支模各监测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实现支撑结构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的软硬件系统。,实时监测re
8、al-timemonitoring应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数据在线采集、传输、分析、管理的监测技术。 立杆基础verticalpolefoundation对整个临时支撑结构起到承载作用的基础,又称支架基础。 参考点referencepoint位移监测传感器安装过程中,根据安装环境事先选定的相对稳定的点,一般为既有的梁、板、柱等建筑构件。3基本规定3.0.1本规范所称高大支模是指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等施工现场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n?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3.0.2高大支模工程施工前,
9、应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高大支模工程进行实时安全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依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或进一步细化实时安全监测方案。3.0.3在监测仪器安装、使用及拆除阶段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规定。3.0.4监测工作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接受委托;2现场踏勘,收集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3编制或细化监测方案;4监测仪器的安装、调试;5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及预警;6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监测资料。3.0.5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监测目的和依据;3监测内容及项目;4监测方法及精度;5监测周期和监测频率;6监测报警及应急预案;7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8
10、监测人员和仪器;9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3.0.6第三方监测单位编写或细化的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方案应进行专家评审,保证监测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0.7现场监测应严格按监测方案实施,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与委托方及相关单位研讨并调整监测方案:1现场高大支模搭设与专项施工方案不符;2浇筑部位不在监测方案范围内;3专项施工方案有重大变更。3.0.8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实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等信息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反馈。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3.0.9监测过程中应加强监测点的保护,监测点宜设置保护设施。3.0.10监测
11、完成后,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以下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组卷归档。1高大支模工程实时安全监测方案;2专家评审意见;3监测报告;4其他需要留存的资料。3.0.11当高大支模工程对周边环境安全产生影响时,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相关单位协商,明确安全保护措施及范围。4监测项目4.1 一般规定4.1.1 监测项目应根据高大支模的工程规模、搭设形式、基础形式、周边环境及监测方法的适用性综合确定,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4.1.2 高大支模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1支撑结构;2立杆基础;3其他应监测的对象。4.1.3 监测项目应与专项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相匹配,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
12、部位能做到重点监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4.2 仪器监测高大支模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进行选择。表4.2高大支模监测项目表监测对象监测项目支撑结构立杆轴力水平位移沉降倾斜立杆基础沉降注:1基础沉降包含绝对沉降及相邻测点差异沉降;2当施工荷载较大或基础会产生较大变形时,应进行基础沉降监测;3当采用贝雷架、外支型钢等可能产生水平位移的结构作为基础时,除应进行沉降观测外,还应进行水平位移监测:4对于门洞支架,应根据支架搭设形式、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加强监测。4.3 巡视检查4.3.1 首次巡视检查宜在仪器安装调试前,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记录高大支模施工工况、监测设施工
13、作状态等情况。4.3.2 巡视检查以目测检查为主,可辅助摄像、摄影设备或其它工具等进行。4.3.3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或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4.3.4 雨期与冬季施工期间,应加大巡视检查频次。4.3.5 巡视检查宜按附录A记录。5监测点布置5.1 一般规定5.1.1 高大支模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高大支模的受力状态、变形特征和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设在支架薄弱、荷载较大等关键部位。5.1.2 高大支模工程监测点平面位置宜按网格形式布设,水平间距宜为10-15米。同部位各监测项目宜布设于同一构件或邻近构件,以便数据分析、相互验证。5.1.3 监测点布置应分布合理、标识
14、明显且安装稳固。5.1.4 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高大支模工程的正常施工,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影响,且利于监测点的保护和仪器调试。5.1.5 监测点安装完成后,应记录测点实际位置,绘制测点布置图。5.2 支撑结构5.2.1 监测点宜布设在荷载较大、自由边中部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对于长宽比较大、荷载较大、计算变形较大和内力变化显著的部位,应增加监测点。当有连墙件与稳定的既有结构做可靠连接时,可适当减少监测点。5.2.2 立杆轴力监测点宜布置在立杆可调托撑与主楞之间,轴力计与立杆、面板或楞梁间应保持紧密接触,接触面应平整以保证接触均匀。5.2.3 水平位移及倾斜监测点应在高大支模的不同高度设置监
15、测点,监测点竖向间距宜根据水平剪刀撑高度布设,但不宜大于6米;水平位移及倾斜监测宜量测水平面上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5.2.4 沉降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应与水平位移、倾斜监测点的平面位置相对应。5.3 立杆基础5.3.1 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宜布设在支架的四角、设计荷载较大、基础承载力较低的部位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的水平间距宜为1015m,且每边不少于2个。在基础条件变化处及支架搭设形式变化处,宜增加监测点;当基础稳定可靠时,可适当减少测点。5.3.2 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宜结合支架沉降监测点和立杆轴力监测点的位置布设,并能反映基础的整体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便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5.3
16、.3 测点安装布设可参考附录B。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1 一般规定6.1.1 监测方法的选取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场地条件和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6.1.2 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人工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数据应连续、实时。6.1.3 参考点、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及稳定性检核应符合下列要求:6.1.4 仪监测时,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应设置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结合场地条件应埋设稳固,且基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6.1.5 传感器时,参考点应稳定可靠,可设置在混凝土柱、梁、板、剪力墙等稳定的既有结构上或其他稳固的结构上。6.1.6 中宜检查变形监测网和参考点的稳
17、定性。6.1.7 监测仪器、传感器和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观测精度、量程和线性度的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替换性。2监测仪器宜配备后备电源,监测传感器应具备身份识别功能。3监测软件应能接收、处理、显示现场各项监测数据,应具备超限预警功能及数据存储、传输功能。4监测仪器应在校准或检定有效期内。5监测过程中宜适时进行监测仪器、传感器和软件的检查和维护。6.1.5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前,应进行监测仪器、传感器、通讯硬件和数据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查,满足要求后方能实施监测。6.1.6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测定,并在现场工况稳定情况下获取监测初始值。6.1.8 监测点安装完成后,
18、宜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测点标识;监测站及监测人员活动区域应安全、通视,方便巡查、撤离。6.1.9 除使用本规范的监测方法以外,亦可采用满足监测要求的其他监测方法。6.2 立杆轴力监测6.2.1 立杆轴力监测宜采用荷载传感器进行自动化监测,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不改变高大支模原受力状态的其它监测方法。6.2.2 荷载传感器量程应大于荷载设计计算值的23倍,其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6.2.3 荷载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立杆受压的轴心力与传感器受力重合,确保受力面与压力方向垂直并紧贴被监测对象;2传感器安装完成后应处于受压状态。6.3 水平位移监测6
19、.3.1 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位移传感器进行自动化观测;当无固定既有稳定结构作为参考点时,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观测。6.3.2 水平位移传感器量程宜为控制值的36倍,监测精度不低于1.0mm6.3.3 水平位移传感器的参考点宜选取既有稳定的混凝土梁、柱、剪力墙或桥墩等稳定结构构件。6.3.4 水平位移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平位移传感器宜稳定安装在能反映支架整体变形的部位;2水平位移宜监测支架水平杆两个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的变形(没有理解);3水平位移传感器初始安装位移值应根据支架水平位移的变形控制值及位移方向综合确定,量程余量应满足监测要求。6.3.5 变形监测网、工作
20、基点的设置及检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6.4 倾斜监测6.4.1 倾斜监测宜采用倾斜传感器进行自动化观测,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观测。6.4.2 倾斜传感器的量程不宜小于变形控制值的36倍,观测精度不低于0.01度。6.5 .3倾斜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倾斜传感器应稳定安装在立杆上;2倾斜监测应监测支架立杆同一平面上两个垂直方向的变形;3倾斜传感器应安装在同一立杆上且上下对应;4倾斜传感器倾斜测量方向宜与水平杆设置方向一致;5倾斜传感器初始安装位移值应根据支架倾斜控制值及位移方向综合确定,量程余量应满足监测要求。6.5沉降监测6.5.1
21、 沉降监测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静力水准仪进行自动化观测,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观测。6.5.2 沉降传感器量程宜为控制值的36倍,监测精度不低于1.0mm。6.5.3 沉降计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沉降传感器的安装应稳定可靠;2沉降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够反映高大支模整体沉降的部位,宜安装于顶层水平杆、立杆等构件上;3沉降传感器初始安装位移值应根据沉降的控制值及位移方向综合确定,量程余量应满足监测要求。6.5.4 静力水准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感器应安装稳固,安装位置应能够体现被测对象的变形;2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相关规定。6.6现场监测6.6.1 高大支
22、模工程应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并根据工程现场工况建立监测站,构建监测自动化系统,可配置网络平台实施同步远程监测。6.6.2 现场监测实施前应进行作业安全交底,高空作业人员应具备丰富从业经历或具备高空作业资格证。6.6.3 监测站应满足以下要求:1监测站应能满足现场监测及作业人员安全的要求,具备连续、实时监测的条件。2应具备防雨、防雷以及防高空坠物等安全防护功能,具有通讯、通电、通风的作业条件,且不应妨碍现场施工。6.6.4 根据工程规模和设备特点,监测自动化系统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采集系统组成。6.6.5 监测自动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监测系统的采样频率满足连续、实时的监测要求;2具有数据采集、
23、传输、处理及显示监测结果的功能;3具有仪器、通讯设备的状态判别及监测预警、报警功能;4具有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及项目管理一体化功能;5具有电源管理保护、网络及防雷安全保护功能。6.6.6 监测系统应按规定的方法或流程进行参数设置和调试,并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正式实施前,应进行系统调试,确保传感器、通讯设备、显示器等设备正常工作;2监测前,宜对传感器进行初始状态设置或零平衡(率定)处理;3应对干扰数据进行来源检查及可靠性鉴别,并应采取有效数据处理措施。6.6.7 监测期间,监测结果应与现场施工工况适时对比分析,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对监测系统进行核查,且进行针对性的现场巡查,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
24、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7监测频率7.0.1高大支模工程监测频率应满足能连续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变化过程的要求。7.0.2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应贯穿混凝土浇筑施工全过程。监测周期应从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进行初始值采集,至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施工机械、人员清场,且监测数据无持续增大趋势为止。7.0.3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高大支模工程的规模、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期间监测频率不宜低于2次/min。注:若部分监测项目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实施时,可采用满足监测精度的相关仪器进行辅助监测及对比测量,但监测频率不宜低于1次10min,同时应加密其他监测
25、项目的测点布设。7.0.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基础条件差异较大,采用门洞、型钢悬挑支架等作为基础时;2采用跨空或悬挑支撑结构时,或支架的高度大于横向宽度的3倍时;3周边环境复杂、人流较多、交通繁忙、存在重要保护建(构)筑物等情况;4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或监测数据变化较大;5存在可能影响基础安全的沟槽开挖等施工情况时;6出现其他影响监测对象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8监测报警8.0.1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报警值应满足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监测报警值宜由高大支模工程设计方确定。8.0.2支撑结构及基础变形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导致支架失稳;2不得影响浇筑构件的位置、尺寸;3满足特
26、殊环境的技术要求。8.0.3高大支模工程报警值由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控制。8.0.4监测报警值应根据高大支模工程设计要求与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并可参考表8.0.4执行。表8.0.4高大支模工程监测报警值监测对象监测项目报警值支撑结构立杆轴力后加荷载设计值水平位移12mm沉降8mm倾斜4立杆基础差异沉降1./1000注:1“后加荷载设计值”为轴力传感器安装调试完成并初始化后增加的荷载,一般包括混凝土、施工人员、振捣机械、冲击荷载及风荷载等:2“H”为支撑结构高度,“1.”为相邻测点距离;3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支撑结构变形监测项目(水平位移、沉降、倾斜)报警值可适当调整,调节系数为0.71.5;4对于
27、门洞支架、悬挑支架等特殊支撑结构,需与设计方沟通确定报警指标;5当使用既有梁板为立杆基础时,需综合考虑梁板的挠度变形;6当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达到表中规定值的80%,应预警。8.0.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启动应急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巡检发现高大支模出现明显变形、结构松动、有异常响声等情况时;3高大支模的杆件出现过大变形、倾斜、断裂或弯曲等明显破坏迹象;4模板断裂,混凝土泄漏:5基础开裂或下陷;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9.0.1高大支模监测人员应具有工程测量、结构工程的综合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综合分
28、析能力,能及时提供可靠的综合分析建议。9.0.2现场监测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报告编写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均应有责任人签字,监测报告应加盖报告专用章或公章。9.0.3现场的监测数据反馈应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系统实时显示的电子数据及图表;2系统实时自动报警提示。9.0.4监测数据或巡查发现异常时,应加密监测、综合分析、及时反馈。9.0.5监测结果应综合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况及相关经验等情况综合分析。9.0.6监测报告提供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宜用文字阐述与绘制变化曲线,或文图相结合的形式表达。
29、9.0.7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宜通过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查询、管理以及监测成果可视化等一体化功能。9.0.8高大支模工程监测的巡查记录、监测项目原始数据和监测报告应进行组卷、归档。9.0.9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2监测依据;3监测项目;4监测点布置;5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6监测周期及频率;7监测报警值;8监测结论;9监测点变化与时间关系曲线图。附录A巡视检查记录表巡视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区域:天气:日期:分类巡视检查内容巡视检查记录巡查时间结撑支构整体外观是否有倾斜是否有松扣、扭曲现象形式、规格是否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其他立杆基础有无裂缝、下陷情
30、况有无积水其他施工工况浇筑方量浇筑部位堆载情况其他监测设施基准点、参考点是否完好传感器是否完好保护标志是否完好远程信号干扰情况其他巡查人:附录B测点安装布设示意图图B.0.1监测点布设示意图1 .模板枕木。2 .顶部水丫杆.3 .刚性垫块“4 .轴力传感器.5 .螺栓.6 .调位螺母“7 .水平杆“8 .扣件“9 .整杆.图B.0.2轴力监测布设示意图1.模板枕木.2 .顶层水平杆”3 .螺栓,4 .调位螺母.5 .拉线.6 .固定K扣-7 .水平位移传总器.8 .水平杆.9 .扣件.10 .Hl.b1.模板枕木2 .顶层水平杆.3 .螺卷4 .调位螺母“5 .倾斜传感器.6 .固定卡扣.7
31、.水平杆“8 .扣件.9 .竖杆.图B.0.3水平位移、倾斜监测布设示意图1.模板枕木一2.固定卡扣.3.顶层水平杆.4.竖向位移传感器.5 .拉维6 .螺栓.7 .调位螺母.8 .水平杆.9 .扣件.10 .竖杆.图B.0.4竖向位移监测布设示意图本规范用词说明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I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
32、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要求或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4
33、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J04/T*-2020条文说明编制说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JO4*-2020,经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年*月*日以公告(202*)*号批准、发布。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我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方法标准,通过调研,征求意见,对编制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分析、论证,开展专题研究和工程实例验证等工作,为本规范制订提供了依据。为便于广大监测、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
34、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1总则293基本规定314监测项目364.1 一般规定364.2 仪器监测464.3 巡视检查435监测点布置485.1 一般规定485.2 支撑结构495.3 立杆基础49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506.1 一般规定506.2 立杆轴力监测526.3 水平位移监测526.4 倾斜监测526.5 沉降监测536.6 现场监测537监测频率558监测报警589
35、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7028.o.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净空、大跨度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多,高大模板支撑结构具有通用性强、施工方便、整体刚度较好、承载能力较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净空、大跨度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具有搭设高度高、杆件受力复杂、荷载大及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容易发生失稳倒塌事故,给施工现场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根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的的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情况通报,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模板坍塌事故已成为较大及以上建筑市场安全事故之首,房屋市政工程重大危险源。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
36、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37号),明确将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纳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因此,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基于上述情况,随着传感、通讯技术的进步以及工程经验的累计,对高大支模工程的浇筑施工过程采用连续实时的监测,能达到减少工程事故发生,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但监测工作仍需做到以下几点:1技术领先。本规范所要求或推荐的方法能达到高大支模施工过程中监测数据的真实、实时和连续性要求,能够达到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的目的。2数据可靠。通过监测仪器、设备的数据采集,能正确反映而大支模支撑结构、立杆基础等的真实变形和受力情况,为监测预警提供可靠基础数据。3经济适用。本规范所要求或
37、推荐的监测工作,对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增加较大的成本支出,在经济性上尽量做到与传统监测措施等同或略高于其成本,在有效性方面大大优于传统监测措施。1.0.2本条是对本标准适用范围的界定。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相关工程中的高大支模工程的实时安全监测,对于其他范围内类似工程应根据其具体条件酌情参考本规范相关内容。1.0.3高大支模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测方案为现场监测实施的依据,必须根据项目的规模、支架搭设形式以及作业环境、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制定,在实施过程中按各方审核完成的方案严格执行。1.0.4高大支模工程需要遵守的标准有很多,本规范只是其中之一;另
38、外,有关国家现行标准中对高大支模工程监测也有一些相关规定,因此本条规定除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与本规范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规程主要有: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3基本规定3.0.1本条是对本规范应用对象的界定。本规范中的高大支模工程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37号)中附件2第二条中第二款对应
39、,具体为: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37号)中附件1第二条中第二款对应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若施工过程中采用进行实时安全监测可参考本规范相关要求执行。3.0.2高大支模工程浇筑过程中虽然施工单位配备相应的监测措施,但根据现行调研情况,目前,施工单位主要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吊锤等人工作业方式对支架、基础的变形进行观测,观测时间间隔般为30mino这种监测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观测条件不具备。非自动照准型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
40、等光学观测设备需具备通视、可视条件,而高大支模工程浇筑施工大部分在夜间施工,且施工时支架外挂安全防护网,观测条件极难达到要求。2观测内容不完整。目前大部分的施工自测主要采用光学设备进行支架的整体变形观测,主要为支架四角、中部的垂直度观测,而支架内部变形则无法观测,支架应力一般不设观测项。3观测人员不安全。现场观测人员在保证数据精度前提下,为实现通视的视野,需抵近支架下方进行观测,观测作业往往在支架1倍高度范围内甚至支架内部进行,一旦出现支架倒塌情况,作业人员将无法及时安全撤离。4观测数据不连续。为达到对支架整体变形进行观测的目的,作业人员需建立多个工作基站进行观测,观测中需经常对设备进行迁移、
41、安置、调平、校准等操作,导致相邻两次监测时间间隔较长。高大支模工程实时安全监测项目中的综合传感器应用技术、通讯组网技术、监测数据处理技术及监测工作的实施对监测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为保证监测质量,国内外加强了对监测人员的培养,使得监测管理逐渐走向专业化。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专业化可以有力地促进监测工作和监测技术的健康发展;此外,实施第三方监测有利于保证监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本条规定高大支模实时监测应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但第三方监测并不能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有必要的施工监测及巡视检查。高大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需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根据论证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中的相关
42、内容并结合实时安全监测的要求进行第三方监测方案的编制。3.0.4本条提供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宜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3.0.5监测方案是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为保证监测方案切实可行、质量达标,本条概括出了监测方案需包含的9个主要方面。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监测实施方案主要包含的资料有:主体结构设计图、论证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周边环境信息等。本条第一款要求监测单位收集工程概况,主要包含项目概况、支架概况及施工顺序等信息。其中,项目概况方面的资料收集过程需要明确以下信息:工程所处地址,具体建筑类别(住宅、写字楼、医院、跨线桥及隧道等),建筑物梁板尺寸、跨度、荷载等信息
43、以及重点关注项目中各施工部位的高危大特征。支架概况方面主要包括:支架类别、搭设高度、纵横杆间距、步距、剪刀撑设置、支架基础形式及局部差异设置等信息,其中支架基础需要明确具体的基体形式(既有梁板、处理过的土地基、贝雷架或悬挑型钢等)。施工顺序需要做以下方面信息收集:明确墙、柱、梁、板等的施工顺序;明确墙、柱是否行先行施工;明确隧道底板、中柱、侧墙、顶板等的先后施工顺序;明确桥梁腹板、顶板、翼板等的施工流程。本条第九款规定了监测作业的安全措施及要求。高大支模监测测点安装、拆卸属于高空作业,甚至部分同时为密闭、有限空间作业,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监测作业中,需同时遵守施工现场防火、放电、防高空坠物
44、等其他现场管理制度。3.0.6高大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包含施工监测相关内容。根据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37号)第三章第十条: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根据本规范3.0.2条相关规定,高大支模工程需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第三方监测,因此,第三方监测实施方案须由第三方监测机构编制。高大支模实时监测方案在整个监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条款要求在监测方案经监理审核通过的前提下,邀请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专项方案评审,评审的主要目的为:1保证监测方案的可行性。高大支模工程实时安全监测以自动化监测为主,监测方案中设备配置应与测点数量适应,测量精度与
45、传感器精度匹配,测量周期与设备续航能力适配;同时,监测设备的安装、拆除需与监测站、监测自动化系统协,调,并同时考虑作业安全、传输信号屏蔽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专项方案评审,保证监测方案的可行性。2保证监测方案的有效性。高大支模工程实时安全监测涉及结构、测量、通讯、岩土等专业知识,现场测点布设应能反应支架结构、支架基础薄弱环节的变形情况,监测周期应能覆盖施工过程中最危险阶段,监测频率应能保证数据的连续性,监测报警值应能根据工况的差异达到有效预警的目的,因此,须通过专项方案评审对方案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性评价,以保证方案的有效性。3.0.7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审定后的监测方案对高大支模进行监测,不得任意调整监测项目、测点数量及监测频率等监测参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况需调整监测方案后再予以实施:1现场高大支模搭设与专项施工方案不符。高大支模工程应按照评审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但现场模架施工往往与专项施工方案不符,如基础形式不符、纵横杆间距和步距不符、施工构造不符等,当出现诸如以上和专项施工方案不符合情况时,需同步变更监测方案或现场整改完成后才能实施监测。2浇筑部位不在监测方案范围内。现场浇筑部位不包含于监测方案范围内的,如局部超限梁、飘板、屋面等,在该遗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