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96354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依法保护农民和林业经营者的集体林权益,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

2、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生态美、林业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碳储量达I1.Il亿吨,林草产业总产值6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森林经营更加科学高效、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更加多样,林业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发展,不断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二、加快集体林地

3、“三权分置”改革(一)落实所有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充分维护农民集体对承包林地发包、调整、监督、收回等各项权能,发挥林地集体所有的优势和作用。集体林地被征收的,农民集体有权就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提出意见并依法获得补偿。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民主议事机制,切实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集体林地所有权。(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州、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州、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025年年底前完成。)(二渡定承包权。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承包期届满时应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林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

4、原有承包林地继续保持稳定。农民集体已经发包的林地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强行收回。家庭承包林地剩余期限10年以内的,发包方可以依法提前确认延包合同,以林地承包到期为起点起算,延包3070年推广使用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完善合同档案管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林地权益,鼓励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或退出。对尚未承包到户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自主决定承包经营方式。(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三)放活经营权。更大力度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优化林地经营权流转和林权抵押登记制度。林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再流转或者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

5、。林地经营权合同终止时,要保障林地经营权人的林木财产权益,鼓励林地受让方以公允价格受让林木所有权,同等条件下,原林地经营权人享有优先权,维持林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经营权可以向属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发证,可以作为林权抵押贷款、申报林业项目、申请林木采伐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凭证。改革自留山使用制度,探索将其林地长期使用权分为使用权和经营权,赋予经营权流转和融资担保权能,完善其继承和自愿有偿退出政策。(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三、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一)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完

6、善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依法采取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集体林地以及林地上的林木,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公示,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依法流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流转。建立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林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对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全过程监督。完善林权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纳入平安云南建设考评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林草局、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委政法委等按职责分工负

7、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二)建立林权收储担保机制。金融部门制定林权收储担保机制指导意见,支持各地规范有序组建林权收储机构,采取市场化方式收储分散林权,依法依规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资产评估、收储托管、抵押担保、不良资产处置等综合服务。林权收储机构纳入全省林权收储机构名录库实行动态监管,收储机构名录向社会公开。积极探索“银行+担保+保险+收储+森林经营”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林草局、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三)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可享受现行

8、农业经营主体同等政策支持。支持小农户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开展生产,推广家庭联户经营、农户委托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经营等农户联合经营模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与农户开展股份合作经营,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林地,将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收益权证发放到户。探索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林票运行机制,增强森林资源资产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鼓励各地采取改善林业生产经营条件、购买社会化服务、补助林权收储担保费用等措施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林草局、省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

9、(四)实施“百场带千村”行动。开展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林草产业,增强国有林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联合经营,多模式发展场外造林,以场带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林场发展。(省林草局、省国资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四、健全森林经营管理制度(-融化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围。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出发,依法依规科学划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围,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合理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比例,适当考虑将森林生态区位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不脆弱的集体林地依法调出

10、公益林范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修订云南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建立公益林、天然林动态管理机制,将权属错误、起源错误、权利人申请等的公益林、天然林按程序进行调整。补进、调出不作总量平衡要求。(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二)切实加强森林经营。探索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支持和引导林地经营面积3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经营方案作为审批林木采伐、安排林业项目等行政管理事项的重要依据。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广森林高效经营模式,采取林分改造、森林抚育、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等措施,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11、。根据经营意愿将非国有单位经营的集体林纳入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抚育强度和龄组,开展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等的同时兼顾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探索差异化森林经营补助政策,重点支持中幼林抚育。推行全周期森林经营,通过采伐更新、抚育复壮、择伐补造等措施,加快低产低效林和成过熟林改造更新。明确林木采挖移植要求,开展林木规范移植,促进绿化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林草局、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五、落实林木所有权权能(一)创新林木采伐管理。对林业经营者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采伐方式限制,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可以不分主伐、抚育、低效林改造

12、和其它采伐等类型集中使用,适当放宽皆伐面积限制。林权所有者申请采伐小额人工商品林,取消伐区设计、伐前查验等程序,采伐数额较大的编制简易作业设计,实行告知承诺方式审批,强化伐后更新监督检查,林木采伐监管。明确林木采伐技术要求,在不影响整体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下,达到更新年龄的二级国家级人工公益林和地方级人工公益林,可采用带状或块状皆伐更新。将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分配、林木采伐许可申请和审批及采伐监管情况纳入政府公开事项目录清单。(省林草局,2025年年底前完成。)(二)规范林木采伐行为。从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出发,制定云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用好用足林木

13、采伐限额,满足森林经营中合理的林木采伐需求,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纳入地方政府林长制考核,不得以各种名义禁止或限制合法的林木采伐行为,确需禁止或限制的,应依法对权利人给予经济补偿。(省林草局、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5年年底前完成。)六、积极支持产业发展(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既有的政策扶持林草产业发展,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支持范围,按年度谋划产业发展项目。结合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实施,加大林业产业基地水、电、路、通信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将一批用于林业生产的先进适用机械按程序列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实施“以竹代塑”行动,通过政府采购

14、积极推广应用木竹结构建筑和木竹建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大林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林业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及科技推广。(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科技厅、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二途力推进林业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实施兴林富民行动,重点培育坚果、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木竹加工等产业。通过品种改良、低效林改造、科技推广,以及提高生产基地的机械化、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等措施,建优一批产业基地。通过招商引

15、资、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品牌培育等措施,育强一批林草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服务质量提高等措施,开展省级林草产业园区认定,培育一批现代化林草产业园区。大力开展森林生态产品标志管理,强化绿色有机、地理标志林产品认定,深入推进林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鼓励举办森林生态产品推介活动,打造一批特色品牌。(省林草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投资促进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三)强化用地用林要素保障。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前提下,可依法利用公益林、天然林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富民产业,严禁变

16、相搞别墅、高尔夫球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强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林间空地放置移动类设施、建设必要的生产管护设施、生产资料库房和采集产品临时储藏室,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可按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使用林地;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允许适度开展林相彩化和景观提升改造。(省林草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七、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探索林业碳汇碳票制度。制定衔接国际、国内规则,符合云南实际的林业碳汇调查与监测评估、计量方法与参数、核算与报告等技术标准规范,构建林业

17、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森林碳储量本底调查及更新调查。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森林稳碳增汇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探索开发碳汇碳普惠方法学,推进建立林业碳汇碳普惠交易平台和机制。加快推动提升碳汇功能的项目建设,发展重点碳汇项目。探索建立林业碳票制度,鼓励排放企业、大型活动组织者、社会公众等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履行社会责任。(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二)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统一天然林管护和公益林补偿政策,保持省级公益林补偿标

18、准与国家一致。鼓励各地依据林地保护等级、生态保护贡献、生态区位重要程度、森林管护难度等因素,探索实行差异化补偿。实行公益林、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明确分级保护、差异化利用措施,保障权利人权益,促进林权价值增值。积极探索开展试点,鼓励各地通过租赁、置换、赎买、合作等方式妥善处置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区位内的集体林,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补助制度。(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八、优化金融服务体系(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丰富和创新与林业生产周期适配的金融产品,探索推出“国家储备林+特色经济林”“国家

19、储备林+林下经济”“国家储备林+生态旅游康养”等金融产品。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完善绿色贷款统计。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范畴,强化激励约束。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商业银行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加强林权收储担保业务监管,发挥林权收储机构经营林权资产的专业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健全抵押林权快速处置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加大对林权抵押贷款的支持力度,提高林权抵押率,对符合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

20、给予贴息扶持。探索“碳汇+林权”质押、碳票质押、林业碳汇资产质押、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公益林(天然林H卜偿收益权质押等多种融资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人发行乡村振兴票据或以林权作为担保发行债券。(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云南监管局、省林草局、省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二)创新开发林业保险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各类林业保险产品,鼓励各地开展地方优势特色林产品保险,在符合奖补政策且市县财政保费承担比例不低于30%的基础上,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奖补支持。开展森林综合保险,在不调整保险费及符合备案条款费率前提下,积极拓展保险责任范围。完

21、善承保机构市场竞争机制,定期通报农险承保机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提升服务质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云南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九、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完善林权登记。将林权存量数据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管理,妥善解决地类重叠、权属交叉等历史遗留问题。开展集体林权首次登记和首次登记未完成的,要在承包合同签订时,同步开展地籍调查工作,及时办理不动产登记,相关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确权到组的,可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底图,采取按每户面积比例”确权到组、利益到户”的共有宗方式开展地籍调查与登记。已登记的整宗林地申请变更、转移、抵押登记的,不得要求

22、申请人重新提交林权地籍调查成果。因原林权登记成果图件缺失、界址不清,确需要开展补充调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逐宗开展地籍调查。畅通林权不动产登记渠道,除法定不予受理情形外,不得以登记资料未移交、数据未整合、调查测量精度不够、地类重叠等原因拒绝受理。(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二)提升林权管理服务水平。各级自然资源和林草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职能职责,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林权综合监管平台有效对接依托现有平台搭建林权流转交易、评估、收储、金融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系统,实现林权审批、交易、登记抵押、担保、收储等信息互通共享。(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

23、村厅、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十、强化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其纳入林长制工作范围,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及时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支持普洱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开展先行探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各州(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种树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集体林业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发展林业规模经营、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林权投融资机制、林业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林业产业发展、集体林经营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探索一批有效的经验做法。加强跟踪指导,对出现偏差和以各种名义进行不当开发的

24、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偏。各州(市)、县(市、区)原则上不再制定配套文件。省林草局负责协调推进本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上位法律和行政法规修订情况及时做好地方配套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省级有关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大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使用编制资源,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岗位,切实加强基层林业工作力量,乡镇政府要明确相关机构承担林业工作。进一步强化林草行政执法工作,构建统一规范、权责明晰、运转顺畅、监管有力的林草行政执法体系,推动人员编制向执法一线倾斜。森林公安由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管理,职能保持不变,基层森林公安队伍框架和力量布局保持基本稳定。加强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增强生态护林员辅助服务的能力。(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委编办、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考核监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林草局和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范围,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省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改革政策解读宣传力度,提高林农及社会各界知晓度,加强典型经验做法总结提炼,结合改革创新实践讲好鲜活故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省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