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舒曼钢琴套曲僮情景的5三tt三斤【摘要】童年情景(op15)是舒曼的代表作之一,一共包含13首标题小曲,整套曲子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散发着浪漫主义时期热烈追求美好、理想世界的气息。本文深入探讨作曲家内心情感和音乐思想,从多方面来探讨这部套曲的抒情性,为如何演奏出作曲家的本意奠定基础。【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旋律;抒情性一、作曲家生平与创作背景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1810年6月8日,舒曼出生于德国的萨克逊州的茨维考城。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热爱古典文学作品,也对音乐爱不释手,6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就能创作一些简单的钢琴小品。他创立将若干首独立的钢琴小品以一定的构思
2、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一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正是这种体裁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38年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集中体现了舒曼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在谈到童年情景时,舒曼曾对克拉拉这样说道:“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每当弹起这部作品,孩提时代的许多情景便在脑海中苏醒”。这不是一首专门为儿童写的乐曲,而是舒曼根据对克拉拉的童年印象写出的,它是舒曼与克拉拉之间两小无猜的恋情的一个印记,也是他回忆与留恋童年的抒情之作。二、标题的抒情性童年情景这一标题为听众展示了这个浪漫主义作品的幻想色彩,而且套曲的标题并不仅仅是标示内容,还隐薇了作曲家的感情状态。舒曼认为套曲的标题能更好地表达
3、自己创作的意图;加上确当标题的套曲不仅仅能直接表达故事情节,甚至还能让听众有想象的空间。李斯特曾说:“如果把童年情景中这些短小精美的小标题改为如断章嬉游曲这些俗里俗气的名称的话,那么谁敢断言它会给人以同样的印象呢?这些清新的篇章又会保持多久?”显然,熟悉浪漫主义音乐是具有作曲家自传性元素的音乐流派的听者,极易从童年情景四字中试探去品味舒熨创作此套曲的内心情感。舒曼并不满足于整个套曲只用一个标题,他给套曲中的每个小曲都添上了小标题。这些小标题能更详细地说明作品内容。捉迷藏骑木马这些字眼仿佛让听众眼前出现了童年玩耍、生活的情景;奇异的故事火炉旁入睡也会让听众联想到孩子们坐在火炉旁听着妈妈讲的奇异的
4、故事渐渐入睡等。听众通过这些小标题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带入由舒曼所编织的一个神奇、充满童趣的梦幻世界.三、旋律线条的抒情性舒曼的创作源泉大多来自于他的生活和思想,都是在抒发他内心情感。因此,在听舒曼的音乐时,旋律中的抒情意味是极为容易被听众感受得到的。他创作的旋律乐句一般比较短小,多是由4小节或者是8小节组成,还常常运用“特色音调”来表达其作品的抒情性。下面以第首异国和异国人们以及第七首梦幻曲为例来看它们的旋律线条抒情性。(一)异国和异国人民G大调,4/2拍,三声部。这是一首非常具有歌唱性的乐曲。A段(18小节)由3个乐句组成,旋律在高声部,旋律不紧不慢,像诗人娓娓道来童年的故事(见谱例1)o右手
5、的旋律线条要非常清晰,音与音之间要保持连贯流畅;中间声部的三连音,左手弹奏前两个音,尾音由右手弹奏,由于用右手的大拇指弹奏尾音,因此要控制好力度,音量和音色都要和前面两个音保持统一,要弹到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手弹的一样,用手腕使左右手连接得更好,要注意手腕要放松不能僵硬,保持三连音的平均连贯,像背景一样衬托着主旋律。低声部的八分音符像交响乐中的低音贝斯,起着丰富和声的作用,演奏时既不能太响也不能太弱,用指尖触键,声音上要比中声部突出一些,与高声部相互呼应;踏板方面,在中声部每组三连音的第一个音后踩后踏板,踏板要换干净,不要太长,起到连接作用即可。B段(914小节)3个乐句。旋律移去了低声部(见谱
6、例2),因此左手应该把旋律弹得深一点,右手双音要弹得柔和点,太吵会喧宾夺主,中声部依旧是三连音。13、14小节是连接再现部,因此应注意渐慢和延长音的音乐意境,14小节最后一个音是再现部的第一个音(见谱例3第2小节),因此这里不要着急弹下去,前一个音延长一点,在弹接下来的再现部就会让听众感受到作曲家的思想。再现部的结尾1922小节(见谱例4),全曲的最后一句,渐慢,渐弱,意味着套曲的开始。(二)梦幻曲是A-B-A的三段曲式,F大调。舒曼用了慢板和波浪起伏的抒情旋律,旋律富有歌唱性(见谱例1)。前四小节的旋律是乐曲的主题,主题的动机是一个向上的四度音程,从属音开始向上方的主音作四度的进行,暗示“儿
7、童在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梦境在此处得到展开和发展。纵观全曲可以看到,这个动机出现了8次,它作为核心贯穿在全曲的发展中,使整部组曲音乐语言简练而且结构紧凑,音调上的联系形成了整体统一的印象,促进了音乐的流动发展,同时具有抒情和幻想的色彩。演奏造首作品需要身临其境,每一次动机的出现音色都要有所不同,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使音乐一步步升华,才能表达得更加完美。见谱例5,A段由弱起到渐强,演奏时应注意主旋律的走向,乐句要有呼吸,中声部要手指贴紧键盘进行弹奏,以保持平稳,衬托主旋律的进行。见谱例6,B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曲调从F大调转向了g小调,特别是第二乐句统领全曲,演奏时力度更为渐强,当g小调转到d小调
8、时,旋律以渐慢的形式进入再现段,不仅紧扣听众心弦,更为再现段的出现做好了铺垫。见谱例7,再现段的旋律虽然是A段的重复,曲调回归F大调,但经过B段的展开和A段的陈述,音乐陷入更深的沉思中,演奏畤要有所不同。加上延长记号踏板要和手一起松开。旋律以渐慢渐弱结尾,进入回忆的梦幻中。四、节奏的抒情性童年情景大多数是用4/2拍或4/3拍来创作。因为4/2拍能表现音符的流动,4/3拍则表现活泼的韵律。在这部套曲的节奏中,最富特色的是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节奏的变化使乐曲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旋律更加流动,感情也更加细腻。(一)切分节奏的抒情性1 .骑木马骑木马全曲一直保持使用切分节奏,并且重音上在第三拍弱拍上,打
9、破了43拍的强弱规律,给听众一种摇晃的感觉,犹如出现这样一个情景:儿童在玩木马时,上下左右摇摆(见谱例8)。右手每小节开始的八分休止符刻意打破重拍在第一拍的规律。2 .过分认真过分认真(见谱例9)以右手弱起开始,连续不断地出现切分节奏,就像儿童一次次像大人一样认真地思考一件事情的神态。舒曼用连线连着每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和下一小节的第一个音,使重拍产生了变化,减弱了切分音符的功能,使曲调更加流畅。(二)附点节奏的抒情性1 .惊吓惊吓此曲的一开头(见谱例10),右手旋律所使用的同音进行附点节奏恰到好处地推动了乐曲的发展,本来同音进行是停滞的、木讷的,但是舒曼在同音进行的基础上加上了附点节奏,就大有
10、不同了。这个附点节奏使得乐句一开始就有向后流动的倾向。在左手半音音程下行的配合下,乐曲更加生动。2 .奇异的故事奇异的故事此曲以弱起开始(见谱例11),由于附点的使用,前一小节最后一拍与后一小节的第一拍用了连线以及和声的走向,这三种情况决定了此曲的重拍不是常规地出现在第一拍,而是在第三拍上。七、结语在创作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时,舒曼尚未成婚育子。这部作品完全是舒曼回忆起克拉拉童年时用音乐记录下的那段美好的回忆,也可以看作是舒曼重走了一次童年这个“异国”所写下的动人旋律。无论从标题、旋律还是节奏上看,听众都能看到舒曼内心深处的那份童真,他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及对克拉拉的爱。如果没有心灵深处的那份爱,作曲家也不可能写出这部流芳百世的作品。注释:李怛.两小无猜的童年情景J.三联爱乐,2010(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参考文献苏醒.舒曼钢琴创作的标题性特征分析J作家杂志,2012.2周丹.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钢琴小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3王东路.舒曼音乐创作的浪漫主义特征J.音乐研究,1982.4郑红,张瑞蓉.解读罗伯特舒曼的童年情景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5孙树人.抒情幻想的回忆一析舒曼的童年情景J艺苑音乐版(季刊),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