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0909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o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冰冷的文物成为滋养人民精神世界的温暖源泉,是博物馆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通过设立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跨界融合,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

2、探索开展文物数据资源研究、展示、阐释和传播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国博特点的博物馆文物活化新路径。推动文物“走”出来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博物馆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最关键的是要让文物走出库房,走进展厅,走上展线,让文物与观众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实施策展人制度,持续提升策展能力,实现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渐次改陈,临时展览络绎不绝,努力推动文物走出库房,走向展厅,走向全国各地,以优质的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基本陈列增设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专题展览在原展览基础上重新布展,顺利完成“中

3、国古代钱币展”“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佛造像”“中国古代瓷器”等改陈。改陈后的“中国古代玉器”展品数量达500余件(套),上至远古,下至明清,器类丰富,其中一级文物多达80余件,诸如红山文化的玦形龙、神面形器,肖家屋脊文化具有“中华第一凤”之称的凤形佩等,展品数量之多,且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国内同类展览中实属罕见。不同材质、造型、纹饰的玉器,以及不同的器类组合与使用方式,蕴含了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中国古代钱币展”更是从馆藏20余万枚古代钱币中精心挑选出2000余件展品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中国古代钱币的历史演进,折射出其所承载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

4、等方面的丰富内涵,系统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国家博物馆每年推出40个左右精品临时展览,无论在哪个时间来到国博,观众都能欣赏到25个左右的展览,“到国博看中国”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22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盛世修典一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展览通过高清打样图像技术,将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汇聚一堂,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烈关注,成为火爆全国的现象级展览。除在馆内举办展览,国博还大力推介国博巡展,提升精品展览复展率,使更多的藏品走出国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2023年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国博厅”落地工作,推出“吉金铸史一一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首展,铸

5、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文物“动”起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在改变着博物馆,推动文物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国家博物馆坚持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向观众靠近,用“科技+”为文化赋能,加快“智慧国博”建设,推动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有效融合,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把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国家博物馆推出“三维珍品”在线展示,鹰形陶鼎、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汉归义羌长”青铜印等,观众可以直接在电脑或手机上观看以及旋转拖拽藏品三维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藏品,360度查看文物局部细节,甚至能够清晰观赏到在展厅里也

6、无法亲见的文物背部、底面和内部,大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盛世修典一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心影传神一一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等展览中,采用“实物+沉浸式”的全新展陈模式,为观众提供360度全方位观展体验。“数说犀尊”智慧展厅以一物一展的形式,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的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与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此尊肖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用黑色料珠镶嵌。造型生气郁勃,孔武有力。犀尊各角度极具美感,多处尺寸呈现黄金分割比例,曲线与轮廓走向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体系。尊的腹部中空,用来盛酒,背有椭圆形口,带盖。犀牛口右

7、侧有一圆管,看似獴牙,实为一根管状“流”o当握住犀牛尾巴轻轻抬起时,腹腔内的酒液便从圆管内流出。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犀尊的实用与美学的结合,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美学造诣。展厅内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一方面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单纯的参观者变成探索者、参与者;另一方面在展厅内再现文物采集、应用场景和数字运行平台,通过对人、物、环境的透彻感知,融合分析,实现智能管理。通过互动设备还将数字展厅与犀尊本尊所在的“古代中国”展厅联动起来,使观众的视野从一个展览延伸到多

8、个展览,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带给博物馆的无限可能。国家博物馆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夏商西周时期)为主要内容,采用数字李生技术建设的全景三维“中华文明云展”已上线官网的网上展厅,由数智人艾雯雯带领大家沉浸式观展,部分精品文物活化展示,数字赋能和“文化+科技”的创新融合推动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走近观众。让文物“融”入人民的生活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物的呈现形式层面,还要深入到价值层面。国家博物馆在引导人们欣赏文物器型之美的同时,努力把培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等放在突出位置,注意推介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

9、和时代价值,让文物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让一件件冰冷的文物给人们带来滋养的温度。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以及与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的原创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演出。观众置身国博剧场,感受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唤醒流淌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盛世欢歌以国博馆藏的汉代击鼓说唱俑为切入点,生动再现汉代俳优人的跌宕境遇以及悲欢离合,讴歌卑微却乐观的灵魂。俑立千年以国博馆藏精品陶俑为创作灵感,随着唐代伏睡女俑的苏醒,秦俑,东汉击鼓说唱俑、献食陶俑、舂臼女俑,三国持簸箕陶俑、执巾舞俑,唐彩绘女俑、

10、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等,一尊尊造型各异、个性明显的陶俑焕发出生命,通过语言和舞蹈向观众倾诉他们的所见与所思,以栩栩如生的器物之“形”,传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神”,再现当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貌。国家博物馆多年以来每年开设新春展,大年初一送福字,让百姓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来博物馆过春节成为众多百姓的选择。甲辰龙年国博新推出博物馆里有条龙文物汉字日历、龙器礼盒等,以龙为主题的各种文创产品深受观众喜爱。国家博物馆还加强“国博衍艺”“国博美馔”文创品牌形象塑造,做好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供给。“国博衍艺”开发的大观园八音盒、国博冰箱贴、舞人龙凤系列手袋、桃花洞釉灯笼瓶等不断装饰着百姓美好的生活。“国博美

11、馔”推出的四羊方尊慕斯蛋糕、鹰仔双色雪糕、犀小尊抹茶巧克力棒等不断丰富满足百姓的口味。利用先进技术和时代艺术语言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让文物文博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创造新的文化场景、文化体验、文化业态,而且能使文物价值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发挥以史明理、以史育人、以史启智的教育启迪作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品质,不断地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王春法来源:学习时报在市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会上的讲话各位企业代表、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社会筑牢生命重于泰山的安全观。为严格

12、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决守好安全这根红线,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经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意,由X区市场监管分局组织筹备,我们在此举办X区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会,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辖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希望大家把握学习机会、深化思想认识、摆正学习态度、扛起安全责任,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下面,为确保培训取得预期成效,我讲几点意见。一、正视问题,警钟长鸣,以高度的责任心抓安全生产近年来,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坚守安全底线,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突出现场检查监管,着力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13、“四个安全”领域运行态势总体较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部分企业安全认识程度不高、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浮于表面、安全教育培训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影响全市安全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措施,突出抓好包括特种设备在内的,四个安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监管、落实责任、消除隐患,切实守好安全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以培促管,合力共治,努力巩固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培训学习,旨在让大家掌握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要求,进一步明确特种设备使用

14、企业的主体责任,提高X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知识,必将对X区持续安全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加强学习培训,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的迫切需要。2023年4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暨第74号令),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省局、市局相继制定了行陕西省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2023)的通知、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预防体系建设方案(2023)的通知、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两个规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细化和规范了使用单位安

15、全管理人员的行为标准。面对新的安全监管要求,加之部分企业人员和经营场所变动,有些企业虽然踏进了特种设备安全规范管理的门槛,但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上,对管理标准和细则还是陌生的,急需知识补充和更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管理特种设备,如何避免特种设备违规运营,如何处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的就是系统的学习培训,尽快地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和知识,达到思想上、工作上、方法上的统一,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合法运营。(二)加强学习培训,是完成特种设备安全运营任务的迫切需要。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基层监管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

16、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企业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维保维护、检验检测等档案信息不够完善,容易形成监管漏洞;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制观念不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缺乏必要的重视,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上的投入不足,存在“凑合用”、“无所谓”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除此之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懂安全、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部分企业甚至未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应急处置能力等参差不齐,工作效能差等等。因此,必须通过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提升业务水平,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采取多种手段

17、,高质量完成应特种设备安全管护任务。(三)加强学习培训,是适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形势的迫切需要。在当下经济形势下,特种设备监管不仅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政府的监管职责,企业的主体责任,只能强化,不能削弱,要求越来越严,责任越来越大,需要企业和我们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全面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和各级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让特种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定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企业要依法依规运营特种设备,对标相关规定,落实举措管理,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员工负责。我们监管机构,要认真做好监督

18、管理工作,切实担负起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监管职责。监管既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责任要求;监管既要依法依规,更要强调严格细致;监管既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更需要未雨绸缪的防范意识。我们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按照中央、省市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扎扎实实做好特种设备安全运营管理工作。三、学以致用,主动而为,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基础对这次培训会,X区市场监管分局作了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市局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科科长王伟将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74号令进行解读,X区市场监管分局局长严君将对省局和市局相关文件进行传达,市质检中心专

19、家将对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行授课。可以说,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很强,贴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实际,希望大家以这次培训学习为契机,落实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真正把特种设备安全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去应用、去管理。最后,对大家提出3点要求:一是希望企业代表和参会同志们能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事务,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积极投入到培训当中来,做到放下事务专心学、放下架子虚心学、放下杂念安心学。二是要明确学习任务,把握学习重点,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的理解,提升管理技能,争取有较大的收获。三是在会后,要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压紧行业监管责任。持续推进民生领域安全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工作部署,坚决守好食品、药品、产品、特种设备等领域的安全底线。企业代表们、同志们。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以对人民、对企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包括特种设备在内的安全工作抓牢、抓细、抓实,查漏补缺、严防死守,打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x样板”,为全市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