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清苑区畜牧兽医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清苑区畜牧兽医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保定市清苑区畜牧兽医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2022年8月畜牧业是保定市清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在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是推动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了促进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农牧发(2021)37号)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农发(2020)143号)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十四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
2、划的通知(冀农发2022)108号)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保定市“十四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保农发2022)44号,围绕中共保定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充分结合我区畜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1(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1(二)存在问题4(三)面临挑战5(四)重要机遇6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8(一)总体思路8(二)发展目标10(三)主要任务12三、区域划分与产业布局14(一)养殖区域划分14(二)重点产业布局15四、重点工程与项目20(一)畜禽种业保护利用工程20(二)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21
3、(三)动物疫病防控工程22(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24(五)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工程26(六)畜牧产业链升级工程28五、保障措施30(一)强化组织领导30(二)强化法制保障31(三)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31(四)强化政策保障31(五)创新金融支持机制32(六)推进数字化引领32(七)深化“放管服”改革33(八)强化科技支撑33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期间,保定市清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稳猪增鸡发展牛羊草动物”的总体思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为目标,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严守动物疫病防控红线和底线
4、,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实现畜牧业生产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匹配,通过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为“十四五”现代畜牧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综合生产能力提升2020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4.18万吨(分别达到2.36万吨、4.29万吨、7.53万吨)。2020年饲料总产量42.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1.46亿元。全区规模养殖场达到303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家,饲料生产企业10家,兽药生产企业1家。2 .产业化经营增效明显加快适度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家
5、庭牧场发展,鼓励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紧密合作,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建设,润发食品、玖福食品、清苑腾达、双丰牧业、绿泽牧场、占军养殖、大丰牧业、华泰隆生态养殖基地等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畜牧业区域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以玖福食品养加销一条龙肉鸡加工基地,润发食品为主的生猪屠宰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3 .畜禽良种覆盖率提高以生猪、蛋鸡、肉鸡、奶牛优势种质资源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利用的畜禽种业发展新格局。我区生猪、蛋鸡、肉鸡、奶牛主要养殖优良品种实现了全覆盖。为我区奶牛养殖
6、场提高养殖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生态化治理效果显现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县域大循环”要求,实现了“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终端利用”的目标,全面开展了畜牧业污染整治,规模养殖场基本全部配套了粪污处理设施。“十三五”期间,全区共争取到各类粪污资源化利用资金1510万元,完成了528个养殖场、4个有机肥处理中心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的改造升级。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建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6.84%,位居全市先进行列。5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区扎实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
7、作,口蹄疫、禽流感等强制免疫疫病应免畜禽群体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2%以上。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动物炭疽、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等突发疫情,全区动物防疫形势保持稳定,畜禽常见多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全区畜禽产地检疫受理率、检疫证明机打出证覆盖面、动物防疫条件监管面、生猪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完善了区乡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官方兽医力量进一步充实,基本建成了区、乡两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官方兽医队伍不断完善,强化了动物产地检疫,全区畜禽申报受理检疫率、电子出具检疫证明率达到100%。6 .优质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效果显著通过5
8、年“粮改饲”试点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面积常年保持在8万亩,青贮15万吨以上。通过“粮改饲”示范项目实施,提升青贮饲料质量,我区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稳步提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多次获得全国青贮饲料评鉴大赛及河北省青贮饲料大赛金奖、银奖和优秀奖,实现了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三个目标。鼓励大型养殖场、家庭农(牧)场建设自有饲料基地,加大培育青贮饲料规模化力度,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积极推广“养殖+种植”一体化生产新模式,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新经济。7 ,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对接悠然牧业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在我区建设反刍饲料生产企业,为我区草畜动物养殖场提供优质饲料;协调
9、伊利乳业为我区奶牛养殖场提供贷款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获得发展后劲,充分发挥了养殖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二)存在问题保定市清苑区畜牧业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布局有待优化我区白洋淀入淀河流密集,平原区人口密度大,受耕地用途管制、非粮化政策及土地承载能力等因素影响,畜禽适养区空间进一步压缩,大面积平整地块受限,已经不适合扩大养殖规模。在保障适度养殖规模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大初级畜产品的加工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衔接和融合。2 .三产融合有待深化畜牧业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是反映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受龙头企
10、业少、家庭牧场规模和数量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等因素影响,我区畜牧业中的第一产业饲草料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第二产业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饲料、畜禽产品购销以及仓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三个产业间的经营主体和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融合程度不高。3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畜牧业信息化在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管理信息化方面,我区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过程中,信息化的助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在监管信息化方面,畜禽养殖、投入品监管、疫病防控、检疫监督、畜禽屠宰、监测预警、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一体
11、化信息管理平台尚需完善。4 .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区地理位置优越,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相对丰富,但产学研结合不充分,畜牧业原始创新、高端饲养技术、智能化饲养设施设备水平仍处于低端水平。畜牧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低,产品供给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高校毕业生不愿从事畜牧业,畜牧业从业人员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影响了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三)面临挑战1 .生态安全的压力更大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新区周边一定范围为管控区,新区周边严禁高耗水、高耗能及高污染项目进入。2019年7月1日起实施保定市
12、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区有唐河、府河、漕河、清水河、龙泉河、新九龙河、金线河、新开河、黄花沟、南环堤河潴龙河等十条河流入淀,养殖场是入淀环境清理整治的重点,畜禽粪污治理达标要求更加严格,环境保护促使畜牧业污染治理成本大幅增加。2 .土地资源制约更为突出我区常住人口69万人,总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不足1.25亩,在畜牧业发展中,始终存在用地不足的矛盾。我区共划定禁养区6个,5个限养区,禁养区范围约8.7平方公里,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全部关停搬迁。特别是我区与雄安新区毗邻,四个乡镇划定为管控区,使得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供给变得更加稀缺。3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重大动
13、物疫病疫源分布较广,威胁仍然存在。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狂犬病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时有发生,疯牛病、非洲马瘟等动物疫病依然存在传入风险。活畜禽及其产品调运交易频繁,疫情远距离、跨区域传播风险几率上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因机构改革取消或合并,技术支撑能力弱化等等问题依然突出,畜禽养殖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大。(四)重要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新兴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深入实施,为我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两部分,是多数农村地
14、区的经济支柱型产业。畜牧业养殖品种多样、规模大、链条长。畜牧业发展有利于农作物加工业发展,促进资源利用率提升,促进农村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有利于农村留住更多劳动力与人才。我区畜牧业基础良好,是河北省省定养殖大县,规模、数量以及生产效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区畜牧业畜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 .智慧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全球新一轮畜牧业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日趋运用于畜牧业,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知识型、技术型的智慧畜牧业转变。积极迎接这场畜牧业技术革命,将会推动
15、我区智慧畜牧业发展,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3 .雄安新区建设的带动雄安新区建设将促进保定市周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进一步提升保定市对外连通水平。津保铁路投入运行;雄忻高铁、石雄城际、京雄保城际保定段等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推进;荣乌、太行山、曲港、津石高速建成通车;容易线、安大线和京白线等雄安配套骨干道路加快建设,保定市正在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也已形成京津雄保石一小时交通圈。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给我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输入和畜禽产品输出带来了便利。此外,对未来雄安新区庞大的优质畜产品市场需求预期,也有利于提振投资主体对我区畜牧业投资信心。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驱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16、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将加快我国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带来城市经济发展,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区具有重要的区域枢纽和节点作用,这有利于我区融入京津冀畜牧业产业链内循环,成为京津和雄安新区的畜禽产品供应基地。京津巨大的消费市场、雄安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为保定市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的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开通,京雄保国际智慧港的运营,有利于促进保定市融入国际循环,为我区畜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提供了重要支撑。5 .畜牧业新型从业者的加入畜牧业新型职业人
17、的加入将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随着“低、小、散”养殖场(户)的大量退出与行业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新加入的畜牧业从业者更多是受过专业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或工商资本经营者,这将为畜牧业发展引入新的理念、资本和技术。河北农业大学及农业科研院所为畜牧业专业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区畜牧业发展层次的再提升。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为抓手,加快现代种业、现代养殖、现代防疫、现代治污、现代加工流通五大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
18、化、特色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2.发展原则一是坚持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原则。坚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服务北京、联动维安为抓手,高水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标准对接雄安新区,积极承接北京禽畜产品加工业外移,天津禽畜养殖和加工业外溢,努力把清苑区打造成京津、雄安优质畜禽产品供给保障基地,着力建设京津冀畜牧业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坚决落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遵循“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合理布局、结构优化的原则。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确定养殖区域、养殖种类,积极推进整区制农牧结合发展,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的空间布局。按照“控猪增鸡发展牛羊草食畜”的总体思路,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进一步调优畜牧产业结构。四是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兴牧的原则。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高效配方饲料、新兽药的示范和推广,用新型技术装备、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信息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20、建立产学研平台,研发、推广适应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畜牧业人才。五是坚持总量控制、多出优品的原则。畜牧业发展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基于我区土地资源和生态安全等因素制约,畜牧业发展规模不宜过大。逐渐提升高端畜牧产品所占比率,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发展无抗畜禽产品、有机畜禽产品和特色畜禽产品,打造高端品牌,实现产品优质优价、产值和效益双增。六是坚持防疫优先,科学防控的原则。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落实政府属地、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保障生产安全。坚持“积极防御、主动治理、人病兽防、关
21、口前移”,压实属地责任,从源头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全链条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区畜牧业总体布局科学、结构合理,产业层次得到较大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产品供给目标: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05亿元,其中,高端畜禽产品产值占比达到畜牧业总产值35虬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83万吨、4.85万吨、11万吨。绿色发展目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维持在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于85%。产业发展
22、目标: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50%。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提升养殖、屠宰、加工、冷量物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防疫安全目标:力争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畜禽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畜禽发病率控制在3.5%以下。全区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动物防疫能力提升。表1“十四五”主要畜禽产品产量指标指标(单位)2020年基期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属性猪肉产量(万吨)0.9651.72
23、预期性牛肉产量(万吨)0.2190.30预期性羊肉产量(万吨)0.0830.15预期性禽肉产量(万吨)1.0961.66预期性禽蛋产量(万吨)4.2924.85预期性奶类产量(万吨)7.52811预期性(三)主要任务1 .推进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现代畜禽种业推广,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种业创新。以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利用现代畜禽种业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畜禽良种提升工程建设,为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全区畜禽良种率及配套技术应用基本普及。2 .提升畜禽产品加工水平深入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提升现代畜禽屠宰加工与冷链配送能力,进一步提升规模化
24、和特色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全区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水平达到70%和90%,“二品一标”畜产品明显增加。立足京津冀市场,坚持多畜经营、多元发展,通过机制创新和产业融合,建设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鲜明、集聚规模显著、标准化生产程度高、品牌经营强的特色精品产业,特色产业的产值比重比2020年增加10%。大力培育带动力、竞争力强的龙头主体和产销联合、利益共享的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一批全全产业链。着力将我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畜禽屠宰加工业的集群基地。3 .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基层基础防疫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动物防疫检疫、管控和畜禽屠宰流通监管能力,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水平。以政
25、策扶持为抓手,激励各类主体研发畜牧业清洁化生产、排泄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等新技术、新装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推广利用畜禽新品种、研发新兽药、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到2025年,疫病控制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畜禽平均出栏率提高5%以上。4 .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完善产业整体布局和特色精品规划,加快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重点改造提升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农牧结合示范区。对全区畜产品产量、有机肥需求量、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平衡,到2025年,全区畜牧业生态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粪污综合利用
26、率高于85%以上,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5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发建设我区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升级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全面建成畜牧兽医主体地理信息系统,联动建设畜牧兽医数据中心,全面提升各级畜牧兽医系统行业管理、监督执法和服务主体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力争全区中大型规模养殖场、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和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畜牧兽医信息化平台终端,全面实现畜牧兽医监管手段信息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智能化。6 .推进畜牧产业链升级健全饲料生产供应体系,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新型环保型饲料添加剂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进展
27、,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鼓励畜牧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联建、订单、协议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区域性全产业链。强化产销衔接,推动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企业与商超对接,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三、区域划分与产业布局针对我区白洋淀入淀河流密集,平原区人口密度大,环境治理压力大,准确把握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发展定位,引导生猪、肉牛、肉羊、肉鸡等产业向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转移和聚集。(一)养殖区域划分1 .严格管理禁养区清苑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共划定禁养区6个,禁养区范围约&7平方公里。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全部关
28、停搬迁,严禁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自行划定禁养区,在非禁养区不得实施禁养和阻碍养殖政策。2 .科学界定限养区综合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在特殊区域实行限制养殖政策。严格控制养殖总量,原则上不再新建规模养殖场,现有养殖场加快升级改造,实现标准化生产和清洁生产。3 .大力发展宜养区对土地资源相对宽裕、环境空间相对宽松、饲草料供应充足,为适宜养殖区,是我区新建和转移聚集重点。(二)重点产业布局1 .生猪(1)思路目标。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生态环保、提升品牌”的发展思路,到2025年,全区能繁母猪存栏控制0.9万头左右。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强产能调控,缓解“猪周期”波动,增强稳产保供能力。(2)产业布局。
29、生猪养殖主要布局于臧村镇、望亭镇、石桥乡、冉庄镇、李庄乡等乡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养殖水平,建设现代生猪生产基地。对接京津雄高端消费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培育现代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效现代养猪业和优质特色肉猪产业。要努力克服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发挥传统优势,以扩建改造和迁建升级为主、新建养殖场为辅,推广立体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技术,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现代高效生猪养殖基地样板。(3)发展重点。一是结合土地承载力发展生猪养殖,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二是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培强做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养殖企业;三是提升生猪
30、规模化养殖比重,加快主体培育;四是加快撤停并转,提升屠宰加工水平,构建养殖、屠宰、加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强化生猪产销衔接;五是加强养殖、调运、屠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监管,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2 .奶业(1)思路目标。坚持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利益联结,共享共赢发展思路,到2025年,奶类总产量达到11万吨,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现奶业振兴,奶源基地和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走在全市前列。(2)产业布局。以生鲜乳生产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全区奶源布局,重点发展黄金奶源带。奶牛养殖主要布局于望亭、石桥、何桥、臧村、阳城、魏村等乡镇。依托周边内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奶业种质资源创新
31、,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现代奶业产业集群,提升乳制品精深加工。构建京津雄优质高端奶业区,巩固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兼顾发展乳肉兼用牛,培育特色品牌,在保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和布局奶业生产,引导奶牛养殖企业向饲草饲料丰富、打造我区黄金奶源带。(3)发展重点。一是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良种繁育及推广;二是密切养殖加工利益联结,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三是深化草畜结合,推进粮改饲发展,加大地缘性饲草料开发利用;四是丰富品类结构,推进专用型奶牛、乳肉兼用牛为梯次结构的产业发展格局,把我区奶牛养殖业打造成清苑特色产业;努力把我
32、区奶牛养殖打造成河北省的“黄金奶源带”。3 .蛋鸡(1)思路目标。坚持“稳增产、优供给、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到2025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产量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蛋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品牌培育取得明显突破。(2)产业布局。蛋鸡养殖主要布局于臧村镇、望亭镇、石桥乡、张登镇、魏村镇、阳城镇,在养殖传统“海蓝灰”品种基础上扩“大午金凤”蛋鸡养殖规模,实施集约化地方特色养殖工程。(3)发展重点。一是加大地方种质资源利用,满足多元市场需求的种业供给;二是加快养殖设施装备升级,加快现代化生产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完善蛋鸡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提高优质蛋品供给水平;
33、三是加大鸡蛋品牌培育力度和产品推介力度,提高我区品牌蛋在省内、京津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四是推动鸡蛋深加工,提高蛋品附加值,拓宽鸡蛋消费渠道和市场空间。4 .肉鸡(1)思路目标。坚持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创新引领、持续走在前列的发展思路,到2025年,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稳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全产业链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初步建成现代化肉鸡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2)产业布局。肉鸡养殖主要布局于东闾乡、张登镇、温仁镇、冉庄镇等乡镇。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和品牌化经营水平,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提高京津雄高端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玖福食品有限公司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及肉鸡产业在人
34、民群众增收致富中的优势,大力发展肉鸡产业。(3)发展重点。一是提升绿色健康养殖,从源头保障产出优质、产品安全;二是推进肉鸡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行业整体效益;三是提升肉鸡产业一体化经营水平,积极培育知名品牌,引导消费,拓展市场空间。5 .肉牛(1)思路目标。坚持“高端引领、育繁并重,规模化养殖、一体化运营”的发展思路,到2025年,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日臻完善。(2)产业布局。肉牛养殖主要布局于温仁镇、阳城镇、东闾乡等乡镇。推广“繁育分离”的饲养模式,充分发挥秸秆资源优势和传统养殖习惯,重点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平原农区秸秆、饲料、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重点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巩固
35、传统优势,推广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打造知名品牌生产基地。(3)发展重点。一是加大肉牛品种开发利用力度,提高饲养和出栏率;二是加大肉用、乳肉兼用牛品种的引进和利用力度,积极培育适合我区饲养环境的新品系;三是加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四是加快品牌建设,开展公共区域品牌认证,促进肉牛养殖加工企业品牌化发展;五是加快肉牛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全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6 .肉羊(1)思路目标。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增产提质、延链补链”的发展思路,到2025年,优势品种资源竞争力明显增强,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升,一体化产业运营发展加快,肉羊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2)产业布局。肉羊养殖
36、主要布局于东闾乡、魏村镇等乡镇。优化我区肉羊养殖布局,稳定肉羊发展优势,突出发展生态特色养殖,转变生产方式,延长肉羊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羊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提高羊肉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3)发展重点。一是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充分挖掘肉羊地方遗传资源潜力,深入实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积极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肉羊新品种;二是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加快建立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集饲料营养、畜舍设计、设施设备、饲养管理于一体的现代肉羊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实施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布鲁氏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计划。四、重点工程与项目围绕发
37、展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组织实施六大工程。(一)畜禽种业保护利用工程以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培植现代畜禽种业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畜禽良种提升工程建设,为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推进畜禽良种繁育落实国家、省、市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以生猪、蛋鸡、奶牛三大优势种质资源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多层次保护、多元化开发的畜禽种业发展新格局。在完善本地畜禽品种建设的基础上,引进推广外地优良畜禽品种,提高生产水平。继续推广杜、长、大父母代种猪繁育、弗莱威赫乳肉兼用牛、“大午金凤”蛋鸡、波尔山羊、萨
38、福克肉羊等我区引进的优良畜禽品种。2.加强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围绕重点资源,加强统筹规划,紧扣保护、监测和利用3个重点环节,以列入省级、市级保护名录品种为重点,加快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三类主体。按照原产地优先、鼓励多点保护的原则,建设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到2025年,力争列入省级和市级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到90%以上,产业化开发的畜禽遗传资源比例达到60%以上,优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畜禽种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推动人才、技术、资源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鼓励企业夯实研发创新基础设施,支持种业企业做强做大做精做专,进一步提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39、(二)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立足京津冀市场,升级改造现有畜禽屠宰产品加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引进大型企业,重点围绕屠宰加工和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项目,提高我区养加销各环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力将我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畜禽屠宰加工业和供应基地。1.促进畜禽屠宰加工升级全面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国家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和省级畜禽屠宰标准化厂创建。2 .加快提升乳制品加工能力支持养殖企业参与优化乳品结构,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推进标准化生产。支持奶农以开办、奶吧等方式发展乳制品加工,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小型乳品加工企业。3 .推进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清理畜禽屠宰“空壳企业”和“休眠企业
40、”,空出的设置规划优先向优势养殖区域调整使用。引导屠宰企业实施就地屠宰,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鼓励新建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建设冷藏储备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备冷链运输车辆,提高冷链储存、运输能力。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拓展销售网络。完善点对点调运制度,规范活畜禽跨区调运管理。(三)动物疫病防控工程加强基层基础防疫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动物防疫检疫、投入品管控和畜禽屠宰流通监管能力,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水平,保障我区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打造健康安全型畜牧业。1 .加快经营主体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强化防疫主体责任意识,指导畜禽养殖、贩运、屠宰加工、无害化处理等环节从业者,履行重大
41、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做好免疫、消毒、检测、隔离、净化、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等动物防疫工作。鼓励规模养殖场(户)和屠宰场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自检。支持养殖场(户)或第三方服务主体参加“先打后补”改革,自主选购疫苗、自行开展免疫。指导养殖、屠宰龙头企业建设清洗消毒中心。规范畜禽经纪人、贩运单位和个人,经营运输畜禽及其产品等从业行为。2 .持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推进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精准化防控,持续开展包村包场排查和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应免畜禽免疫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加强疫情
42、监测,重点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等病种的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统筹动物疫病净化与无疫小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奶牛养殖场两病净化工作,规划完成动物疫病净化场和无疫小区建设。开展“一场一策”精准预警和区级动物疫情专家解析预警,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强制扑杀政策。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调整充实应急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技术指导,做好畜禽常见多发病防治。3 .重点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治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做好布病、炭疽、狂犬病
43、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和免疫工作。实施畜间布病防控五年行动,建立并落实牛羊定期检测、重点免疫、强制扑杀政策,强化调运监管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对从事养殖、运输等重点人群开展专门宣传,不断强化防范意识,持续开展“大清理、大清洗、大消毒”工作,指导做好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加强与卫生健康、林草等相关部门协调,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工作交流,强化疫情会商、信息沟通、措施联动。4 .严格加强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实施动物检疫规范化建设,健全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严格执行动物检疫制度,强化动物检疫出证管理,严厉打击违规出证、非法倒卖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畜禽经纪人、贩运单位和个人,经营
44、运输畜禽及其产品等从业行为。推动动物饲养场、屠宰企业配齐配强执业兽医和动物防疫技术人员,提高协助实施检疫能力。探索新型动物检疫信息化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畜禽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5 .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健全全区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多元化技术培训、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和技能比武,培养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技术人才。按照农业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配备和更新仪器设备,建立区级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变异监控技术平台和P2实验室。建立健全疫苗常温、冷冻、冷藏运输、贮存、
45、使用等环节的全程冷链体系、标准化应急防护物资和消毒物资储备库,配备监测采样车、疫苗运输车和机动消毒喷雾器等设施设备。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做好河北智慧兽医云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管理。探索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与第三方兽医队伍相结合的基层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按照土地承载能力,通过牧场改造提升,促进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融合,全面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打造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型畜牧业。1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争取国家、河北省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鼓励企业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项目
46、资金和典型示范拉动规模养殖场进一步改造升级养殖设施装备、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建设一批粪污密闭发酵贮存设施,配置还田设施装备,加快推进机械化施肥。对现有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建设实行分级管理,支持逐级提升,推动粪污处理设施向高水平发展;对新建规模养殖场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对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的养殖场(户)登记管理,建立台账;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及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登记管理。到2025年,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一级场比例提高到65%,二级场比例为35%。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建立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程管理体系,指导养殖场(户)建立粪污处理和利用台账,
47、种植户建立粪肥施用台账,探索建立区级粪肥还田和监测机制。到2022年底,所有规模养殖场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全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到有效管控;到2025年底,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全部达标配建。2 .加快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加快作物秸秆等饲料化技术研发和集成。支持组建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作物秸秆收集、加工、贮运中心,推进秸秆饲用产业化,引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 .实现农牧循环发展统筹规划畜牧业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地定养,以养定种,持续推进种养结合。支持中小规模场通过堆讴发酵,就地就近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引导社会资本在养殖密集区建立大型沼气工程和
48、有机肥厂,为改善蔬菜、水果品质提供精细化有机肥。支持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配套建设液体粪肥田间贮存池、输送管网设施,示范带动粪肥还田。4 .推进绿色养殖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引导养殖业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转移。严格执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依法加强饲料中超剂量使用铜、锌等问题监管。实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评价,推广绿色发展配套技术,提升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围绕畜牧业自动化、畜牧业智能化和“互联网+畜牧”,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1 .提升畜牧业自动化水平大力推进畜牧领域的“机器换人”,每个主要畜禽产业建立2个以上示范场,全面推广自动喂料系统、草食家畜全混日粮配制与饲喂、排泄物清运与综合利用、环境控制等关键机械设备,提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