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曲《林冲夜奔》的演奏诠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琴曲《林冲夜奔》的演奏诠释.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扬琴曲郴降的演奏潮星林冲夜奔是由著名扬琴演奏家项祖华教授于1984年创作的大型扬琴独奏曲,是一首带有标题的叙事曲。该曲目中融汇了中国传统作曲技法与西方古典作曲技法,使得乐曲整体比较厚重且非常具有画面感,极大地展现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林冲夜奔创造性地采用了大量的传统打击乐伴奏,带有昆曲曲调的旋律以及独特新颖的手法,给人以耳目新的感觉。本文通过对乐曲的曲式结构、创作特色、旋律线条、节奏变化、多声部的织体、创作技法和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分析,深入把握其中的演奏难点,提出自己对该曲的理解与演奏心得。林冲夜奔;作品分析;技巧与表现力一、第一段引子乐曲开始的引子部分是散板,整段使用双音琴竹来演奏。三和弦与七和
2、弦的大量应用,增加了旋律的厚重感并使音响效果更加立体。浓烈的、自由的、低沉的音调,增强了力度及戏剧变化,强劲有力地表现出乐曲的主题。在运用双音琴竹演奏单音旋律时,要注意手臂稍稍抬起,以避免下面的竹头碰到琴弦,产生杂音从而影响乐曲的音响效果。第一小节带装饰音的低音,是以起鼓、打鼓的节奏,要求一击而起,齐竹演奏强调音头,最后一拍由弱渐强,慢起渐快,骤然停止,气口之后连接到丰满的七和弦轮音上。这里的力度变化尤为重要,要求拉开幅度,每一个音都要低沉浑厚、震撼人心,以奠定乐曲悲壮坚定的基调。第三小节的三连音演奏时一定要紧凑,节奏比较自由,完全由内心的情绪来控制,致力于将急促、紧张的气氛烘托出来。这节中出
3、现了短暂的离调,音乐主题发展更加具有戏剧性。全段基本是用双音琴竹来演奏,大量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要求演奏者运用手臂、(大臂、小臂)腕、指、以及指、腕、臂等相结合的发力方式,更加侧重于手臂与手指的带动,以达到力度、双音的整齐度、灵活度上的高质量。呼吸(气口)和内心感受是表达音乐情绪非常重要的一环,此段情绪转换尤其强烈,如果能够把握得当,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例如引子部分的前两拍,要有一种忧郁的、深沉的,不能如潮宜泄而又强行克制的情绪,两拍之间有停顿,虽然音响效果停顿但是气息与情感是延伸的,随后再将情绪推向高潮。引子段为G调,带有中国传统戏曲一昆曲风格的音乐,整段旋律都带有悲壮的、慷慨的情绪,一开
4、始就要把全曲主题思想展现给大家,与故事情节交相呼应,可以较为深刻地表现出林冲英雄困顿的悲愤心理。二、第二段愤慨愤慨乐段分两个小段,乐曲主题部分的第一段是抒情性的音乐,作者标注了明确的标题,描写了林冲遭奸臣陷害,被逼无奈,内心感到非常的苦闷、愤慨、悲痛而又无奈的心情。主题部分是有两个乐段组成,分别在C调和F调上呈现,后者是对前者的重复再现。C调乐段主要运用了单声部轮音、双音轮音、反竹轮音等技法。此段速度较慢,要求演奏者要把握住节奏韵律,调整好呼吸。轮音时不能散漫音色要凝重浑厚,点线结合。第12和16小节,右手轮音触弦时间要长一些,动作放低保持声音的稳定,左手反竹部分弱起渐强再弱收呈现橄榄形的情绪
5、变化。表现林冲无奈、凄凉、悲哀的内心世界。F调乐段主要运用双声部的轮音、齐竹,是对主题乐段的反复。左手为主旋律,右手是下行音阶的伴奏旋律。本段的情绪是紧张、激动的,演奏时两个音乐线条要清晰而紧凑,控制好不同的呼吸点及情绪,适当地提速,以便更好地表现林冲内心痛苦、紧张、愤怒、茫然、挣扎的情绪,也为后面的“夜奔”乐段做准备。在34、35小节处,出现了三个摘音。摘音是戏曲中“板”的音响的模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左手大指和食指把琴弦捏住;另一种是用左手大指的指肚按住琴弦,右手则用琴竹尾部拨奏这根琴弦,演奏时注意摘音后的半拍旋律要弱起,特别注意音色与情感的一致,提高音乐的表情性。该乐段的末尾,为了烘托气
6、氛,运用了山口外侧滑拨。山口外侧滑拨是在林冲夜奔中首次使用的创新技法。演奏方法比较简单,将左手边的盖子打开再用琴竹的尾部从山口的底部滑拨到顶端再滑向底部,循环进行,这里要特别注意上滑时速度稍快,下滑时速度减慢,最后根据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终止。这段使用山口外侧滑拨主要是描绘出水流的声音以及寒风凛冽的声效,也为接下来的夜奔乐段做了铺垫。三、第三段夜奔夜奔乐段分三个小段,刻画了林冲屡遭奸臣迫害,被逼无奈,夜奔梁山的生动情景。第一段是C调,小快板,运用了二重对位的形式,两个声部此起彼伏的旋律交错,一下将夜奔的主题凸现出来,刚开始弱起渐强,由慢渐快但整体速度不能太快,落竹要坚定,触弦时间短促,左手旋律要
7、有很强的律动感,符合本段主题。右手作为伴奏旋律配合主旋律,起到保持节奏和速度的作用,随着左手主旋律线条发展,以连续八分音符呈现,在保持平稳速度的同时也伴随左手的旋律,音区一步步向高音发展,整个乐段的情绪也一步步推向高潮。表现出主人翁林冲下定决心奔上梁山的内心世界。演奏时要注意小臂发力带动手腕,手腕的摆动幅度要小,要有弹性,这样无论是力度上还是整齐度上都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第二段转为G调,慢起渐快,作者运用了鱼咬尾的手法(鱼咬尾:中国传统音乐的作曲技法,一段旋律的尾音是第二段旋律的开始音,形成一种首尾相连的形式。民间称之为鱼咬尾),具有浓厚的传统戏曲味道。前面的落音就是后面的节奏重复音,环环相
8、扣、步步紧跟,再加上板鼓和铃鼓这两件戏曲打击乐器的伴奏,将本乐段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的速度处理很重要,作者明确标记慢起渐快,演奏时一定要稳住节奏,做到有条不紊,注意击弦的准确性,身体可以随之有所移动,要注意每一小节的重音在弱拍上,这个重音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步加强,表达了林冲夜奔天黑路滑的艰难以及兴奋和不安的复杂心情。从116小节开始,速度定为每分钟144拍,强调第三拍的重音,情绪上较之前一段要更加紧张冲动。第三段又回到C调上,急板,速度极快的左右手交替击弦。作者非常巧妙的运用了四连音的方式以及大量运用拍板、拍鼓、小锣、小钱伴奏重音与打击乐的节拍相配合,极大地表现出了戏曲中“紧打慢唱”
9、的效果。此段还运用了扬琴特有的“衬音”技法,以快速的一、三衬音来加强乐曲的戏剧性。在演奏技术上并没有大的障碍,关键是节奏的把握,要求演奏时两手交替均匀,做到快速的同时又四平八稳。四、第四段风雪风雪乐段分三个小段,描绘了主人公林冲深夜出逃梁山时风雪交加的场景。也体现了他不畏权贵、临危不惧、奋勇向前的精神。第一段是D调,急板,较为自由,运用了大量的连续的半音阶上行和下行、音阶模进。开始两小节的低音,要特别注意力度的变化,橄榄形的力度变化即由弱渐强再到弱,让人感觉到风云突变,暴风雪马上来临,凸显了主题。167-173小节是一组由下至上的音阶模进,以这组最高音的轮音演奏收尾。两小节的自由轮音要充分地拉
10、开,使其更有张力,气口之后链接一组下行半音阶。速度与力度的变化非常明显也格外的重要,速度的变化表达了林冲紧张、挣扎、矛盾的内心世界。力度变化描绘了风雪的忽大忽小、忽强忽弱的恶劣环境。整个这一小段,从技巧上来讲有一些难度,因为速度较快,连续的半音阶上下行,要求演奏时要注意掌握好节奏,这里的节奏包括乐曲和自己内心的节奏两方面,左右手交替要均匀平稳。第二段转为G调,急板,力度相比上一段整体较强,林冲英雄豪迈的主题旋律再次出现,主旋律的变化音下行,音阶的反复交错进行形成华彩性乐句。表现主人公与风雪搏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以及投奔梁山的坚定信念。这段在演奏中要注意突出加重音的双音,注意减小动作幅度,放低
11、放平。第三段回归C调,更快的急板,华彩乐段,运用了连续变化音阶、半音阶的上行和下行循环交替。在这里,全曲的情绪层层推进一直推向最高潮。风雪段的结尾运用了摇拨滑抹的技法。首先把左马条第一个音马弦定为减三和弦(#fac),右手用拨片或者琴竹尾尖进行摇拨,左手带滑音指套从琴弦的左端向右连续滑抹,生动形象地营造出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声效气氛。运用摇拨滑抹这一技法时,要注意右手的均匀与密度,以及弱力度的控制并同左手的渐进至渐退过程紧密配合。这段音乐的技巧难度是连续的半音阶爬行,演奏时手臂放低,加强指腕结合,以手指为主手腕为辅,力度随着音高的指向进行控制。五、第五段上山上山乐段是C调,广板,分三个层次,整
12、段由双音琴竹演奏,三和弦与七和弦大量使用加之大鼓、吊钺、小锣、小拨的伴奏,将辉煌地、慷慨激昂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再次出现的主题形象与前面乐段的两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英雄悲壮的主题得到升华,音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色彩,给人以慷慨激昂、气势如虹的感觉。第一个层次是1一7小节,广板的开阔,双音琴竹厚实的音量凸显了气势。由于双音琴竹弹性不是很好,演奏时要注意音位以及单音双音交替的准确性,持续的大力度会导致手臂僵硬,要特别调整好身体肌肉及精神的张弛度。第二个层次是830小节,速度转快,一连串的三连音演奏要保持力度与气势的延续,由慢渐快,弱起渐强最后推向极致,表现林冲上梁山兴奋坚定的英雄气概。这一层的难点在于三连音的演奏相对自由,演奏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表现力,注意三连音的节奏,调整呼吸节奏,动作幅度要小、快、灵。第三个层次是31-40小节,速度稍慢还原到广板表现慷慨开阔的气势。独奏与拍板、板鼓等带有戏曲味道的打击乐相结合,更是使得浓重的戏曲音乐色彩贯通其中,铿锵有力,最后的三个主音强奏须“掷地有声”,全曲结束在辉煌激情的高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