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河自尽的执法者——浅析《悲惨世界》中的沙威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河自尽的执法者——浅析《悲惨世界》中的沙威形象.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投河自尽的执法者一浅析悲惨世界中的沙威形象雨果(ViCtorHUgo)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创作活动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而悲惨世界(1.eSMiS6rables)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曾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在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中,雨果展现了从滑铁卢之役到七月王朝末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描绘了一幅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场景。生活在在这种背景下的警察沙威,是服务于法国社会僵化制度和专制制度下的忠实奴才和冷酷残忍的爪牙。沙威是贯穿悲惨世界全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如果没有沙威,冉阿让就不会知道芳汀和
2、珂赛特的存在,就不会知道尚马秋的含冤被捕,也因此会永远心安理得地当他的马德兰市长,那这部小说也就称不上什么文学巨作了。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永远像是一个不重要的人物,但雨果在书中赋予了他如此重要的使命,却对他着墨不多,直至临死之时才将沙威的内心世界和盘托出,使得这一人物虽然在全书中出场不多,但又给人无处不在的感觉。一、沙威的偏执:“秉公执法”的执念沙威,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话题与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国内学界,很多人都对沙威存在着误解,大家通常认为他就是反派一号人物。因为在任何作品里,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所以据传统观点,沙威是恶的化身,是个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魔鬼,
3、代表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家伙最后的自杀是良心发现后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遗臭万年。可事实并非如此。在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无双里有一句台词:只能看到黑跟白的人,永远都是失败者。笔者认为这一台词也适用于国内学界。大部分人认为罪犯就是罪犯,一个人一旦犯错就不可原谅,非黑即白的观念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只分为两种人,好人和坏人,殊不知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也会办坏事。其实,不能简单武断地用好人或者坏人来理解沙威。他个性中有着一种坚持,坚持一词在这里不一定是褒义。儒家讲“择善固执”,选择好的然后坚持。沙威把法律放在绝对正义的一面,并且努力维护它,只是人难免受到各种的限制。但是在最后,他却用生命为自己的错误
4、选择忏悔,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实,沙威天性善良,并不是故意为恶,而是出于一种善意,坚持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已。有例为证。芳汀因为生活所迫当了妓女。有一天,一个无赖侮辱了她,并发出挑衅,芳汀为了维护尊严还手打了无赖。沙威看到无赖脸上的伤,立即判芳汀有罪,无赖一脸得意。芳汀苦苦哀求沙威警官放过她,她还有一个小女儿需要照顾,不然也不会当妓女。沙威充耳不闻,毅然要将芳汀送到监狱。如果芳汀进了监狱,她就没法给女儿邮寄生活费,那么她的女儿就会被赶出“收养”她的旅馆,继而很可能被饿死。但是沙威从不去考虑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的偏执让他考虑不到穷人的疾苦以及事情地真相,只一心考虑维护法律。无赖被人打伤,打人者按
5、法律理应接受惩罚。仅此而已。人要有信念,但不要偏执,因为偏执会摧毁一个人。二、沙威价值观的崩塌与瓦解:囚犯冉阿让的转变冉阿让身份的转变第一次使沙威怀疑他坚持了几十年的法律。他们两个是如此的相像:都出身卑贱,都信念如铁;一个决心扬善,一个立誓惩恶;一个百折不挠,一个屡败屡战;一个矢志不移,一个忠心耿耿;一个善恶分明,一个嫉恶如仇。但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一个是逃犯,一个是警察。他们有三次经典的对峙,第一次是在冉阿让成为市长后。当他人陷入困境时,冉阿让及时伸出援手。市长力气之大,令人印象深刻。这也使得沙威联想到当时的那个囚犯24601号,因此对市长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但沙威后来抓捕到了一个和冉阿让长得
6、很像的人,继而打消了自己的疑惑。但在法庭上,冉阿让却不想让那个可怜人替他顶罪,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布了自己的囚犯身份。这令沙威大吃一惊。这么一个“狡诈的”囚犯居然会因为救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而让自己几十年的潜逃暴露无遗。冉阿让本可以坐视不管,继续当他受民众拥戴的市长,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第二次发生在冉阿让加入了街垒之后。沙威化作密探被众人抓住,冉阿让提出让他亲自处决沙威,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割断的不是沙威的喉咙而是绑住沙威的绳子。冉阿让的报仇方式,就是放走沙威。这也给沙威心里留下了一道怎么也缝不上的伤疤,同时也为日后沙威自杀埋下了伏笔。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因为之前冉阿让在法庭上的举动,以及后来
7、的行为和对待他的态度,可以说是导致沙威最终崩溃的直接原因。当冉阿让将他从革命党人手中释放后,这个自认为是法律的守护者,并坚信自己是除暴安良的好警官,沙威用他那点可怜的智慧,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个昔日囚犯的种种行为。后来,由于内心中一直存有的警察的使命感,沙威在塞纳河下水道口堵住了冉阿让,但他内心的矛盾又使他最终选择了放走曾经的囚犯。冉阿让的所作所为,让这个曾经极度自信的警官彻底崩溃。曾经精心构建的法律大厦顷刻间坍塌了,而新的世界观又没有建立的基础。在这样极度的矛盾之中,沙威最终选择了自杀。在那个年代,所有的法律都来自所谓的王权,沙威毕生都没有越轨,哪怕让他死亡,他也要守卫他的信仰:法律。可能很多
8、人觉得他可悲可怜,愚蕊无知,但或许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他永怀公正正义,有强大的使命感,穷其一生只为守卫法律。三、沙威悲剧的源头: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环境其实,沙威的执拗与悲剧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源头。沙威就出生在监狱,他的母亲是一个用纸牌算命的流浪女,而他的父亲也是一个苦役犯。但一个在监狱里长大的孩子并没有成为罪犯,而是成为了向监狱投放犯人的掌权者。沙威在当时可恨可憎,但他并不虚伪。他是一个一直“有信念”,“有信仰”的人。但他的信仰只是现行的法律条文,高高在上的国家,是对权势的绝对服从。尽管如此,他所做的不过是恪尽职守。职业责任已经成了他的本能,他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甚至可以说是入戏太深的地步。可
9、就是这样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在最后却动摇了。他的动摇始于冉阿让枪下留情,放他一命的那一刻起。沙威明明已经追踪到了他的猎物,他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下水道的出口将冉阿让置于死地。可他只是轻轻一侧身,放走了冉阿让。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做出挣脱法律禁锢的决定。可就是这唯一一次的选择却让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沙威无法忍受自己坚守了几十年的法律竟然如此不通人情,又为自己之前判下的冤假错案而后悔,更为重要的是,冉阿让的转变与以德报怨使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因此,当他从巴黎塞纳河桥栏上纵身跃下,笔者并没有惊讶,也没有流泪。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解脱,至少他不需要用余生来后悔。他的父母就是罪人,他的一生就是在法的权威和绝
10、对中度过。因而,失去了对法律的信仰,他也就失去了一切。沙威异常痛苦地站在桅杆边,十几个小时以来,他心里一直十分混乱。冉阿让饶恕了他,这使他惊愕;他饶恕了冉阿让,这让他吓得发呆。他究竟怎么啦?交出冉阿让?这是忘恩负义。让冉阿让恢复自由身?这是公然藐视法律的权威。他在矛盾中思考,他自问:“这个苦役犯,这个绝望的人,害我追捕他到了迫害他的地步,而我曾倒在他的脚下,他本可以复仇,为了泄愤,也为了自身的安全,他都应该复仇,但他却赦免了我。他做了什么?尽他的责任?不是。这是进了一步。而我,也饶恕了他,我做的又是什么?尽了我的责任。不是。也更进了一步。这样说,在职责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1这使他惊慌失措,他
11、的天平也散了架。他感到一种奇怪不可言说的痛苦,一种良心在除去蒙蔽后的痛苦。这是他在跳桥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这并非冲动,而是无奈。虽然沙威坚持着病态的正直,但他并非恶贯满盈。甚至,他才是悲惨世界里最伟大的人。他尽忠职守,刚正无私。所有囚犯看到他都害怕。他被冉阿让救了,后来他抓到冉阿让这个逃犯时,他也选择了报恩,放走了冉阿让。这样一来,他就徇私了。对于他来说,这是耻辱,因为违背了他信仰的法律。不放,那么就没法报恩,进而违背了自己的良知。当忠义不能两全时,他选择了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也就只是个普通人了,他的伟大在于,“他还尽了忠,用生命来尽忠。2沙威的可贵之处又在于他的英勇和正直,这两个优点在当时
12、混乱不堪的社会中显得别致而又令人充满安全感。他熟记每个罪犯的脸,是个职业素养高超的优秀警察。几十年如一日,他耐心地追踪着罪犯。他从不动用私人感情,他雷厉风行,追捕罪犯时计谋百出,他牢牢地恪守着警察的天职。如果在法治社会,这样一个警察是捍卫法律的坚定后盾。如果当今社会多些沙威式的公务员,正直不阿、尽忠职守,那么贪污腐败、懒政怠政现象发生的概率就会下降很多。说到底,沙威的悲剧是生活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其实,他也是个深受封建君主专制毒害的可怜人。沙威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法国社会的悲剧。而沙威的自杀,正是因为作者雨果坚定地认为:善良终将战胜邪恶。四、沙威人性的复苏: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及雨果
13、,必会想到他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在这部史诗巨作中,人道主义的光芒更是无比耀眼。沙威并不是天生冷酷无情,只是人性被严苛的法律、森严的等级制度所扼杀。他原本以为,终结罪恶的是至高无上的法律。但当他与冉阿让重逢后,他原有的价值体系却渐渐崩塌直至瓦解。冉阿让曾经是一名贫苦农民,因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重刑。但严苛的法律并没有让人对秩序心生敬畏,反而让人失去本心,进而痛恶社会。被捕十九年后,当他逃出监狱时,他心中充满了对不公平、不公正社会的仇恨,充斥着强烈的报复心理。但人道主义却能让曾经的罪犯弃恶从善、终止犯罪。一位善良的主教收留了冉阿让并用爱心感化了他。放下复仇心理的他,在主教的影响下,开始立志做好人,行
14、善事,也开始用爱心去感化他人,从此在社会上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最终,社会上少了一个报复社会的囚徒,多了一个善待他人、一心为民的市长。可以说,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而小说也通过他和冉阿让宣扬了以“爱”“仁”“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而在沙威的认知里,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一名苦刑犯怎么会改过自新,成为民众爱戴拥护的市长?然而,这位市长后来却拯救了沙威的性命,他的内心更是陷入到了无尽的纠结与痛苦之中。一直被压抑的人性不断地试图冲破法律、等级和习俗的枷锁。最终,人性战胜了他一直奉为圭臬的法律,他放走了冉阿让。这是人道主义对腐朽社会斗争的胜利,传递了为维护人的尊严、价值、情感而顽强反抗的精神。但沙威
15、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平静,最终为法律反噬,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职,选择了投河自尽。沙威这一由偏执到转变再到被救赎自杀的悲剧,揭露了冷酷、残忍的社会本质。一名执法者放走犯人,选择投河自尽,更是对资产阶级法律莫大的讽刺。从沙威的悲剧,我们能发现,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于“唤醒被社会钳制的人的本性,重新建立人的主体性,是对中世纪以来高高在上的神权的反拨,重新肯定人的地位、价值。”3总而言之,仁爱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冉阿让的转变冲击了沙威原有的坚不可摧的价值世界,人性的光辉也开始闪耀在铁面无情的执法者身上。但腐朽的罪恶的资产阶级法律与等级制度力量依然强大,吞噬了这位人性已经复苏的警察。这是雨果对贫苦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是对当时法国社会的强有力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