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考场作文你能做到“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吗(排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考场作文你能做到“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吗(排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写考场作文,你能做到“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吗?葛福安一、一道题引发2024年深圳二模的论述文阅读,节录了当代青年研究主编康岚对社会学家项飙的一篇访谈。其中第5题的题目是:5.项飘在访谈中提到,他对话题的表达“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请结合访谈分析其表现及效果。(6分)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是对项飙在访谈中的话题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其参考答案是:描述性:用生活的例子具体描述“时间的暴政”“附近”等抽象概念。针对性:针对人们被逻辑时间统治、不再关注附近,年轻人感到生活失控等具体问题发表意见。效果:使学术观点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也更能激起人们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思考。这里不想围绕这类题的答法来展
2、开,只是想把考场阅读和表达结合起来,由这篇文章的写法,拓展到对考生的启发。就是这篇推文标题所言:写考场作文,你能做到“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吗?或者进一步而言,在写这次深圳二模作文题“在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分析”这道作文题时.,你有没有想着也让自己的表达“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因而也能让文章“观点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也更能激起人们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思考”。二、如何做到描述性?在访谈中,项飙在话题中进行“描述性”,主要体现于对当下生活的概述。1.关于时间的暴政: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对快递
3、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项飙把描述的视角对准现实生活中很具有普遍性、世俗性、生活化的场景,如果说“一袋烟的功夫”“从你家到荷塘边”这类描述性语言还不能体现出当下时代特征的话,那么,“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则可能是每个人都可能有过的感受或心理活动,而项飙对把这种描述性内容放置于“时间的暴政”的话语情景中,则有了深刻的力量,这让这种描述性内容突破习焉不察的状态,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力量。2.关于附近的消失: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4、,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项飙这句话特别容易理解为写给“城市人”,“邻居”比邻而居却形同陌路,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关系到自己小区的清洁卫生、自身的健康,自己品尝水果时的甜美,却仅此而已,至于这些人的背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则是空白,彼此没有任何交集,人与人的生活,如同科幻作家郝景芳所写的北京折叠那样,社会被分成彼此隔离的三个空间,三个空间之间难以沟通与融合。这次深圳二模选出来的标杆卷中,就有几篇体现出较为突出的“描述性”。在进行科学分析时,首要工作就是避免虚假信息的干扰。世界末日的谣言从网络世界销声匿迹不久,“震惊”“专家说”等标题又领着新的谎
5、话于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中粉墨登场。青年人倘若被这些虚假信息阻挡,又谈何用科学分析之法在信息时代大展身手?(2号标杆作文以科学分析之法,解决信息时代正解)古人曾根据日常生活所见,片面地“天圆地方”的结论。直到航海家发现“远处的船杆出远渐消失”这一信息,才经过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由此而见全面的信息和多角度的考虑是科学分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号标杆作文避免“貌似”,学会科学)三、如何做到针对性?应该说,项飙访谈的针对性,主要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的一面来展开的。比如“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的总结,不可谓不发人惊醒,他用“时间的暴政”一词,概括出现实生活的普通人的生活中
6、习焉不察却又振聋发腺的力量。再如,对于“附近的消失”,项飙一方面分析出“附近”对于现代人的生活的重要性,说“附近,它是一个空间,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没有“附近的人”,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如此重要的“附近”,我们却经常是视而不见的。这里不由人想起2008年上海高考唯一的一篇满分作文他们: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
7、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当时的阅读评析这样评价: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很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人却很少。
8、作文在客观描述、合理想象之中又饱含真情实感,不愧为上乘之作。这篇作文把思想深度用朴实的文字表现出来,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时尚的包装,但是立意角度新,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引发了阅卷者内心的共鸣。而文章的最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四、描述性与针对性可以融合描述性和针对性,可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让文章有针对性,决定了文章需要对当代、现实进行描述性展现,而这种展现,会让文章的针对性更强。从根本上来说,描述性和针对性是一种写作的立场,一种关注现实的价值追求。而有了这种追求,文章自然就会超越做表面文章的肤浅,走向写作表达的
9、本质。这次深圳二模“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分析”作文题的标杆作文的有些文段,就很难让人分开哪些是描述性,哪些是针对性。互联网的日益发达,极大地便利了信息的传递,让我们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信息。但是,我们所看见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视角,我们所听见的一切也都只是一个观点,我们必须在不可避免的有限视角中学会科学分析,这样才能逐渐地接近事实与真相。反观日前的数起“网暴”事件,有多少人在仅阅读了一条新闻报道后便认为是全部的真相。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背后可能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群起而攻之,只剩一场又一场闹剧。(4号标杆作文执科学分析之剑,迎信息时代之风)五、描述性和针对性的背后如果2024年深圳二模的
10、论述文阅读的第5题要改成:从项飙访谈、话题的特征“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中,你能推断项飙研究社会学而有所成就,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6分)这个题目的背后,更多的是从文章中读出“人”,我们可以“知人论世”,来探知文章的内涵和意义,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文章出发,去理解写作者的个性、品格、格局,当然也可以从文章中读出写作者的研究方法。比如项飙,他有一本书,书名叫把自己作为方法,文如其人,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是高考考场作文,也要让阅卷老师更多地在你的文章里读出一个高水平的你,而体现出这个“高水平”的方式和方法,可能很多,但是,“描述性和针对性”的突出和强化,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你觉得
11、呢?附2024年深圳二模论述文阅读题:“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飒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炀?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当
12、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13、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这些人对你的生活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他们来组织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我们对这些“附近”经常是视而不见的。这个“附近”,它是一个空间,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在这里面,有很多很细密的又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所以我提出,要关注“附近”。一方面是要重构自己的生活,目等自己从“时间的暴政”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是在主观意识上,要重新树立一种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这个话题的表达,既有带本性,也有号号修。后来大家觉得“
14、附近”值得讨论,大概是因为它的确有针对性。康岚:.您说过,“重建附近”不是一种论述,而是一种劝说,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劝说。为什么“附近”对年轻人尤其重要?项飙:当时我好像还提到,年轻人关心的就是两极。一方面他们非常关注自我,比如考试、毕业以后去哪里等,对这些问题很焦虑;但是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他们又非常关心远方,比如全球的一些危机、民族的兴盛啊,这些由各种柚象说法形成的宏大叙事,造成了社交媒体上各种辩论中很大的情绪波动。但是人们对自己周边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认知反而是很模糊的。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事情都讲不清楚,那他讲远方的事情肯定也讲不出什么意思来,因为他缺乏对人的经验进行洞察的能
15、力,他讲来讲去都是书面上的词语。所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我觉得,学生不懂得“附近”,也就不可能懂得世界。我在想,“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后来会引起反响,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它点出了一个症结,就是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失控的。一方面,年轻人觉得社会非常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他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选择,特别是从小地方出来的或者说一般家庭的孩子,只有考学这一条路,这造成他很累,但又不知道未来究竟能不能获得他要的东西,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一旦超出他那个“泡泡”,是一个好像特别不能把握的世界。从这两重意义上来讲,年轻人都觉得不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当觉得自己的生活失控,感到焦虑、劳累、恐
16、惧和无意义时,他会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愿望,就是要重新在生活里找到一个抓手,重新找到一个锚、一个立足点。那这个立足点是什么呢?我觉得,大家在“附近”这个意象里看到了一种可能,觉得“附近”可能是一个新的抓手和立足点,是大家重新建立对生活的可控感、至少是可知感的一个基础。康岚:为什么“附近”能够满足这一点?项飙:因为“附近”跟地方、跟社区、跟小区、跟群体、跟部落都不一样,“附近”不是一个有边界的单位。跟“附近”最接近的单位可能是社区,但在社区里面是一群相对固定的人,它有相对固定的边界,内部的关系是稳定的,人员是相对同质的。但“附近”不一样,就像我前面说的,在“附近”,你要看到那些卖菜的、卖早点的、搞保洁的;而且这个“附近”是跟着你走的,你走到哪里,“附近”就跟到哪里。所以“附近”跟社区不一样:第一,它很强调人的具体的经验,强调你怎么去看它:第二,“附近”不是一个可以行政化的、可以去客观描述的单位,“附近”是以你为中心的。在这个意义上,可能“附近”有它特别的使用价值吧。(选自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6期,有删改)5.项飙在访谈中提到,他对话题的表达“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请结合访谈分析其表现及效果。(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