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等职业学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代码:610102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且符合国家、省招考文件精神取得入学资格的社会人员。三、修业年限:叁年四、职业面向:面向农业技术员等职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服务等岗位群。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米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农作物生产与经营农艺工、植保工、农产品经纪人、农情测报员等根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2果树生产与经营果树工、植保工、果类产品经纪人、农情测报员等北方常见果树(莘果、荷荷、桃、梨、杏、李、樱桃、石榴)的生产与经营3蔬菜生产与经营蔬菜工、蔬菜园艺工、蔬菜产
2、品经纪人、植保工等根菜类、茎菜类、叶莱类、花菜类、果菜类蔬菜的生产与经营,栽培设施建造4花卉生产与经营花卉工、蔬菜产品经纪人、植保工、插花工等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和肉质类花卉的生产与经营5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作物种子繁育员、农作物种子加工员、种子经纪人等农作物良种繁育、加工和经营6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植保工、农情测报员等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生产中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防治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植物遗传、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植物生长环境、土壤与肥料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大田及园艺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现代农业装备及农业信息技
3、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现代农作物生产、现代园艺植物生产、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及要求本专业通过理论、实跄、实训、实习等环节,使本专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农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种子安全生产知识;(3)掌握植物病理生理学、农作物栽培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农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田间试舱与统计等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4)具备认知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因素调控的方法、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识别、智
4、能化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2 .能力结构及要求(1)识别土壤、植物等类别,进行组织培养的操作及应用的能力;(2)具有农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生产的能力,掌握1至2个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3)具有农产品贮藏和初加工、农药使用、农业科学实验和新技术开发推广的能力;(4)具有常用农机具的使用与维护能力;(5)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6)具有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销售农产品;(7)具有农业绿色生产、节能减排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能力;(8)具有农业安全生产与自我防护的能力;(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10)具有社会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竞争和创业、创新能力。3 .素质结构及要求(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品质,树立学农、爱农、立志服务现代农业技术速设的思想意识;(3)具有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工作、科学研究及创新创业的能力;(4)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 .毕业要求(1)成绩要求实施学年制教学方案的,修满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岗位实
6、习合格,准予毕业。(2)技能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人计划中,获取专业技能方向技能证书并获取与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相关的证书。(3)技能证书要求农艺工、果树工、花卉园艺师、种子繁育技术员等。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课程表1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403哲学与人生404职业道德与法治405信息技术806历史807体育与健康808艺术809语文42010数学42011英语42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政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按照从具体到抽象、
7、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科学编排不同学段分册内容和呈现方式,注重将系统性与学段针对性、严谨性与学生适宜性紧密结合,体系完整、重点突出、螺旋上升。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政课,心理健康部分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职业生涯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
8、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人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3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4 .职业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政课程
9、,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5 .语文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
10、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6 .数学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7 .英语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
11、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8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爆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9 .历史贯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
12、目标,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0 .艺术本课程包括音乐、美术等内容。11 .信息技术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和WindOWS环境下文字录入、文本编辑、排版等操作,表格构造、数据计算,幻灯片的制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人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Inlelnet)的初步知识。(二)专业核心果课课程专业核心课课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参考学时1植物生产与环境4202农业生物技术2803农业化学应用804现代农业设施801.植物生产与环境11.1 要使学生
13、了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掌握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环境因子的特点、变化以及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能够区分种子和幼苗类型,识别当地常见植物类群,学习显微镜的操作、徒手切片、生物绘图、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技术。1.2. 植物生长环境调控:主要了解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种类;掌握激素、温度、光照、水分、矿质营养、土壤等主要因素对植物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能够判断植物生长环境因素的优劣;学会根据植物种类和品种,调控限制影响环境因素。1.3. 植物保护技术:主要使学生了解植物保护发展概况;掌握植物病害、虫害、常用农药的基础知识;能够采集、制作昆虫标本、植物病害标本,识别常见昆虫、植物病害症状、
14、农药和剂型,学会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农药的配制和使用,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1.4. 物生产与气候:主要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与气候关系,掌握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及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防御措施,熟练掌握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指导作用。2 .农业生物技术2.1. 掌握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繁育的的技术环节,能够根据繁育作物种类进行制种地的选择,学会播前准备、播种、田间去杂、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去雄、收获、晾晒、精选、包装等技术环节,以及各个重点环节的质检方法和技术。2.2. 2掌握植物组培技术并指导生产,了解组培技术在菊花、蝴蝶兰、大花蕙兰、美国红护、马铃薯等经济植物的应用。2.3. 掌握农业微生物分类、
15、分离技术、培养技术、保藏技术等,了解微生物在生产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2.4. 了解食用菌分类与价值及生产的现状和趋势,掌握食用菌菌种分离与培养技术,能够进行食用菌生产操作。3 .农业化学应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烧合烧的衍生物,糖、脂肪、蛋白质和高分子化合物等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能够进行溶液,滴定的分析操作;学会将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应用与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具体生产实践。4 .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设施的代表是智能化温室,现代化温室是实现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设施。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
16、活力的产业之一,它主要包括设施果树、设施蔬菜和设施花卉三大类。主要让学生掌握现代农业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设施工厂化育苗,蔬菜设施栽培,花卉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果树设施栽培。(三)专业(技能)方向课课程作物生产技术方向课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参考学时1农作物生产技术3802园艺植物生产技术4203休闲度假农业401 .农作物生产技术了解农作物的概念、分类,耕作制度等知识;概述小麦、水稻、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甘薯等农作物的生产概况、生物学特性、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等概念;掌握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规律和各种农作物各生育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能够操作完成常见
17、农作物的播种、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农艺工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求的核心技能;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灵活运用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理念。2 .园艺植物生产技术3 .1.果树生产技术了解果树栽培及经营等基本理论;掌握北方主要常见果树树种的常规栽培技术及常用的设施栽培的操作技术要点;能够识别常见果树种类,学会北主常见果树的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4 .2.蔬菜生产技术了解蔬菜作物的栽培制度、栽培设施的类型、性能;掌握设施小气候环境调控方法和主要蔬菜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
18、等环境条件及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学会根据市场需求规律和各种蔬菜的生产特点,及时调整所种植蔬菜的种类。5 .3.花卉生产技术了解花卉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花卉分类方法与常见花卉种类;掌握草花、盆花、切花的生产、管理养护技术;能够进行鲜切花的采收、分级、包装、冷藏等处理操作;学会各种花卉的应用、设施设备的应用。2.4了解食用菌生产准备,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能够进行食用菌栽培生产操作及常见问题处理。6 .休闲度假农业主要让学生了解休闲度假农业的特点,掌握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耕文化游、务农体脸游、农业科技游等休闲农业特色及运营模式。(四)技能实训果课程技能实训课课程设
19、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1艺术插花702蔬菜嫁接701.艺术插花艺术插花,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作品的艺术形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作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7 .蔬菜嫁接蔬菜嫁接以广大
20、读者喜闻乐见的图解加文字说明的表述方式,介绍蔬菜嫁接育苗技术。内容包括蔬菜嫁接育苗的重要性与原理,蔬菜嫁接育苗的设施选择、容器使用、浸种催芽、瓜果蔬菜的育苗嫁接操作及接后管理,以及黄瓜、西葫芦、冬瓜、西瓜、甜瓜、茄子和番茄等8种瓜果蔬菜的育苗嫁接、苗期管理、茬口安排与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全书重点突出,内容新颖,技术先进,形象直观,实用性强,便于学习与操作。适合广大菜农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五)拓展课程拓展课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1社交礼议202农产品营销203农业新技术201.社交礼议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使学生首先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理论
21、,具备社交礼仪的理念,并认识社交礼仪活动的规律,了解社交礼仪活动的程序;其次要懂得一般社交礼仪行为的规范,具备社交礼仪的基本技能;最后要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2 .农产品营销了解农产品营销的相关概念;掌6握农产品市场带求调查的手段和方法,制定农产品企业的营销战略方案;掌握农产品市场分析的能力、开发客户的措施、识别竞争对手和制定竞争方案;能够确定农产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定位;能够进行农产品品牌塑造和开发;能够对农产品定价和调整价格;能够进行农产品销售网络布局和物流管理:能够制定有效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并予以执行。3 .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技术
22、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从学术性刊物转变为技术性刊物,直接面向“三农”,成为以应用为主的传播先进生产力的媒介。该刊立足北方地区,面向全国农业生产以宣传介绍、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为重点,力求全面反映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最新动态。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生产顾问、国外农业、新技术讲座、读者服务台、农业环保、大田农艺、果蔬世界、特种种养、植物保护、土堞肥料、优新品种等。(六)岗位实习由学校组织可在农作物质量监督控制、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产品加工贮藏、农产品销售等机构开展完成,也可到花卉公司、蔬菜基地等相关企业岗位实习,结合工作内容撰写工作总结或提交工作成果,培养学生的综
23、合职业能力,毕业实习环节一般要求安排6个月。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整体分配表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学年学期入学教育、军训课程教学专业技能实训岗位实习寒暑假毕业教育/社会实践合计一1220224220222二120222220222三1202022020E计2100820130表二、教学学时比例安排项目学时数百分比(%)公共基础课课程174039.4专业核心课课课程86019.5专业技能方向课程84019拓展课课程601.4岗位实习70015.9总计4410(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安排二三四五六2020202
24、02020公共基础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22职业道德与法律4023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402哲学与人生4025语文420334476数学420334477英语420331178历史80I1119体育80111110艺术80111111信息技术8022小计174016171721专业核心课程12植物生产与环境42077713农业生物技术2807714农业化学应用802215现代农业设施802小计86018187专业技能方向课程16农作物生产技术38088317园艺植物生产技术4209SI18休闲度假农业402小计8400017187拓展课程19社交礼议20I20农产品营销2021农业新技术201
25、小计60111技能实训艺术插花702周蔬菜嫁接702周岗位实习70035入学教育、军训70同学时数3535353535总合计4410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队伍结构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15:1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2 .专任教师具有中职教师费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扎实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3 .专业带头
26、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态势,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农业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4 .兼职教师主要从农业生产与经营相关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农业生产与经营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农艺师/技师/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在农业生产、科研、销售、质检等技术岗位工作5年以上。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二)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需的专
27、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满足电源、光照、温控、安全条件,配置课桌、黑板、基本教具、网络接口或网络环境。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5 .校内实训室(基地)基本要求具有种子检验室、植物组织培卷室、土壤检测分析室、植物病理实验室等,各实验室工具和设施设备齐全,为学生们创设了良好的实训基地。6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选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经营、现代农业技术服务等企业作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基地建设规模要与实训学生规模相适应,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实训中心,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实训设施齐备,
28、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与专业建立紧密联系的校外实训基地应达10个以上。(1)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涵盖当前农业生产、检验、加工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安排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2)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
29、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等。1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2 .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涉农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有关农业生产、检验、加工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营销案例类图书等。3 .数字资源配备基本要求建设和配置与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
30、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四)教学方法遵循农业生产规律,突出专项技能培养。以农作物生长周期为切入点,明确职业岗位群,依据植物的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成熟采收期等植物生长周期,对调研采集的生产岗位现状分析,得到由现代农业种植生产管理、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现代农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现代农业服务5个生产岗位构成的中药种植职业岗位群。在理论教学中密切结合实例,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企业实践与工作经历,结合自身专业学习的特点,开展1个技术技能提升专题,并将专题成果以
31、报告、论文等成果方式体现,作为学业考核的重要凭证。(五)学习评价(1)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评价,同时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进取精神等纳入评价内容。要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主要从学生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徐合测评;结果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炼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2)积极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探索学
32、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模式,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组织参与考核评价。在企业顶岗实习环节上,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3)切实落实双证书制度,在第四学期末将对学生进行种子检验员、农作物植保员、农业技术员等技能的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专业核心技能考核合格证书。对于已考取中级以上证书的学生,可免修相应考试的课程。(种子检验员对应:植物与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农业技术员对应: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作物植保员对应: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农药化学;取得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中草药栽培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药用植物栽培
33、技术)。(六)质量管理1 .学校和专业应建立专业速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2 .学校、专业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3 .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4 .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九、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