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骥才作品中的市井人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冯骥才作品中的市井人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冯骥才在作品中描写了很多市井人物,塑造了泥人张、刷子李等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市井人物大多取材于天津的民间传说,作者赋予了他们天津人的集体性格,既写了他们幽默、乐观、认真等优点,也写了他们自私、固执、小气等缺点,作者还将天津方言和民风民俗写进小说,描述了他们丰富的市井生活,给小说笼罩上了一层“津味”色彩。这些市井人物身上体现了天津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是天津的灵魂。本文将主要分析冯骥才笔下的市井人物的人物形象,以及创造这些人物的意义。关键词:冯骥才市井人物创作动因人物类型意义AbstractFengjincaiinmanycommoncharacters,shapetheclayfigurinez
2、hang,brushlee,suchasthetypicalcharacters,mostoftheseminorcharacters-amaterialsoftianjinoffolklore,theauthorgavethemthetianjinpeoplescollectivecharacter,bothwrotewiththeirhumorandoptimistic,earnest,alsowrotetheirselfish,stubborn,stingyandothershortcomings,theauthorwillalsotianjindialectandfolkcustoms
3、intothenovel,describestheirrichcommunitylife,tothenovelenvelopedinalayeroftaste,tianjin.Thesecharactersembodytheuniqueculturalspiritoftianjinandarethesouloftianjin.ThispaperwillmainlyanalyzethecharactersinfengjicaisworksandthesignificanceofcreatingthesecharactersKeywords:FengJicai;characters-a;Writi
4、ngmotivation;Thecharactertype;meaning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市井人物的创作动因1()作.的成长环境.1(二)作家的自觉选择2二、市井人物类型3(一)手艺人3(二)商人5(三)江湖人6(四)仆人8三、刻画市井人物的意义9(一)现实意义9(二)文学意义10四、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4论冯骥才作品中的市井人物徐高峰乡土传奇是冯骥才分类文集之一,包括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和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俗世奇人全本系列小说是由五十四篇短篇小说组成,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怪世奇谈系列小说包括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故事的背景大多是清末民初的天津,素材大部分来源于天津的
5、民间传说,人物以市井人物为主,所以故事和人物都具有传奇色彩。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烙印,比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老舍的京味小说、韩少功的楚地文化等等,而冯骥才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津味特色,被称为“津味小说”,书中表现了天津的风俗、方言、人物性格等等。作品中大多是毫不起眼的市井小人物,毫不夸张地说,是给市井人物立传,这些市井人物往往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们当中有技艺精湛的手艺人,有良莠不齐的商人,有身怀绝技的武艺奇人等等,他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天津风俗画。研究冯骥才小说的著作比较少,特别是对他小说中人物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几个零散的人物,还没有对他笔下的市井人物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其小说中的市井人物有着
6、很大研究空间,本文系统地研究分析他笔下的市井人物,对他笔下的市井人物深入了解,分析其人物类型,并且挖掘背后的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一、市井人物的创作动因(一)作家的成长环境天津,位于海河五大支流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码头遍地,所以天津不同于北京上海,北京是“官文化”,上海是“商业文化”,而天津则是河流文化、码头文化。天津成为码头城市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自清朝以来,天津周围的地区经常发生自然灾害,河北、山东、山西大量的难民涌入了天津,这些难民没有生存的资本,他们靠在码头卖力气养家糊口,被称为“跑码头”,大多数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以运输商品作为谋生手段,码头是文化交汇处,它的流动性带
7、动了文化交流,本土文化包容了外来文化,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市民文化,含有“市井”、“江湖气”的意味,这不是贬义词,而是带有商业倾向的自然文化,码头文化对天津人的影响深远,这使得天津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强大的生存意志,他们重义、机智、热情、幽默,还好面子。冯骥才生于天津,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天津人,自小在英租界里长大,他笔下的市井人物大多也生活在租界,租界这个地方五方杂处,有很多三教九流的人物,是东西文化碰撞得最激烈的地方。他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七十多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年轻时阅历丰富,做过很多工作,他当过教师、工人、画家等等,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又喜欢结交朋友,认识很多人,喜欢和别人聊天
8、,可以说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接触过,他听到很多故事,看到很多有趣的事,这些都成为他写作的素材,他创作的市井人物,得益于天津市井文化发达,市井人物非常多,冯骥才很喜欢他们的性格。他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津味特色,里面使用了很多天津方言,比如:嘛时候、赛、惹惹等等,天津人说话以精炼简短为主,以斗嘴为乐,在神鞭中就描写了傻巴和玻璃花斗嘴,将天津人说话的机智、幽默描写得淋漓尽致。在作品中有天津的民风民俗,比如在跟会里面就描述了人们参加皇会的场景,介绍了皇会的来历,节日的里面的仪式活动,还有许多传统事物,如旗头、吊灯、歌曲鹤龄曲、长寿歌踩跷、等等,在神鞭里面描绘了各种天津的事物,有太狮、鹤龄、宝鼎、黄绳、
9、大乐、八仙等等。还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像狗不理包子、茶汤、大官丁家的糖堆儿、鼓楼张二的咸花生等等,名家名品,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天津独具特色的文化,冯骥才详细地描写了这些文化,还介绍了这些文化发展历史,让人们了解更多天津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正是因为天津独特的文化,才让冯骥才创造出各种性格的市井人物。(二)作家的自觉选择冯骥才说过:“我们要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他认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保护传统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不能让一栋栋洋楼毁掉了它们,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如果丢失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明将黯然失色,而民间
10、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大众创造的,最鲜活的文化,也是最容易遭到破坏的,大多是靠口耳相传保留下来,天津的民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丰富的市井文化。在文学创作上,他坚守母亲文化,即一个作家写东西,一定要写他最熟悉的生活,作家本身就带着城市性格,像方方的武汉、老舍定北京、茅盾的乌镇等等,字里行间透露着城市的文化精神,冯骥才最熟悉的是天津,所以他要写天津。他支持文化年鉴史学派的观点,即某一个地方的文化在某个时候表现地特别鲜明,比如上海最有特点的是旗袍文化,表现得最鲜明的是三十年代,而天津最有特点的文化是市井文化,表现得最鲜明的是清末明初时期,冯骥才写市井人物,其社会背景就是清末民初。随
11、着现代化的到来,很多地方的文化受到冲击,已经丢失了原本的特色,天津的文化也一样,大片的历史建筑消失,老城被毁,古洋楼遭到破坏,传统手艺逐渐消失,如果一个城市丢失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个城市是没有底蕴的,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丢失的不仅仅是文化遗产,还有传统的价值观,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冯骥才认为知识分子是自觉的,应自觉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面对丢失的文化,作家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城市文化的特点留下来,把城市有魅力的东西呈现出来,保留住天津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性格是最深刻的地域文化,天津的地域性格大多集中在这些市井人物身上,市井人物是天津的灵魂,文化的丢失,很大原因是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不了解,所以就谈不上热
12、爱。冯骥才笔下的市井人物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民间传说,将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用文字保存下来,用文学记录文化,以清末民初为背景,以社会背景写人,记录了很多民间的奇人异士,这些人物取材于天津的民间传说,但又不同于泛滥的天津市井生活实录,将他们赋予了天津人独特的性格,人物形象丰富,有肯定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鼓一张身上的工匠精神,傻巴、鹰拳、李三等人身上的侠义精神,也有反面的人物形象,如阿谀奉承的贺道台、专卖假货的佟忍安、无恶不作的玻璃花等等,这些都是天津人的集体性格,他们身上有着天津独特的江湖气息和市井气息,这些都是天津最鲜活的民间文化,创造这些市井人物,能够更好地保留天津的地域文化,将天津人和天津
13、文化留在纸上,让更多的天津人热爱自己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天津。二、市井人物类型(一)手艺人在古代,中国手艺人的地位不高,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的“工”,就是手艺人,虽然他们地位不高,但却受人尊敬,正如古话说:纵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天津是一个手艺人聚集的地方,“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萧,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冯骥才笔下的市井人物中,有很多手艺人,有苏七块、汪无奇、泥人张、鼓一张等,他们分布在天津各行各业,他们大多是正面人物,能看得出冯骥才对手艺人的尊重。虽然他
14、们身份地位不高,但他们从不依靠别人,不投机取巧,靠着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他们有工匠精神,对事业很执着,用自己的手艺赢得码头人的尊重,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技艺高超,并且都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令人钦佩。手艺人们技艺高超,可以称得上是行业的精英,手里掌握的都是真正的技术,除了蓝眼里面的崔老大、黄金指中的黄金指这两个人投机取巧外,其他手艺人都是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地生活着。冯骥才笔下最多的手艺人是画工,比如有鼓一张里面的白小宝,黄金指里面的钱二爷、唐四爷、黄金指,十三不靠里面的汪无奇,他们的画画技术高超,白小宝的祖上是画年画的,他鼓的画比别人的更生动传神,很好地传承了祖上的手艺,最厉害的还是用手指画画的黄金
15、指、用细线画画的钱二爷、用舌头画画的唐四爷,他们是艺术家,更惊讶的是,钱二爷用细线在有石块的宣纸下作画,唐四爷含着有胡椒的墨水作画,他们急中生智化解了危机,画的画依然生动传神,当然还有用鸡毛笔画画的汪无奇,可见他们功底深厚。除画家,还有各行各业的手艺人,比如刷子里里面的粉刷工刷子李,他是一个粉刷工,他刷粉时,他会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他立下了一个规矩,他在刷粉过程中,身上只要有一点白点,就不收钱,厉害的是他从没有让自己的衣服沾上白点;泥人张里面的泥人张,他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他捏泥人只看真人,不看手上的泥块,几下功夫,就把一个泥人捏得栩栩如生,这技术真的高超;大裤裆里面杂技的手艺人刘块手、仙绳李、
16、大裤裆,他们是靠街头卖艺为生,绝活就是变戏法,要变戏法必须要手快眼快,这样才能躲过群众的眼睛,他们高超的技艺多次打败来闹事的人;炮打双灯里面制造“炮打双灯”的牛宝、制造“蔡家鞭”的崔老大、制造“万家雷”的万老爷,他们制造的炮杖又响又亮,享誉天津,他们常年与火药为伍,若没有过硬的技术,早已成为血人。在冯骥才的笔下,天津人的手艺人都是技艺高超的,他们认真工作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受人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技艺高超,还有他们能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手艺人全靠能耐,不靠别人,所以他们有着自己的活法,冯骥才笔下的手艺人都有一种傲气,嫉恶如仇的泥人张、精益求精的刷子李、洁身自好的汪无奇,他们坚守着自
17、己的规矩,不向强权低头。面对恶霸海五张的盛气凌人,泥人张没有被吓到,反而徒手捏出一个巴掌大泥人,并且把头砍掉,用来羞辱海五张,赢得了群众的阵阵喝彩;刷子李对自己非常严格,工作时穿着一身黑的衣服,他立下一个规矩,只要是他身上有一点白点就不收钱,他说到做到,坚守着自己的规矩,真的令人佩服;要说最有傲气的,就是汪无奇,他算得上半个文人,并不是说他学艺不精,而是因为他不想成为文人,不求名不求利,他用自己自制的鸡毛笔,画的画比很多名人都好,而且只在懂画的知己面前画,不卖钱,无论是县官大人,还是京城来的大老板,他都不卖,在死前还坚守着这个底线,直到死去的前一刻,把自己毕生的画都烧掉,他的一生可以用洁身自好
18、四个字来形容,这些手艺人坚守底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商人商人也是市井人物的一部分,冯骥才笔下有两类商人,一类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比如蔡二少爷中的蔡二少爷、三寸金莲中的佟忍安、张果老中的辛居仁掌柜等等,这类商人大多是品行不端的人,他们都很奸诈狡猾。先说一下这个蔡二少爷,他表面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靠倒卖家产为生,实际上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打着倒卖家产的名义,暗地里低价收购名贵古董,再高价转卖出去,借倒卖家产来致富,虽无过错,但也骗了很多人;三寸金莲里的佟忍安,是冯骥才笔下最大的奸商,他开了一家“养古斋”的古玩店,他很有能耐,能从一些不起眼的东西鉴定出古董,但他从不卖真货,将真货收藏,
19、卖出去的都是假货,真的“坑”了不少人;最后说一下这个辛居仁掌柜,他很有经商头脑,买一批叫八仙过海的古董,只买人家七只,留下一只,抬高价格,他轻松多赚四金,这是他的营销手段,但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不可取,缺乏诚信经营。另一类商人是经营规模比较小的商贩,比如狗不理中的狗不理、四十八样中的俞六、粒儿中的刘磕巴等等,在封建社会里,商人的地位确实不高,历代封建王朝都实施了重农抑商政策,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商人的形象似乎不太好,俗话说:无奸不成商,可冯骥才笔下的商人却不是这样的。天津市井生活丰富,有着众多小商贩,正如俗世奇人全本里面写道“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天津人吃的三大样一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
20、不就是一点糖一点肉吗?。在冯骥才笔下,大多数小商贩都是善良的,有卖茶汤的杨八、随机应变的俞六、把握机会的的狗不理、以假乱真的郑三等等,这些小商贩,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分老实的商人,他们虽然安分守己,却不安于现状,懂得去创新。好嘴杨巴中的杨巴,他不仅会说话,而且比较聪明,他靠一张嘴就说服了李鸿章,并且让他买的茶汤出名了,这不仅仅得益于他会说话,最主要的还是他那真材实料的茶汤;狗不理中的“狗子”,他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狗子”做包子有技巧,就是在蒸面包的时候,在包子上面铺一层猪油,这样就可以让包子的口感润滑,狗不理精明能干,他想办法把包子献给袁世凯,再通过袁世凯献给慈禧,他懂得为自己创造机遇,最终让自
21、己扬名天津;还有龙袍郑中的郑三,“龙袍郑”只是一个传说,谁也不知道皇帝是否真的赐龙袍给的渔夫老郑,郑三就借助了这个名号,做起了面鱼的买卖,他懂得利用“龙袍郑”这个名号去做生意,是一个善于把握时机的人。(三)江湖人市井中蕴含文化,每一个地域的市井风情中都必然深藏着特定历史时空所造就的文化底蕴,清末民初的天津,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得最厉害的地方,天津租界比较多,住满了三教九流的人,充满了江湖气息,这里很多能人异士,他们崇尚英雄侠士。在冯骥才的作品中,描写江湖的小说比较多,比如神鞭、奇人管万斤、一阵风、燕子李三等等,这些江湖人中,既有侠肝义胆的武艺奇人,也有欺压百姓的混混、小偷,他们有着不同的能耐,性格
22、各异,是冯骥才笔下得最多的市井人物类型。冯骥才笔下正义的武艺奇人比较多,有神鞭里的傻巴、奇人管万斤中的管万斤、燕子李三中的李三、一阵风里面的一阵风等等,他们都是武艺高强,他们不仅能耐大,而且很有责任感,喜欢打抱不平,喜欢济世救人。最出名的武艺奇人是神鞭中傻巴,他为人憨厚朴实、沉默寡言,身怀绝技却恪守低调的祖训,在皇会上看到混混“玻璃花”闹事,他先是用天津人的骂人的功夫打败他,后来在“玻璃花”恼羞成怒的时候,使出了辫子功,他虽一身武艺,却不骄不躁,低调做人,在打败混混“玻璃花”请来的东洋武士后,成为了民族英雄,他以为自己的辫子功能救国救民,可是在他参加义和团运动时,辫子被洋枪打断了,在他的辫子被
23、枪打断后,他见识到洋枪的厉害,便不再使用辫子,改练洋枪,终于成为北伐军中的神枪手,傻巴的一生都在保家卫国,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武侠,同时辫子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傻巴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这个改变是从身体和思想上的全面改变,无论时代怎么变,不变得是他一颗爱国的心。除了傻巴外,还有轻功如燕、劫富济贫的李三,武术高强轻松击败外国士兵的鹰拳,以柔克刚的一阵风,帮徒侄报仇的管万斤,这些武艺奇人有侠肝义胆的,有保家卫国的,也有手刃仇人的,他们在冯骥才的笔下都是一个个的大英雄。除了这些武艺奇人外,还有就是市井上的一些恶霸、混混、小偷,他们仗着自己有本事,欺压百姓,欺行霸市,他们大多是反面的形象,本事不大,脾
24、气却不小。冯骥才笔下有不少恶霸,神鞭里面最多,欺行霸市的“三大块儿”,他们分别是戴奎、何老白、包万斤,还有王砍天和刘梆子,这些都是地方恶霸,仗着自己的本事,到处搜刮百姓,是一群没有武德的乌合之众,他们很多武艺一般,有几个人都败在傻巴的辫子下,最可笑的,还有一个自称“武林盟主”的索天响,嘴上功夫倒不错,在和傻巴交手前,理论说得一套一套的,动起手来却不堪一击。天津的三教九流中,要数混混居多,天津的混混分为文混混和武混混,其中文混混有刘道元活出殡里面的刘道元和一枝花,还有焦七里面的焦七,文混混凭用自己手中的笔,替那些吃官司的买卖家代理诉讼,他们眼里只有钱,不管对错,是一群有才无德的文人,甚至比武混混
25、更蛮不讲理。在市井里,武混混比文混混要多得多,比如有小杨月楼义结李金整里面的李金鳌、神鞭里面的玻璃花、弹弓杨里面的一身皂、鹰拳里面的青帮头子袁文会等等,李金黎是一个混混头,历史上确有此人,他这个人比较讲义气,无条件地帮助了小杨月楼,并且还请小杨月楼义演,自己出门票,帮助了他码头上上千个兄弟,帮助他们度过了冬天,除了李金鳌比较讲义气之外,其他的武混混都是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他们吃软怕硬,只会欺负当地的老百姓,打架斗殴、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但是他们怕有权势的人和武艺高强的人。盗贼也是市井人物的一部分,比如俗世奇人全本里的绝盗、小达子、钓鸡、冯五爷酒楼里面的胖大厨等等,这些人都是以偷盗为生,
26、偷盗技术高超,这类人物写得比较少。总的来说,这些恶霸、混混、小偷大部分是反面人物,是好吃懒做、欺压百姓的家伙,和正义的武艺奇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四)仆人人说,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除了辫子,小脚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象征。冯骥才笔下出现了很多仆人的形象,其中女性仆人是奴婢Y鬟,比如三寸金莲里面的潘妈、桃儿、珠儿、杏儿、草儿等等,神鞭里面的胡妈,阴阳八卦里面的精豆儿、灯儿、影儿、马婆子等等;男性仆人为数不多,只有阴阳八卦的九九爷、三寸金莲里面的活受。仆人们出生低微,社会地位不高,多数从小就在主人家,这类小人物在作品中占的笔墨较少,他们也是市井人物的一类,是不能忽略的。冯骥才笔下的仆人,大
27、多是正面的形象,他们忠于主人,在主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着自己本分的事。九九爷是阴阳八卦里面的人物,侍奉黄家三代人,他见证了黄家的兴衰,可是他并没有因为黄家的衰败而离去,依然守着日落西山的黄家,为黄家的柴米油盐而操心,他把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可见他对黄家是真心实意的。潘妈是三寸金莲里面的人物,佟家的佣人,年纪比较大,但有一双令人羡慕的小脚,而且小脚上还有伺候男人的好功夫,她很安静,只会默默地干自己的事情,裹脚的功夫极好,佟家全家女人的小鞋都由她打理,侍奉佟家多年。她在佟家任劳任怨,帮助佟老爷操办算了“赛脚大会”,还帮助戈香莲获得赛脚大会的冠军,她眼里只有小脚和佟家,所以,当老爷死时,她便失去
28、了一切,她与自己屋里几百双小鞋一起葬身火海。精豆儿是阴阳八卦里面的人物,是一个反面的仆人形象,她本是黄家二奶奶的贴身Y鬟,在二奶奶面前表现出精明能干,深得二奶奶的喜爱,可是她却实一个阳奉阴违的人,为了得到黄金祖传金匣子,暗地串通神棍蓝眼,主动去勾黄家大少爷惹惹,之后怀蓝眼的孩子,她让大少爷误以为这个孩子是她的,利用大少爷的同情心,以便骗得金匣子,阴险狡诈的她,是毁掉黄家的导火索,破坏了大少少爷的婚姻,让二奶奶和大少爷反目,她不但没有感恩黄家对她的养育之恩,反而串通外人来骗主家的财物,真是机关算尽、心狠手辣,辛亏黄家大少爷识破了她的诡计,她是一个极少数的反面仆人。三、刻画市井人物的意义(一)现实
29、意义1、揭示传统文化落后的一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冯骥才继承了“五四”的批判精神。他说:“我把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分为几部分,我想劣根性就不写了,鲁迅已经写透了,我主要写顽根性,写顽固。”他放下了严肃的文学姿态,转而用一种新的角度去写作,以市井人物为主角,用城市底层的人生来展现传统文化,他大胆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选择了那些具有历史标志的事物,男人的鞭子、女人的小脚、封建迷信等等,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留下的伤疤。冯骥才对待传统文化,不像阿诚那样采取了肯定态度,也不像韩少功和王安忆那样采取否定的态度,而是采取了历史主义的态度,在揭露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的同时,也在歌颂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为保护传
30、统文化而努力。通过刻画这些不同性格的市井人物,揭示了社会落后的因素,批评他们对传统文化盲目崇拜和继承,在写“神鞭”傻巴时,将傻巴的辫子神化,打败了武林败类和洋人,还阴差阳错成为了民族英雄,其实辫子象征的是封建思想,满清奴化汉人,采取高压的政策,让汉人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三寸金莲中的戈香莲靠着一双小脚,嫁人了大户人家佟家,家主是一个有“莲癖”的人,还经常邀请志同道合的人来讨论小脚,男人们对于裹脚超乎想象的痴迷;阴阳八卦中以“金匣子”为意象,展示了一个家族为了钱财而勾心斗角,最终使家族走向衰落,揭示了中国传统家族的悲哀。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内心。冯骥才
31、敢于揭露文化的落后因素,并预示着这些落后文化正走向衰亡,他的长篇小说神鞭中的主人公曾经打遍天津,但在八国联军的枪炮面前,神鞭不堪一击,于是主人公毅然决然得抛弃神鞭,投入了北伐军,练成神枪手,作者在这里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除了神鞭外,还有三寸金莲也体现这种思想,戈香莲因为小脚而嫁入大户人家,在一系列的斗争中,终于在家族中取得了家主的地位,但是,随着放足新思潮的传播,缠足遭到了很多人抵制,她为了维护小脚文化,与牛俊英展开斗争,但是在辩论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牛俊英是她的女儿,便晕死过去,这预兆着小脚文化的衰落;阴阳八卦中的黄家,因为一个金匣子,他们明争暗斗,内斗消磨了一个大家族的实力,也破坏了家族的
32、关系,这就是传统大家族里面的关系。塑造这些市井人物,来借古讽今,来揭露文革中的种种不是,文革就相当于晚清时期的天津,人们思想固化,文革是中华民族的浩劫,但是文革结束后,很多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文革的时候,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文学上墨守成规,这些落后因素会阻碍历史前进,只有克服这些因素,文学创作才会发展。2、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冯骥才笔下的小人物,除了拥有高超的手艺之外,他们身上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刷子李、崔老大、泥人张、牛宝等等,他们具有工匠精神,是每个行业里的精英,他们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认真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他们开朗、自尊、自强、自立的性格丰富了他们的人生,处在底层
33、的他们,不卑不亢地活着,靠着手艺养活自己,不去迎合任何人,用自己独立独行演绎着人生的传奇,就像泥人张,在面对海五张的时候,他并没有被海五张的气势吓到,而是靠着自己的手艺来打败对方,徒手捏出一个赛真人的泥人,并且把它的头砍下来,他高超的技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冯骥才的作品风趣幽默,读起来愉快轻松,仔细想来,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动荡,底层小人物生活拮据,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但冯骥才没有写他们的苦难,反而描写小人物身上的奇闻异事,这足以看出天津人的开朗阔达,即使生活上不富裕,也过得自在逍遥。冯骥才的语言幽默风趣,将天津人乐观开朗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知道什么事苦中作乐,真正的赤子之心,就是
34、在灰暗的时候,仍然能够热情、快乐的活着,向人民传递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除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尊、自强、自信,完全不同于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特别是手艺人和武艺奇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有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这就扭转了很多人对俗文化的看法,市井人物并非都是鸡鸣狗盗之人,处在社会底层的他们,依然是铮铮铁骨,依然是有爱国之心的。(二)文学意义1、丰富了底层人物的形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俗文学都是在文学的边缘地带,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古代以雅文化为主,俗文化处于边缘的地位,被称为不登大雅之堂。至于小说,则是被中国文人所轻视的,因为小说也属于俗文化,是供市井之徒销消遣玩乐的
35、,更是与圣人之道无关,这些小说只会玩物丧志,至于小说的内容,则还有“诲淫诲盗”之嫌。所谓“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说家言”表达的是对这种文体的轻蔑。民国以来,小说才开始被大众接受,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但是以民间文化作为素材的很少,大抵只有鲁迅这类作家,有批评家认为:“尽管民间一词的出现是晚至明代,但小说从它诞生时起,就注定了它的边缘性民间基质。”冯骥才创作了一系类的市井人物,这些人物性格不一,但都透露出了一种民间气息,这样的作品更加接地气,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民间文学,丰富了写作的范畴,让人民的眼光转移到底层的人们,他小说的定位就是民间文学,描写清末民出时期的天津,位于沿海的天津成为中西
36、文化交汇处,描写那些在底层生活中的人民,通过描写他们的言行举止,揭露了传统文化中的种种不是,但是和鲁迅不同的是,除了尖锐的批评,还给人们看到了希望,文学更应该有“载道二冯骥才将“俗”当文学来写,实在难得,纵观当代作家,能把眼光放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不多,我们熟悉的大抵只有是鲁迅和余华,鲁迅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小人物,比如有孔乙己、祥林嫂、祥子、阿Q等等,这些人物可谓家喻户晓,而冯骥才是继鲁迅以来,又一位将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的作家,塑造了一个个带有天津特色市井人物,可以说是为市井人物立传,在俗世奇人里面写了五十四个人物,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甚至还收录进小学
37、的课本中,还有神鞭里面的傻巴,阴阳八卦里面的惹惹,三寸金莲里面的戈香莲,有些作品已经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这些都是很典型的小人物,丰富了文学史上小人物的形象。2、丰富了小小说人物创作手法冯骥才俗世奇人以小小说“破题”,获得了小小说的第一个鲁迅文学奖,在小小说界引起了一片欢腾,被誉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多篇已进入语文教材,他的小小说写作延续了中国诸子散文、寓言以及笔记小说的优秀传统,更是注意从民间文化和世俗生活中寻找素材,扩大了小小说的创作范围,提高了小小说的创作水平,对小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冯骥才在写俗世奇人的时候,采用独立成篇的写作方式,大胆创新,用这种方式创造了很多篇小小说,并且声称
38、“微型小说不小”,呼吁“请点亮这些星星*他很注重小说在动作和细节方面的描写,同时又借鉴古代传奇的写作手法,从市井人物的某一侧面作为写作的重点,鲜明突出了市井人物的形象,这既体现了冯骥才刻画人物方面的功底底深厚,也体现了他在小小说方面的创新,他对小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位小小说作家说:“微型小说的先天不足一一幅短量小,倒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长处,能使读者于瞬息间卒读并形成艺术初感,得到完整影像,激起想象,引动情思,得到审美享受上的满足。”在刻画人物时,冯骥才注重细节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小小说篇幅较短,所以在刻画人物过程中考验文学功底,即要求做到见微知著,通过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冯
39、骥才在作品里面就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比如死鸟里面,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出贺道台这个小官形象,他的走路时的动作,快慢有度,这样既不会踩到上司,也不会怠慢上司,描写了他怎么样和上司说话,怎么察言观色,什么时候说,说什么话;当挨训的时候,应该是俯首帖耳,脸不能有怒色,这些细节描写写出来贺道台唯唯诺诺的形象,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使贺道台察言观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像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他还融入相声的语言特色,在创作中运用大量的富于诙谐、嘲讽和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借鉴了古代传奇的创作手法。他作为新时期中国小小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在小小说界,他和汪曾祺齐名,其作品往往对人物刻画传神,故事情节丰富,思想深
40、远博大,对小小说的文体以及创作方法起到了规范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小小说的发展。作为小小说大家,他在塑造人物以及创作手法上,启发了现代很多青年作家,陈建功、夏阳、葛成等作家就受到冯骥才的影响,他促进了小小说的健康发展。四、结语冯骥才的小说创作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津味特色和民间特色,他放下了严肃的文学姿态,用底层小人物的眼光去看社会,塑造了一个个形象丰满市井人物,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这些人物以及成为他创作的标杆。他对待传统文化采取了历史的态度,创作过程中保留了很多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将大量方言、习俗和古迹写进了作品中,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还丰富和发展了民间文学和小小说小说,延续了中国诸子散文
41、、寓言以及笔记小说的优秀传统,并且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和叙述方面独具一格,其创作手法影响了很多青年作家。参考文献1冯骥才.文论天地: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N.人民日报.2012-12-07.2李毅津.冯骥才在俄罗斯N.中国艺术报,2012-08T0.3冯骥才.苏七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4孟抗美.市井风情与文化反思-论神鞭的主旨U1.长城2011(12).5冯骥才.阴阳八卦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6马原.中国作家梦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7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张清华.隐秘的狂欢M.济南:山
42、东友谊出版社,2005.9刁丽英.当代微型小说的创新与成熟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4).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论文,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推荐。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吴欢,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向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老师开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忙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忙让我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带给了信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城院为我带给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