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精品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精品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索养目标】1 .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的分布,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2 .结合考占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3 .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等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占材料与传世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中的作用。4 .了解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占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重点难点】1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2 .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时空坐标】马黎氏,公社乂原氏公杜1il,“I,旧石力代I.石力代(mm万单匐的20万一
2、10万隼的的6ft7000-5000M的5000年U的公兄的2Om年元/人北京人年前仰文IR龙山文明大3t0文化红山文化河渡文化R7文化*建立亶朝Jt说灭夏.商癖决迁IRK王伐*OH人动大及灭冏,妁公元前2070年的公元前1600隼公元前1320隼公元In(M6年公元前841年公元薪771年【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旧石器时代1 .含义: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 .代表性人类遗址(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3 .生产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二)新石器时代1 .时间:距今约1
3、万年前。2 .含义: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3 .生产与生活(1)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2)人们已经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4 .文化遗址代表时间文化遗址基本特征距今约7000至仰昭文化(黄河中游地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栗等为主要栽培作物5000年前区)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一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缴税技术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1)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红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洸陶”游)(2)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凝,出现较大规良渚文化(长江下游)模的祭坛和神庙5 .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朝着中原核心方向发展,奠
4、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思考点.(教材P2)思考角度观察人类遗址分布区域及其与江河的关系,然后进行分析。提示地域分布广泛,主.要中要大河、大江流域;星岁棋布,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原始社会组织1 .社会分段I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1)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2)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3)文明的萌芽:和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二、从部落到国家(
5、一)部落的演进1 .三皇时代: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 .五帝时代(1)传说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2)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由推举和考察产生。(3)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专家认为有些邦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图解历史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剁/ll出现一-Pkl产6发展一私仃制产生.被富分化出现氏族.-W跋族,贵族-1lill1.产1|_防万不网IMI家产生一-(二)早期国家的出现IjE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盅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3
6、 .夏朝的统治(1)王位继承: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3)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还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学思之窗.(教材P5)思考角度首先要准确解读史料,了解关于启的继位有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后来把位置让给了启,第二种说法认为启通过武力方式从益手中夺得政权;然后分析为何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提示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观&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出当时出让制还让定的影响,也反映出从共天卜的禅让制到家天卜的世袭制并非一帆风顺。4 .文化遗
7、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受文化的遗存。三、商和西周(一)商朝1 .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场灭夏,建立商朝。2 .文化(1)甲骨文: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1种成热的文字。(2)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3 .政治统治(1)中央机构:商工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2)地方管理:实行内外服制.。4 .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概念阐释内外取制内外服制是商朝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8、。其特点是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二)西周1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 .政治统治(1)制度: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土”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2)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图解历史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每田)*ffl士律ffl上禄三)上出三J士akw三丈三)tffl-(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
9、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三、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1)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2)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土地国行制,土地不能隙意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概念阐释井田制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基本土地制度。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缴纳一定的贡赋。那时耕地沟池纵横,如同井字,故称“井田”。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探究点一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一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史料探究史
10、料我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W1早期人类主要遗址户:、,/国界Is注,图中所.素为今内容;读史地图是常见史料,在读图时一般要抓住图名核心,根据图名及设问角度寻找有效信息。我国是目前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些遗址分布广泛,而且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问题.结合图中早期人类主要遗址的空间分布,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答案特征: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探究点二家国一体,血缘政治一一更、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史料探究史料一周代仍有很多的邦(邦国),周王是各邦共同拥戴的王或天子。这和夏、商两代有相同之处,都行“
11、封建”制度。但是,夏、商两代的诸侯都是从原有各部落发展起来的小邦,只是在名义上从属于王朝,而并非实际上由王朝封土建国的。周代的诸侯中仍有许多是原有的国家,但是周王朝也确实封建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如齐、钟、晋、卫等。周王朝与诸侯国不仅保持政治和文化上的关系,而且与同姓诸侯保有宗法关系,与异姓诸侯结有婚姻关系。不论从传统文献还是从青铜器铭文来看,周代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一一摘编自白寿韩总主编中国通史读史史料一主要介绍了西周与夏、商两代在“封建”制度上的不同,并且还强调西周中原各邦己经具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问题I.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与夏、商两代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答
12、案与夏、商两代相比,西周的许多邦是由周王分封而成的,周王与各邦之间具有宗法关系或婚姻关系,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史料二礼记表记称:“股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见而后礼1”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采用人祭。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健常”,需“敬德保民出“以“祈天永命”的思想。一一摘编H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读史意思是殷人尊崇鬼神,领导人民侍奉鬼神,重鬼神而轻视礼仪。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是夏商以
13、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问题2.史料:反映r殷商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形成的影响。答案特征:“尊天事鬼”,以神权强化E权。影响:有利于进步巩固周干室的统治。【知识拓展】一、通过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历史解样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角度内容体现从文化分期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从文明起源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从遗址分布看,有北方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遗址、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等特征我国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呈现满天星斗、
14、八方雄起之势,但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二、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1 .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最高统治集团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地方权力较大;维持着世官制,国家官职由贵族世代承袭,等级森严。2 .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仍主要是木石工具;劳动方式为集体劳作。3 .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成熟的文字形成(甲骨文);开始形成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本课小结】三I1.ji帝、楸让制元像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ill文化,红山文化,良清文化从郁需到早期国家石
15、ZS时代的占人类和文化遗存奴求fl7:-丽;内外股到;甲什文;ftiMRS原始S:丽;分好制、宗法制;井IHiW盛行笑M::里头追批【巩固练习】1 .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D)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D.考占发现的出土遗存I解析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发掘结果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故推翻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考占发现的出土遗存,D项正确。2 .研究发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以后,随葬石铲、石斧、石饼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由此可
16、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B)A.贫富分化开始出现B.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仍然处在旧石器时代解析由材料“随葬石铲、石斧、石铐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可知,这一时期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妇女则主要从事纺织等家内劳动,这说明此时期的社会已经从母系氏族阶段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B项正确。3 .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B)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决定作用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代遇到重大
17、事件必须通过占卜决定。材料中甲骨卜辞的内容说明商代重视农业收成,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故选B项。材料中“求雨”“有足雨”等信息反映出当时农业的收成主要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与祭祀活动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商朝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的组织者是奴隶主贵族,不是巫师,排除C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并非起决定作用,排除D项。4 .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两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C)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解析根据材料中“封建子弟”“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I,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C项正确。周代并未实行禅让制,A项错误:世袭制是周代和商代都实行的制度,不是二者的不同,B项错误;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