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中江书院:开放多元的新式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中江书院:开放多元的新式书院.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芜湖中江书院:开放多元的新式书院古代“扼中江之冲”的芜湖从古一直绵延至今的书院就是创立于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中江书院,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荐举提拔而“政绩最著”的李世杰擢升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台,一向重视教育的他来到治所所在地芜湖后,就鼓励乡绅捐资在河(即今芜湖青弋江)南蔡庙巷内创建了中江书院,囿于财力,其时规模并不大。不过两年后,李世杰就离任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后任刘博扩建了书院,同时将书院划归芜湖县,由道、县实行共同管理,到了芜湖县令淡如水手中,“经费日充,从学日众,鸠江如带,宁不翕然为人文之渊薮哉!”面貌焕然一新。不幸的是,咸丰三年(185
2、3年),太平军攻入芜湖,书院毁于兵燹。同治二年(1863年),徽宁道台吴坤修在中江书院原址上重建书院,改名为鸠江书院,并于同治九年(1870年)将书院移建到城内道署东。因经费来源较为广泛故而较为充足,书院规模不断扩大,可谓“一道文光射斗牛”,在当时皖江一带颇有声誉。光绪元年(1875年),鸠江书院又复名为中江书院。光绪二H一年(1895年),时任安徽徽宁太广道道台的著名学者袁昶对书院建设进行了重要改革,尤其增修了尊经阁作为书院藏书的专门场所,聘请“江南大儒”汪宗沂为山长,书院声名大震,生员激增,这也是中江书院发展至鼎盛的时期。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中江书院在创立之初就表现了不同于教学目标“以科举为主
3、”的传统书院,表现了鲜明的开放性。首先,接受生员的开放性。身为道台的李世杰创立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众多学子入学教育的需求。后任刘博则明确提出“凡士民之俊秀而愿来学者,皆吾弟子。限于地而遗其人,细于费而隘其规,非教也”,说明中江书院招收生员并不限于本地的学子。开放性招收生员的观念使得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光绪元年(1875年),中江书院生员已有200多名。其次,教员队伍的开放性。中江书院师资来源广泛,各有优长,体现了中江书院的包容性。如“江南大儒”汪宗沂博学多才,“好经世之学”;宋治咸擅长古赋,教学严谨;吕佩芬主张实业救国,具有近代经济学思想;朱景昭曾入刘铭传幕府,对军事学颇有研究。再次,教学
4、内容的开放性。书院教学一般以应付科举为旨归,故教学内容往往也是围绕科举来设置,中江书院却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既重传统,又有所革新。如袁昶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了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除了开设传统的经学、经制之学、理学、词章之学,还开设周髀等10种算经之学,这是实学课程。治事斋除开设传统的史学、三通学、通鉴学、掌故学、时务学,还设置具有西学色彩的格致、制造、商务、水陆、测绘等8门课程。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为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后,教学手段的开放性。中江书院教学除了教师讲授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自学为主,如袁昶就为生员开列张之洞书目答问情轩语、龙启瑞经籍举要等书目,要求生员做好读书札
5、记,“勿剿袭成言,勿有意求深,勿作闲冗枝叶语,须鞭辟近里”,有效地提高了生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中江书院注重课艺文理并举,既重文史,如课艺既考经解、论说、诗赋等传统学问,又考水道、垦荒、植物等学科知识。中江书院专门建有尊经阁以藏书,藏书有数万卷之多,其开放性体现在:一是书籍来源的开放性,除自购书籍外,还有官方赠与的局刻书籍,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藏浙江巡抚廖寿丰札行送交的87部浙局刻书;私人捐赠的个人藏书,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入藏著名藏书家丁丙赠送的许山屋先生百官箴许山屋先生先天集等抄写本;书院自身菜刻的书籍,如刊刻了农桑辑要黄帝内经太素景定严州续志中江书院丛刊等;二是藏书
6、类型的开放性,书院除了收藏传统的儒学典籍之外,还有新兴学科的书籍,如兵船汽机电学纲目西药新知电气镀锲等;新近出现的报刊如时务报邸抄也在收藏范围;同时注重对地方特色文献的皮藏,如新安志汪双池先生遗书十种等。芜湖近现代教育的“母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江书院顺应改书院为学堂的时代潮流,易名为皖江中学堂,同时附设小学堂。设立皖江中学堂可以说是芜湖开启官办近代教育的先声。1912年,皖江中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到了1914年,又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省立五中也是安徽省最早的省立中学之一。1916年,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人士刘希平被延聘到五中,教授国文与修身课,其后又担任了该校校
7、长,对教育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渗透了近现代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实行男女可以公开交流、将劳动引入课堂、实行早晚集中点名评讲制度等。1929年,省立五中又更名为省立七中,其后又改名为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高级中学。新中国成立后,省立芜湖高级中学一度易名为芜湖市立中学、皖南区芜湖市第一中学,1951年又改名为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其后基本就定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总体来看,20世纪初改革中江书院为学堂、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在皖江地区较早地发展了基础教育,尤其是成为中学的形态之后,承担了地方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是芜湖近现代教育的“母机”,被称为“芜湖近现代教育木石的史书”。影响皖江
8、革命进程1903年,中江书院改名皖江中学堂,尽管它仍然是教育的场所,但因不少革命家来到学堂教书育人,它又成为了先辈们传播先进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1904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来到皖江中学堂任教,他在教书的同时,还创办了安徽俗话报,针硬时事,开启民智,要做“革新大世”的事业,这可以说也是为陈独秀后来创办新青年、开展新文化运动作了基础性的工作916年,刘希平来到已经改名的省立五中任教,同时推荐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党员之一的高语罕担任学监,兼教英语,两人在学校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推荐学生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提倡白话,积极推进男女平权,编辑出版自由之花刊物,宣传新文化的思想理念。1
9、919年,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五四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芜湖全市师生由刘希平、高语罕统一组织,联系了芜湖圣雅阁中学、萃文中学、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等2000余名师生,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声援北京。刘希平、高语罕所在的芜湖省立五中也成为了安徽爱国运动的中心之一,被称为“安徽的北大”。当时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等对芜湖的学潮多有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刘希平、高语罕等人在省立五中提倡新文化运动,追求民主、科学。可以说,“安徽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从芜湖五中开始的刘希平1920年后担任了省立五中的校长,主动要求高语罕联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辉代英、萧楚女、沈泽民、郑太朴、董亦湘等人先后
10、来到芜湖讲课,省立五中逐渐转变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传统书院的教育色彩逐渐淡化。他们以省立五中为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芜湖乃至安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具有先进革命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如李克农、钱杏邨(阿英)、蒋光慈、吴组维I、尹宽、吴葆萼、胡苏民等,他们先后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输送了不少人才,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这些革命家在皖江中学堂以及被改名的省立五中所做的革命活动直接对以芜湖为中心的皖江一带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辐射到安徽省,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沿江地区的革命进程。2016年,芜湖市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汲取传统书院教育的优秀元素,在芜湖鸠兹古镇引资重建中江书院,并于2019年12月落成开放。新生的中江书院规制宏大,由21栋徽派建筑构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书院徽派建筑群。中江书院文脉康续,薪火继续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