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08730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7篇专题资料.docx(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专题党课讲稿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起点和伟大成就回顾同志们:大家好!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开放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面深

2、化改革的基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引领中国走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推动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向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三中全会都是划时代的。(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风起云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路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在这样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振聋发璃地指出:“如果现在再

3、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就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人民团结奋斗、锐意改革,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举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接着,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一步贯彻执

4、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经过三年努力,到1991年底,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1992年10月,基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具体化。1997年9月

5、,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可以而且应该有多样化的实现形式。由此,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至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IO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至2011年,党和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二)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再看一

6、下从1978年到2012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锐意推进各方面改革,同时不断扩大开放,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取得了一系列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在经济建设上,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只有2.8%,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是世

7、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在政治建设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在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

8、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社会建设上,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1978年增长58倍。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基本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大局长期稳定,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忍饥挨饿、缺吃少穿问题总体上一

9、去不复返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风险考验,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

10、前列,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三)改革开放以后显露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总结了伟大成就之后,我们也来看一下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推进,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得以破解,但是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不仅如此,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新老问题互相交织,国内外因素互相影响,需要攻克的体制机制障碍日益显现,需要破除的利益固化藩篱愈加凸显,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面临新的重大

11、考验。比如,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各方面的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关系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性质、关系全体人民福祉的大事、要事。同时,在党领导下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

12、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新的作为。再如,通过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但是创新活力不旺、大而不强的问题还非常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进一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通过市场规则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聚集。又如,通

13、过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我国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日渐均衡、合理,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的一个重大问题,突出表现为优势产业、优质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东部地区,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要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只有通过改革推动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力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国民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合理,真正实现东西并举、共同富裕。还如,通过改革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但一段时间内,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

14、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存在不少因管党不力、治党不严而导致的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X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等问题。对此,全党是忧心忡忡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解决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大好局面。(四)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的新认识新判断党的十八大以后,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面对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显现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

15、,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离京考察便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深圳。在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向伫立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

16、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2012年12月310,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明确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有的人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

17、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开放。这是曲解我们的改革开放。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的,但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改革,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互相促进、良性互动。很显然,面对改革开

18、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显露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意用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深化改革开放。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就此开创。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国内外环境都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

19、书记特别强调,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只讲第二句,不讲第一句,那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就第一句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具体制度,这些制度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唯一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0、的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那种动辄想抛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傍什么别的主义而重起炉灶的主张,都是极端错误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但支撑这一制度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形势的发展又提出了制度建设新的任务和要求。所以,为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人民幸福安康,为了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构建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浩

21、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集成。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就第二句而言,即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都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了,也不等于就自然而然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了、建成现代化强国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互相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22、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那些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J过去,我们也提出过改革目标,但大多是从具体领域提的,比如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

23、出的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领域深化改革的目标。具体说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的要求,并在每一方面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单独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

24、权司法保障制度。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关于社会体制改革,一方面强调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方

25、面的要求。关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求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最后还特别强调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从具体制度层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有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就可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进而把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提高到新的水平、推进到新的境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26、,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今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气势如虹、波澜壮阔,当年勾勒的宏伟蓝图已经化作生机勃勃的壮美画卷。第一,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在广度上有历史性拓展。比如,2022年2月150,在广西河池市政务服务中心内,不到半小时就办完开公司申请手续的杜荣中兴奋地说:“手续办得特别顺利,很开心J不仅是广西,放眼全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脸难看、门难进、腿跑断”的办证困扰逐渐消失,“一网通力、一日办结”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八年多来,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7、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所有领域。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如期实现。第二,不断提升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在高度上有历史性跃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仅把对改革重要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合理布局了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线路图,形成了完整的战略设计。根据这个战略设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政府管理模式实现重大变革;加强产权保护和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定型;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

28、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下好全国“一盘棋”一项项改革利当前、谋长远,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前行、迈向高质量发展。第三,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使改革在深度上有历史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迎难而上,解决的是中国的现实问题。比如,在湖南浏阳,因着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项改革联动,越来越多的群众看病不再难。在X平凉,因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农民拿着土地承包证信心满满。放眼全国,因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更好创新环境;因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使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因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

29、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使人民军队实现了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一项项改革冲破束缚、突破藩篱,回答时代之间,顺应群众期待,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确立基础性的制度框架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坚持中得到完善和发展。所谓根本

30、制度,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起着奠基础、定方向、管全局作用的制度,它们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质的规定性,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重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讲话中称“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样,党已经明确提出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有党的领导制

31、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根本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覆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局。基本制度和根本制度一样,都属于本源、根源意义上的制度,区别在于基本制度涵盖的范围更广一些,从不同领域或方面维持并推动着制度体系的正常运行,而根本制度只是在基本制度中最能体现该制度质的规定性的制度。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党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已经分领域提出基本制度并明确其内涵的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32、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当然,在党的领导和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领域,应该也存在着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随着这些领域已经建立的重要制度不断成熟和定型,从中确立相应的基本制度也是势在必行。如果说根本制度是制度确立之本,基本制度是制度运行之基,那么重要制度就是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统领下保障制度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制度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它们在制度体系中上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下连受制度规范和制约的一切活动,覆盖党的领导、政治、法治、行政、经济、文化、民

33、生、社会、生态、军队、国家统一、外交、监督等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每一方面又都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可以说,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所涉及的五十五项(或类)具体制度中,除却已经明确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都可以说是重要制度。相比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动态性更强一些。它们来源于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至一定程度,还可能会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上升为基本制度乃至根本制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十九届

34、四中全会在党已经明确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随着实践发展,党还会在这个概括的基础上作出更新的概括,由此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第二个大问题,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展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三、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放也是改革。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

35、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定不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互利共嬴、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冷战结束,新技术革命大力推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并广泛运用,全球资本的跨国流动迅速加快,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链条越柠越紧,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开始形成。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的言论和行动甚嚣尘上。有人担心,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是否

36、也会关上开放的大门,中国开放的道路还能走多远?面对如此疑问,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回答:“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亡。”针对“逆全球化”的动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只不过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越的几朵浪花,阻挡不住全球化大潮。全球化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不能因噎废食,动辄采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措施,不能采取以邻为壑的自私做法J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

37、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J鉴于此,在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开放非但没有止步,反而推出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不仅彰显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大国气度和计利天下的大国担当,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韧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二)共建“一带一路”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自那时起,“一带一路”倡议便跟随新时代的脚步启航奋进。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情况下,中国将顺周期下形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输出去,有力支持了沿线国家提高基

38、础设施水平、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五洲四海书写下了伟大中国的精彩故事。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帮助沿线各国释放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实践证明,“一带一路”是一条发展造梦、追求繁荣之路。以埃及为例,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连续稳居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是近年来对埃及投资最活跃、增速最快的国家。2015年,为开发地下水井用于沙漠地区农业灌溉,埃及政府提出“百万费丹”沙漠开垦项目(1费丹约合4200平方米)。中国企业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于2016年上半年快速升级改造11台专业水井设备并成立中曼埃及公司。如

39、今,埃及明亚省西部的沙漠深处,中国企业从荒芜的黄沙和砾石中改造出一片片绿洲,为当地民众带去了生活和发展的新希望。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让有实力、重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那里投资合作,参与当地振兴经济、惠及民生的工业和工程项目,由此极大推动了中国人民同共建国人民的“心联通”。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是一条民心相通、交流合作之路。以塞尔维亚为例,2016年6月190,正在该国访问的习近平主席专程来到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一一斯梅代雷沃钢厂。该钢厂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但在国际形势剧变的冲击下一度濒临倒闭。为了挽救这座百年钢厂,时任总理武契奇不知熬了多少夜,但希望都变

40、成失望。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的一笔投资终于让该钢厂5000名面临失业的工人看到了曙光。这次习近平主席来访,如同来到一片热情的海洋。习近平主席对饱含期待的工人们说:“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做到!“话音未落,掌声雷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合作共赢是各国人心所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一起打造“一带一路”朋友圈,塑造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大格局,绘就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写意和工笔画。可以想象,“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和合共生、互利共赢思想,将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不断奋进

41、,在世界舞台上创写发展繁荣的精彩篇章。(三)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近些年,主要推进了这样一些工作:第一,降低关税,缩短“清单”,开放大门越开越大。2018年至2021年,中国已连续举办4届进口博览会。进口商品越来越丰富,巴基斯坦的骆驼皮灯、斯里兰卡的红茶、阿富汗的松子陆续进入中国百姓的年货清单。与此同时,中国的关税总水平降至7.4%,接近世贸组织发达成员水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降至32.

42、97小时,较2017年缩短了66.14%。此外,中国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连续五年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领域延伸至金融、电信等服务领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收外资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二。一贯的开放政策和稳定的营商环境,让更多外资企业更安心扎根中国,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第二,拓宽领域,提升层次,开放质量越来越高。从无到有、从东到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分批次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足全国4%o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18.5%的外商投资额和17.3%的进出口额,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202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

43、港法,出台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扩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使得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蹄疾步稳,制度型开放按下快进键,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得以形成。第三,多点突破,强化优势,开放合作走深走实。截至2022年1月,我国已同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至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之际,中欧之间已打通73条运行线路,中方列车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新篇章,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2020年11月,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十五个成员国制定的区域

44、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生效,这将带动全球近1/3经济体量形成统一的超大规模市场,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的演讲中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能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今天的内容到此为止。在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同志们: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45、启动以来,县按照“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总要求,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从严从实,认真抓好组织保障、改革部署、细节落实“三大抓手”,全县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和改革势头,一批紧扣县实际、彰显县特色的改革事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抓组织保障,夯实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任务,主动谋划、系统研究。一是构建机制。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任成员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和农村发展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9个专项小组,负责各领域改革工作。明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项小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改革工作联系机制

46、、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则、专项小组规则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和改革信息报送制度和改革事项备案审杳制度,确保工作机构协调、顺畅运转,改革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是强化领导。县委6次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改革部署,专题研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审议重大改革方案。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结合当前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分管领导兼任,负责全县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工作。各专项小组由有关部门牵头组建,组长由县级分管领导兼任,各专项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本领域内、专项小组办公室与县委改革办的工作协调衔接,累计组织召开会议40余

47、次。三是夯实保障。县上专门预算县委改革办工作经费10万元,配齐电脑等办公设施设备,为改革工作开展提供必要保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绩效管理。结合改革工作任务实际,分类制定年度镇乡、部门考核实施细则,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书面考核与实地考核相结合,坚持以考核为杠杆,县委改革办及各专项小组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抓改革部署,把握工作关键。结合本地实际高标准谋划、大力度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明确任务。精心研究制定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明确各改革专项小组具体改革任务,逐项明晰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协作单位、时间要求和工作举措,做到任务明确、责任

48、落实。2024年研究确定并全面启动H项具体改革任;今年共确定127项具体改革任务,其中县委工作要点和县委改革要点安排具体改革任务82项,持续推进事项38项,年中新增事项7项。二是细化管理。按照市委改革办的统一要求,结合县实际,各单位、各专项小组分层分类建立了改革工作台账,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和具体责任人,落实进度安排、固化成果形式,时间倒排、任务倒逼,由县委改革办汇总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跟踪督查实施迸展,采用上门点对点指导、每月通报改革任务进度、问题对点督办等推进改革,确保工作部署有力、推进有序。三是突出特色。在从严从实,认真贯彻、不打折扣地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的基础上,

49、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上级改革创新试点,自主开展县级改革试点。去年争取实施了“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镇乡基本财力保障试点、首批集体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党政主要负贲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等10项上级改革试点;自主实施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事业单位绩效考评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杈登记颁证试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等13项县级改革试点。今年新争取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设立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试点、足球改革发展试点、集体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等8项市以上改革试点。累计目前正实施11项市以上改革试点和自主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试点、镇乡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等H项县级改革试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