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10556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访法治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县聚焦县域矛盾源头治理,立足源头预防、联动调解、法治规范,建立“访、调、诉”三位一体矛盾多元化解模式,提升信访问题解决质效。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党政部门共同参与。出台”访调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实施方案等8个制度文件,明确任务清单、细化工作举措,促进信访矛盾化解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全县新增并完善183个调解委员会,实现县域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组建土地承包:住建物业、卫健医疗、知识产权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注重示范引领,打造专家型个人品牌调解室,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调解组织网络。创建实体平台。成立信访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信访事项

2、咨询、接待、调解、诉讼、立案等功能区,由律师、资深调解员、法官和政法系统离退休干部组成专家调解团队前台“坐诊”,提供法治化解决矛盾纠纷最优方案。推行信访事项接待、受理、会商、调解、确认(转办)五步工作法,对信访案件依法依规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导入仲裁或诉讼程序。定期对调解成功案件回访调查,了解当事双方履行调解协议情况,及时督促未履行人依法履行协议。通过闭环跟踪问效,征询群众调解建议,调查群众满意度,避免信访事项再次反弹回流。坚持目标驱动。将县域信访接待大厅、法律援助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热线等平台获取的群众信访诉求信息,全部移交至信访法律服务中心,实施一站式分流受理、一揽子分级调处、全链

3、条明责解决。对涉及土地、金融、物业等领域的信访事项,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优势,协同相关行政部门合力化解;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依托“四所一庭一中心十N”联调联动解纷模式,综合施策、攻坚化解;对因政策调整导致的遗留信访事项,通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依法决策、依法化解。领导干部在下访、接访中带头做好信访群众普法宣传,组织电视台录制并播出信访典型调解案例视频,多角度宣传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目标任务是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县将围

4、绕这个目标任务,扎实做好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等各方面工作,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实基层基础,推进预防法治化。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县、乡两级的信访工作基础,提升信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二是继续着力健全完善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破解乡镇信访工作力量薄弱的难题,切实为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继续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完善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杳化解机制,全面深化县、乡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及时发现解决信访群众的实际困难,防止矛盾激化,减少信访上行。精准接待受理,

5、推进受理法治化。一是加强信访部门领导和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时、全面登记信访事项,保证信访数据完整准确,做到“底数清晰”。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要求,对登记的信访事项认真审核、准确分类、严格把关,做到精准分流、精准转送,让各类信访事项依法有序运转。对于适用依法分类处理的诉求,加强宣传引导,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信访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让信访群众知道自己的信访事项需通过什么途径、适用法律规定、按照什么程序去反映和解决。二是对城乡建设、空气污染、污水排放、噪音扰民等职责交叉、职责不清的信访事项交办措施进行明确,明确承办单位、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更好地规范受理、精准分流,做到信访事项件件清、事事清

6、。三是对适用信访程序处理的事项,督促有权处理的职能部门按照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的要求,明确是否受理,并确定处理途径和程序,做到路径清晰、分流准确。四是依托*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引入律师、法律工作者定期坐班接访,及时受理信访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有序维权。坚持依法依规,推进办理法治化。一是继续扎实开展初次信访办理提质增效活动。压实首办责任,做到标准化受理、规范化办理、全流程督查、项目化考核,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围绕受理、转送、交办、督办等环节,进一步深化即时交办、闭环跟办、重点领办、从严督办等机制,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成效。加强信访事项跟踪回访,坚持回访全覆盖,掌握群众

7、不满意的原因,及时反馈责任单位并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必要时安排督导组下沉实地督导,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加强督查督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按程序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依法按政策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好政策解释和教育疏导工作。对有关职能部门办理程序不规范、超期办理、实体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加大督办力度,确保程序规范、实体到位、事心双解。三是坚持把调解优先贯穿始终,通过强化与司法部门协调对接,推动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联动,做到访调结合、能调则调,形成形式多元、分层递进、衔接顺畅的调处化解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复查复核程序,细化

8、操作规程,切实做好依法纠错、释法明理、推动化解等工作。严肃追责问责,推进监督追责法治化。一是健全完善联合督查督办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专项督查事项,对责任单位未按规定受理信访事项等6种情形进行监督,督促责任单位正确履行职责,全面回应群众诉求,杜绝信访事项办理推诿、敷衍、拖延或者弄虚作假。二是进一步深化信访与纪检监察协调联动,用好“三项建议权”,完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信访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坚持依法履职、提好建议、提准建议,切实让“三项建议”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对不依法履职导致信访问题、不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等问责追责成为常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作用,对在信访工作中履职不力、

9、存在严重问题的,及时提请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进行约谈、通报和挂牌督办。对失职失责典型问题严肃处理,必要时进行通报和曝光。强化规范引导,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推动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讲进乡村进社区,在受理、办理过程中做好对信访群众的普法宣传,公开曝光以信访为名实施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树立正确导向,从而达到进一步规范信访行为,引导依法逐级走访、文明理性表达诉求的效果。二是严格信访工作纪律,提高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群众正常信访权利,避免因方法不当而引发或激化矛盾。加强与政法、公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在信访活动中以信访为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协调公安机关依法及时做好现场处置和

10、责任追究工作,树立维护信访秩序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浓厚的法治底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时代特征。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2024年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县将围绕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扎实做好各项重点任务,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注重源头治理,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妥

11、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积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等渠道,信访部门加强与政协有效对接,持续落实好我县关于将人民建议转化为社情民意的实施办法文件要求,将“人民建议”“社情民意”有效融合,把人民建议和社情民意征集纳入日常工作及年终考核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依法保障群众权益,确保群众诉求和建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坚持调解优先,化解矛盾纠纷。调解作为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维护我国社会基层长期稳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矛调中心等调解功能,

12、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前调解、行业调解与信访工作协调联动,依托我县“老司法”“陈群英调解室”“老兵调解室”等调解品牌,坚持数字赋能,用好县矛盾纠纷“云调解”终端,通过“云调解”进行互联网调解,调解人员、信访人及相关当事人均可通过手机微信登入“云调解”小程序,足不出户即可参与调解,实现线上签订调解协议及进行司法确认,为远程调解活动及三跨三分离信访案件的调处提供全面的智能化支撵,实现智能调解。规范程序,提高受理办理质量。受理是信访事项处理的初始关,也是甄别是否属于处理范围、明确办理责任主体、确定处理途径和程序的关键环节。信访部门、信访干部要学习贯彻信访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对信

13、访人反映的事实和诉求进行认真分析、甄别,依法按程序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严格落实“三个不予受理”和“两个不再受理“,做到分清性质、明确管辖,精准转送交办。用好“简易办理”程序,缩短时限,更加方便快捷地受理、办理,提高信访事项办理质量。精准监督追责,保障信访事项化解到位。坚持责任主体、责任环节全覆盖,建立健全监督问责体系,把明责、尽责、追责贯穿信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树立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正确导向。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有关规定,对不依法履职导致信访问题、不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等问责追责成为常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作用,对在信

14、访工作中履职不力、存在严重问题的,及时提请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进行约谈、通报和督办。信访部门加强与纪委、组织部沟通对接,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用好监督追贲这把“利剑”,保障群众信访事项有效化解。落实双向规范,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信访工作法治化既要规范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行为,同时也要规范信访人的信访行为。坚持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引导信访人依法逐级信访,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对在信访活动中或以信访为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信访部门及属地、属事单位要加强与政法机关的沟通对接,协调公安机关依法及时做好现场处置和责任追究工作,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对行为违法的依法

15、处理到位。二是加强法治信访宣传,把法治教育贯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广泛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关于规范信访秩序依法处置涉访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引导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信访,形成信访人依法维权、理性信访的社会氛围。三是完善对涉访违法行为的依法处置,进一步整合公检法司力量,及时依法打击信访终结后仍不息访而进行缠访闹访、煽动串联、胁迫诱使他人信访等行为以及在信访活动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强化震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年是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开局之年,*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16、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信访工作条例有关要求,推动信访工作在“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全链条各环节沿着法治轨道推进,切实做到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真正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在深化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一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并建立清单,逐案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完善乡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法律顾问联合会商研判的工作模式,依法推进信访问题化解,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落实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信访部门履行好“三项建议权”职

17、责,开展人民意见建议征集,充分发挥信访“晴雨表”作用,结合群众反映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群众信访。及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策性、普遍性问题进行调研,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完善政策制度,推动人民意见建议的采纳运用和成果转化。三是用好“访调诉”一站式服务平台。健全集成接访、调解、法律咨询等相关功能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提升信访接待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诉求一揽子解决,全链条依法推进,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化解信访矛盾,实现程序规范、实体到位、事心双解。四是深化下访接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在县领导带头下访接访的基础上,以“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

18、乡镇“夜访”活动为抓手,利用夜晚值班时间入户走访,面对面听取群众信访诉求,及时就地推动问题化解,有效减少重复访的发生,真正让信访矛盾在一线化解、从源头预防。在规范业务办理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学习好、运用好、宣传好信访工作条例及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导引图”,督促各职能部门建立完善本部门信访事项办理流程,提升全县信访业务办理规范化水平。二是规范受理登记。准确区分”三个不予受理”“两个不再受理”事项,根据信访事项渠道及类型导入相应程序办理,落实诉访分离要求,建立完善信访与政法部门线索移交及会商机制,推动涉法涉诉类事项有效化解。三是精准转送交办。联合相关部门探索建立民生诉求责任清单,进一

19、步解决信访事项处置分流不准、责任不明问题,做到当日信访当日交办,减少无效空转,切实做到“四个讲清楚”。四是坚持调解优先。擦亮“打铁佬”调解品牌,选优一批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以及红军后代参与到矛盾调解中,落实好律师接访制度的同时,聘任专职律师调解员提供公益性调解服务,避免一般性矛盾纠纷演变为信访问题,初次信访问题演变为重复访问题。五是提升业务质量。加强对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答复、回访全过程的督促指导,开展信访业务办理规范化评查,重点对以过程性意见代替结果性意见、未落实处理意见、文书送达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检查,强化信访件办结审核把关,对答非所问、无实质性内容等办理质量不高的及时退

20、回重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落实双向规范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对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信访工作考核、问责制度,全面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对信访工作不上心、不上前、不在乎、不解决、不落实等“五不”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健全信访与纪检监察、巡察机构联动机制,将信访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巡察重点内容。建立信访与组织部门联动的干部监督机制,将领导干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情况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据。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流动黄旗评比,将信访工作情况作为重要指标考核。信访部门适时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对履职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依法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信访人信访活动

21、的规范引导。对于少数群众合理诉求已经解决,煽动、怂恿、串联他人采取非正当行为缠访闹访、以访牟利的,加强法治宣传和规劝,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树牢法治权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升信访领域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县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个借助四个结合”方式深化运用“*模式”,全面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在*落地见效。借助组织机制,做好“联村联户”结合文章。加强党委对信访工作领导。发挥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

22、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信访工作机制的作用,将党的领导贯穿到信访工作法治化始终,纳入到全面依法治县、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督查督办的重要内容,并加大信访工作监督追责法治化保障力度,对敷衍塞责、马虎了事等信访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全力保障信访工作法治化”起好头、开好局”。联村联户做好信访工作。凝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职工力量,将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到联村联户工作清单,继续实行全县9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87个(村)结对共建,继续将信访工作纳入干部结对联系农户走访内容,通过宣传信访工作条例、了解群众诉求、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夯实信访法治化工作基础。借助法治保障,做好“力量下

23、沉”结合文章。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将信访法治化内容融入到法治广场、法治祠堂、法治小院、法治长廊和群众生活日常,全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宣传工作,全覆盖学习宣传信访工作条例、正反面信访案例等信访工作法治化知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氛围,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优化法治便民服务。继续推行信访事项田间办理、屋场办理、祠堂办理,引导群众通过依法渠道解决信访问题。同时,继续协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社会保障等22个具有行政调解职能的部门,对涉及本领域的矛盾纠纷及时与镇村对接,利用专业优势延伸信访法治服务便民“最后一公里”,推动信访事项就地化解。推动法治力量下沉。继续用好“123”法

24、律服务团队,发挥掌握社情民意、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协助化解信访矛盾的作用,合理统筹安排信访干部或信访专干参与联村政法干警每月下沉挂点村召开的户长会,全面了解收集掌握信访苗头,适时发布预警预告信息,推动信访工作预防关口前移。借助平台资源,做好“矛盾化解”结合文章。凸显党建引领作用。做优做细做好基层信访服务,鼓励全县188个村(社区)的“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综合体、红色宣讲队、红色调解队、红色治安巡逻队和全县431个红色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做到信访问题在哪里,信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凸显客家矛盾客家调作用。推广“五调”(依法调、家训调、祠堂调、长者调、食茶调)做

25、法,盘活客家祠堂等闲置资源,将“能上祠堂不上公堂”融入到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打造集法治宣传教育、信访矛盾化解、村民说事议事、道德讲堂等功能为一体的善治阵地,做到信访矛盾“不出村组、不到县乡”。凸显一站解纷中心作用。建立健全“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重点部门常驻、一般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工作机制,增强配足调解力量,把好受理法治化“三个不予受理、两个不再受理“第一关,完善“咨询分流-法律服务一信访受理一纠纷调处一司法确认一诉讼裁决一回访评价”顺延式推进、一揽子服务的闭环工作流程,倾力打造县域矛盾纠纷“终结地”。借助群众力量,做好“共同治理”结合文章。培育群众骨干力量。拓宽群众参与信访工作渠道,继续发挥“五老”人员、两委员一代表、妇女干部、平安志愿者、文明实践志愿者、调解员、网格员、外出乡贤等“领头雁”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现身说法、以理说法、以案说法等方式带头维护信访秩序,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信访。培育群众自治能力。发扬客家人热情好客、善良淳朴的品格,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通过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方式,将维护信访秩序法治化潜移默化到群众思想观念中。同时,加大违法信访行为依法打击处置和典型案例曝光力度,营造依法理性信访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