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21681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心雕龙与小学习作教学浅谈【摘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难写,教师难教。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刘勰认为文章是和天地一起产生的,人和天、地合而为三,即三才”,文章来源于咱然,来源于生活,只有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他还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天地之心,人有了体脸和思想情感,文率才能鲜明,这是自然之道。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回归自然之道,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才能开辟和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教学要睁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思想情感,呵护学生的童真,让学生能够自由地畅谈自己真实的认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表达真实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爱学、乐写,写出内容充实、情感丰富、个性飞扬的好习

2、作。【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文心雕龙自然之道一直以来.习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写,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或者干巴巴的,空洞无物,或生搬硬套,照虎画猫,或胡编乱造,以假乱真。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实的、言之有物的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然而多年来我们似乎并没有找到多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与其仅仅只在教学方法和习作技巧上寻找方法,不如跳出圈外,在传统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如文心雕龙。文心雕龙3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烟创作的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很多的观点能给我们的习作教学带来启迪.如在文心蹴龙原道中他写到“文之为谯也大矣,

3、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段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埼,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人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个方面,刘越认为文章是和大地起产生的,人和天、地合而为三,即三才“:”文之为想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0文章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取之不竭的素材库,只有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第二个方面,刘褪认为“为五行之秀,人实天地之心,心生而

4、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即人是万物之灵,是天地之心,为什么?因为人是有会思考,有情感的,看到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人都会有思想活动,有了思想活动,语言就跟着确立了,文章就鲜明了。这是自然之道。细读刘这段话,我们从中可以找出学生写不好习作的根源所在,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一、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辟习作素材学生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作文时腹中空空,无素材可用,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从何而来?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我们看到,从刘税到叶圣陶都认为文章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习作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5、木,只有充实的生活,才能有充实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古人积累素材注重“读万卷出,行万里路”,再反观我们现在的习作教学,恰恰把人和自然、生活割裂开来,味注重读万卷书”,忽略了行万里路”。首先是大部分家长不重视学生亲近自然,参与社会实践。他们评判自己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准就是分数,虽然教育改革实施多年,但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依然在家长中根深蒂固。他们关心孩子的老师是不是教的认真、教的好不好:他们关心孩子在课堂上是不是认真听讲,回到家是不是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关心每一次考试孩子成绩在班里的名次。但许多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却漠不关心,甚至抵触,他们认为参加各种活动会耽误孩子学习

6、.回到家里,他们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没有时间管,就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或者靖家教。学生和自然和社会隔绝开来,无法接触外面广阔的天地,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积累充实丰富的素材,到最后只能腹中空空,又如何能写出言之有物的习作呢?从每次考试的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的好,但是作文却写不好,失分较多,就是这个原因在作怪。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让学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参与实践活动的现象。教师可能由于出于安全考虑等顾虑,般很少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学生关在教空的囚笼里,讲解习作技巧,甚至有的老师为r应付考试,猜题押题,让学生背诵范文,以求

7、考试得高分。还有的老如认为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麻烦、影响学习的进度,不积极参加甚至抵触。久而久之,这种短视的教学方法就会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培养成老师的宠物,失去r野性,失去J亲近自然和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造成很多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或者胡编乱造,空洞无物,亳无生活气息,读来面目可憎。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传的不能仅仅是习作的写作技巧之道,更应该向学生传授写作的自然之道。春天来了,校园里派生机盎然,娃紫嫣红,秋天来/枫红菊黄.落叶飘飘,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出教室,去欣赏和感受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写一写,应该比教师在教室里传授方法更有效果。学校里有了活动,积

8、极带孩子们参与,然后写一写,即使没有活动,我们也可以在教室里创设出各种情境让学生写一写。同时教如还应该把习作教学延伸到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或者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潦来引导家长让家长明白文章来源于生活,只仃让孩子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写好习作的道理。例如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进田野或者游览祖国的风用名胜,实在没有空,也可以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来“行万里路”。学校有课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教册可以和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了家长的配合,工作就容易的多,长此以往,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何愁写起习作来无话可说呢?二、独舒我情回归自然之道

9、,文心雕龙中说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这句话中的“心”.我的理解是人对大地万物的体验,是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观,即写作者应该是先有对自然和生活的体验,有了情感,才会有很多话想表达、倾吐,情动于衷,有感而发,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仃情感有思想的人,不仅仅会用眼睛去看,还会在看的同时用心去体脸,正所谓“登山则情满F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种情感的体验和思想是作者创造的动力,也是创作的基础,更是习作灵魂所在。有了真情实感,文章才能丰满,才能生动活泼。然而令我们失望的是,目前小学生的习作依然普遍存在着没有情感或行缺少真情实感,假大空的现领,除缺少生活和丰富的社

10、会实践外,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是学生没有我情实感,而是其情实感被压抑了。这个“凶手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教师。由于在习作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度重视习作的技法传授,甚至沾沾自喜于传授些所谓的写作套路,学生往往不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写作。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在写作的时候被套上r猿箍咒,写出来的习作充斥着概念化、成人化、虚假化的情感和思想:要写“心愿”,一定要说理想远大,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写人必定要写这个人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高尚品他等。这样的习作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大部分是编瞎话、讲套话,犯了写作之大忌,注定是失败的习作。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人,他们的体验是个性化的,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也是独特的,教师在习作

11、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一味强调共性。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回归自然之道,辱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思想情感,千方百计地呵护学生.的那片童真,让学生能够自由地畅谈自己真实的认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表达真实思想.这些真情实感不一定高尚,不一定完美,但是最真实的,是每个生.命个体真实的宣泄,精神的放飞,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能在习作中真情流露、彰显自我“这才是习作教学的精髓和目的,它是最可贵的、无价的。新的小学部编教材中“习作”的编排正是体现了文心雕龙的创作观.要写好习作就要学生.去亲近自然,枳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要压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让他们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如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生活:语文六年级下册3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第三单元习作“让班情流露”,第四单元习作“心愿”等都很好的体现了这样的创作观。相信,只要我们老郎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孩子们就定能够爱写、乐写,写出内容充实、情感丰富、个性E扬的好习作。参考文献:1文心雕龙南朝刘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