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22350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目录一、序言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空间构建创新:建成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1 .打造覆盖城乡的香山文化新地标2 .升级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3 .创新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二)资源建设创新:构建一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保障体系4 .打造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5 .健全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资源体系6 .挖掘整理活化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7 .挖掘整理推广名人文化资源(三)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样8 .以需求为牵引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9 .融合创新赋能公共文化服务10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消费融合

2、发展11 .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四)技术赋能创新:建立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2 .建设市公共文化数据资源管理平台13 .完善“文旅云”数字文化服务功能M.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15 .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体系建设(五)品牌塑造创新: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16 .擦亮“书香”品牌,建设全民阅读之城17 .唱响“中国合唱之城”品牌,建设音乐之城18 .铸就“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19 .强化文旅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建设博爱文化之城(六)治理机制创新: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20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公共文化治理根基21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化发展22 .

3、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23 .推进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治理改革创新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二)保障经费投入(三)加强监督考核(四)落实人才保障(五)强化宣传推广(六)深化理论研究一、序言自2018年4月正式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卜.简称“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市在体制机制改革、设施网络构建、服务效能提升、数字平台搭建和品牌活动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示范作用显著。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已基本形成,“1+2+2+N”共享文化空间建设模式、“三三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模式等多项工作举措在文旅部和省组织的工作推进会上推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已基

4、本建成,实现市、镇街、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初步构筑起“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多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量大幅增长,连续3年获评“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公共文化广,辐射更强,共享型、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深度融入市民高品质生活圈。一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加优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进步增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显著提升。一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更加成熟,来自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更

5、加活跃,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更加健全。一一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更加便利。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数字化应用平台功能更加完善,数字化平台互联互通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文化云与智慧图书馆建设进展明显,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更加便捷、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一一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的“模式”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加精细清晰.三、主要任务(一)空间构建创新:建成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1 .打造覆盖城乡的香山文化新地标响应文化兴城战略与城市空间整体规划,以“一城、区、一馆”及“香山书房”等重点项目为牵引,

6、打造香山文化新地标。推动“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围绕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做好“香山古城”保护活化顶层设计,统筹历史遗迹保护、历史文脉保存等方面,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和路径,以工匠精神推进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打造“香山古城”核心区,把“香山古城”打造成一张立得住、叫得响、出得彩的城市文化名片。推进孙故居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及孙故里旅游区改造提升。高标准建设香山名人馆,集中展示孙、郑观应、杨殷、马应彪、吕文成等香山名人的事迹。开展“香山书房”建设工作,纳入美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2022年市十件民生实事,按照“一类主题图书、一项特色活动、一支运营团队、一处别样风景、一种特色融合”的要求

7、建设不少于100家“香山书房”,彰显香山文化特色,优化提升阅读服务,打造公共阅读阵地新地标。2 .升级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对外开放,推动市美术馆新馆、市科学馆、市规划馆、翠湾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的立项与建设,完成市文化馆空间改造项目,优化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志愿”,建设完善集招募注册、信息发布、服务点单、统计分析、宣传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支持服务效果好、潜力大的文旅志愿团队注册文化类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立跨部门的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沟通机制,优化全市文旅志愿服务统筹协调体系;做好“文化志愿服务月”活动与先进志

8、愿服务典型推荐工作,主动承办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志愿活动。实施国家“春雨工程”“圆梦工程”,做强“成长的美好,“青少年图书馆志愿者培优计划”“普特儿童融合阅读”“合唱团乡村行苗计划”等有特色、有影响、惠民生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文化志愿服务系统融入全民阅读推广、全民艺术普及、青少年美育教育、研学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等专业型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公共文化与志愿服务双品牌效应。专栏5:公共文化品牌创新发展12 .“书香”品牌建设:加强公共阅读阵地建设,优化基层公共阅读资源,创新公共阅读组织模式和推广机制,持续开展全民阅读特色品牌活动,深化阅读推广人的专职化定位和专业化培养,夯实全民阅读之城可持续

9、发展基础。13 .文旅志愿服务强基计划:设立“文旅志愿服务专业21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化发展探索公共文化资源跨行业横向流通共享新机制,加强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试点工作。以市文广旅系统内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共建共享作为切入口,推动各联盟单位机制共建、阵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和人才共育,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活力和服务效能。优化和整合联盟成员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加强各主体间资源、空间、信息、人才和活动机制的共享共用和互利共赢,联合开展主题性公共

10、文化活动,探索建立公共文化资源流通共享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22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有关举措,落实市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细则(试行),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招投标、“费随事转”、项目外包、公益创投或委托项目等形式,提供群文演出、赛事与会议承办、艺术普及培训等服务。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研究和探索社会化运营主体扶持办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手册、社会化运营效能考核指标体系等政策文件,研究完善社会化运营“选、用、管、培”全流程机制,提升政府部门文化治

11、理能力。优化完善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合格主体培育推荐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提升服务资质和供给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规范督杳,引入绩效考评与群众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奖补和购买服务、退出项目的重要依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荣誉表彰机制,定期表彰一批热心公益、爱文化、有作为、有担当的企业家、文艺家、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等。23 .推进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治理改革创新创新发展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三三”工作模式,结合市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纳入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范畴,健全文化自治组织建设,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

12、、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让居民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协同发展能力。探索建立“乡村文化理事会”,健全行政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文化自治组织建设,统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开展以“组建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开展一项特色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三个一”公共文化服务。专栏6:公共文化治理机制创新发展14 .省级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试点建设: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全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良好工作机制,推动各联盟单位机制共建、阵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和人才共育,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活力和服务效能。15

13、 .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化建设与运营机制创新:在全市有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探索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场馆运营。鼓励相关运营单位在做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向公众优惠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文化兴城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将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作为文化兴城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调整优化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市创新发展,负责推动制定全市公

14、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工作推进措施,研究推进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制定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年度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方案和过程管理办法,完善评价、督导、考核机制,将创新发展工作纳入市镇两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镇街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各镇街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对照创新发展标准和本规划制订创新发展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工作货任。(二)保障经费投入。按照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测算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市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保证本市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

15、明确市级政府与镇街级政府财政支出费任划分。发挥财政资金鼓励、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撬动社会资本与市场资金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探索建立涵盖预算、执行、决算等全环节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监督机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立项与资金分配公告制度,强化各公共文化场馆年报公开与财务审计督查,完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加强风险评估与过程监管,确保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三)加强监督考核。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市、镇街、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服务目录),确保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强化法律贯彻落实和标准实施,定期开展法律执行、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16、全面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建设征询反馈制度和满意度测评制度,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有效回应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监督管理。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中府办函(2020)139号)要求,继续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市、镇街、行政村(社区)、社会组织等四级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四)落实人才保障。贯彻落实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按照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实

17、施方案,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使用。出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后备优秀人才库管理方案,围绕文广旅系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年轻的优秀后备人才。进一步完善“两员”“双派”制度,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按核准编制数配齐市属公共文化机构、镇街文化站工作人员,充实行政村(社区)文化专业人员队伍力量,为每个村委会、居委会选聘1名文化专管员。加强人才管理,将深入基层创作、培训、指导群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授予人才称号、评定职称等的重要考核内容。探索建立文化人才管理与共享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深中、穗中两地及沪中、京中人才互动互访交流活动。(五)强化宣传推广。广泛深入推广市创建示范区的

18、经验,深入阐释示范区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举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浓烈氛围。加强资源整合与方法创新,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经验新成果、创新发展案例、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振兴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综合运用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和官网、微信、抖音等多种线上渠道,创新利用长图文、短视频、H5互动页面等载体,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加大示范区创新发展宣传力度。(六)深化理论研究。大力加强示范区创建和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与理论研充。强化问题导向,立足实践需求,围绕创新发展所需的基本制度、建设标准、服务规范、实施方案等开展研究、论证和推广工作,推出一批具有特色和经验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示范区创新发展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指导。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加强模式总结和经验交流,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市(区)特别是各批次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经验交流,在学习中提升市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