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政法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华东政法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2015年11月一、改革基础与存在问题6(一)改革基础6L内部治理结构逐步优化62 .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63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74 .科研与学科实力明显提升85 .国际化办学加快推进86 .办学资源进一步拓展9L激发整体办学活力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92,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人事管理体系不尽合理103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104 .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长效机制有待完善115 .国际化办学合力尚未形成126 .资源配置机制有待完善127 、总体思路13()h13(二)总体目标和关键环节131目K132.关键环
2、节13(三)基本原贝IJ131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132 .坚持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相结合143 .坚持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相结合144 .坚持推进改革和风险管控相结合14(四)保障措施14L加强党的领导142 .完善落实机制153 .营造舆论氛围15三、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15(一)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151 健全决策与监督机制162 .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163 .建立健全学术管理制度174 .-*17(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队伍活力185 .探索建立科学的队伍规模调控机制196 .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及长聘制197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208 .推进管
3、理队伍考核机制和职员职级制度改革21(三)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19 .构建德育一体化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2210 .完善法学特色教育体系2311 .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512 .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26(四)改革科研管理机制,提升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能力2813 .构建新型学科发展机制2814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研组织2915 .建立智库培育和建设机制2916 .完善科研评价和保障机制30(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影响力与竞争力3217 .构建国际交流联动机制3218 .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3219 .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33(六)改革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
4、源使用效益3420 .推行资源使用成本核算3421 .健全财务和资源监管体系3522 .探索综合预算管理36华东政法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动对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8年和1972年,学校两度撤并,1979年第二次恢复招生。2003年,学校建设松江校区,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得到拓展。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华东政法学院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实现了从千人
5、大学向万人大学的转变、从单科型行业性学院向以法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形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格局。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4800余人;教职工1225人,其中专业教师725人,正高117人。设有24个本科专业,覆盖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五大学科门类;有14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均
6、为优秀。当前,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海提出加快建成“四个中心”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任务。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原司法部所属政法大学中,中国政法大学是教育部院校和“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法学门类最为齐全,法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非法学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院校和“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西南政法大学于2012年实现了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这些学校在学科建设、资源获取方面具有优势,而北京大
7、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法学院也因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拥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是“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其法学院具有综合竞争力;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法学学科各具特色;上海政法学院学科布局与学校相近,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对学校来说,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面对机遇和挑战,学校应顺势而为,把握大局,找准坐标,统筹谋划发展路径,找到政府管理、自主办学、社会评价之间的平衡点,把握好行政与学术、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举全校之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改革基础与存在问题(一
8、)改革基础2008年,学校开展了有关发展定位的大讨论,逐步形成了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合理确定办学规模、科学配置办学资源的共识,形成了发展定位规划(2008-2020年)学科建设规划(2008-2020年)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8-2020年),明确了中长期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同时,学校制定并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推进教育部和上海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上海“085工程”等为契机,大力推进内涵建设,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奠定了基础。1 .内部治理结构逐步优化学校于2003年制定章程,并于2009年、2013年、2015年修订章程,同时逐步完善了规章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
9、立健全了议事决策规则。坚持教授治学,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健全了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等师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了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试点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逐步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2 .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岗位聘用、引才育才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教辅队伍。突破常规,成立独立建制的科学研究院,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博士、研究人员,现有专职研究人员近IOO人,每年完成的科研任务约占学校科研总量的35%o率先在上海市属高校实行师资博士后制度,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师资
10、博士后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人才库、蓄水池。在第二轮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中,进一步确立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人事聘用制度,实现了管理与专技岗位的交流互通。实施校聘教授制度,通过代表作申报、破格申报等方式使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3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通过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依托上海市辅导员培训基地和心理示范中心基地,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坚持分类培养,推进系统改革,探索形成了集体备课制、案例研讨式教
11、学、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为基础的学术与专业学位、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两翼、双层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作为全国首批法律硕士培养院校、上海市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以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改革、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计划与质量工程为五大突破口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持续推进。4 .科研与学科实力明显提升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不断取得突破,近五年来,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类项目、司法部项目等课题立项数多次获得全国第一,国家级重大课题项目数在全国政法高校中居领先地位。发挥科研工作纲要等制度的导向作用,高层次成果、高规格奖项
12、数量稳步攀升,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实现倍增。依据“扶优、扶特、扶新”的原贝1,以法学为龙头、多学科协同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市教委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非重点学科五个层级的学科体系。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学术交流管理流程,学术交流持续繁荣。5 .国际化办学加快推进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国内第一所为美国律师协会承认学分的高校,与130余所境外高校、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全国6所获得教育部外国留学生高端硕士项目承办资格的院校之一(法律项目只有北大和华政承担)。留学生规模大幅增加、来源多元化,学位生占比40%
13、以上,向世界各国展示、传播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在留学生法学教育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聚焦国家和上海重点对外交流领域,开展高层次、高规格对外合作交流,已建立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院、中美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等涉外智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 .办学资源进一步拓展通过新建法学研究与教学实验实训大楼和团学活动中心、回购松江校区五期学生公寓、改造长宁校区教授工作室、实施电力改造工程,以及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等,办学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法学类数字资源在全国法学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校园一卡通投入使用。调整财务预算下拨方式,由一次性下拨转变为每半年分次下拨,加大了经费统筹力度。积极拓宽非学历教育办学和技
14、术服务创收渠道,规范收费行为,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成立教育发展基金,签约资金已达3000多万元。(二)存在问题学校所推动的改革多为某项工作的局部推进,还没有达到全方位、系统性改革的要求,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内涵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1 .激发整体办学活力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1)制度体系有待优化。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规则以及决策评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制度的稳定性和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增强。(2)学院办学主体性有待增强。管理重心仍集中在职能部门,校院之间、部门之间、各类教学科研组织之间的权责需进一步厘清,机构设
15、置和管理流程需进一步理顺,管理效率需进一步提高。2 .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人事管理体系不尽合理(3)人才队伍配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受人员编制制约,引才育才受限,不能发挥高端人才的最大效能。学院、学科人员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尚待提升,除少数学科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或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不多。(4)人才队伍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尚未建立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分类管理体系,致使人才队伍管理处于粗放模式。尚未实现人才队伍的均衡发展、形成合理有序的流动机制,致使人才队伍的正向合力未能充分凝聚。(5)人才队伍评价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量化为主的考核模式导致教学投入与科研激励不均衡,不符合教师成长规律,教师教
16、学能力有待提升。管理教辅人员考核方式存在粗放化倾向,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3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6)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德育一体化工作体系有待健全。全员育人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足。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未能实现一体化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学科支撑不足,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缺乏有效对接。思政工作队伍整体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空间有限,职业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设计。德育实践和服务平台亟需规划与拓展。(7)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对于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与其应当具有的地位之间仍然有差距,人才培养体
17、制机制与法治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还不能有效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文化需加强建设。在现有学科分类方式和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口径过窄、人文基础薄弱,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实践部门合作办学机制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4 .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长效机制有待完善(8)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设置科学性、规则性不强,根据社会重大需求和智库建设要求设置学科的指导思想、具体举措有待进一步明确。其他学科和法学学科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科性大学特点未充分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科建设国际化水平较低。(9)科研管理的
18、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科研团队力量不均衡,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智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协同创新水平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重大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以科学研究院(包括附属研究机构)为主导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需加强,贡献力需进一步提升。(10)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社会影响力有待提高。资金投入不稳定,科研项目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规则不科学、限制过多、绩效较差。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下,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学者和学术作品较少,科研项目的优秀结项率、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服务于政府决策的能力及其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5 .国际化办学合力尚未形成(H)国际化办学的校内协同不够。国际
19、化工作与教学、科研、人事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现象,学院作为教学、科研实体,没有明确的对外交流责任和目标,人才培养与科研的国际合作推动力不足。满足境外师生需要的学习、生活等软硬件设施有待改善。6 .资源配置机制有待完善(12)办学经费来源较单一。办学经费的自筹能力不足,预算经费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空间非常小。虽然市财政局、市教委对学校松江校区建设进行了部分化债,但因世博动迁和学生公寓回购仍负债1.76亿元,严重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13)未建立科学的资源调配和监管机制。人员经费紧缺,办公用房资源有限,供需矛盾凸显。学科、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成本管理意识不强,资源分配和监管缺乏统筹和共享机
20、制,资源使用效率评估与考核不到位。信息化建设对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贡献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家和上海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机制体制障碍,为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二)总体目标和关键环节1 .总体目标通过综合改革,破除发展瓶颈,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法学门类学科优势明显,其他门类相关学科与法学交叉发展,融通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2 .关键环节增强办学活力,关键在于
21、明晰部门、学院职责,增强内部运行机制的科学性;提高办学定力,关键在于推进依法办学治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水平。(三)基本原则L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握办学方向,遵循办学规律,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聚焦瓶颈问题,找准改革突破口,做到重点改革领域有突破、有创新、有进展,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体制机制。2 .坚持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相结合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在改革过程中倾听基层意见、回应师生需求,把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作为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将学校发展与师生个人发展紧密结合,把是否
22、有利于师生发展、成才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让广大师生分享改革红利。3 .坚持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谋划改革的目标、思路、路径,并以此统领和整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任务,促进各项任务的衔接配套与相互支撑,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完善工作落实机制,细化实施方案,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改革。4 .坚持推进改革和风险管控相结合坚持改革的时机和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节奏与校内外的可承受力之间的有机统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对于重大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跟踪改革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控改革风险。(四)保障措施L加强党的领
23、导深化综合改革是一项涉及长远、牵动全局的重大任务。校党委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师生为改革方案建言献策、为落实改革任务共同努力。2 .完善落实机制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编制改革方案,把握改革方向和总体进程,推动、落实改革事项。方案发布后,细化改革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分类逐步推进。建立健全改革风险评估机制、任务问责制和督促检查制度,确保改革顺利进行。3 .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师生座谈、调研等形式,引导师生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
24、、个人和集体等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综合改革的部署上来,汇聚起深化综合改革的强大力量。定期梳理、总结改革举措、成效和经验,加强宣传引导,为综合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三、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一)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发挥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表率作用,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使各类办学要素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实现权责清晰、运转流畅的治理目标,促进学校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奠定制度基础。L健全决策与监督机制(1)完善议事决策规则。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5、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规则。重视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前的咨询和论证机制,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听取师生意见、外部测评相结合的评估机制,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依法、依规、合理地处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事项、程序及规则。(2)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问责机制,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师生代表大会和信息公开等制度,保障师生和公众的知情权。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促进决策、执行与监督职能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健全内控体系和制度设计,加强纪检、审计和法律监督,加强过程监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监管
26、体系。2 .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3)推进章程和规章制度建设。完成章程核准和公布工作。建立以章程为统领、涵盖全部管理事务的规章制度体系。坚持统一性和稳定性原则,规范规章制度废、改、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执行和监督、评估机制。做好规章制度汇编、公布工作。(4)加强民主管理和法律事务工作。拓展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渠道,健全、规范师生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平台和机制。完善二级教代会考评机制。进一步明确法律顾问的职责。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妥善解决内部矛盾、冲突和利益纠纷。(5)完善安全稳定和应急处理机制。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拓展宣教平台和加强区校联动
27、为主要抓手,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以健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顺畅流程为主要内容,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改革提供稳定环境。3 .建立健全学术管理制度(6)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调整学术委员会成员构成,提高非行政职务教授委员比例,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保障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使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协调、支撑、促进。在科研机构设置、学科带头人聘任、学科评估与管理、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深入探索,逐步建立并完善内行评价机制、重大学术事项报备制度,切实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4 .推进二级管理(7)理顺管理权
28、责。以效率优先、促进学校整体功能发挥为原则,理顺党务、行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系,优化机构设置。科学、合理界定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学院及科研机构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的职责、权限,促进学院协调发展,提高管理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益。(8)增强学院办学主体性。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权责,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院自主权,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增强二级管理的实效性。在保障学校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资源投入的同时,落实学院在资源配置、经费预算和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院人、财、物,责、权、利相统一,提高学院办学
29、积极性和主动性。(9)促进管理规范化。遵循党政管理、教学、科研等不同事务的规律,实施分类管理。按照“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原则,完善职能部门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管理服务工作的标准、规则、程序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明确各类事务的第一责任部门、相应管理层级的权限,以及各类事务提议、审议、决策等流程。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以学院、学科定员、定岗为前提,以岗位职责任务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以岗位标准为核心遴选、评价人才,以任务完成情况为核心实施收入分配,形成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学校发展定位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学校事业发展。5 .探索建
30、立科学的队伍规模调控机制(10)完善编制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对专业教师、管理教辅人员、辅导员等不同系列人员科学定编、设岗,构建有序流动机制。以学科承担的基本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为基础,分系列规划不同学科教师编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合理的人才聘用机制,营造集聚高层次人才、开发人才潜力的制度和环境。严把进人质量关,重视国际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按照梯队建设要求严格控制拟聘人员的年龄、层次,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规划并落实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式的培养体系,提高教职工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提升个人专业素养。(12)理顺学校和学院、学院和学科用人权责。坚持学校宏观调控、统筹与学院自
31、主筹划、配置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模式,赋予学院更多的用人自主权。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规划紧密结合,学院制定的队伍规模结构、进人标准、考核评价方式、激励措施等须符合学科建设目标。6 .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及长聘制(13)构建不同类型教师岗位系列。设置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类型的教师岗位系列,分别制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适合不同岗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以强化岗位管理、突出绩效考核为重点,通过规范岗位职责、改进分配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各类岗位教师均衡发展。(14)推进聘用制度改革。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遴选、评价人才,以岗位任务为核心进行聘期管理。在教学科
32、研型岗位试行长聘制,要求预聘教师在经历2年师资博士后和6年科研为主型岗位的考核期后方能聘为长聘教师。(15)构建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探索协议薪酬制、项目制等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尝试建立以绩效工资制度为主、多元化分配方式为辅的薪酬激励体系。鼓励学科根据建设目标聘用高层次人才作为特聘教授,实行年薪制。鼓励项目负责人用科研经费特聘研究人员,实行项目薪酬制。7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16)推进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实施教师课堂教学激励计划、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激励计划、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发展计划、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方法改革激励计划以及教育教学工作支撑保障计划等5个系
33、列、24个子方案,设立“名师教学工作室”,启动青年助教制度,鼓励教师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能。(17)改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完善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及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办法,在高级职务聘任时充分考虑教学年限、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等因素,向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在教学为主型岗位系列单独设置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额。建立健全代表作评价机制和同行专家评价制度。(18)落实“双千计划二创新教学团队组建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选聘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兼职或挂职任教,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选聘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参与法律实务工作。8 .推进管理队伍考核机制和职员职
34、级制度改革(19)建立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考评体系。明确岗位任职标准和职责,通过定量与定性、平时与年度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式,建立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考评体系,强化岗位考核。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体系,探索干部考核新机制。分类制定管理教辅人员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合同续订等有效结合,探索符合管理教辅人员工作特点的评价、激励机制。(20)推进职员制度改革。加强成长规律研究,科学设计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道路,拓展管理队伍职业发展路径。推进职员制度改革。区分决策辅助、行政执行、一般事务等不同职责,实行分类管理。针对专业性强的特殊岗位,探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35、理顺职员系列与其他专业技术系列的关系,搭建人才流动“立交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管理工作,稳定职员队伍。(三)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以教学改革和德育创新为抓手,针对社会科学领域应用型人才阶梯式成长规律的特殊性,实施分层、分类和个性化培养,探索以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仰、良好职业道德、深厚人文底蕴和较强职业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9 .构建德育一体化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21)完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下的全员育人体制机制。制定全员育人工作大纲,在工作理念、组
36、织架构、机制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并在职能部门和学院分级分类制定德育方案,形成校院之间、党政之间协同育德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专任教师德育奖励、考核机制。改革现有学生德育综合评价模式,将社会实践、社会服务、领导力提升等与社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导向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2)加强德育内涵研究和实践创新,激发思政工作队伍活力。加强德育工作的学科支撑,创新、拓展研究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法治的衔接,设立研究方向,建立研究、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团队,建设高效信息化平台,构建系统化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贯通式思政教育模式。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三年规划。实施对辅导员
37、准入、培养、考核、晋升系统化设计的“师道计划”,加大对辅导员职务、职级晋升等发展通道上的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激发思政工作队伍的活力和创造性。(23)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继续优化、细化“双师型”讨论式教学模式,尝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考试改革。以建设“切问近思”微信平台为抓手,推进“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整合。依托“星空论坛”、“思问沙龙”等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有机衔接。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所为平台,加强资源配置,推进德育机构协同联动,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24)发挥德育教
38、育和实践平台载体作用,推动德育工作系统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设计和发挥“毕业季、表彰季、新生季”和重大节庆活动等仪式教育功能,系统强化主题教育活动、易班、校园BBS、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线下平台载体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系统整合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资源,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现不同部门、校院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横向与纵向维度上的学生创新创业资源整合。推进网络与实体共进的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学生管理与服务制度、规范与流程体系。10 .完善法学特色教育体系(25)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综合考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有关人才培养的纵向维度,以
39、及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有关法学教育的横向维度,探索法治人才培养创新之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区,探索本硕、硕博连读及本硕博一贯制高级法律研究人才培养试验。整合法学与其他学科力量,对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为基础,探索面向法律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特色订单化人才培养途径,为国家、社会培养急需的各类法律专业人才。(26)探索建立法律职业终身教育体系。探索构建法律人才终身服务体系,突破成人学历教育既有格局,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争取政府支持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相互转换。调整、完善成人
40、学历教育的学习年限、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师选聘、教学评价等机制,逐步形成开放的学习环境。以项目运营方式为抓手,推动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升级,逐步树立法律职业专题研修、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法律素质培训以及司法考试辅导培训品牌项目,探索国内、国际合作办学新路径。(27)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一体化。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和法学教育文化积淀,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研究、制定开展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教育内容和教育路径。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师资,探索在法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领域培养专业硕士的体制、机制。指导、编写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读本和辅导材料。大力推动和参与创建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
41、新中心IL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8)尝试专业大类招生。对接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结合学校社会科学专业培养与法学学科特色,尝试专业大类招生,力争实行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的“自招”模式,推进人才选拔机制改革与创新。(29)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建立大类招生基础上的分类型、分层次培养的教学体系。科学设置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构建校内外联动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组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平台、经管文复合涉外人才培养平台、公安类特色人才培养平台。大力推动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学科、专业、学位、平台一体化建设,组建以法学为核心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
42、。(30)优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加大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力度,拓展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重点加强非法学专业实践平台建设。鼓励学生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训练,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加大对学生开展国内外创新性学科竞赛的资助和宣传力度。(3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以教育部审核评估和上海市专业评估为契机,强化专业评估评价机制,查找问题,有效整改。建立学业预警系统,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追踪和提醒,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保障。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为抓手,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实时追踪的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构建
43、常态化、程序化、系统化的教学质量评估、诊断、反馈、整改机制。(32)拓展校际教师教学发展交流合作工作。依托“立格联盟”和松江大学园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等资源,加强联盟高校之间的课程共建、学分互认、教师互访、教学交流等工作,推进与西南片联合办学、松江大学园区校际交流工作。发挥长三角地区联动合作机制,共享教学资源,扩大学校影响力。(33)系统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改革体育课选课机制,实行系统推进型选课模式,帮助学生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以“校园足球联盟”为突破口,通过与足球俱乐部共建,完善联赛平台、训练比赛常规化建设,提升足球队训练、管理、竞赛工作水平。与中小学对接,为有潜力的好“
44、苗子”提供更专业的发展平台。12.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34)改革研究生招生录取方式。探索硕博连读与博士生“申请审核制”招录方式。建立以培养质量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动态调整机制。实施生源竞争计划,扩大生源基础,优化生源结构,增加免试推荐研究生录取比例,保证生源质量的持续提高。(35)优化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结构。视情申请试办法律专业博士学位点和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授权点结构,争取新设警务、新闻与传播(法治新闻)、工商管理(法商结合为特色)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培育与发展政治学、公安学、社会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能够支撑特色办学的学位授权结构体系。(3
45、6)完善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强化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向,积极探索优秀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分类培养、分类发展的思路,推动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完善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境内研究生与留学研究生、校内研究生与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多元化办学机制。增加学分制的灵活性,进一步扩大选修机会。健全博士生培养分流体系,严格科研考核标准,搭建各类博士生培养的学术交流平台。丰富硕士研究生培养手段和路径,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面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指导支持计划。扩大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范围。(37)加强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规范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加强
46、和扩展与校外实务部门的合作,推进实施包括“法律助理”在内的政产学研项目。推进专业学位案例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构建以能力与知识教育为两翼、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为重点、能力考核为根本的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体系。(38)严格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坚持发挥学院、学科、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依托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构建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平台。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博士生的资助制度。严格学位授予质量管理和学位授权点评估制度。落实研究生教学、指导督查机制,加强对教风和学风的引导和监督,严格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完善研究生授课教师评教
47、机制。(四)改革科研管理机制,提升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能力推进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力争在2020年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峰学科;推进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力争在2020年将公共管理学建设成国内领先的高原学科。打造若干精干的学科研究团队,构建多元的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学术保障机制,探索新型智库组织和运作机制,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力和服务国家地方重大需求能力。13 .构建新型学科发展机制(39)明确学科发展路径。按照“分类建设、优化布局、凸显优势”的要求,调整、优化学科类型与结构,注重传统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决策咨询类学科建设的共性与差异。提高学科建设绩效,使学科建设契合学校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落实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40)推动学科发展的同城协同、交叉互补。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依托、新兴特色学科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力推学科交叉、融合。主动回应国家、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实施学科联动发展的同城协同,与上海其他高校开展基于优势互补的协同合作、强强联合,着力建设公安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力争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41)改革学科管理体制。制定并落实学科管理与考核制度、科研机构设立与管理制度,推动学科分类管理,明确学科带头人产生程序及其权责,明确学科建设绩效与经费挂钩,构建自发的科研活动与有组织的科研活动相协调的新局面。注重优秀科研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青年拔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