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50349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辛县“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利辛县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发展规划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1年4月前言1第一章晒背景2第一节现实基础2第二节发展态势3第二章总IW求6第一节指导思想6第二节基本原则6第三节规划目标8第三章促进城乡空间融合11第一节统蓊城乡发展布局11第二节优化村镇发展体系12第三节城乡支撑产业融合14第四诲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18第一节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8第二节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19第三节建立健全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21第五章充城市功能23第一节优化城市区域功能23第二节增强城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24第三节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8第四节建设绿色城市32第六章光城镇化发展体制机

2、制35第一节健全人口管理制度35第二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36第七章保障描籁38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38第二节强化目标管理38第三节健全统计监测38“十四五”时期,是利辛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进一步适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启动内需、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利辛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利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利辛县乡村振

3、兴规划(2018-2022年)编制。本规划按照“统筹兼顾、重点突破、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为走出一条具有皖北特色、有深厚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提供行动纲领。本规划范围为县域内的城镇、集镇、中心村(聚居点)。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2021-2025年。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现实基础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十三五”以来,在利辛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76万人,其中农村居民户籍人口138.4万人,城镇居民户籍人口37.6万人;县城及集镇常住人口70.4万人,常住人口城统化率达到40%。2016

4、年-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9.9%。,城镇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二、城镇化质量逐步提升按照“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的要求,高水平编制了利辛县“多规合一”规划,探索“多规合一”建管模式,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全县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县城区扩容提质步伐不断加快,县城承载能力、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骨干、一般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四级城镇体系加速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美丽村庄建设达标,美丽镇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产业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门类进一步齐全,形成了轻纺服饰、食品加工、能源与新型建材、汽车装备制造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现代

5、服务业发展迅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商贸、物流、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撵能力全面提升。全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大批文化、体育场所和便利性商业设施的建立,以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大幅度提升了城镇化宜居、宜业水平,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第二节发展态势一、政策环境“十四五”期间,利辛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宏观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举措加快实施。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作

6、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破点加快实施。受国内大型、特大型城市高生活成本、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大型城市人口吸纳能力趋缓,务工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就近就地城镇化诉求强烈。我县作为人口大县,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此看,我县“十四五”期间仍处于城镇化的红利期。卫生、公安、消防、救援、水利、地凝、国土资源、食品药品监管、人防等为一体的综合应急信息管理平台。一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建设县综合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利辛防灾管理数据库,县救灾物资仓储中心。第四节建设绿色城市一、推进宜居城区建设大力实施城区绿色行动计划,按城市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

7、盖率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和一批方便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公园。推进城区街遒、广场、住宅区、河两岸花草林木的园林化建设,全面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和生态品位。按照以人为中心的宜居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城区亮丽工程、绿色工程、洁净工程和休闲工程建设,努力将城区建设成为人文相伴、生态相融、美丽怡人的现代化城市。大力提高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到2025年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约15平方米/人,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约35%。二、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沿主要交通干线和河流,以环城绿带、水域保护、慢行系统和绿遒系统建设为重点,建设连接城市和内部组团的生态廊道。打造“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朱集、吕台、展沟三个

8、南水北调泵站水利风景区,沿茨淮新河建设两岸森林公园,规划城东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县城东部绿化屏障。加快西流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阐泽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培育湿地植被、治理沟河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湿地生态、科普等功能。三、加强沟河治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龙吟河生态水网建设,完成揽翠河、晴岚溪北段、红丝沟等5条沟河治理,重点实施水系沟通、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水环境修复、景观绿化等工程,实现沟河畅通。改善水资源环境,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四、发展绿色建筑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鼓励实行建筑能效标识制度。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政

9、府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五、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改善公共交通换乘便利化条件,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倡导节能生活、生活垃圾回收等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支持绿色消费,推广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节地型住宅。实施节能装修和节能家庭照明方式。推进车站、码头节能节水改造,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创建活动。第六章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健全人口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后,仍享有原来农村居民所享

10、有的一切权益。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中心,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自由规范流动。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做实做强金财、金念等投融资平台,促进融资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进一步加强人口信息管理,推广应用流动人口自助申报系统。建立和完善县级人口基础信息库,统筹公安、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健康、税务等有关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加快跨部门、跨地区人口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11、和服务。第二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村镇规划、建设和改造,保护乡村特色风貌。加大农村建房监管力度,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通过政策、规划、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引导不同类型村庄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做好农村改厕;强化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高垃圾处理率;加强农村沟塘治理及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推进乡镇天然气管网建设。到2025年,实现天然气“村村通”。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鼓励和动员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乡。统筹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快建

12、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努力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完善乡镇和中心村医疗卫生设施。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服务体系。配套完善农村社区交通、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养老和医疗服务标准。三、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篁设积极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租赁、先租后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

13、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引导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推动金融资本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技术市场建设,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第七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健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机制,确保各级政府领导精力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实际措施到位。政府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制

14、定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实现。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和日常事务协调,协调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县级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各负其责,通力配合,建立各部门合作协商机制,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笫二节强化目标管理建立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纳入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大相关政策措施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推进新型城4真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责任、严格考核,确保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第三节健全统计监测探索建立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综合反映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城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等数据的统计口径、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方法。加强检查指导和分析评估,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总结推广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