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与实践I全球金融发展及趋势1.1 全球金融格局从最起先的“高利贷”起先,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化,从朴实的实物(货币)借贷,逐步扩展为由多种要素组合而又相互作用的浩大系统,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安排、融通、运用及管理等。在此过程中,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和集中度日益提高,大型金融机构不断形成,导致金融权力渐渐集中。这一权力集中的趋势不但反映在一锅内部,同样反映于各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从1617世纪荷兰的崛起,从18I9世纪英国金融帝国的建立,再到20世纪至今美国金融主导权力的形成,国际金融格局的历史演化表明,一国的金融力气在国际竞争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方面,国强大的金融力气将
2、极大地支撑该国经济的发展,促使该国在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国领先的经济实力将促进全球性金融资源向该国的集中,凸显该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二者相互促进,导致国际间金融资源的过度集中。全球金融资源在少数发达国家的过度集中导致国际范困内的金融失衡一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过于丰富,金融市场急剧膨胀,虚拟经济大幅度脱离并超过尸体经济,笈枳巨大的系统风险,并把风险向全球范围内扩散.而不发达国家基本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意,加之本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实力差,有限的外汇资金无法在本国市场得到好的回报,只能回流美国购买美国国僚或机构债券等金融资产,不但减弱/本土的金融资源、抑制J本土的金融需求,而且
3、分担了发达国家的金融风险。经济全球化与金滋全球化的发展非但没有改善这状况,反而导致状况的恶化,加亚全球经济失衡。2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有所变更,全球金融体系正经验着结构性变革。全球起先质疑美元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值性,变更现有金融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呼声剧烈。亚洲和新兴市场银行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美国和欧盟的金融地位均有所下降,但其住到地位并非发生根本性动摇,其弊端也无从消退。与国际金融权力集中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内部的金融权力集中。20实际90年头以来,国际金融业出现垂组浪潮,收购、赧并活动频繁,尤其是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三爷并
4、购,形成了混业经营的“巨无却金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施并的结果表现为大多数国家的少数几家金融巨头垄断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虽然这种资源和权力的集中有利F保持和加强金融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但也存在以下弊端:D金滋服务功能的异化,金融中介的本意是依林专业化服分为供需双方搭建资金融通渠道.但垄断地位的形成,使得大量金融机构主要依靠信息不对称和资源不匹配的优势获得超额利差,其收入更多来源于信息和资源优势,而非服务痂量。2)金融资源安排失衡,金融垄断导致市场失灵,金融资源大量向优势行业和区域的集中导致低收入区域、弱势群体出现金融服务的可及性障用(包括地理障碍、价格障碍等)。由丁资源安排失衡,无论国
5、内和国际范围内都存在若供应过剩和供应不足同时并存的现象,前者易于引发金融泡沫,后者则加剧贫富分化、导致区域金融荒漠化,二者均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3)引发道德风险,由于金眩资源高度集中,大型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导致大而不倒在运行状况良好是攫取超额利润:在出现危机时,向社会转嫁成本。这成为人们对于大型金融机构的普遍道施指黄,也加重社会经济运行的负担。4)导致金融危机,困难的运作流程、高度“专业化的只是壁垒屏蔽r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也使得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及其困难。再次困难金融交易过程不断累积的风险爆发时,必定导致金淞危机.对整体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
6、此外,由于金融行业普遍存在较高的资金门槛和政策性限制,创新企业想进入这行业困难重重。而已经进入的额企业有的坐享政策利差,丢失金融创新的动力;有的一逃脱监管为己任,以创新之名行投机之实,导致虚拟经济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累积大量的系统性风险.有位重要的是,昂扬的风控和监管成本大大提而f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适用“富有客户供应更优质的产品,而不是向海量一般用户供应更多真正满意其特性化需求的产品,附用了人们的自由、同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全球金融格局的形成尤其历史必定性和合理性,也为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日益显现的弊端既不利于各国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更与民主、自由、去中心化的
7、社会发展思潮格格不入,这意味这全球金融迫切须要一个更加平安、合理、健康的新局面。1.2 金融创新背景金融的本质在丁促进价值的跨时间、跨地域交换和优化资本配置.金融本质属性涉及到以卜.重要环节,例如,如何创建、提高流淌性: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如何有效评估信用、管理风险:如何消退信息不对称:如何推动市场的完全化.等等。这些成为软金融价值提升的重点,也构成了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此内在动力之外,很多学者也他选了金幅创新的其他途径。例如,凯恩的规避行金融创新理论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气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限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爱德华S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
8、展的关系进行探究,认为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滋自由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即金融创新应匹配经济发展需求;制度学派认为作为经济制度改革,即金融创新应匹配经济制度变革需求:格林和海伍德认为财宝的增长是施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上述理论探究说明金海创新的内涵丰宫,其路径和动力多种多样,并非完全基于金融体系的内生需求。自20世纪70年头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进口转移风险和逃脱监管两条主线,其动力大部分来源内生需求.进入21世纪后,由于金融全球化加速绽开、金融膝管普遍放松、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范用内的金融创新更是特别活跃,这方面2007年之前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另方面也最终导致2(X)7年金融
9、危机的大爆发.2007年起先的金融危机反映的是内生性金融创新过度而危机金做体系和世界经济的事实,表现在下几个方面:I)过度迷信技术,忽视了技术的潜在风险和道镌风险。过于困难的技术阻得了人们正确相识风险,也为大型金融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攫取超额利润和专家自身风险创建r可乘之机,并最终导致系统风险的过度摒积。2)影子很行过度膨胀,脱离了尸体经济的发展须要。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高杠杆率的盛行,是的金歌资产产生近乎失控的增长,达到全球GDP的数倍,其风险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承受实力。3)资产过度证券化。这一方面产生道镌风险资产多有着放松对资产的风险评估,通过证券化专一给市场投资者:另一方面导致投资者没有
10、实力进行风险评估,使得投资者过度依靠外部评级。上述弊端深刻揭示了金融过度创新产生的困难后果,也意味着金融创新应包含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市场创新都应与显示金融需求、金融监管乃至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相匹配。否则,单一层面的过度创新都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或结构失衡,产生难以预期的风降。13金融创新趋势金融创新过于依旅内生动力的现状(例如追求短期最大利润、规避金融监管、只岩眼丁财宝数垃的增长等)也引发人们对T金融本质及其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关系的思索。在金融失衡和金融权力不同等的背景下,金融创新也呈现出一些完全不同的心方向一普惠金融和民主金融。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
11、社会多有阶U和群体供应服务的金融体系。由于常有群体普遍比较简洁获得全面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事实上恻Ig于弱势群体或低收入人群,目的是使这些群体中有真是需求的人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便利和有尊严地获得全面、面质量的金融服务。普恩金融的功能一般通过设立特地的乡村限行或社区银行实现,其中最胜利的案例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该银行主要面对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女性,实行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制度,借款利率略高于传统银行,大大低于高利贷。它的胜利引起其他国家的纷纷效仿,现在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银行开设.普惠金融的实质是促进金腱资源的均衡分布,扩大金融服务的受众,提升消究者的参加度和效
12、用价值。民生金融则致力于通过新型金融产品让人人共同担当风险、共同受益,为经济生活供应更加坚固的基础。民主金融的概念有美国闻名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提出,包含以卜内涵:1)金融要为每个人而不是部分人服务,人人都能从金融活动中同等获益。2)金眼体系的目的是管理风险、降低不公允,提高全部人的福利。3)应当激励人们从事金滋业,或参加金搬创新为社会谋福利。4)法律监管应加深人们对金融运作学问的了解,为公众供应更为牢靠的信息。5)达成上述目标的途径在金融创新.可以看出,民主金融事实上包含了普惠金融的构成要件,是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和提升,二者共同构成当下金融创新的诉求。2互联网的发展2.1 互联网发展互联网起源
13、T-20世纪60年头的美国军方项目,其最初目的是把分立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使得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共享计算资源。随若TCPUP协议的推出,此前孤立的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此网间协议相互连接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范围和规模快速扩大,形成Iniernei(网间网,链接不同独立网络的互联网)。到20个世纪末期,互联网已经覆盖全球主要国家,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1.C)最新发布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11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1.1%,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
14、2699万人,网民中运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手机网民规模在2013年全年激用8009万之后,潜在手机网民己被大量转化,手机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已经处于相当高位,将来一段时间我国手机网民增长将主要依旅创新类移动应用迎合非手机网民潜在网络需求来拉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高速交换网络,干脆作用是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降低交换成本,因此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最初集中在通信、传媒、军事等有限领域。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和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电子化、数字化后放巴于网络智商,互联网起先渐渐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15、而更多的人类活动也起先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商务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它不但扩大f互联网经济的范畴,使互联网经济由“支探互联网的经济”转变为“被互联网支撑的经济而且它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网络紧密联系起来,深刻地变更了商业结构和经济运作模式。它激发、推动了互联网消遣、互联网聘请、互联网教化、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行业,呈现出重构人类经济的强大力气。而互联网的影响也由此上升到社会心理、行业思维、组织结构等诸多U面.2.2 互联网思雒互联网构建的初衷在于共享计算资源,而资源旦可以共享,就不再局限于“计算文件、软件、资讯、评论,各种类型的资源纷纷呢起先在不同的计算机间旦制和传输,因此共享是互联网与生俱
16、来的一个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主导F.拥有某种电子资源的人无偿向其他人(和计算机)共享,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电子资源共享的代价极低。这与传统的实物共享不同,把一件实物共享给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共享人失去了对该实物部分占有权或者运用权,电子资源共享的实质是曳制,并且不阻碍共享人本身对资源的占有和运用。共享精神干脆激发了免费”模式。由于大量的电了资源被共享至网络,儿运用这些资源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因此免费成为互联网应用的典型特征。无论是新闻、社区,还是搜寻、即时通信,都是免费的:即使收费,着眼的也是大量用户弱,因而费用殷极其低廉。这种“免养”策略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全
17、部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企业都要考虑加何在免费的堪础上实现盈利,因而出现了在线广告、后端收费、增值服务等多种多样的新型商业模式。在共享和免费的基础上,“普惠”精神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互联网思潮。很多用户把自己耗费不菲人力和财力而获得或创建的资源共享出来,免费交由其他人运用,并希望更多的被人们共享,目的就在于让自己的劳动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而不在乎这些人是否相识他、是否能为他带来干脆收益甚至对商业机构而言,经由互联网、以尽量低的价格为尽量多的人群供应服务,让那些以前享受不到类似服务的人群收回,也成为不自觉的医师。这都促进了普惠精神的传播和发扬。同等思想在早期互联网中表现尤为明显,当时有着这样一个流行的说法
18、”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同等使得全部网民站在同一起点,解除了社会地位、等级文化造成的沟通鸿沟.一个用户在网络上能得到多少敬重和认可,仅由其网上表现和贡献确定,这就形成了民主,的见国。在同等和民主的环境中,自由也得到了很大的释放,在这里的自由包括表达自由和选择自由,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更多的言论自由,对于不同网站和社区之间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可以自己搭建网站,吸引志趣相投的用户。在互联网发切之初,就有很多用户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共向从事某项探讨性或事务性工作。在互联网普及之后,更多用户把更为困难的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协作也是种互联网精神它使得很多素未谋面的合作者相互
19、协作,共同完成现实世界中难以完成的任务0共享、免费、普惠、同等、民主、自由及协作是典型的H联网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并非起先于互联网,而是被互陕网强化、传播和重塑。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深化各行各业,这些思想也将对行业思维和社会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2.3 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简而言之就是WEB2.0,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的发展。但是互联网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种思维逻辑.上的转变和更新。这种思维逻辑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关注海量用户。用户数量是U联网企业取得高额营收的关健,也是支探绝大部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2)关注特性化需
20、求。信息创建和传播成本的降低、产品供应的丰富,使得用户享有充分的选择权,用户变得更加挑剔,唯有符合用户特性化需求的服务方能得到认可.3)关注长足市场。海量用户加上特性化需求就构成了长尾市场,大量的灰暗王企业事实上都在长尾市场中发掘出了自身的商业价值,对长尾市场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是互联网企业对于经济和商业的一大贡献“4)重视创新。相对于头部市场,长尾市场的用户获得与服务成本较高,企业必需通过创新才能降低特性化服务的成本,胜利吸引海量用户,实现可持续发展.5)不惧伯风险。:联网企业随时可能要面临失败的风险,须要相关从业人员具备坚韧的抗风险实力,资本市场也以大使投资、孵化器、风险投资等形式激励人们进行
21、开拓性尝试。6)重视用户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利于用户的持续、重熨访问,是互联网应用获得用户的头道门槛。7)由视市场潜力。高风险必定要求高回报,互联网企业一股不重视初期收益,而更关注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8)!苴视航海市场。互联网企业普遍通过蓝海市场的开发捕获海量用户,然后逆袭头部市场,实现对传统行业的倾覆。9)重视开放性.要满意海量用户的特性化需求,单靠一方的实力远远不够,须要打造一个平台式生态圈,多方合力共同把市场做大,既能更好的服务用户,也能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10)关注草根群体。对用户数和市场爆发潜力的全视,使得很多互联网企业能鲂对全部用户一视同仁,甚至普遍抱持剪
22、辑天卜的心态,这也是共享、普惠、同等等互联网精神的详细体现)3互联网金融概述3.1 互联网金Itt内涵互联网具有交互、关联、网络、渠道、选择等多至含义,其中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技术。技术干脆服务于人的需求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项意义深远的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更大影响往往会上升到思想和契约展面.详细到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它聘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的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种新的参加形式。在这种参加中,我们更须要关注交易结构、交易协议和内容的变更,以及金融权利契约结构的变更.因此互联网金融不是荷洁的“瓦联网技术的金融”,而应是“基于比联网思想的金融当从行为主题和参加形式的角度来理解,以金融权利去中心化的
23、角度来思索和前雎,互联网金融聘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呈现出更多的普惠和民主金融意义,远远超过技术层面。对丁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其重点在乎每个人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份子,都有充分的权利和手段参加到金融活动之中,在信息相对对称中同等自由地获得金融服务,借助低成本的自动化决策技术和更加高效便拢的交易技术,逐步接近金融上的充分有效性和民主化.互联网金融将表现出自上而下、去中心化、契约重构的特点,僵尸点对点、网格化的共享互联,形成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优劣互补和新型契约的新局面。每个人的金融价值和金融需求都会在这种点对点、网格化的共享互联中得到充分挖掘和满意。瓦联网金融的这一内涵特别契合金融创新的时代要求,为互联网
24、金融带来了更加广袤的视野,同时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金融中也有者详细的指向.I)共享。包括用户、产品、评价、信用等多层次的数据、信息与学问、阅历的共享,甚至可包括金淞服务过程中关键算法和模型的共享。2)协作。包括:金融机构相互协作,为用户供应更具价值的服务:金曲机构与用户写作,改进产品的设计;用户相互协作,实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筛选乃至自金淞。3)自由。金融服务门槛降低,金融机构多元化,产品供应足短,市场竞争充分,用户拥有自由选择、评价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权利,甚至可以自由供应金融服务。4)同等。金融活动中全部主巡的全面同等,不仅在于买方、买方、买卖双方之间市场地位的同等,更在于同等的金融服务供应与
25、运用权利。即,一般用户自己可作为“金融机构为自己和他人供应金融服务.5)普惠。人人都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便利和有尊严他的奥所需的金融服务,并从正值的金融活动中受益。6)民主。金融服务供应者仅仅依靠市场竞争和用户投票获得权利,用户的投票权体现为服务选择权,对于金融权利具有最终确定权。3.2 互联网金融结构互联网金融不等同于数据金融和技术金融,它在交易主体、交易结构、权力契约层面上引发的变更以及潜在的金融民主化,才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个论述。更重要的是,对互联网金融三个以次起到共同催化与推动作用的是互联网精神,它是互联网金融的思维基础,是互联网金融三个层次的共同支柱和融合剂。卜.图呈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三个
26、层次存在自下而上的递进支撑关系,以及各层次所属的金融范畴,交易技术指用以降低金他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便捷性和平安性的技术,既包括交易渠道新技术,也包括优化服务、限制风险所涉及的新技术(如远程信用评估,数据审核贷款项目)等。它粒盖的内容特别广泛,如移动支付、移动金滋、供应徙金融、金融垂直搜寻、渠道金歌及智能理财等.其核心是新型的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交易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表现为交易方式、交易渠道的变更,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交易效率的提高.交易技术对金肘的影响干脆而明显,是当前金融创新的技术驱动力。但交易技术又相对独立,能够在不影响金融行业格局的状况下推动金融发展,归
27、结为技术金融。2)交易结构传统交易结构总体上说是集中式的,借贷资金得去银行,买保险得找保险公司。由于历史缘由和监管因素.金脍机构数量有限,常常形成垄断地位借助信息利差和政策利差攫取超额利润,而用户的选择权却极其有限。互联网金融的交坊结构不同于传统交易结构,表现为交易结构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须要交易技术的强力支撑,在没有互联网的状况下,大范国高效率的点对点服务不行想象,正式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质为金融行业的去中心化带来了可能。交易结构的多元化是互联网金融的和新U次,承上后下,连接技术和权力。一方面,它使得交易技术的作用上升一个台阶,突破了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呈现出时代环境、新型文化对于金融行业的真
28、正改造:另方面,它使得金融服务具备F富性、获得性、同等性和普惠性,为金融长尾问题的解决莫定结构基础,并形成民主金融的结构支承。从以多元化结构满意多样化需求的角度,这个层次上的互联网金融可归为普惠金融范昭“3)权利契约传统金融体制的弊端主要源自金滋权力的过度集中,它与互联网经济的扁平化、分散化特征南辕北撤,也违反了共享、协作.普忠、自由和民主的瓦联网精神。传统金融体制实质是工业时代规模经济在金融领域的过的投射,其演化过程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但是般大众的自由意识和选择权利在这一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主导作用,因而很难称得上是民主、同等、自由的奥约。权利契约的变更居于互联网金融的顶房,是对传统金融行业最具颠
29、覆性的冲击。交易结构的变更导致权利结构的变更,随若新型金融力气的崛起,传统金融的权力将被分割,同时市场竞争加剧,用户便可以在此过程中扩大自身的金融权利。尤其是大量一般人借助P2P等渠道供应金融服务,成为将来浩大的分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的供应者和运用者之间的权利契约将更加民主、同等,因此这个层次的互联网金融归入民主金融的范畴,它不但屐味着金诲参加者数目的扩大,更菽味着一般参加者权利的提升,犹如电了商务中已经呈现明显的消费行地位反转趋势。33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前文有提到过金融创新的趋势是普惠金融和民主金融,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那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这趋势乂仃哪些影响呢?
30、1)互联网金融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质是促进金融资源的均衡分布,扩大金腱服务受众,提升消费界的参加深度和效用价值。它与互联网的普惠精神干脆契合,还可受益于互联网的共享、协作、同等精神。互联网金融在交易技术和交易结构两个层面上神话普惠金融。交易技术必面,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网上自助服务和远程审核削减物理网点,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务的覆盖人数:增加信息沟通,提高信息透亮度,降低信用审核和风险限制成本:通过数据建模和自动化操作降低大量的业务操作成本: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户需求,供应多样化、特性化、更具成本效益的金融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实力,降低监管成本;借助开源技术和业务
31、众包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帮助金融机构实现财务的可耻与发展。在交易结构层面,互联网金融可借助P2P技术、WEB2.0技术为用户搭建各种点对点的借贷、投资和交易平台,运用户拥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槃道.这种多元化渠道不仅满意了用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更在于减弱弱势群体对单个金融机构的依鸵,促进各个渠道的充分竞争从而确保用户始终享有普惠金融的权利。2)互联网金融是民主金眼的起点民主金曲本质在下破除行政力气和少数大型金融机构对丁金融权力的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消费者的金融权力,使得金融犹如其他经济服务一样,回来其本质:促进价值交换、优化资本配置、托管社会财宝。互联网金融是民主金融的起点,其对民主
32、金融的影响和促进,深刻体现于以货币为代表的权利契约革新上。以比特市为例,这个仅有律法产生.、无任何实体机构支界的货币能够产生巨大的交换价值,仅仅在于用户间的信任。这种信任构建于检定的规则、带固的基础设施(P2P网络)、用户可参加的发行以及公允的计算与投票上。它事实上是全部用户在公允、自愿、民主基础上共同处署的权利契约,是一类集体意愿的具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普惠金融源于对金融排斥的修正,它的IR点在于扩大金融服务的超盖面和服务层次,使得人人均能享有金融服务。民主金搬则源于对金融权力过于集中、深化市场主体的参加度和变更权力结构,使得人人都能享有金困权力“互联网金融当前的着眼点在于普思金融,对于普
33、息金融有着干脆的促进作用。但是须要留意到的是,互族网金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交易技术,以各种新兴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精神的推动下,它已经拥有自己的逻辑,那就是变更交易结构、顺覆权力契约。这一逻辑与民主金融存在诸多共通之处,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学问金融行业发展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是更向级别的民主金融的起点。参考文献赵乐峰.网络借贷融资可得性分析(D河北经贸i校,2013.2张正平.P2P网络借贷一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J北京工商高校学报.2013,28:87%.3李博.互联网金融的痛式与发展J.互联网金融.2013.(10):19-21.高乐.浅析惮络信贷三种模式1儿商界论坛2013.221.2
34、245王小丽,丁博.P2P网络借贷的分析及境略J,国际佥融2OI3O3,3O366)卓素燕.P2P网络信贷公司的市场发展逆境及经营策珞选择叫.管理案例.2013(3).83-867王朋月.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历史、现状与展里山.金融监管与探vt.2013(7),26-40.网王怡.论网络信贷的风险类别及其监管策略J.常州ift校学报.2013.14.(4)30-35.9孔非凡.我国P2P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J.西部管理经济论hi.2013.24.(I)37-44.Uo1.宋文.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探讨D.上海交通高校.2013.”1周小川.金第!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35、J中国佥融,2012,19:IOIZ(兆忠金.P2P网上借贷信用机制探讨.国现代管理科学.2013.9O9313DawciShcn.CocoKnimmc,Andrew1.ippman.Fo1.1.ow1.hcProfitorhcHerd?Exp1.oringSocia1.EffectsinPeer-(tPeer1.ending,IEEEInternationa1.ConferenceonSocia1.Computing,14)JUnTan.BetterOfforWorseOff:AnEconomicAna1.ysisofOn1.ineP2P1.endingMarket.Schoo1.ofEco
36、nomicInformationEngineeringSouthvzesternUniversityoFinanceandEconomicsChengdu1.Sichuan.P.R.China.61113O12O1115JRadhaVeda1.a,BandaruRakeshKumar.AnApp1.icationofNaiveBayesC1.assificationIorCreditScoringinE-1.endingP1.atform.InstituteforDeve1.opmentandResearchinBankingTechno1.ogyHyderabad.India.Departm
37、entof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sUniversityofHyderabad,1.ndia,2012(16)ChenDongyu;ChenGezhi;Dingjie;JiangSujuan;Schoo1.ofEconomicInformationEngineeringSWFUEChengdu,PRC.AntecedentsofInitia1.TrustintheOn1.inePeer-to-Peer1.endingMarketp1.ace.2011“7卜李雪除.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8陈冬宇.网络信贷中的双信
38、任及其对借贷意愿的影响机制福州高校学报.2013,(1).22-30”9白浩.P2P网络平台问题及解决策略J).河北高校.201320楼海川.从世界强国嵋起看金融拳命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川.中国金融,2(X)6.9:18-19.21孙天埼,中国金融改革: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发展电势(上MJ1.中国经济,2007,9:29-37.22段玉玲.中心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回顾JJ1.中国金融,2008,3:50-52.23谢平,邹传伟.中国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M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24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MM北京: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O1.1.25罗伯特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M北京:中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