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59574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8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能够恰当地认识、评价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臼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

2、往中的均衡与协调。个体应主动应对环境变化,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预防为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保健理念,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当前,我国面临着重大传染病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新发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慢性病患病率居高不卜.,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88.5%,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无论是传染病还是慢性病,主要与个人P.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坚持预防为主,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侦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首选策略和措施,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2 .公民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每

3、个人都有维护H身健康和不损害他人健康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都对公民健康权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号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多处规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将受到刑法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尊重、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国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保障公民获得健康教育的权利,

4、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取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他人健康的责任。不污染环境,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危险驾驶,怀疑患有或确诊传染性疾病时做好自我管理等,都是承担健康贡任、不损害他人健康的表现。3 .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自疗健康。每个人是自J健康的第一资任人,应当树立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理念,建立正确健康观,积极学习健康知识与技能,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臼身健康素养,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F1.己手中。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行为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当前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谱背景

5、下,在影响健康的各类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的影响最大,其贡献率占到60%。因此,改变不健康行为,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个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既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四大基石”,也包括做好手卫生、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开窗通风、分餐公筷、垃圾分类等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文明卫生习惯,还包括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充足睡眠、环境整洁、绿色出行、节约环保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总结。201

6、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向公众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公民应学会利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技能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4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责任。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及时劝阻或举报。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施垃圾分类。优先选择绿色

7、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适度使用空调,践行低碳出行。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卫生,经常打扫室内、庭院卫生,不留卫生死角。厨房、厕所无异味。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分类。爱护公共环境,规范饲养宠物,做好宠物粪便清理,文体娱乐活动不扰民,共同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活环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可能影响健康。绿色消费,低碳出行,能助力减缓气候变化。老人、儿童、孕妇、疾病患者和户外工作人员是脆弱人群,要枳极关注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极端天气下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变化并及时就医,重污染天气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高温热浪天气要尽量避暑和防

8、止中暑,低温寒潮天气要注意保暖和防止冻伤,台风和暴雨天气要防止溺水等意外伤害。5 .无偿献血,助人利己。目前血液无法人工合成,临床用血只能依靠健康公民的自愿无偿捐献。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无偿献血利国、利人、利己、利家人。健康人定期、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我国现行的捐献标准为全血每次200400亳升,捐献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血小板每次12个治疗量,捐献间隔期不少于2周。献血后,人体造血功能会让血液很快得到补充,不会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9、。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血站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献血者应当去正规血站献血。6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都助、不歧视病残人员。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不仅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工作、生活中,要接纳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患者及病原

10、携带者,鼓励和帮助他们和疾病作斗争。对精神障碍患者,要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患者的家庭成员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担负起日常照料和监护责任。对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感染病原体的人员要给予理解、接纳和关心,不歧视、不排斥。7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尽早采取干侦和治疗措施。健康体检要选择综合性医院的体检中心或正规的体检机构,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选择体枪项目和频次。检查中若发现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

11、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针对性地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8 .血压、体温、呼吸和心率是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成年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290mmHg且V140mmHg.舒张压26OmmHg且90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运动、紧张等也会使血压暂时升高。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为3040mmHg。收缩压达到120139mmHg或舒张压达到8089mmHg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成年人正常股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内波动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会略微升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12、正常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老年人略慢: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疝、贫血、甲亢及心衰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为呼吸过缓。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心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9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防控传染病人人有贡。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且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携带并且能够排出病原微生物的人和动物,可以是患者、

13、无症状感染者,也可以是受感染的动物。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播途径是指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排出后进入易感人群所经过的途役,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有些传染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根据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不同,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实行分类管理。防控传染病,人人有责。每个人要主动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一旦怀疑自一感染,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医。根据防控耍求,配合做好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疫苗接种和治疗等工作。出境时,要提前了解目的

14、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感染风险:入境时,如果所在国家或地区出现传染病流行,要主动报备。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0 .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成年人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疫苗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从是否自愿接种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

15、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现阶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即省、F1.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增加的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是否免费不是两类疫苗的区分标准。居住

16、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匚作的接种单位或者出生医院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面临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对于疫苗nJ预防疾病,各年龄段人群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接种,达到防病目的。例如,适龄人群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减少致癌相关感染,有效预防宫颈癌等HPV相关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

17、可减少感染流感病毒的机会或减轻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症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菌血症、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预防带状疱疹。接种免疫规划和/或非免疫规划疫苗可前往就近的接种单位。常见的接种单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医院等,具体可咨询或查阅当地卫生健康或疾控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11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指含有病毒的血液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暴露而传播,或含有病毒的血液通过输血或者血液制品而传播。与感染者共用针头和针

18、具、输入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成分、移植感染者的组织或器官可造成传播,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文身和针刺也可能引起传播。性传播是指异性或同性无防护性行为引起的传播。母婴传播是指感染病毒的母亲经胎盘或分娩将病毒传染给胎儿,也可以通过哺乳传染给婴儿。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都不会通过空气、水或食物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患者或感染者的一般接触不会被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不会通过礼节性接吻、拥抱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主动了解艾滋病、乙肝、丙肝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抵制卖淫嫖娼、

19、聚众淫乱、吸食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倡负责任和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发生高危行为后,要主动进行检测。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乙肝或其他性传播疾病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12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杏是否得了肺结核;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能够治愈。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他人。人类对结核菌普遍易感,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毒力。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可疑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0、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或避免传染他人。肺结核可防可治,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减少药品种类和剂量,不但容易导致治疗失败,还可能引起结核菌耐药。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时间更长、治疗费用更高,而且治愈率较低。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到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手帕遮挡口鼻,可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家庭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传染家人。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或出入结核病诊疗机构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革。13 .家养犬、猫应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

21、消毒伤口,并尽早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和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所致,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饲犬、猫等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祗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1.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宜接接触蝙蝠为川级暴露。判定为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判定为I1.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H级暴露且严重

22、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I1.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川级暴露者处置。判定为川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使用单克隆抗体,应按照批准剂量使用。狂犬病疫苗一定要按照程序按时、全程接种。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对于I1.级和川级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非常重要,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可以使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或

23、者专用冲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随后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再次暴露后处置。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和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疫苗。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除严重免疫功能低卜者外,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饲养者要为犬、猫接种善用狂犬病疫苗,防止犬、猫发生狂犬病并传播给人。带犬外出时,要系犬绳,防止伤人.14 .蚊子、苍蝇、老鼠、蛹螂等会传播多种疾病。蚊子、苍蝇、老鼠、蟒螂

24、等病媒生物能直接或间接传播多种疾病,可引起人群感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造成感染人群发病甚至死亡。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塞卡病毒病等疾病。保持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蚊幼虫生活在水中,要清理环境中的各类枳水,无法清理的积水可定期投放杀蚊幼剂。根据情况选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杀虫剂、驱避剂等防蚊灭蚊用品,防止蚊子叮咬,预防蚊传疾病。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消化道疾病。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好垃圾、粪便、污物,消除苍蝇孳生地,可有效控制苍蝇数量。不乱丢垃圾、生活垃圾袋装化,不随地大小便、处理好宠物粪便等,可有效减少苍蛹孳生。安装纱门、纱窗、防蜿门帘等防蝇设施,切断侵入途径。保管

25、好食物,防止苍蝇叮爬。优先使用苍蝇拍、灭蝇灯、粘蝇纸(带、绳)等物理方法灭蝇。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跋身之地:安装防鼠门、防鼠网、封堵孔洞等。同时,保管好食物,减少老鼠对食物的污染。杀灭老鼠可以使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捕鼠工具,还可使用安全、高效的药物灭鼠。要注意灭鼠药的保管和使用方法,防止人畜中毒。蝉螂可以携带痢疾、伤寒等多种病原菌,其排泄物与尸体中的蛋白可诱发人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螳螂多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的环境中,保持室内干燥、清洁,可以减少蟀螂的孳生。要将食物密闭存放,餐具冲洗干净,炉灶保持清洁,及时清理餐购垃圾。可以使用

26、杀蝉毒饵等药物或粘蟒纸杀灭蟒娜。15 .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猎捕、不买卖、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许多疾病可通过动物传播给人,如炭疽、狂犬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管氏菌病、棘球拗病(包虫病)、绦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等。预防动物源性疾病传播,要做到:不与病畜、病禽接触:接触禽畜后要洗手:不加工、不食用病死、死因不明或未经卫生检疫合格的禽自肉: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禽吊肉和水产品;不猎捕、不买卖、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禽畜类出现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畜牧善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6 .关注血

27、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口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O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舒张压/收缩压数值大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将高血压分为三类,分别为: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3级高rf11JzE(重度),180/110mmHg三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超重或

28、肥胖、高盐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吸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备上述危险因素之一,即为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必须坚持长期、综合、全面的原则。高血压患者应避医嘱服药,按期第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学习高血压知识,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掌握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做好血压自我监测。高血压患者除关注血压水平外还要关注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慢性肾病、稳定性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宜个体化,一般可降至130/8O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OmmHg以下。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高危人群要养

29、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少盐、少油、少糖,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牯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免费测量血压、提供健康指导等。35岁及以上居民,血压正常者应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接受4次面对面随访,并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做好自我健康管理。17 .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成年人正常空腹血糖

30、6.1mmo1.1.0对非融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1.儿,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1.1.就属于低血糖。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乏力。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7.0mmo1.1.或随机血糖N1.1.1mmo1.1.,或口服15克前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1.1.1mmo1.1.,或糖化血红蛋白之6.5%,可诊断为犍尿病。没有触尿病典型症状者,如果有两次以上的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6.1mmo1.1.空腹血糖V7.0mmo1.1.或7.8mmo1.1.糖负荷2小时

31、血糖111mmo1.1.为糖调节受损,也称轴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处于糖尿病前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掌握家庭FI测血糖的方法,做好血糖自我监测,加强H我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血做、血压、血脂和体重,做到合理月善食、科学运动、不吸烟、不喝酒、规律生活。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

32、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18 .关注肺功能,控制慢阻肺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早期慢阻肺患者可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病情进展症状口益显著;咳嗽、咳痰症状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而后期则以呼吸困难、气短、喘憋为主要衣现。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常用方法吸烟、呼吸道感染、粉尘或化学物质、环境烟雾、慢阻肺家族史等是慢阻肺的常见危险因素。40岁及以上人群,长期吸烟、粉尘或化学物质

33、暴露等危险因素接触者,有活动后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卜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肺功能检测。积极控制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吸烟者应当戒烟。加强职业防护,避免与有毒、有害气体及化学物侦接触。减少生物燃料(木材、动物粪便、农作物残梗、煤炭等)燃烧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大量油烟刺激。提倡家庭中进行湿式清扫。在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避免外出或做好戴口草等防护措施。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建议慢阻肺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慢阻肺患者应长期坚持吸入药物治疗,吸入药物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可以联合用药,

34、是较安全的用药方式。慢阻肺患者应定期随访,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测,监测症状及合并症,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注重膳食营养,多吃蔬菜水果,进行中等量的体力活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也可出现心悸、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意识不清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19 .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癌症的发生是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癌症筛查和早期检测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癌症的早期

35、发现和及时治疗;应定期进行防癌体检,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适龄女性定期接受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可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如哽咽感、疼痛等: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大便带血:持久性声音呷i哑,干咳,痰中带血:听力异常,鼻血,头痛;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20 .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健康。骨骼有支

36、撑、保护、造血和运动等功能,骨骼健康是维持人体健康和机体活力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生命全过程。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都要关注骨骼健康,改善骨骼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峰值骨量,减少骨丢失,避免发生骨折。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F1.照不足、钙和维生素D缺乏、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盐(钠)饮食、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咖啡和/或碳酸饮料、体力活动过少、体重过低、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饮食习惯与钙吸收密切相关,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接受阳光照射是促进骨骼健康经济有效的方

37、法之一。建议在口照充足的环境下增加户外活动,持续1530分钟,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但需防止强烈阳光照射灼伤皮肤。体育锻炼对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并保持最大骨强度。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或者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个体化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增加骨密度,缓解症状,避免或减少骨折的发生,促进骨骼健康。21 .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关爱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支持和鼓励老年人树立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跌倒

38、是65岁及以上人群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需要增强防跌倒意识。跌倒的发生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健康状况、行为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要主动学习预防跌倒知识,增强预防跌倒意识,养成预防跌倒行为习惯,对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应科学运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形式和强度,注意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的锻炼,不要因为害怕跌倒而停止运动。老年人应主动调整日常行为习惯,不要着急转身、站起:穿合身的衣裤,穿低跟、防滑、合脚的鞋;行动能力下降者应主动使用辅助器具:不登高取物.出行时尽量选择无障碍、不湿滑、光线好的路线;上下台阶、起身、乘坐交通工具、自动扶

39、梯时站稳扶好,放慢速度;夜晚出行携带照明工具: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减少室外活动:外出时随身携带应急联系卡片、手机。应对老年人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地面选用防滑材质,保持地面干燥:TI生间、厨房等易湿滑的区域11J使用防滑垫;去除门槛、家具滑轨等室内地面高度差:室内照明适度,减少眩光,灯具开关位置应方便使用:常用物品放于老年人伸手可及之处;床、坐具不要过软,高度合适;家具摆放和空间布局合理,保持室内通道便捷、畅通无障碍:淋浴间、坐便器、楼梯、床、椅等位置安装扶手等。痴呆是指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导致患者口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

40、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意义重大。阿尔茨海默病常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情免记忆受损,如反复说同一件事、乱放个人物品、忘记重要事件或约定、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下降等:推理能力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受损、判断力差,如无法管理财务、时安全隐患的理解力差、决策能力减退等;视空间功能受损,如辨别方向能力卜降、容易迷路等:语言功能受损,如说话找词困难、语言内容空洞、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出现阅读和书写困难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情绪、人格和行为等改变,如异常的情绪波动、淡漠、焦虑、抑郁、回避社交、兴趣减退、失去同理心、强迫行为、重复动作等。老年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综合或专科医院的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老年医学

41、科等相关职能科室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22 .关爱青少年和女性生殖健康,选择安全、适宜的避孕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能力。育龄男女应增强性健康和性安全意识,预防生殖系统疾病,如短期内没有生育意愿,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和流产发生,保护生育能力。己育夫妇提倡使用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等高效避孕方法,无继续生育意愿者,可采取绝育术等永久避孕措施。安全期避孕和体外排精等方法避孕效果不可靠,不建议作为常规避孕方法。一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且无生育意愿,应该尽早采取紧急避孕措施。紧急避孕不能替代常规避孕,仅对本次无保护性行为有作用。发生非意愿妊娠,需要人工流产时,应到有资质

42、的医疗机构。自行堕胎、非法人工流产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反复的人工流产会增加生殖道感染、大出血的风险,甚至发生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疾病或不良结局,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男性作为性伴侣,在计划生育、避免意外妊娠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杜绝违背女性意愿的性行为,尊重和维护女性生殖健康权益。23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健康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

43、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劳动者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遵守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放射性因素等。常见的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云母尘等:化学物质如铅、苯、汞、硫化氢等: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等:生物因素如布鲁氏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放射性因素如电离辐射中a、仇丫射线或中子等。劳动者应知晓本人所

44、在的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工作期间全程、规范使用防护用品。要熟悉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掌握安全急救知识。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正确应对,正确逃生、自救和互救。职业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与职业禁忌证,减轻职业病危害后果的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法定义务。长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如果被诊断得了职业病,必须及时治疗,避免与工作环境继续接触,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鉴定。24 .

45、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国家对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保健食品应当以补充脐食营养物质、维持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或者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为目的,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应当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产品名称、注册号或备案号、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注意事项等,并声称“本品不能替代药物”。我国对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备案制度

46、。经注册备案许可的保健食品,准许使用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注册号或备案号,依据其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产品注册或备案信息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5 .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体重和健康密切相关,体重异常(过轻或过重)会影响健康,保持健康体重对于维护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体重是指长期保持体重良好的健康状态。体重过低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贫血等健康风险:超重和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

47、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健康风险。体重是否正常主要取决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即吃动平衡。进食量大而身体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进食量不足或身体能量消耗大,可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目前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常用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1.=体重(千克)/身高2(米2)。18岁及以上成年人BM1.在18.523.9千克/米2之间为正常,在2427.9千克/米2之间为超重,BMI28千克/米2为肥胖,BMK18.5克/米2为体重过低。65岁以上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和BM1.可略高,建议保持在2026.9千克/米2,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BMI建议保持在2

48、2-26.9千克/米工26 是评价中心型肥胖的常用指标。建议成年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27 .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食物可以分为谷普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奶蛋类,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调用油盐五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通过同类食物互换、小份备餐以及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蔬菜深浅搭配,实现食物多样化。谷薯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00克谷落类食物。要注意粗细搭配,建议每天吃50-150克全谷物和杂豆类,50-100克萼类。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建议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水果200350克。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换,果汁不能代替水果。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应适量摄入。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20200克的动物性食物。可按周进行总量控制,相当于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少吃肥肉、烟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