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学问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1 .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2 .乙类(25科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行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有髓膜炎、百口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3 .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
2、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 .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阮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烧虫、钩虫、绦虫等等。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行感染后免疫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扩散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治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缘由,只能在肯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
3、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确定人群的易感性。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1、水痘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稍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癌、咳嗽等,持续12天即快速进入出诊期。出诊特点:(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
4、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四周有红晕。(2)皮疹分布水痘皮疹先后分批接连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垂。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3)发展过程一般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阶段。2、麻疹(1)临床特征: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氏斑及皮帙出现斑丘疹。(2)出诊期特点:出疹依次: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扩散到胸、背、腹、及四肢,最终到达手掌及足底,35天出齐。(3)皮疹形态: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
5、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喑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诊间皮肤正常。疹褪时留褐色色素镇静,伴糠就样脱屑。3、风疹(1)临床特征: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轻咳和流涕。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伴轻度触痛。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部位。(2)皮疹特点:细小色淡、出现较早、伴发全身症状较稍微。一般不遗留色素镇静,不脱屑。4、肺结核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变态反应性症状,包括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心悸、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晚期出现呼吸困难。5、流行性感冒通常较一般感冒重,主
6、要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战、头痛、肌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流行性感冒及一般感冒的区分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疼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流行性感冒重轻普通轻重感冒6、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难受伴发热为特征。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及胰腺炎等7、猩红热(1)临床特征: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并具有发热、咽峡炎、第2病日出现典型的皮疹等。(2)皮疹特点:典型皮疹是在充满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不匀称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
7、感。疹退后起先皮肤脱屑(3)协助诊断条件:占乳头肿胀,初期占被白苔,肿胀的占乳头凸出覆以白苔的舌面称为“草馋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占”。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分轻型、一般型、暴发型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猛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班及脑膜刺激征9、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急性发病,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可伴有脑膜刺激症状。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症状,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衰竭。10、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有不痛、不痒、不结痂
8、、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目前正值春夏之交,呼吸道传染病仍有爆发流行的可能,特殊是在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口比较集中的场所简单出现大范围的流行。这不但会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不利,而且会因为学生患病被迫隔离治疗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接着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它包括:流行性感冒(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它是以咳嗽、流涕、发热、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1、在学校,学生或老师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出来
9、的唾沫将夹在里面的病原体传播开来。2、灰尘是传播的一个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的鼻涕、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由于随地吐痰或乱拂鼻涕,这些痰、涕干燥后夹在里面的病菌就会随灰尘到处S扬,一旦被人吸入就会感染。3、手是传播病原体的另一助手。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手上沾染着大量的病原体,当病人拿了书本、玩具等,在这些物体表面就会留下大量病菌,假如健康人用手接触了这些东西,就能沾上病菌,假如事先不彻底洗手就去挖鼻子,病菌就可能从鼻腔进入呼吸道而感染。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1、一旦得了病,肯定要去医院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防止疲惫。2、教室、寝室里要常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当四周
10、有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3、教室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灰尘飞扬开来。4、要留意个人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从外面回来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不用手挖鼻孔,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盖住口、鼻,千万不要对着人,不随地吐痰、乱描鼻涕:个人运用的手帕要常常洗晒。5、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削减对呼吸道的刺激。6、要留意保温煦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7、搞好预防接种工作。依据发病季节、流行区域、易发年龄等,在流行季节前的一段时间内选择接种流感、麻疹、风疹、流脑、腮腺炎、水痘等相关疫苗一.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学问和传
11、染病预防学问的教化。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其次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侦防接种证,发觉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限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担当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井协作疾病预防限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刚好到接种单位补种。三.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详细负贡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务报告工作;2、帮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监测、发觉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3、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幼儿)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4、负责指导全校(托幼
12、机构)学生(幼儿)的晨检工作。四.晨检:1 .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视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尤其是节假口之后)2 .发觉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刚好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觉、早报告。3 .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亲密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状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状况和可能的病因。四.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法律责任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觉未依照
13、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限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化主管部门贡令改正,赐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依法赐予处分。五.学校传染病疫情限制措施隔离传染病病人,进行家庭治疗或住院治疗,或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视察。对传染病病人学习或居住等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加强晨检和因病缺课调查登记,进行疫情主动监测,驾驭疫情动态,每日汇报发病状况。刚好开展健康教化宣扬,避开疫情传播扩散。避开大型聚会,必要时停课。对易感者的应急措施,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或者应急接种。.学校传染病疫情限制措施(续)常用消毒方法I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
14、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1.(1gm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1.(3gm3),放置瓷或玻璃器叫中加热蒸发,蒸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1.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ru或选用移动式紫外线灯进行辐射消毒,需在室内无人的状况下进行,1.5Wm330分60分。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峪酉精擦拭一次。地面:通常采纳含有效氯500mg1.的消毒液拖地,可选用1:100的84消毒液,如病毒感染采纳1:25的84消毒液桌面、凳子:可用1:2550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一次。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每1000m1.可加漂白粉50g或2
15、0000mg1.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1.,搅匀放置2h厕所: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1.),搅匀作用12h24h灭蝇:处理外环境孳生地,如厕所、垃圾,可用敌敌畏乳剂快速杀灭。室内选用菊脂类药物滞留喷洒。预防接种证查验程序及苗名称缩写接种次数备注卡介苗BCG1次乙肝疫苗HBV3次百白破DPT4次SSDT1次脊髓灰质炎疫苗TOPV4次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MVRV3次2次2次麻腮风MMR接种2次即可流脑疫苗AEMV4次乙脑疫苗JEV4次甲肝疫苗HAV2次常见传染病的潜藏期、隔离期酒名潜臧期限禺期林疹618大出
16、疹后5大风殄1421大出疹后5大流吗那服830大肥原肿大沼退约3周水疸1024大结枷但小少于14大猩红热1-12-天发炳后6大流脑110大症状汨逝后3大,小少于1周乙柄421大隔离全体温止常手足r丙27大疹退后7大甲肝545大友拓之H起3周流感数小时一4天热退后2天四、几种常见传染病防治学问文章来源:IiUIU作者:Iu1.u发布时间:(2019-4-26)阅读次数:302(一)肠道传染病1、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经口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及呕吐等。严峻的可发生猛烈的吐泻,排大量米汤样大便,简单造成严峻失水,肌肉痉挛,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霍乱一般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
17、物及口常生活接触而传播。依据国家规定,不管任何人凡发觉霍乱病人均应马上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疾病限制部门,以便争取紧急预防措施。由于本病易传播,而引起暴发大流行。因此,为了有效的限制本病的发生,目前在各医院均设立了“肠道门诊,对全部腹泻病人进行大便送检,以便早期发觉,早期隔离,早期治疗。灾后预防霍乱的主要措施:(1)不喝生水:(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3)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4)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刀具、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5)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6)歼灭苍蝇;(7)饭前便后洗手;(8)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要煮透。2、甲型肝炎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感染者的
18、粪便排出甲型肝炎病毒,然后污染手、用具、玩具、食具、水及食品等,人们接触或吃下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用品或食物而被感染。水灾常使粪便、垃圾、污物到处漂移,污染水源,污染食物,污染环境,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品,使很多人得病,常易发生暴发流行。苍蝇、婶螂等昆虫也可携带病毒,停留在食物或食具上,增加污染机会,促进传播。甲型肝炎一般潜藏期26周,发病早期有畏冷、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赋食物、腹胀或腹沟,严峻者有黄疸,肝区闷笳、尿深黄等,如有以上不适应刚好就医,早期治疗。3、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侵入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各种传播因素中,水源被污染是造成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其他如
19、食物、接触、苍蝇等均可引起病菌的传播。伤寒病人的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牌脏肿大、玫瑰疹及血细胞削减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典型并发症。4、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为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蛹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到感染。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反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
20、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且多次发病。潜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1)水灾之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削减污染。(2)爱护水源,特殊是生活饮水,免受污染。(3)洪水之后不要去游泳,削减感染机会。(4)留意个人卫生:进食之前应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品O5)不吃半生不熟的贝壳类海产品。(6)疫苗预防:注射伤寒疫苗、甲肝疫苗和口服痢疾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自然疫源性疾病1、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
21、主要表现发烧、猛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市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预防乙脑应实行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10岁以下儿童应尽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快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开展防治乙脑学问的普及教化运动,提高H我爱护实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退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2、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该病的分布极为广泛,储存宿主动物种类繁多,是洪灾后须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钩体病的
22、流行方式主要有三种:洪水型、雨水型、稻田型。其中洪水型,多发生于洪灾后34天,914天内流行区即达到发病高峰,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猪是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这些动物的肾脏长期带菌,随尿液排出,污染环境,发生洪灾时,洪水冲刷,使病原体大量蓄积于内涝的积水中,人员一旦接触疫水,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感染发病。临床上常见的是发高烧、头痛、全身酸痛、腓肠肌(小腿)难受、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预防洪水型钩体病主要措施:加强猪的管理,将猪圈养,避开猪尿等排泄物随洪水污染四周环境;洪灾后马上加强灭鼠,特殊强调的是:务必要运用国家爱卫会举荐的慢性灭鼠药,严禁运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氟乙酰胺、毒鼠强、四二四等剧毒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