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70291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字底第!逋文字底第2课四点底第3课木字底第4课心字底一第5潦皿字底一第6课建字底笫7课走之底名碑名帖欣资兰亭序w第8课同字框第9课国字框第IO课门字框结构突出主第一第U课横长竖短,横短竖长第12课横长推!叔.横知船长笫13课长短参差瀛合探索第M课边学边同一第15课认识行书字底第1课女字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女字底的形态特点,了解其在汉字中的常见应用。2 .掌握女字底的书写要领,能够准确、规范地书写女字底。3 .通过练习带有女字底的汉字,如“姿”“婆”“要”等,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结构布局能力。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审美意识,感受汉字书法的魅

2、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女字底的笔画形态和书写规则,包括撇点的角度、撇的弧度和长横的平稳。能够在书写带有女字底的汉字时,合理安排女字底与上部结构的比例和位置关系。2 .教学难点把握女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其他部件搭配时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耐心书写的习惯,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女字底的书写示范和相关汉字的结构分析。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制作教学PPT,包含女字底的形态特点、书写步骤、例字展示等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展示一些包含女字底的优美书法作品,如“姿”“婆”等,

3、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这些汉字的美感。2 .提问学生对这些汉字的共同部分一一女字底的印象,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二)讲解女字底的形态特点(7分钟)1 .利用PPT展示女字底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女字底的笔画组成,即撇点、撇和长横。2 .讲解撇点的角度约为90度,撇画略带弧度,长横要平稳且有一定的承载能力。3 .通过与单独的“女”字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女字底在形态上的变化,如撇画缩短、长横拉长等。(三)示范女字底的书写(7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示范,边写边讲解书写的步骤和要点。先写撇点,撇长点短,角度适中。接着写撇,撇的起笔位置在撇点的折角处稍偏上,弧度自然。最后写长横,长横要托住上面的

4、部分,左低右高,略带拱形。2 .示范完成后,让学生跟着教师在空中用手指比划书写,体会书写的节奏和力度。(四)学生练习女字底(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女字底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2 .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笔画之间的间距和呼应关系。(五)学习带有女字底的汉字(10分钟)1 .展示“姿”“婆”“要”等汉字,分析女字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2 .讲解上部结构与女字底的搭配原则,如重心平稳、比例协调等。(六)学生练习书写汉字(10分钟)1 .学生选择其中23个汉字进行临写练习,教师继续巡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2 .鼓励学生在书写过

5、程中不断观察和比较,逐步提高书写质量。(七)展示与评价(8分钟)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2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 .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女字底的书写规范、汉字的结构布局、整体的美观程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和纠正。(八)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女字底的书写要领和带有女字底汉字的书写方法。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书写更多带有女字底的汉字,并尝试创作一幅包含这些汉字的书法作品。3 .鼓

6、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资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练习和评价,学生对女字底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优美的书法作品,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讲解女字底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时,运用了对比和示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重点。3 .练习环节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书写实践,教师能够及时巡视并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足之处:1 .在讲解女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形态变化时,不够

7、深入和详细,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时不能灵活运用,结构搭配不够合理。2 .评价环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还不够充分,评价的语言不够卡富和准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3 .教学内容的拓展不够丰富,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感受女字底在书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女字底在不同汉字中形态变化的分析和讲解,通过更多的例字和对比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其规律。2 .优化评价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提供更多的评价角度和标准,引导学生用准确、中富的语言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水平。3 .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介绍女字底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在学习书写技巧的同时,感

8、受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第2课四点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四点底这一偏旁,了解其形态特征和书写规律。2 .掌握四点底的书写方法,包括点的大小、间距和倾斜角度,能够规范、整齐地书写四点底。3 .通过练习书写带有四点底的汉字,如“热”“烈”“焦”等,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对汉字结构的把握能力。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感受汉字书法的独特魅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四点底的笔画形态和书写要领,即四个点的大小基本一

9、致,间距均匀,左右两点略大,中间两点略小,且四点整体呈弧形排列。能够在书写带有四点底的汉字时,合理安排四点底与上部结构的比例和位置关系,使整个汉字结构协调、美观。2.教学难点把握四点底中每个点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动作,写出点的形态变化和笔锋。引导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注意四点底的呼应关系,体现出书写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四点底的书写示范和相关汉字的结构分析。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制作教学PPT,包含四点底的形态特点、书写步骤、例字展示等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展示一些带有四点底的汉字,如“热”“烈”“焦”等,让学生观察

10、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2 .提问学生对四点底的初步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二)讲解四点底的形态特点(7分钟)1 .利用PPT展示四点底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点底的笔画形态。2 .教师讲解四点底的特点:“四点底由四个点组成,四个点的大小并非完全相同,左右两点相对较大,中间两点相对较小。四点之间间距均匀,排列呈弧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三)示范四点底的书写(7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示范,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先写左边的点,起笔轻,收笔重,向左下方倾斜。接着写中间的第一个点,略小,位置稍高。再写中间的第二个点,与第一个点基本对齐,方向相同。最后写右边的点,与左边的点对称,

11、形态相似。2 .强调书写时的节奏和力度控制,让学生跟着教师在空中用手指比划书写。(四)学生练习四点底(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四点底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 .提醒学生注意点的大小、间距和倾斜角度,保持书写的整齐和规范。(五)学习带有四点底的汉字(10分钟)1 .展示“热”“烈”“焦”等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四点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2 .分析上部结构与四点底的搭配关系,如重心的平衡、笔画的疏密等。(六)学生练习书写汉字(10分钟)1 .学生选择其中23个汉字进行临写练习,教师继续巡视,及时指出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2 .鼓励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注重汉字的整体结

12、构和美感。(七)展示与评价(8分钟)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2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3 .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4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四点底的书写规范、汉字的结构布局、书写的整洁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和讲解。()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点底的书写方法和带有四点底汉字的书写要点。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书写更多带有四点底的汉字,并观察生活中带有四点底的汉字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微优秀的书法作品,

13、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四点底这一偏旁的书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具体的汉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四点底的存在,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四点底的形态特点时,结合了PPT图片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对四点底的笔画形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3 .示范过程中,教师的动作较为规范、清晰,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模仿。4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不足之处:1 .在讲解四点底的书写要点时.,语言表述可以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2 .对于学生书写过程中的节奏和韵律

14、感的引导还不够充分,部分学生的书写显得较为生硬。3 .评价环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加积极活跃,评价的内容可以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改进措施:1 .进一步优化教学语言,运用生动、形象、简洁的语言来讲解书写要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书写节奏和韵律感的训练,通过比喻、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书写的韵味。3 .评价环节前,给予学生更多关于评价标准和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在

15、书法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第3课木字底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木字底的形态特点和结构规律,了解其在汉字中的常见应用。2 .掌握木字底的书写方法,包括笔画的长短、粗细、角度和位置关系,能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木字底。3 .通过练习带有木字底的汉字,如“朵”“架”“梨”等,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汉字结构的把握能力。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木字底的笔画组合特点,尤其是横长竖短,撇捺伸展的形态。掌握木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位置和比例关系,确保整个字的重心稳定、结构协调。2 .教学难点书写时如何把握撇捺的角度和弧度

16、,使其既舒展又不夸张。引导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和连贯,体现书法的韵味。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木字底的书写示范、相关汉字的结构分析等。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制作教学PPT,包含木字底的形态特征、书写要点、例字展示等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展示一些包含木字底的汉字,如“朵”“架”“梨”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共同点。2 .提问学生对木字底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字底在汉字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讲解木字底的形态特点(7分钟)1 .利用PPT展示木字底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木字底的笔画组成和形态。2 .教

17、师讲解:“木字底由横、竖、撇、捺组成。横画要长且平稳,作为整个字的支撑;竖画稍短,位于横画的偏右位置;撇捺要舒展,左右对称,捺画的收笔要高于撇画。”3 .通过与单独的“木”字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木字底在形态上的变化。(三)示范木字底的书写(7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书写的步骤和要点。先写横画,起笔轻,行笔略向右上方倾斜,收笔顿笔。再写竖画,竖画要直,与横画相交于偏右位置。接着写撇画,撇画从竖画与横画的交点处起笔,向左卜方伸展。最后写捺画,捺画从横画与竖画的交点处稍靠下的位置起笔,向右下方伸展,捺脚要平。2 .强调书写时的笔画顺序、轻重变化和笔锋的运用,让学生跟着教师在

18、空中用手指比划书写。(四)学生练习木字底(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木字底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 .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纠正不正确的书写习惯。3 .鼓励学生多观察字帖,不断调整自己的书写。(五)学习带有木字底的汉字(10分钟)1 .展示“朵”“架”“梨”等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木字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2 .分析上部结构与木字底的搭配关系,如“朵”字,上部较小,木字底要写得宽大以支撑上部;“架”字,上部较宽,木字底要相对窄一些以保持平衡等。(六)学生练习书写汉字(10分钟)1 .学生选择其中23个汉字进行临写练习,教师继续巡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2 .提醒学生

19、注意字的重心和整体结构,使书写的汉字美观、协调。(七)展示与评价(8分钟)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2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 .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木字底的书写规范、汉字的结构布局、书写的整洁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和纠正。(八)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木字底的书写方法和带有木字底汉字的书写要点。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书写更多带有木字底的汉字,并尝试用书法创作一句与树木有关的诗句。3

20、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练习,学生对木字底的书写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也存在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木字底有了初步的关注。2 .讲解和示范清晰明确,使学生对木字底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点有了较好的理解。3 .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足之处:1 .在讲解木字底的形态特点时,对于笔词之间的比例关系强调得还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时结构不够协调。2 .评价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评价的方式可以

21、更加多样化,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3 .对于木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变化规律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在书写复杂汉字时,对木字底的运用还不够灵活。改进措施:1 .今后在讲解形态特点时,要更加注重比例关系的分析,通过具体的数值或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2 .优化评价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多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要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总结。3 .加强对木字底在不同汉字中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教学,通过更多的例字分析,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技巧,感受书法的魅力。第4课心字底一、教学目标

22、1 .让学生认识心字底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理解其在汉字中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掌握心字底的书写要领,包括笔画的顺序、形态和位置关系,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心字底。3 .通过练习书写带有心字底的汉字,如“思”“想”“念”等,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对汉字结构的把握能力。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心字底的笔画形态和书写顺序,尤其是卧钩的弧度和出钩方向。能够将心字底与上部结构合理搭配,使书写的汉字重心平稳、结构美观。2 .教学难点书写卧钩时,如何把握好弧度和力度,使其形态优美且富有弹性。引导学生在书写带有心字底的汉字时,注意笔画

23、之间的呼应和整体的协调。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心字底的书写示范和相关汉字的结构分析。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制作教学PPT,包含心字底的形态特征、书写要点、例字展示等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展示一些带有心字底的汉字,如“思”“想”“念”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共同点。2 .提问学生对心字底的感受,引发学生对心字底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二)讲解心字底的形态特点(7分钟)1 .利用PPT展示心字底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心字底的笔画组成和形态。2 .教师讲解:“心字底由卧钩、点、点和斜钩组成。卧钩是心字底的关键笔画,其弧度要自然流

24、畅,像一个弯弯的月亮;三点的位置和形态各不相同,左边的点稍低,右边的两个点稍高且相互呼应。”(三)示范心字底的书写(7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书写的步骤和要点。先写卧钩,轻入笔,向右下弧形行笔,到钩处稍顿笔向左上钩出。接着写左边的点,位置稍低,与卧钩的起笔处对齐。然后写中间的点,位置略高,在卧钩的上方。最后写右边的点,与中间的点呼应,位置更高。2 .强调书写时的节奏和力度,让学生跟着教师在空中用手指比划书写。(四)学生练习心字底(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心字底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 .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的形态和间距,以及书写的姿势和握笔方法。(五)学习带

25、有心字底的汉字(10分钟)1 .展示“思”“想”“念”等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心字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2 .分析上部结构与心字底的搭配关系,如“思”字,上部紧凑,心字底舒展;“想”字,上下部分比例协调等。(六)学生练习书写汉字(10分钟)1 .学生选择其中23个汉字进行临写练习,教师继续巡视,及时指出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2 .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书写。(七)展示与评价(8分钟)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2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3 .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自己喜欢的地方。4 .最后

26、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心字底的书写规范、汉字的结构布局、书写的整洁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针对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再次强调和示范。(八)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心字底的书写方法和带有心字底汉字的书写要点。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书写更多带有心字底的汉字,并尝试用书法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心字底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练习,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对心字底产生了

27、初步的兴趣。2 .讲解心字底的形态特点时,结合了PPT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观察到笔画的细节,有助于理解。3 .示范书写较为清晰、规范,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对书写要领有了初步的掌握。4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能够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足之处:1 .在讲解心字底的形态特点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部分,如卧钩的弧度和力度的把握,讲解还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时卧钩的形态不够优美。2 .评价环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还不够充分,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和准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3 .对于心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变化和应用,讲解和练习的还不

28、够全面,学生在书写复杂汉字时,还不能灵活运用心字底的书写规律。改进措施:1 .针对心字底的难点部分,如卧钩的书写,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示范、比喻和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2 .评价环节前,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评价的标准和常用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并且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如笔画的形态、结构的合理性、整体的美感等,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果。3 .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带有心字底的不同结构和复杂程度的汉字进行练习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字底在不同情境中的变化和应用,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对汉字结构的把握能力。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书法教

29、学的质量,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第5课皿字底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皿字底的形态特点和结构规律,了解其在汉字中的常见组合方式。2 .掌握皿字底的书写方法,包括笔i画的长短、粗细、角度和间距,能书写出规范、端正、美观的皿字底。3 .通过练习书写带有皿字底的汉字,如“盆”“盛”“益”等,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对汉字结构的把控能力。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观察力、专注力和审美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皿字底的笔画形态和书写顺序,尤其是横画的平行等距和竖画的内收特点。能够在书写带有皿字底的汉字时,合理安排皿字底与上部结构的比例和重心,使整个汉字结构

30、协调、稳定。2 .教学难点把握好mi字底中各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和整体的疏密变化,使书写富有节奏感。引导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克服书写习惯上的问题,如笔河的歪斜、间距不均匀等。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皿字底的书写示范视频、相关汉字的结构分析等。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制作教学PPT,包含InI字底的形态特征、书写要点、例字展示等内容。四、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1 .展示一些带有皿字底的汉字,如“盆”“盛”“益”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共同部分。2 .提问学生对皿字底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思考In1.字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解皿字

31、底的形态特点(7分钟)1 .利用PPT展示皿字底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皿字底的笔画组成和形态特征。2 .教师讲解:“皿字底由长横、短竖、竖折和封底横组成。长横要长而平稳,作为整个字的底座;短竖要垂直且内收;竖折的竖段稍短,折段稍长且向右上方倾斜;封底横要平且左右两端超出上面的竖。”3 .强调皿字底的整体形状呈上宽下窄,重心要稳。(三)示范皿字底的书写(7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书写的步骤和要点。先写长横,起笔轻,行笔略向右上方倾斜,收笔重。接着写左边的短竖,垂直内收。再写竖折,竖短折长,折笔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写封底横,平而有力,左右超出竖。2 .强调书写过程中的运笔

32、方法、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节奏。(四)学生练习皿字底(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皿字底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 .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提笔姿势,纠正不正确的书写习惯。3 .鼓励学生多观察字帖,对比自己的书写,不断改进。(五)学习带有皿字底的汉字(10分钟)1 .展示“盆”“盛”“益”等汉字,引导学生观察皿字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2 .分析上部结构与皿字底的搭配关系,如“盆”字,上部较窄,皿字底宽扁;“盛”字,上部宽大,皿字底相对较小等。3 .强调在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整体的重心平稳和结构紧凑。(六)学生练习书写汉字(10分钟)1 .学生选择其中23个汉字进行临写练习,教师继续

33、巡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2 .提醒学生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和连贯,注重书写的质量和美感。(七)展示与评价(8分钟)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2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 .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皿字底的书写规范、汉字的结构布局、书写的整洁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和纠正。(八)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In1.字底的书写方法和带有皿字底汉字的书写要点。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书写更多带有皿

34、字底的汉字,并尝试创作一幅包含这些汉字的书法作品。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资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和评价等环节,学生对皿字底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具体的汉字,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皿字底的存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讲解皿字底的形态特点时,结合PPT图片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对皿字底的笔画组成和结构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3 .示范书写过程较为规范、清晰,学生能够较好地观察到书写的细节和运笔方法。4 .在

35、练习环节,能够及时巡视并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书写水平。不足之处:1 .在讲解过程中,对于一些书写难点,如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和疏密变化,讲解还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时难以把握。2 .评价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评价的语言不够丰富和准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3 .教学内容的拓展还不够充分,没有引导学生思考皿字底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和特点。改进措施:1 .针对书写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讲解和示范,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2 .评价环节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评价角度和标准,引导学生从笔河、结构、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评

36、价的参与度和质量。3 .在教学拓展方面,可以增加一些不同字体中皿字底的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书法的多样性和魅力,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第6课建字底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建字底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理解其在汉字中的作用。2 .掌握建字底的书写要领,包括笔画的顺序、形态和比例关系,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建字底。3 .通过练习带有建字底的汉字,如“建”“廷”“延”等,提高书写水平和对汉字结构的把握能力。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审美意识,增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37、 .教学重点-理解建字底的笔画构成和书写规律,重点掌握捺画的伸展和波折。-能够在书写时保持建字底的重心平稳,与上部结构协调搭配。2 .教学难点-书写捺画时,如何控制好捺脚的出锋和弧度,使其富有力度和美感。-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汉字中灵活运用建字底,注意其形态和比例的变化。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建字底的书写示范、相关汉字的结构分析等。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制作教学PPT,包含建字底的形态特点、书写步骤、例字展示等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 .展示包含建字底的汉字,如“建”“廷”“延”,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共同点。2 .提问学生对这些汉字底部笔

38、画的初步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建字底。(二)讲解建字底的形态特点(7分钟)1 .利用PPT展示建字底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字底的笔画组成。2 .教师讲解:“建字底由横折折撇和捺组成。横折折撇要写得小巧灵活,捺画是建字底的主笔,要写得舒展大气。”3 .对比建字底与其他类似偏旁的区别,加深学生的印象。(.三)示范建字底的书写(7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卜.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书写的要点和技巧。-先写横折折撇,横画短,折撇连写,注意转折处的顿笔。-再写捺画,捺画起笔在横折折撇的收笔处附近,轻入笔,向右下方行笔,逐渐加重,至捺脚处顿笔出锋。2 .强调书写过程中的节奏和力度变化,让学

39、生跟着在空中用手指比划。(四)学生练习建字底(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建字底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 .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的形态和间距,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五)学习带有建字底的汉字(10分钟)1 .展示“建”“廷”“延”等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建字底在这些汉字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2 .分析上部结构与建字底的搭配关系,如“建”字,上部较紧凑,建字底舒展托住上部;“廷”字,上下部分比例协调等。(六)学生练习书写汉字(10分钟)1 .学生选择其中2-3个汉字进行临写练习,教师继续巡视,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个别辅导。2 .鼓励学生多观察字帖,不断调整自己的书写。(七)展示与

40、评价(8分钟)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2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3 .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向。4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建字底的书写规范、汉字的结构布局、整体的美观程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八)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字底的书写方法和带有建字底汉字的书写要点。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书写更多带有建字底的汉字,并尝试收集一些包含建字底的书法作品进行欣赏。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书法的奥秘,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

41、审美能力。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建字底的书写有了定的了解和实践,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具体的汉字,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2 .讲解建字底的形态特点时,结合PPT图片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对建字底的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3 .示范书写过程较为规范、流畅,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模仿范例。4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能够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足之处:1 .在讲解建字底的书写要领时,对于一些细节的强调还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捺画时,弧度和出锋不够理想。2 .评价环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还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

42、评价他人作品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和具体。3 .对于建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变化规律,讲解和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在实际书写中,对建字底的灵活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改进措施:1 .今后在讲解书写要领时,要更加注重细节,通过更多的示范和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关键笔画的写法。2 .评价环节前,加强对学生评价语言的指导,提供一些评价的模板和关键词,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增加建字底在不同汉字中的对比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其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书写应用能力。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让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技巧,感受书法的魅力。第7课走之底一、教

43、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走之底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2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规范地书写带有走之底的汉字。3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走之底的笔画形态和书写顺序。学会书写带有走之底的汉字,如“过”“这”“远”等,注意笔画的搭配和结构的协调。2 .教学难点走之底中捺词的书写角度和弧度的把握,使其与上部结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自主书写规范、美观的带有走之底的汉字。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四、教学过程(

44、)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带有走之底的汉字的书法作品,如“远”“近”“通”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到这些带有走之底的汉字,以及它们在书写上的特点。(二)讲解走之底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走之底的笔画形态,让学生观察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三个部分组成。2 .讲解走之底的书写要领:点:位于上方,稍偏右,起笔轻,收笔重。横折折撇:起笔稍低,横画短,折向左下,再折向右下,撇画短而斜。捺:从横折折撇的撇尖起笔,向右下伸展,捺脚较重。3 .强调走之底的整体形态呈半包围结构,捺画要舒展,托住上部结构。(三)教师

45、示范(5分钟)1 .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示范,边写边讲解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书写的过程。2 .示范书写“过”“这”“远”等带有走之底的汉字,强调走之底与上部结构的搭配关系,以及整个字的重心平衡。(四)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在书法练习纸上进行练习,先练习走之底的笔画,再练习带有走之底的汉字。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鼓励学生多练习。(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观察、交流。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3 .对书写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

46、习。(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走之底的形态特点、书写要领和带有走之底的汉字的书写方法。2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观察、认真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七)布置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带有走之底的汉字,每个字写5遍。2 .观察生活中带有走之底的汉字,感受书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走之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讲解走之底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理解.教师示范环节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书写的过程和细节,为学生的练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捺画的书写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弧度和角度把握不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同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发现问题,提高书写水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书法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尊重。名碑名帖欣赏兰亭序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了解其书法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3 .让学生感受王羲之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