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压力越大提拔越快&体制内人事变动前传出的小道消息为什么往往那么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制内压力越大提拔越快&体制内人事变动前传出的小道消息为什么往往那么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体制内,压力越大,提拔越快周末,有一位国企的小兄弟约我吃饭。茶足饭饱的时候,我们聊到了职场。他有点茫然地问我:”前段时间单位人事调整。我分配在国企安全生产岗,夭夭要抓安全,压力实在太大了,要不要找领导调岗?”我说:“你这么年轻,身体又那么强壮,压力不算坏事啊,为啥要找领导调岗呢?”他苦笑着说:“我们国企里,搞项目的才是出彩的,是领导的自己人。像我们搞运营的,没人知道。安全生产就更别说了,干得好,不出事,没人知道,没人认可你的功劳。但是,如果安全出事,就会坏事传千里,还要被问责”。我笑着说:“我不是这样看。”这也是我今天想给大家聊的话题。体制内,你如果感觉压力很大,究竟要不要申请调整岗位?很多人
2、觉得,在体制内无非就是每月混个“五斗米”,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据我自己的观察,这样想的人比较佛系,在不知不觉中,他就慢慢被调整到相对边缘的岗位。但也有一部分人,比较有上进心,想提拔。由于他们在核心或关键岗位上,因此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和压力.这时候,他就会产生纠结:是坚持下去,还是临阵退缩?正如我前文提到的国企小兄弟,他看着别人舒舒服服上班,而自己处于压力大的“坑”岗位,信念就动摇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但是,你在体制内,如果身体没问题,精神上又能应付,即使你压力很大,我也建议你坚持下去。因为,体制内压力越大,提拔越稳。可能有人会怀疑一一你又在画大饼了!我这个不是画大饼,而是在组织人
3、事部门工作期间,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首先,体制内压力大的岗位,提拔不拥挤。比如,大家最常见的综合材料岗。很多人,都把材料岗看成“坑”岗位,唯恐避之不及。所以,你发现很少人去抢这个岗位的。这就意味着,只要你在材料岗坚持下来,晋升部门副职,然后再晋升部门正职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你周围没有竞争对手。据我的观察,体制内也有“吸引力法则”:一个人越抗压,他就越可能会被调整到有压力的岗位。一个人越脆弱,他就越可能被安排到轻松的岗位。最后,人群的分布,会符合一个组织体最为低炳的状态。这是人性的趋利避害和管理的成本导致的。所以,只要你能熬,你就会流动到压力岗位,一个不拥挤的岗位。其次,压力大的岗位,一定是领导
4、关注的岗位。国企小兄弟,之所以想调整岗位,是因为他觉得领导看不到他的工作。这个是他误解的地方。压力大的岗位,一般容错率低。像安全生产工作,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即所谓,一票否决制。难道领导不关心自己的“乌纱帽”吗?所以,对于安全生产,领导绝对不敢马虎,一定是把他认为靠谱的人安排到这个部门任职。而我的这位国企小兄弟,他恰好就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任副职。所以,领导是一定关注到他的。听完我的这个解读,国企小兄弟豁然开朗。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观察:领导班子成员对哪些岗位有压力,哪些没压力,心里一清二楚。领导不是看不到你,只是他不说罢了。第三,压力大的岗位,更容易增长才干,形成竞争的护城河”。压力大的岗位
5、,通常是单位的核心岗位,或者关键岗位。而一个单位的领导,通常从这些岗位中产生。因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必须由兼具抗压能力和业务能力的人来引领。前段时间,有一位在核心单位的大姐就问我:“直接领导经常骂人,而且骂的很难听,我快受不了了,咋办?”我跟她说,“你要坚持,越是在层级高的岗位,大领导骂人越直接,这是常态,你适应就好了。扛骂也是一种稀缺能力。”至于业务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在核心岗位时间越长,就越能积累竞争力,最后慢慢形成“护城河”。即使别人想插足替代你,领导也不敢不愿轻易换人。总而言之,在体制内,压力大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扛得住,提拔晋升的竞争力就越大。今后成为部门副职、正职、班子成员,是水到渠成
6、的事。体制内,人事变动前传出的小道消息,为什么往往那么准?体制内,人事变动,干部调整,历来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于是,每次临近人事变动,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谁要提拔了,谁要去哪里,谁要被调整,都传得有鼻子有眼。神奇的是,这些小道消息往往都能应验,人们不禁好奇,这种内部消息,到底都是谁传出来的,为什么那么准?组织部是负责干部管理的部门,是干部调整的具体操作地,于是,大家首先会怀疑消息是从组织部传出来的。但组工干部纷纷表示,他们不背这个锅,甭管消息从哪里来,总之不会是他们,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干部调整属工作秘密范畴,组工干部经过反复提醒教育,形成了守口如瓶的习惯,不该说的事,连老婆都不会说,万一
7、别人说漏了嘴,对他们的政治影响可就大了,以后在组织这条线很难再混下去。再说了,一般的组工干部,根本接触不到事前小范围酝酿人选的环节,等他们知道时,基本已经木已成舟,准备印发红头文件,这时候估计全世界都知道了。实际上,小道消息的来源,主要有这么几个:一、决策层故意放风在一个行政区域,能参与干部人选酝酿的领导,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他们就是所谓的决策层。为了保证提拔人选的可靠性,他们有意放出风声,准备把某人放在某个岗位,以此来观察各方的反应,获取更多的信息,为最终的决策作参考。毕竟,选拔干部不是小事,必须谨慎考虑,事前放出风声,如果有人适时被爆出“黑料”,可以提前发现不适合提拔使用的情况,避免潜在
8、的风险。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领导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这个位置已经是他的,你们别想争了,该干嘛就干嘛去吧!二、领导的身边人走漏风声在干部人选酝酿的过程中,除了当事人外,难免会有旁人知晓一二,特别是领导身边的人。例如,领导在车上接电话,在家里会客,透露了一些敏感信息,他们的司机、秘书、家人很可能会听到。而这些人,可不像组工干部那么可靠,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和那么强的约束,听到这些信息如获至宝,往往跟别人喝多了两杯,就当成炫耀的资本曝出来了。有心之人听了,自然会把这些信息口口相传,一夜之间弄得满城皆知。三、好事之人捕风捉影这是小遒消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但这些消息却往往八九不离十,让人不得不服。有些人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干部选拔任用环节,但却消息灵通,而且有着很强的预判能力,因此,他们分析推测的结果,和最终结果偏差不大。因为,他们一方面善于收集各方的消息,再通过对当事人的试探,总能得到一些口风;另一方面,他们很会察言观色,从领导的只言片语中可以判断出风向,了解领导对某个干部的态度。比如,他们大敢预测,领导不喜欢这个财政局长,估计这次会被换掉。果然,那位财政局长很快就被调整了,去了一个小单位。但是,只要文件一天没有对外宣布,就仍会存在变数。所以,那些小道消息的当事人,千万别认为你稳了,低调行事,静候佳音,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