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14第十四讲 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14第十四讲 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四讲)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名称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19492012)授课时长90分钟授课方式使用PPT课堂讲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主要从制度设计的创新、民族关系的变化、民族面貌的转变三个层面入手,让学生全面掌握几十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逻辑脉络的基础之上,清晰理解新中国为什么新,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进入到新纪元?新纪元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对一般原理的学习,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历程看待各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心
2、。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坚信只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止确道路才适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正确看待美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内部殖民文化灭绝等不实言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五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个认同:。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始终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如何正确把握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守正创新史;如何理解新中国在国家制度、民族关系、中华民族面貌三个方面区别于之前的历代中央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教学思路4,做标荣木-ItcfrI-1SmMI-1世蝌&I-ms|P*I我的财部g示H孕生白WW标I-归林5.腾夫尾HCT科I一雕
3、一s一H髓-叵b回一国一回-髓如何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人民性”特征;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苏联加盟共和国模式的翻版,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如何理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线之下的党的民族政策对差异性和共同性关系的处理。钠也雄阴I-狗M台触*践亚鼠不3方st.联g?I纵骷II*HFAI-I他跋会双幽第施.麟w班联标机陶I-I,加三映出超I-I史T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程导入:从时代背景导入本讲内容。设计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要出,开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纪元。2 .内容
4、承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建立为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设计思路:通过对民族地区解放进程、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少数民族代表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关内容的介绍,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底色。(10分钟)3 .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1.启发式讲授法2 .案例教学法3 .混合式教学法教学设计设计思路:解放前,民族地区依然存在着部落制、土司制、山官制、盟旗制、伯克制、石碑制、奴隶制等传统政治制度。解放之后,各级人民政权代替了这些传统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实现了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前统一。尤其是西藏地区的解放,更是让百万农奴翻身成为了主
5、人(视频展示),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彪炳千秋的一个伟大壮举。(10分钟)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设计思路: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充分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征和意义,其特征包括统一和自治的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结合;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结合(10分钟)5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过程。设计思路:通过民族歧视称呼修改和国家相关法律文件的内容,介绍民族平等的原
6、则;通过云南普洱民族团结盟誓碑的案例,介绍民族团结的原则;通过“二十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例子,介绍民族互助的特点;通过中央民族访问团”的案例,介绍民族和谐的特点。(20分钟)6 .中华民族的大进步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表现。设计思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措施,有力提高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新疆发展的数据展示);用阿他人民唱新歌芦笙恋歌边塞烽火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红色文艺作品的案例,证明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强烈认同;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规模前所未有,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特征。
7、(10分钟)7.文化共享共传迅速发展设计思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确定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繁荣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国家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与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卫生事业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培养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人才,抢救濒危民族文化遗产等。以此驳斥西方国家所谓“文化灭绝”的谬论(10分钟)8.结尾总结设计思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内部秩序越来越和谐健康。经济上,区域发展的结构性差距有所缩小,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社会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范围越来越广
8、,程度越来越深,深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大交融格局;文化上,不仅实现了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而且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10分钟)9.课后作业:讲述民族交融故事。要求:以小作文的形式谈一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有什么重要意义?,字数要求300-500字。(5分钟)课程评价方法1 .问卷调查法2 .量表评价法3 .随堂听课评价法课程建设建议一是本节讲授要注重原理讲授和案例分析。本节有一条主线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如何将这条主线贯穿到整个讲授中是考察课程是否达到目的的重要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新中国成
9、立以来诸多鲜活的案例纳入,在案例展示中呈现一般原理,在一般原理的指导下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讲透、讲实本节内容。二是本节讲授要注重定性阐释和定量展示。本节内容属于当代史的范畴,有诸多生动鲜活感人的故事,很多故事学生可能听过、说过,要将这些故事用中华民族整体的视角进行阐释。同时,本节要展现新中国的伟大成就,诸多的数据材料是绝佳选择。因此,在讲授中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的搭配合理,既不能完全陷入数字的汪洋大海,也不能只讲个别案例,不突出T殳过程,二者要有机结合。三是本节讲授要注重教师主动引导和作业呈现。本节所讲诸多内容系学生们的长辈经历过的历史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中,通过直阅文献、访谈老人
10、等多种方式,把学生纳入到课程讲授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四是本节讲授要注重前后继承逻辑关系。本节展示的内容与下一章新时代的展示内容要处理好关系,最核心的是,讲好这一时期在创造了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忽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建设的现象存在,导致了一些问题,讲授中要把握好尺度,做到前后逻辑贯通。反思:一是要进一步提升讲授内容的结构安排。就目前的讲授安排来看,结构性的冲突还不够明显,要设计几组结构性的冲突,在前后的时间对比中,同学们了解新中国的新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在哪里、中国共产党行在哪里。在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提升讲授情节的跌宕起伏性,增强授课的趣味性。二是要做好教师引导和学生展示的关系。本节内容的学生展不有些单调,多强调学生自己编排拍摄的纪录片的展演,没有把一些活生生的口述资料引入讲课过程中。下一步将探索将学生们的考核作业设计为口述资料的整理和展示,从而让本讲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增强育人效果。三是要理清前后章节,在叙事风格上下功夫。本章和后面新时代章节密切相关,本章一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下一章节的讲授,形成前后的反差,反而影响学生们对党的白年民族工作史的理解。在今后实践中要加强和下一章节的逻辑关联,形成一种不太突兀、自然过渡的叙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