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摘要: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新的历史越点上,面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学科体系设置匹配、布局平衡待优化,学术体系原创水平、支撑发展力度待提升,话语体系“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境地未扭转,科研组织管理平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需完善等问题,亟须研究解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经济社会
2、发展实际为导向、以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抓手、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为民族复兴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关键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立足新的时空坐标,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战略布局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中
3、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遵循。当今正处于世界变局与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宏大的叙事背景,拓展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议题。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亟须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深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复杂考题,西方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时屡屡出现理论失灵的状况,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把握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律性认识、突破东西方思想交流中“冲击一回应”模式困局3等方面,提出全面系统的科学理念和有效对策,重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一、问题提出与学界研究进展2023年10月全国
4、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经脸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4o文明的延续、文化的传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构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根基,形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独有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的思想,
5、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均没有学术概念上的明确界定和区分。直到20世纪以来,我国学界吸收借鉴国外关于科学分类的思想,开始推进中国学术的分科发展,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认识并不统一。比如,“1920年12月1日,张君励表示:凡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访求其主持新说之巨子而罗致之于东方,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应并列处于同等重要地位;1942年毛泽东指出: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他将自
6、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列起来,而哲学处于更高层次。1949年,周恩来指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方面,则是将哲学纳入到社会科学的概念之中”5。直到1955年,经过反复讨论,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在内的四个学部6,“哲学社会科学”概念在中国学界正式形成,除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均纳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其创新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共融共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5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7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鲜明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7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发出了“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的号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表明党对哲学社会
8、科学工作的时代使命、战略地位认识更加深入,用中国理论、中国学术解读中国实践的要求更为明确。201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成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管理更加全程化、深入化、立体化。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发来贺信,进一步指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2022年4月25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8,明确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马克
9、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2,明确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要求和使命任务。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讲话,深入阐释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重要论断”9,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将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体现出了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定位更加清晰、认识更加深入,蕴藏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
10、逻辑,也推动了学界围绕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研究和讨论日益热烈,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发挥。林晨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在意识形态上引领社会风尚,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重大命题、重要论述、重要概念研究走向深入,为服务经济主战场提供理论支持10。徐光春指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五个面对、五个迫切需要”当务之急,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课题11O吴晓明认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摆脱了学徒状态并具有自我主张的学术”12O刘德中等学者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11、要探索和回答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普遍性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重要任务就是深入概括和提炼中国道路的普遍性内涵,在强化国际视野方面要善于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标识性话语和概念13。此外,许悦围绕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方面研究指出,高校智库是推动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力量,在与政府的双向嵌入中提升高校智库资政成果质量,从而达成智库成果与政府决策的内在契合与耦合共进14o对此,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新时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建设。学者们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及三者关系展开研究,张政文研究指出
12、,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逻辑关系,首先要把握好“三大体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15o第一,学科体系是基础,如林晨以国民经济学为切入口,深入讨论了“以学科体系建设支撑政策工具体系建设,服务经济主战场”10;张政文认为“学科体系是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依托,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并引导着学术体系建设,学科体系的创设与发展为话语体系的建设预留了表达空间”15。第二,学术体系是核心,学术体系内含了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两个部分,谢优瞻在研究中指出,“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其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16;张政文将
13、学术体系看作连接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中介枢纽、基础内核和实力支撑15o顾岩峰研究指出,“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长期受外在体制和内在学科研究范式的影响,并未建立起完整有效的学术话语体系”17,这也是我们在提升国际学术界话语权上面临的结构性障碍。第三,话语体系是表达体现,谢伏瞻认为,”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16。张政文指出提高话语体系建设能力与水平应聚焦政治话语学理化、学术话语大众化、中国话语国际化15。由此,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者相互促进,归根到底在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三是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韩
14、震认为“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18;王周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引,并且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文明进步19;栾宇、徐雷、任少波等学者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育才格局构建与时代任务等方面展开研究20-22。盖逸馨等学者认为“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格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23;顾岩峰研究提出,依托对大学智库的规划建设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提升17;周光礼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24;张政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
15、三重维度系统研究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目标体系和实践进路25o综上所述,学界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展开的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重要作用、体系构建、发展理念等宏观层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组织、育人功能等方面也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分析。然而,聚焦新时代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深入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形势与现状的研究还不多,从中观层面引领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实践路径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具有政策性、操作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立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实际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剖析探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应
16、然要求和实践路径,为推进高校更好履行新时代文化使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效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和科研重镇,汇聚了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力量,在学术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517”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发展基础扎实,整体实力快速提升一是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逐步健全。截至2021年底,基本形成了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17、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28个一级学科,新增128种文科类新专业,新设41种小语种专业;面向6大选题领域、22个选题方向设立1011个新文科项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新增3000余个文理、文工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26,整体看来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完整。二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发实力增长迅速。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累计投入1929亿元,共有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93.8万人,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3.6万余项,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5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30个
18、,由高校牵头建设的国家高端智库占38轧高校承担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重庆市为例,2012年,全市普通高校共有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1.4万余人,在研课题数7400余项,研发经费投入3.84亿元,到2023年,全市高校共有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2.8万余人,在研课题1.9万余项,研发投入超15亿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实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二)学术成果丰硕,服务能力日益增强一是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高校产出著作、学术论文、研究咨询报告等学术成果近400万项,共评选出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3
19、277项。2023年,仅重庆高校就产出哲学社会科学专著、论文、研究咨询报告等成果超1.1万项。二是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效明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重庆高校而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教委设立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阐释重大攻关项目6项、重大项目10项、重点项目13项,专项课题300余项,推出研究阐释高质量成果600余项。三是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成效凸显。广大高校哲学社会
20、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中国实际为研究切入点,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政治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扩大,“请进来”和“走出去”已然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日常,中国理念与中国主张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彰显出新时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景象。(三)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前景大有可为一是政策层面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明确战略规划。2022年4月,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指明了“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
21、,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基本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形成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植根中国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2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先后印发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中长期规划,对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了部署安排。二是党的创新理论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要论断9,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
22、,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持续探索中国制度和理论创新,以坚定的文化主体意识吸收借鉴各民族文化精髓,不断提高全民族现代文明程度,培育人们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理论创新空间。三是凝心铸魂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内生需要。高校始终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始终是西方敌对势力争夺渗透的主要对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面临低增长考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交流交融交锋,时时处处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世界平视的“00后”新一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
23、数字技术变革在不断重构着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育人育才功能,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淬炼强国本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因此,推进“两个结合”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三、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科研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一)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学科设置匹配度和整体布局平衡性有待优化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目前主要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24、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28个一级学科。总体上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划分与建设方式是沿用自然科学学科建设方式28,还不能体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色,学科门类的设置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向定位还不匹配,学科门类数量整体偏多,学科专业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边界不清晰,存在大量的交叉融合区域。从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上和现实需要上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不足,对“冷门绝学”研究支持力度不够,新的学科增长点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人工智能、大
25、数据等高新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方面的深度研究不够,迫切需要我国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上进一步优化革新,打破学科壁垒,不断开辟新赛道,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此外,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布局上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区域布局不平衡,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还不强。此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还不够扎实,支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框架还没有完全搭建越来,特别是如何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体现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二)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学术研
26、究原创能力和服务发展支撑力度不够整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需求上看,高校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进不够,具有国家水准、产生世界影响的优秀原创性成果不多,部分领域的学术研究对中国实践关注不够,习惯于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学术理论彰显中国特色水平不足。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看,当前全世界各地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开展高质量理论与实践
27、研究,深入分析研判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提高国家治理科学决策能力,更好地发挥资政建言作用。例如,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推进落实中,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双碳”战略等各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都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深入中国实际,研究阐释经济社会发展运行规律、理论逻辑,为推动经济社会实践改革与创新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智力支撑。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围绕城市规划、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对外开放、惠民富民等具体问题,同样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提高政策建议的预见性、政策评价的精准性以及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需求更多
28、、期望更高。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理论研究“闭门造车”、实践研究“脱离实际”、田野调查“高高在上”的现象,科学管用的决策建议供给普遍不足,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力明显还不够。(三)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境地仍未根本性扭转在推动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学术话语权关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更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随着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实力的快速跃升,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应对全球文化冲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进程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与时俱进研究解决我国文化领域建设实践中的“中国之问”,
29、研究产出引领国家政策方向的思想理论,也要科学回答整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世界之间”,为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进步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的理念主张。一方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不够,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创新不足,中国话语的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不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话语地位相较,整体依旧面临着“西强我弱”的结构性挑战,尤其是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创新研究水平和话语传播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中,让世界能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读懂中国,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30、,根本性扭转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舞台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加快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方面发挥作用,推动中国形象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实现“自塑”与“他塑”的有机匹配。另一方面,从壮大主流舆论的角度看,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传播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思想、关键话语体现到各学科领域的促进机制不健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理化的力度有待加强;学术话语与党政话语、育人话语融合度不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转化效果不明显,对党政决策、育人育才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重大成果较少;社科普及活动开展不够,哲
31、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大众化水平还不高。(四)在科研组织管理方面,平台协同创新组织和体制机制仍需不断完善自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高校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大发展,数量持续增加,投入不断增长,但仍然存在“多而不优”“零星分散”和“小散弱”等问题。已建成的平台尚未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组织体系,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平台间研究方向与研究选题沟通不足,进而导致研究内容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以及重复研究、资源浪费等问题。高校现有科研管理制度难以科学有效地调配人、财、物等资源用于平
32、台发展,滞后的管理观念和运行程序已影响到平台的创新进程和潜力激发。以重庆为例,截至2023年底,高校已建成市级研究咨政中心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8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0个、新型智库(含培育)16个,上述部分平台研究内容有所重合,一些平台研究方向已经滞后,平台之间缺乏沟通整合,甚至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团队组织松散、无法凝聚合力,依托高校财务、人事等制度难以支持平台高质量发展。有组织科研离不开人才队伍的组织与建设,但限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人才支撑能力不足、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人员结构不甚合理、高素质人才紧缺等困境仍然存在。仍以重庆为例,目前全市建有高校哲学社会
33、科学协同创新团队39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协同创新团队17个,每年举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理论研修班和青年骨干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名。尽管在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花了大力气,但团队成员流失、人员结构老化、成果质量欠佳等问题始终存在,使得队伍建设成效大打折扣。此外,就科研管理而言,还存在科研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亟待深化改革激发活力,财政资金投入总体偏少,社会资金投入不足,科研评价领域中“五唯”问题仍未彻底清除,学术腐败、学术失范案例时有发生,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四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纵观整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历程,哲学
34、社会科学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其发展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高潮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繁荣,也必将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着力谋划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也应该锚定这些战略目标,结合区域和自身实际,厘清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实践路径,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包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承担新时代新的
35、文化使命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7o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近代发展历程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关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不断冲击着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塑阶段的青年学生,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
36、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体,积极推动国际学术研讨合作,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跨越语言壁垒,面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规则的修改、完善和制定中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世界之间”中贡献中国智慧。(五)坚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一是大力实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培育工程,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基础上,加大名家大师工程培育力度,引育结合,尤其针对特色学科、基础学科加强中青年人才储备。二是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改革,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创
37、新供给能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根本途径就是创新,“学者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组装员,而应是本学科知识的发现者甚至发明者”30。培养、评价、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既是大学建设的指挥棒,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风向标。一方面,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为重点,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充分发挥学术评价对学术研究的导向和牵引作用,具体体现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奖励激励等系列制度完善中。另一方面,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基础前沿类突出同行评价、应用类突出用户评价、社会公益类突出社会评价的学术成果分类评价制度,推广优秀成果和
38、代表作评价,推行质量导向的“代表性成果评价”。不同类型学校办学条件、发展规划等均有显著差异,要引导各类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此外,“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是难以定义、量化和归因的,因此不可能用一套客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衡量其思想价值与深远影响”24,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融合的学术共同体评价。三是探索研究成果后期资助追加立项等方式,建立有利于出高质量成果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社科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尝试推进科研诚信与其他社会领域诚信信息共享,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问责力度,提倡严谨治学、崇尚精品,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营造积极
39、有益的学术生态。参考文献1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求是,2023(20):4-9.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44.3刘坤,李龙.重构与推进: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21-30.4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
40、2023-10-9(1).5 储著武.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概念何时形成EB/O1.2019-10-08.https:/s6 钱斌.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85.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N.人民日报,2016-05-19(2).8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王沪宁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2-04-26(1).9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蔡奇主持N.人民日报,2023-6-3(1).
41、10 林晨.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11-M.11 徐光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4):4-14.12吴晓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任务口.社会科学,2022(5):3-10+126.13 刘德中,吴波,钟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1.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2):60-66+96.14 许悦.双向嵌入:高校智库嵌入政府决策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高校科技,2022(12):38-43.15 张政文.
42、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逻辑关系J.探索与争鸣,2023(9):5-9+177.16 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9(5):4-22+204.17 顾岩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中国语意、现实缺憾与提升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23-127.18 韩震.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6):27-35.19王周谊.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职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64-168.20 栾宇,
43、刘蟀.“三位一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路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65-173.21 徐雷,李琲琲,夏璐.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4-9.22 任少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担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7):3-8.23 盖逸馨,王姝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71-75.24 周光礼.破“五唯”立新标: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15-18.25 张政文.以有组织科
44、研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1):87-104+159.26 吴月努力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一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综述N.人民日报,2022-07-07(4).2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答记者问N.光明日报,2022-04-28(3).28 荆林波,杨佳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问题及建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50-158.29 陈拯.“话语势能”构建与国际话语塑造J.中国社会科学,2023(12):156-174+203
45、.30 杨威,汪悦.思想政治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建构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0):134-142.ResearchonthePractica1.PathofComprehensive1.yPromotingtheInnovativcDeve1opmcntofPhi1OsophyandSocia1.SciencesinCo1.IegesandUniversitiesAbstract:Fu1.Iyproniotingtheinnovativedeve1.opmentofphi1osophyandsoCia1.sciencesinco1.1.egesanduniversitiesis
46、ofgreatsignificanceforpromotingcu1.tra1.prosperity,buiIdingasocia1.istcu1.tura1.power,andwritinganewchapterInthemodernciviIizatiOnoftheChinesenation.Sincethe1SthNationa1.CongressofIheCommuniStPartyofChina,Phi1.osophyandsocia1.sciencesinco1.1.egesanduniversitieshaveachieved1eapfrogdeve1.opment,Withso
47、1.idfoundation,fruitfu1.academicachievements,andromiSingprospectsforfurtherdeve1.opnient.AtthenewhistOrica1.startingpoint,facingtheerarequirement。FaCCeIeratiOgtheconstructionofphiIosophyandsocia1.science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estab1.ishInganindependentinte1.Iectua1.system,co1.1.Cgesandunivers
48、itiessti1.1.faceiSsuessuchasthcneedtoopti11iZetheniatchingandba1.anceoftheirdiscip1.inesystem,imrovetheorigina1.iIy1.eve1.oftheiracademicsystemandincreasetheirsupportfordeveIopment,addressthesituatiOnwherethediScoursesystcmis,unab1.etoarticuIatethetruthorspreadItwide1.y,andIinprovetheinstiIutiona1.mechanismforco1.1.aborativeinnovationinscientifiCresearch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p1.atforms.Theseissuesurge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