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7227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梅李镇政府工作报告在梅李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褚宏伟2023年1月7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梅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阔步迈入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提速之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反复冲击、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梅李镇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美丽常熟”建设主轴主线,锚定“三增三进”必成目标和高质量发展重点环节,较好

2、地完成了镇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发展、聚焦转型升级,在量质齐升、产业优化中再燃“梅李活力”。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显效,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亿元,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17亿元;工业投资33亿元、增长11.45%,其中工业设备投资13亿元、增长1.7%,高技术产业投资6亿元、增长100.7%;服务业投资5亿元、增长11.0%;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67亿元。全力提速双招双引。立足“35

3、4”产业布局,推动项目招商向精准化、专业化转变,加速形成优质功能集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良好局面,举办“创新梅李聚能未来”金秋经贸洽谈梅李分会,全年签约落户神马智慧港口、瑞航自动化等项目24个,总投资超25亿元。打造“产创融合、产才融合”项目储备库,在谈储备产业及人才项目32个,投资总额超50亿元。全力拼抢项目建设。坚持把有效投入作为稳增长、强信心、夯实工业强镇基础的关键,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6.22亿元,超额完成“三增三进”工业投资任务13.22亿元。狠抓开工、进度、入库三大环节,全年新开工龙腾特钢创新发展研究院、龙腾焊材专用材料、凯凡智能装备等市级以上计划内重点项目15个,索路思新材

4、料、华能热力光伏发电等计划外重点项目6个,年度计划内外开工率达140%。安必信智能制造产业园、常达智能环保设备等12个续建项目中,试生产8个、设备安装中3个、正在建设中1个,续建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50亿元。调优现代服务业业态,启动建设大梦想城商业综合体。全力推进转型升级。高标推动梅李“智”造,完成“数字化改造”项目153个,完成率达218.6%,规上企业覆盖率达100%。标杆荣誉硕果丰富,华东汽车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龙腾滚动体、宝泮特纤、江南印染等7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龙特耐磨球、鼎新印染、异型钢管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企业获评苏州市级智能车间,获评量达历年之最

5、。加快企业科创载体建设,龙腾特钢成功申报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工程用型钢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速推进中,标准件厂、优利金成功申报苏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产业人才支撑力,新增高技能人才589人、中高级工程师19人。落好空间底图,“一图一表”拆旧复垦229亩,违法建设治理拆除42万平方米。序时推进沈市老旧工业园、原金陵热电厂地块改造工作。印染行(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华达新材料在全市率先通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染企业环评批复。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统筹融合、聚焦乡村振兴,在创美提质、富民增收中奏响“梅李乐章”。现代农业发展汇聚“新动能”。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镇水稻、小麦种植面积达4万亩

6、,蔬菜播种面积达6.9万亩。扎实推进蔬菜区建设,建成苏州市菜篮子绿色蔬菜保供基地5080亩,珍北村获评常熟市美丽果园示范村。加快实施现代农业项目,“三高一美”实现全覆盖,完成寨角村优质稻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赵市村田美乡村示范点建设。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成全市首家省级五星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金辰农场通过苏州共享农庄(乡村民宿)验收,海棠铺子3号店年销售额达170万元。绿色农业高质高效,创建农业农村部部级水稻(小麦)示范方1个。农业主体更加多元,获评苏州市星级合作社4家,常熟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培育村级财力增长极,启动村级抱团发展项目1个,村均可支配收入达1613万元

7、,同比增长8%。基础配套建设再上“新台阶”。夯实国土资源基础,科学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完成通港工业园区、东区、配套区及东部新镇区控规。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完成梅李人民医院改建发热门诊、清水北路工程,推进梅李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综合楼、汤家桥改造等项目。做好农房翻建全过程管理,审批403户,验收356户,启动沈市村、胜法村零星宅基归宅移位,做好聚沙村西村整组翻建后续管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污水主管1.2公里,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达标区3个,面积达3.36平方公里。提升公用设施服务水平,改造智慧停车泊位210个,漆划机动车位80个,修补各类破损路面2500平方米,疏通雨污水道12公

8、里,新增营造林29亩。拓宽城镇未来发展空间,完成镇区东扩二期项目、沪武高速董浜枢纽先导段搬迁工作,实施房票安置11户。美丽城镇面貌焕发“新容颜”。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千村美居”开工建设IOO个,通过验收75个,赵市村实现“千村美居”全覆盖,建成特色康居乡村18个,完成“怡人乡村,水韵赵市”康居示范区提升改造,海城村青洋塘获评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加快提升农村区域宜居水平,新建小游园70个,改造河道驳岸1.2万米,新增村庄绿化4.7万平方米、停车场14万平方米,完成自然村组弱电线路整理33个。垃圾分类扩面提标,常态化实施“三定一督”垃圾分类管理,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基地2个,启用装修垃圾临时暂

9、存点1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专项行动,办理行政处罚简易程序1766起。强化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实施“五治融合”创新实践,发挥环境管理“红黑榜”制度实效。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民生福祉,在实事实办、惠民利民中书写“梅李答卷”。抢抓疫情防控速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稳妥推动“新十条”落地。面对多轮疫情冲击,全镇6.3万名次党员干部、8.2万人次志愿者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确保稳产保链不断档、基本生活有保障,最大限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企业及个人累计捐款

10、捐物620万元定向用于全镇疫情防控工作,以点滴善举汇聚成爱心暖流,在此,我谨代表梅李镇党委政府向爱心企业及个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全面做好重点人群保护工作,加快推进60岁以上人群首针疫苗接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60岁以上人群首针接种27080人,首针接种率91.51%,其中,80周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85.97%o落实基础病患者关心关怀工作,建档立卡脆弱人群17234人次。加强民生保障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镇居民医保参保26888人,参保率89.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1755人,参保率90%。规范企业参保行为,新增社保开户企业86家,率先推出“用工参保登记一件事”联办。落实困难群体精准救助,

11、帮扶农村低保户178人、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24人、困境儿童38名。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发放尊老金1548万元,居家养老服务率达96.4%。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建成18周岁以下残疾儿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7家,召开镇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落实稳岗留工、留常来常等就业政策,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7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9人,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提升社会事业温度。高质量抓好教育发展,完成梅李中心小学五年级整体搬迁工作,梅李第二幼儿园(暂名)即将投用。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改建并投用发热门诊,梅李人民医院挂牌“常熟市老年病医院”。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12、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16场,新增体育设施面积1.3万平方米,举办第七届“环保杯”篮球赛、“龙腾特钢杯”咱们工人有力量绘画作品展等活动。全域旅游加速推进,累计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千村美居”乡村游、海明观光农业游等成为新亮点。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包保责任制。开展“文明直通车”全域新风行动,依托1个调度中心、19个服务站,按需配送各项志愿活动,组织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探索“农家书屋+村企共建”发展模式,打造“村企共读”品牌,成立联合书屋3个。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治理、聚焦和谐稳定,在精准施策、善治善为中绘就“梅李图景,严守安全生产“红色”防线。抓紧抓实安全生

13、产、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年大灶”圆满收官,完成安全生产必查项52项,覆盖重点攻坚领域7个,“1+23”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企业3882家次,闭环整改隐患6977条,完成三级重大隐患挂牌整改10个,普查既有建筑2.9万幢,排查经营性自建房3695幢。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经编工贸企业检查、工业企业钢结构平台整治、非亡人事故企业“回头看”等行动,有效防控安全风险。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精准执法,“四项专项”执法立案37起。深化工业群租企业安环消专项整治,关停企业80家。注重安全教育培训,累计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员1305人。“

14、331”治理机制取得实效,火灾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14.9%。“安居超市”隐患治理常抓不懈,整改红黄隐患550家,完成率达100%,巡查出租房、企业集宿3万家次,出租房屋合规备案率达99.7%o攻坚居民小区消防安全治理难点,排查小区42个,整改隐患4865处。守护生态文明“绿色”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镇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优于全市均值,10个常熟市级以上考核断面均值达标率100%,顺利完成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巡查。提优环境整体质量,首次聘请镇级VOCS环保驻点管家服务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165家,完成工业锅(窑)炉整治60台;对标国省考重点断面进位要求,完成盐铁塘沈家

15、市断面水环境治理工程;加强水环境治理,建成生态美丽河湖21条,完成劣V类水体销号29条;严格管控危险废物产生单位142家,规范化达标建设实现全覆盖,转移处置各类危险废物超1.2万吨、一般固废超3.5万吨。加快绿色协同发展,龙腾特钢获评省绿色领军企业。强化生态文明安全,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及各级交办问题整改14件,再“回头看”“散乱污”企业(作坊)点位692个,动态治理新增“散乱污”点位35个。筑牢基层治理“金色”盾牌。做好经济发达镇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复审各项工作,升级建设“1+4+N”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指挥平台。有力回应群众所思所盼,创新实践“首席调查员”制度,推进“精网微格”建设,办理“123

16、45热线”“寒山闻钟”等各类工单6.2万件,办结率100%。深化平安体系建设,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及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建成镇村两级矛调中心,设置“一站式矛盾纠纷受理窗口”4个,调结纠纷1401起、重大矛盾纠纷7起。健全城镇技防网络,新增社会面技防监控152个。继续做好“无黑城市”“虞城无诈”等专项工作。激发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活力,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新推出“文明问诊”管理模式,组建“海棠管家梅丽专员”,对门前三包、停车管理等多领域进行专项治理;瞿巷村、天字村在全市试点推进“清单制”“积分制”管理。优化社区治理,增设天和社区,推进珍南村、珍门社区合署办公。改善镇容镇貌,拆除各类非

17、标店招标牌、LED显示屏等339处。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初心不改、聚焦作风效能,在依法履职、实干为要中彰显“梅李担当”。依法行政更加规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复人大意见建议13件,配合处理政协提案。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落实重大事项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年召开政府办公会议12次,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处罚案件29起。全面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动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完善“法律明白人”管理培育。

18、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提升便民办事总量,全年累计办件8.6万件次。拓宽服务半径,“一件事”套餐新增事项13个,办理用工参保登记、个体食品经营登记、身后待遇、残疾人补贴等“一件事”套餐1680件,新建医疗机构医保便民服务站3个,荣获常熟首家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授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小时,实现1日办结率达100%,0.5日办结率达99%,累计办理企业服务类“一件事”套餐280件,新增市场主体IloO家。创新政策层出不穷,首推“首席服务官”“政务小闹钟”“潮汐窗口”等服务模式,更好地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作风建设更加稳固。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19、,把准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筑牢崇廉向善根基。强化作风效能警示管理,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140余次,通报违反作风效能规定10人次、违纪典型问题4起,完善制度机制27项。完成3家镇村集体企业专项财务审计、8位原村书记离任审计。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厉行勤俭节约,持续压降“三公”经费,带头过“紧日子”。全力落实债务化解工作,严格控制政府债务新增规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族宗教、侨务、统计、人民武装、新市民、科协、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各位代表!2022年是本届政府施政为民的起步之年,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努力在危机中育新

20、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收获了一项又一项“美丽梅李”建设成果。回首这一年的发展,我们深切体会到:无论前进中的困难有多大,坚持党的领导,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推动发展,始终是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无论形势怎样变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始终是政府工作的主旋律;无论环境多么复杂,千方百计推动存量盘活,立足区域实际走出一条符合镇情的路子,始终是争先进位的源动力;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惠及百姓的民生大事,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市委、市政

21、府和镇党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驻梅各企事业单位鼎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更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梅李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梅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以及在抗击疫情中作出贡献的全体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和镇、村(社区)两级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经济新增长培育有待提速,提高发展质效的决心还要进一步坚定;从资源高质量保障来看,土地空间、安全环保等约

22、束日益趋紧,单位资源要素产出效益还不够高,强化资源支撑的措施还要进一步探索;从社会高质量治理来看,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基层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集中有限财力物力攻坚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从队伍高质量建设来看,部分干部抓落实、抓统筹的本领还不过硬,专业素养、创新思维与新时代新要求还有差距,提振干事创业的热度还要进一步升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2023年工作安排2023年,是推动“美丽梅李”建设开枝散叶的重要之年,是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的一年

23、必须未雨绸缪、妥善应对,以最大精力谋发展,以最优服务稳主体,以最强力度抓项目,以最硬态度促转型。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奋力绘就“六美集大美”精彩画卷、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中贡献“美丽梅李”力量。2023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4、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额、服务业投资额分别完成22亿元和6亿元;到账外资1400万美元;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以上;本地户籍社保参保覆盖率达到99%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幅同步;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亡人数继续下降;节能环保等各类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四个根本”。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加快梅李发展的根本依靠。做好政府工作,关键在于坚持政治引领。只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

25、、各方面,坚决有力地贯彻落实中央、省、苏州市部署和常熟市委、镇党委决策,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坚守正确方向。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梅李发展的根本要求。因循守旧没有出路,改革创新才能赢得先机。放眼全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加速推进,尤其是市委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多重机遇交织相汇,发展利好持续释放。面对存量多、增量少,盘子大、包袱重的现状,只有想方设法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摆脱路径依赖,抢抓“产业在沿江转型”重要战略机遇,巩固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细分领域,加快打造具有区域竞

26、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才能重塑发展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必须把保障民生作为加快梅李发展的根本前提。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政府执政的使命所在。面对城镇管理、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教育事业发展等摆在眼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只有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民生建设,努力克服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困境,更多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出行等难题,落实民生兜底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养老救助服务体系,才能够赢得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必须把科学决策作为加快梅李发展的根本方法。随着疫情防

27、控政策逐步调整,生产经营逐步恢复常态,疫情后时代新的问题正在出现,老问题在新形势下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坚持加强政府决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立足新旧问题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思考,根据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用好大数据和信息化等手段合理应对,才能提升政府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应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答好“稳J与“进”的辩证题,牢牢掌控经济发展主动权精准发力狠抓项目建设。全力做优产业项目“蓄水池”,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终端、声学等重点产业领域,

28、锚定产业链高端产能,全力推动新加坡汉昇精工、上海臻辉光电、曼特智造等在谈意向项目早签约、早落地,力争储备一批亩产效益高、带动引领强的优质项目。跑出重点项目“加速度”,高标推进智越智慧产业社区、神马智慧港口等23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紧盯年度计划投资目标,加速新建项目开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提速竣工项目验收,保障项目“建成即竣工、竣工即投产、投产即见效”。全力支持和服务保障龙腾永磁材料、天顺碳纤维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资源保障、项目审批等全流程服务。持续发力推动产业升级。借势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紧跟“产业在沿江转型”发展趋势,以增量优化提升产业层级,以存量提档增强产业韧性,

29、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加快融入全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锚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梳理产业链图谱,全力招引细分赛道专精特新企业。深度梳理传统经编纺织富民产业资源占用和产出效益“经济账”,按照“转多点、留少点”的思路,逐步推动相关企业“腾笼换鸟”、转型提档。建立示范企业培育库,挖掘选树一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进行推广宣传,激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务实引进产业前景优、产业契合度高、产业化进程快的优质人才企业,努力培育未来优势企业。全面发力提高创新水平。全面融入“苏州中国声谷”片区,依托制造业基础优势,强化与高校院所联动,培育一批本土材料声学重点企业,

30、打造声学材料“工坊”O服务现有科技型企业,通过“以商引商”效应,加速集聚一批成长潜力足、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推进华达新材料和鼎新印染智能工厂建设,打造印染企业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标杆。加强与中介机构、高校院所及海内外梅李籍优秀人才的互联互通,提升引才效能。继续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落实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精准挖掘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高企申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广泛发力优化要素支撑。紧扣存量发展和增量提质两个着力点,对标经开区载体及配套建设,加强发展要素供给支撑力。全力攻坚低端低效企业腾退,以亩均税收为首要准则、产业导向为基本原则、“

31、一图一表”和违法建设治理为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外工业用地拆旧复垦异地腾挪,开发边界内工业用地原地提质更新。加快连片产业园建设,推动赵市区域600亩存量工业地块载体提档升级。有序实施产业载体扩量提质,高标推进金陵热电地块和沈市老旧工业区地块的更新改造工作。深入挖掘村集体存量资源,加快胜法村、新丰村各15亩的科技产业园建设,确保新增工业及科创载体3万平方米。二、描绘“富”与“美”的全景图,不断铺展城乡蝶变新画卷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继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珍南村优质稻米示范区、胜法村田美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依托农业农村部部级高质高效示范方,推广先

32、进种植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商品化育秧推广力度。强化农业品牌建设,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绿色食品2个。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丰富“红、金、绿”三色农文旅片区内涵,打造“美赞梅李”新IP,开发集农产品品牌推广、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一村一品”小程序,依托海棠铺子线下营销模式,挖掘更多“美赞梅李一村一品”农产品。提升三资管理水平,做好新一轮经济薄弱村项目建设,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项目数据多平台共享,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启动粮管所地块安置小区北侧道路、水系联通及综合治理项目、将军路新建工程等镇级投资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继续做好农户民宅搬迁、安置工

33、作。全面加强和规范农房管理,不断完善整组翻建、特殊户翻建方案,重点加强户型、建筑风貌、安全文明施工和工匠管理。实施2023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人民路(天字路一江夏路)污水主管,修复重建银塘三区、四区生活污水管网。深入推进河长制,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11条;配合市级部门开展徐六泾水环境治理及常浒河、盐铁塘生态美丽河道建设。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稳步推进“千村美居”、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建设,完成“千村美居”40个、特色康居乡村12个,争创省、苏州级特色精品乡村1-2个。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督查考核,修订原有考核制度,改变平均化考核现状,提升考核效果。加强奖惩运用,约谈市级黑榜村庄,表彰市

34、级红榜村庄,进行黑榜村庄“回头看”,确保问题切实解决。以创建“五治融合示范点”为契机,总结提炼长效管理优秀经验做法,在新一轮“千村美居”点位打造过程中融入“五治”元素。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强中端运输工作管理。完善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流程,实现装修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三、走好呼”与应”的必由路,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共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统筹协调,落实上级各项重大疫情防控举措,牢牢掌握公卫安全主动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科学应对和处置未来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和提质升级,逐步提升分级诊疗水平,增强

35、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做好社区卫生与服务工作,建立完善社区防控服务协同机制,强化村(社区)服务站全科医生、职业健康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实现医疗服务较高水平全覆盖。做好“保健康、防重症”各项工作,重点推进疫苗接种,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做好梅李第二幼儿园(暂名)启用工作,加快建设周边配套设施。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加快建设大梦想城商业综合体。深化社工站“和润梅李”品牌建设,探索“专业社工+慈善义工”双工联动新模式。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公益小剧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等各类活动,常态化开展江南小书场一一“龙园书场每月一书”o加强聚沙园景区管理,推进数字化景

36、区建设,实施景区免费开放,完成聚沙塔维保工作。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全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多层次、多维度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推进社保与公积金扩面提质,摸清未参保底数,持续提高参保率。做好企业用工情况摸底调查,定期开展各类招聘服务,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深入推进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完善劳资纠纷预防化解长效机制。做精救助领域管理,确保救助对象帮扶率、巡访率达双百。扎实开展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帮扶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新路径,打造养老惠老“梅李样板”,巩固80周岁以上老人居家服务成果。文明典范创建走深走实。全

37、域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持续以“文明问诊”为抓手,扩大“海棠管家梅丽专员”队伍引领力,持续发挥“3+10+N”人员体系效能,进一步凝聚机关党员干部创建合力。围绕“专员+定制”工作机制,创新实施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定制清单“三单”管理,有效对接群众督察、实际考察,实现问题与措施精准匹配,全力满足全镇共性类和村、社区个性类需求,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到底到边。落实“接、派、评”工作机制,采取“1+1”或“1+N”组团式服务,从细微处着手提升管理,建立“管头管尾”的闭环机制,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落实落细。打造“美赞梅李”麦穗文明实践活动路径,推动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四、找准“治”与“防”的着力点,织密织紧

38、社会治理防护网一着不让强化治理效能。落实社会风险防控机制,滚动排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隐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扎实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高效稳妥推进疑难信访事项的攻坚化解。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压态势,积极开展“虞城无诈”专项行动,努力实现违法犯罪警情持续下降,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探索建立“微格驿站”治理新模式。开展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通过重点治理、乱点清零、示范创建等系列措施,持续提升市容管控成效。高效处置新增违法建设,切实做到“即现即查”,从严落实“零增长”要求,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量”。坚持食品安全“四个最严”

39、要求,落实科学监管,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一抓到底落实安全生产。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治理为抓手,集中整治一批事故隐患,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深化运用工业企业安全风险报告,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网格化监管水平,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监管无缝覆盖。加强应急执法队伍建设,实施“精准执法+优质服务”,确保执法重点更加明确、执法质量明显提升。聚焦“331”领域重点隐患、显性隐

40、患,关注自建房、小区、商业街区等部位,攻坚解决沉痛顽疾,切实消除重大消防隐患。一以贯之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好转。做好2022年度105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收尾工作,开展码头堆场扬尘整治、汽修行业专项整治“回头看”检查。强化以盐铁塘沈家市断面为重点的水质达标管理,优化汛期水质波动应对方案。全面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防止返黑返臭。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严控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环境准入,确保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达标。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厂一策”实施精准管控,配合做好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41、联防联控。五、坚持“严”与“实”的高要求,切实增强政府建设引领力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型”政府。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健全重大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体系,强化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和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依法处置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深化政务公开,加大政策事项、民生改善、行政执法、工作落实等方面公开力度,有效畅通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渠道。厚植为民情怀,打造“服务型”政府。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全力推动新时代政务服务工作全线展开、全域覆盖、全面深化。打造一流营

42、商环境,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管理,为企业投资解决后顾之忧。拓宽“一件事”覆盖面,继续整合服务事项,再造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创新推出“新生儿医保一件事”,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发挥“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效应,实现示范点医保信息资源互通互享、服务事项协同经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筑牢廉政底线,打造“廉洁型”政府。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聚焦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村级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审计督查力度,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审批程序。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真正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受益的地方。各位代表!欣逢盛世,定当不负盛世;面向未来,唯有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奏响“梅李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