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典型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典型实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典型实践“坚定不移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城市管理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实践,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实践成果和时代答卷,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表示:我们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城市面貌发生了人民期盼的可喜变化。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了一批“有里有面”的精品街巷。狠抓两件“关键小事”,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加强市容景观整治,城市空间清朗有序。开展地下管线隐患排查和治理,韧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深化街道
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明显提升。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具体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0多年来,面对超大城市治理工作难题和挑战,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提高站位、系统谋划,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围绕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持续攻坚突破,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到精细、从专业到综合、从管理到治理的创新之路,形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北京实践。一、出台市委1号文件,立起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四梁八柱”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北京城市治理的鲜明特征。201
3、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指出:北京要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就看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迅速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做出系统部署,组织专门力量编制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京发(2019)1号),并以绣花功夫精雕细刻、反复研磨,广泛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最终于2019年初以市委1号文件正式印发实施。这一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政策指导性文件,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工作做了总体明确,提出了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
4、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五化、两提高”工作安排,重点围绕加强法治建设、注重标准先行、深化科技应用、强化科学管理、引导多元共治、加强城市日常运行管理、加强体制机制保障等7个方面明确了25项任务,形成了“四梁八柱”式体系框架,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了“任务书”和“施工图”。京华大地随之掀起了以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城市的蓬勃热潮。全市城市管理领域坚持首善标准、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加强统筹、综合协调、推进落实,精细化成了各级管城理市的目标、手段、要求,成了新闻热词、网络热搜、大众热议,成了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良好氛围,探索出了一条北京特色鲜明的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新路。北京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一些
5、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迎刃而解,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推动城市管理实现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坚强保障。二、强化党建统领,构建“综专结合”的城市精细化治理体制构建党建引领、运转顺畅的城市管理体制,既是北京重视城市工作独有的“自选动作”,也是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北京市委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立足首
6、都实际,树立首位意识,坚持首善标准,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了党建统领城市精细化治理工作的新局面。在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北京“自选动作”组建了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委城工委”),承担起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一步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工作的职能。市委城工委发挥对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统筹协调、推进落实作用,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构建起了现代化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北京城市精细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效。早在2016年7月,北京市委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决
7、定构建“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挂牌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主管部门,同时赋予了综合管理和部分专业管理的职能,综合管理职贲包括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检查评价等;部分专业管理职责包括城乡环境建设、市容环境卫生、能源日常运行,以及相关市政公用事业等。城市管理其他涉及市规划、建设、交通、水务、园林等领域的职责由相关部门分别承担,形成了城市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多部门共同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还赋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议事统筹、综合协调城市管理的职能,增加工作职责,扩大统筹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央地协同性、政企协作性、部门联动性;在市与区之间建立
8、起了“上下对应、指导顺畅”的城市管理业务指导体系;深化综合执法改革,调整市城管执法局隶属关系,由政府直属管理划归城市管理委员会管理,成立基层综合执法队伍,下放行政执法权433项,使新型城市管理体制更加顺畅,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三、坚持以背街小巷整治为重点,确立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的精治标准精治就是精细化治理,既是目标要求,也是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强调:要靠精治,背街小巷最能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北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从2017年开始,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向背街小巷环境聚焦发力,打响了精细化治理持久战,连续开展三轮
9、“三年行动”,打造出了一批“有里有面”的街卷胡同,群众身边环境品质显著改善,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提升。2017年启动第一轮背街小卷环境整治时,就针对背街小巷存在的“十难”(私搭乱建根除难、巷内停车管理难、电力架空线入地难、街巷长专心履职难、社会参与动员组织难、“门前三包”落实难、网格化管理数据统计难、监督考核标准统一难、整治后的常态管理难、资金保障到位难)突出问题,精心组织、精准施策、精确指导,明确提出了环境整治标准,达标街巷必须达到“十无”(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经营、无违规设置城市家具、无违规广告牌匾和标语宣传品、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道路破损、无垃圾乱放和
10、堆物堆料)标准,日常管理必须达到“十有”(环卫作业有队伍、交通停车有规范、街巷立面有管护、公服设施有维护、绿化美化有养护、街容巷貌有巡查、违法行为有查处、居民群众有自治、督导检查有力度、示范引领有标杆)要求,举全市之力推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经过前2轮持续整治,背街小巷环境面貌、人居环境品质得到大大改善。在此基础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对背街小巷环境治理标准再一次进行提档升级,分为达标街巷、优美街巷、精品街巷三个档次,实施分类治理。一是达标街巷达到“十无”标准,二是优美街巷达到“十无”“五好”(公共环境好、社会秩序好、道德风尚好、同创共建好、宣传氛围好)标准,三是精品街巷达到“十
11、无”“五好”“四有”(历史文化有传承、绿化美化有品质、生活休闲有空间、便民服务有配套)标准,形成了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的标准体系。按照计划部署,到2025年第三轮精细化治理竣工时,全市5393条背街小巷中将有426条实现精品街巷,3687条达到优美街巷,1280条达到达标街巷,城市的整体环境品质和市容市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四、坚持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突破,形成多元协同参与的共治氛围共治就是政府、社会、公众协同治理,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基础。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也是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头等大事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广
12、泛性等特点,2020年5月,北京紧紧抓住新修订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契机,结合首都实际,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高位统筹,注重央地联手,强化部门联动,倡导社会联合,凝聚共治合力,形成了地域全覆盖、人员全响应、责任全落实的多元协同共治格局。北京积极探索统筹政府、社会、公众协同共治模式,构建起了垃圾分类“六共”治理体系。一是文明引导共时尚,将垃圾分类纳入最美职工、最美家庭、青年榜样等社会文明评选表彰活动,使之成为全社会追捧的文明时尚;二是央地携手共普及,立足首都特点,落实“四个服务”,主动与驻京党政军机关对接,协同推动各自单位垃圾分类制度落实;三是纳入教材共培育,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作为
13、各学龄阶段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习惯;四是社区治理共发力,纳入“周末卫生大扫除”“城市清洁日”等活动内容,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取得实效;五是行业协同共推进,如倡导园林“落叶化土、枯枝还田”,市场出台最严“限塑令”,餐饮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使垃圾分类在各行各业落地见效;六是十类主体共尽责,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原则,明确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超和物业等十类管理主体,明确其垃圾分类管理职责,推动垃圾分类制度落实。推行垃圾分类的关键在“分”,重点在“户”,效果在“桶持续开展敲门宣传行动、桶前指导行动、巡回宣讲行动、餐饮光盘行动、包装瘦身行动、
14、净菜上市行动等六项行动,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全市近1.6万个居住小区(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和广大群众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各品类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基本贯通,市民自主分类习惯逐步养成,推动了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提升。五、坚持以市政设施安全为目标,夯实依法治理城市的法治基础法治就是依法治理、提供服务,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保障。城市市政设施的运行安全一直是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靠法治,坚持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疾难题。近年来,北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聚焦市政设施管理和城市运行安全,注重在夯实法治
15、基础,强化法治思维,实施依法治市、依法行政上狠下绣花功夫。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健全法规体系。聚焦城市治理中的机制性、障碍性、瓶颈性问题,先后制修订街道办事处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及燃气管理条例、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制定街巷环境卫生质量要求(DBI1/T1375-2016)、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评价规范(DB11/T8612012)等地方标准40余项,梳理完善城市照明、电力、燃气、供热等行业标准2300余项,形成了一套适应城市精细化治理需要的法规标准体系。注重运用法治手段破解城市治理难题。针对市政设施和城市
16、运行安全短板,一方面加强常态化管控,聚焦燃气、地下管线和长输管道、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环卫设施、电力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建筑垃圾、小微工程等八大行业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加强综合执法,依法依规、严查严管,严肃查处违法建设、燃气安全及使用液化石油气瓶、卡式炉等燃气具等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弱项。注重加强基层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树立“一个系统、一支队伍、一个标准”理念,制定实施加强北京市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要求,开展“基层基础强化提升行动”,加强党建引领,规范阵地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17、、跟踪督导问效,每月研判分析队伍建设管理情况,每季度调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建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六、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智慧赋能慧治就是运用现代科技赋能城市管理,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强调: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北京紧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机遇,巩固和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成果,发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机制优势,创新“热线+网格”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
18、管”体系,实现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构筑城管执法大数据平台,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落实智慧城市发展要求,按照一网统筹全域、一网统管全城、一网统领行业的思路和目标,编制实施北京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方案,构建城市运行驾驶舱,开发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城市感知体系和应用场景,在生活垃圾分类、地下管线管理、燃气安全等行业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率先建成城管执法大数据平台,拥有93个功能模块、81个应用场景,形成了一库汇聚融合、一图指挥调度、一端智慧执法、一网协同联动的“智慧执法”新模式。创新“网格+热线”治理模式。依托“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整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城市管理网格化平台
19、各自的信息资源优势,探索实施“热线+网格”融合处理新模式。将全市16个区、338个街道(乡镇)、市级部门和公服企业接入市民服务热线受理平台,建立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三率”考评机制,定期进行考评并排名通报;将市民诉求问题和网格采集问题在网格上落点落图,实现了案件问题的实时化、数字化、可视化,推动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精准解决。持续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成果。网格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北京认真落实“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要求,不断巩固网格化城市管理实践经验,深化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1+16+34+33+N”1网格化管理体系
20、,健全市、区、街(乡)三级指挥协调体系,强化管理职责,加强监督考核,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网格化管理新格局。按照一套网格、一张底图、一个平台、一套标准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平台升级改造,推进建筑垃圾全流程管理、智慧供热、智慧环卫等应用场景配套建设,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了新提升。参考文献口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2中共北京市委.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3堵锡忠,李娟.深化首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21,(9):13-16+59.4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课题组,堵锡忠,李娟.推进新时代首都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22,23(6):26-30.5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城市管理年鉴20231.m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