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2—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2—2025年).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22025年)前言2021年3月7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作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为青海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内涵,擘画了新路径,提供了新遵循。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下的称输出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越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有力抓手,是建设青海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支撑,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青海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农村
2、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成立了部省共同打造输出地领导小组,印发了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指示精神,加速推进行动方案落实落地,科学有序开展输出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总体要求站在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必须立足省情民情农情,以新思路凝聚新共识,以新目标引领新发展,全力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
3、高品质生活,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统筹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增加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品牌,实现生产高标准、产品高质量、输出高价值,着力把青海打造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青海篇章。1.2 基本原则1.2.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加大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统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
4、力,加快形成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促进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协调统一。1.2.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经济区位等因素,以“四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格局为基础,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推进“四区一带”协同发展。调整优化农区、牧区、农牧交错区产业结构和品质结构,推进农牧区互补、种植养殖业结合、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1.2.3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坚持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农牧业产业链向纵深延伸,用加工业带动农业,用城镇化带动乡村,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5、。1.2.4 创新驱动,科技兴农坚持农牧业科技自立自强,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改造提升农牧业,大力发展高原育繁种和有机认证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农牧业设施装备条件,强化农牧业人才支撑,推动农牧业技术、业态、模式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农牧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1.2.5 先行先试,典型引领立足不同区域实际,探索不同类型区域农牧业绿色有机发展的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主推品种和技术、扶持政策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有条件的区域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通过示范带动和引领更多区域实现突破。1.2.6 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坚持农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
6、推进,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围绕耗牛、青棵等重点产业,整合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主体融合、业态融合、利益融合,引领高原特色农牧业融合发展。1.2.7 部省共建,层层落实充分发挥部省共建的平台作用,促进部省分工协作,形成打造合力。省内要压实各层级、各部门的责任,创新相关部门联合推进输出地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多要素投入保障、多层次利益协调、多政策配套服务,推进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细化,销售品牌化,为全国农牧业绿色发展作出青海贡献。1.3 发展目标到2025年,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稳定趋优,现代农牧业产业体
7、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健全,质量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基本建成生态优良、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夯实生产基础.累计认证有机监测草原1.5亿亩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5万亩。建设头牝牛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个,千只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0个,草畜配套生态牧场20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机农牧业基地8个,改造升级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优化供给结构。耗牛肉、藏羊肉、青裸、油菜、马铃着、蔬菜、冷水鱼、猪肉、枸杞、藜麦产量分别达到20万吨、16万吨、30万吨、35万吨、195万吨、160万吨、2万吨、9万吨、10万吨、1.25万吨。强化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
8、全监测合格率98%以上。耗牛、藏羊、青棵、冷水鱼等特色产品率先实施原产地追溯制度,产品覆盖率90%以上。增强输出能力。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Io累计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OOO个以上。做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个、企业品牌100个、农畜产品品牌300个以上,“青字号”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省内外市场得到持续拓展。提升综合效益。青海农牧业绿色发展有序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K农牧民权益切实保障,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以上,培
9、育高素质农牧民5万人。1.4 推进路径1.4.1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确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把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实施山水林田湖联沙冰系统治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定不移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立草为业、草畜结合、以草定牧、以牧富民,统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整体推进稳量提质、绿色替代、种养循环,把良好生态作为打造输出地的最大底牌和永续资源,把打造输出地作为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和内生动力,促进生态保护与农牧业发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牧业发展新格局。1.4.2 推进
10、供给便改革,走特色发展之路以增加输出为导向,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规模、市场竞争力等因素,省级层面以耗牛、藏羊、青棵、油菜、马铃萼、冷水鱼、蔬菜、枸杞、藜麦等九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中藏药材、冬虫夏草、沙棘、蕨麻、蜂产品、食用菌、藏茶等地域特色鲜明的产品,形成差异化输出优势。按照青海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升饲草料、生猪、奶业等生产能力,为打造输出地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引导扶持外向型拉面产业,带动特色农畜产品输出。1.4.3 坚持创新驱动,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农牧业技术、业态、模式创新,增强
11、绿色有机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坚持种业先行,实施青海高原种业振兴行动,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配套,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品质,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占比,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拓展培育多样化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市场,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口益升级的市场需求。1.4.4 聚焦优势区域,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以东部油菜、马铃黑、蔬菜,青南相牛,环湖藏羊、青棵,柴达木枸杞,沿黄冷水鱼等各类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龙头带动力强劲的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和产业带,促进产业集中、主体
12、集聚、要素集成发展。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1.4.5 做强平台支撑,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依托平台经济拓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建设有实力、有优势、有特色的专业平台,打造高效快捷物流输出网络,建设利牛、育棵、拉面等数字化总部基地,延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特色农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坚持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制定标准体系,形成严格、规范的特色产业“一业一标准”。讲好打造“净土青海、高原臻品”生态品牌故事,突出“高原牌”“青字牌”“有机牌”及地理标志农畜产品品牌,培育
13、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的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精绿色有机的企业品牌,打造优质优品的产品品牌。实现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飞跃,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溢价水平。1.4.6 打造全产业链,走融合发展之路围绕主导产业,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培育全产业链“链主”龙头企业,提高行业全产业链组织化水平、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业,打通产业链的生产端、流通端和消拢端,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对接终端市场需求,优化要素配置,推进技术创新与各环节产品创新,拓宽产品功能价值。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全产业链的应用,推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
14、造和标准化生产,开发特色化、多样化的耗牛肉、青棵等功能性产品,提高附加值,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商贸流通、销售业态,搭建特色农畜产品输出交易平台,配套建设物流节点,提升农畜产品市场供给及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优化供应链,实现全年畜禽均衡供应。1.5 区域布局立足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经济区位等因素,以“四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格局为基础,对接“两屏三区多廊”生态安全格局,统筹考虑区域功能与开发程度、加工集聚与物流体系,构建“一核引领i、两轴支撑、四区一带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输出地建设。1.5.1 打造西宁一海东引领发展核以西宁海东都市圈为龙头,打造全省
15、农牧科技创新中心、加工中心和对外输出的商贸交易中心,引领输出地建设。一是打造育种高地。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国家核心育种场、制种企业、制(繁)种基地等,开展油菜杂交育种,青裸、马铃西、蔬菜新品种选育,耗牛、藏羊本品种选育,培育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科技研发。搭建科研平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机装备研发、新技术新装备展示与热化配套、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三是发展加工物流。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鼓励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产品研发,提升精深加工水F,实现强链、壮链、补链、延链。四是发展数字化农牧业。提升智慈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应用水平,建立行业
16、专题数据库,建设统一的数据汇集和分析决策平台。五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和运营机制,加快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的快捷通道。1.5.2 建强两条集聚支撑带动轴兰青一青藏线加工物流集聚轴。以兰青一青减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重要载体,以沿线海东市、西宁市、刚察县、天峻县、乌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等为重要节点,依托联藏达福、接甘通川的特殊区位优势,构建贯穿东西向的全省农畜产品加工物流集聚轴。一是促进农畜产品加工集聚发展。围绕耗牛、藏羊、青裸、油菜、马铃袈、蔬菜、枸杞、藜麦、冬虫夏草、中藏药材、野生菌等重点产业,通过靶向培育、招商引资、优化重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17、,推进产业链横向整合和纵向延伸;以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加工园等园区为依托,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集聚发展。二是畅通物流通道。加快建设西宁、格尔木等重要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形成多个支撑能力强大的关键节点,对接核心区,依托中欧班列,扩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向中亚、西亚和欧洲输出,带动生产基地农牧民增收。沿黄生态产品输出轴。以青南支线机场、公路组成的交通走廊为依托,发挥共和县、河南县、玛沁县、玛多县、久治县等沿黄城镇的辎射带动作用,打通青南生态产品输出通道。一是发展耗牛、藏羊产品初加工,推进屠宰、分割、包装、仓储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二是完善交易市场,围绕重要物流节点建设活畜交易市场、畜产品交易
18、市场,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三是发展冷水鱼出口贸易,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冷水鱼精深加工和贸易体系。1.5.3 推进“四区一带”协同发展东部高效种养业发展区。包括西宁市郊、浪中区、大通县、淀源县,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区、互助县、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共13个县(区)1个国有农牧场,巩固提升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能力,打造全省市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原料供应区。一是建设完善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围绕青棵、油菜、马铃磐、蔬菜等重点产业和牧繁农育基地建设,加强粮油、蔬菜、生猪、禽蛋、乳制品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万头养殖基地。二是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促进生产、加工、物流、科研、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
19、链开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三是严格落实绿色生产标准。集成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模式,有效提升农畜产品品质。环湖循环农牧业发展区。包括海北州刚察县、海晏县、祁连县、门源县,海南州贵德县、共和县、贵南县、海西州天峻县,黄南州尖扎县、同仁市以及域内国有垦区,共10个县4个国有农牧场。立足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围绕特色“环湖圈”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打造种养循环农牧业发展区。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作为养殖业“牧繁农育”的转移带,重点提升耗牛、藏羊高效发展水平,大力培育褊牛、西门塔尔牛高端奶源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事点推进青
20、裸、油菜、饲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建设全省重要饲草料生产基地。鼓励发展草原采集业。三是创新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一批农牧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种养循环农牧业、光伏资源利用试点,构建草畜联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方式。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区。包括玉树州玉树市、称多县、治多县、杂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玛沁县、班玛县、达口县、玛多县、久治县、甘德县,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南州兴海县、同德县,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及域内国有垦区,共16个县(市)1个镇2个国有农牧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统筹发展布局,建设以耗牛、藏羊产业为重点的生态有机畜牧业优势发展区。一是加强生态保
21、育,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提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功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二是推进生态畜牧业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建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生态牧场+农户”生产方式,提高耗牛藏羊出栏率、个体产能,提升整体生产能力。三是建设青南生态大牧场,强化草原、牛羊有机认证,健全耗牛藏羊可追溯体系,打造耗牛、藏羊生态有机畜产品基地.柴达木绿洲农业发展区。包括海西州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格尔木市、茫崖市、大柴旦行政区及域内国有垦区,共5个县(市)1个行政区8个国有农牧场。突出特色,强化土地治理,开发宜农耕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打造戈壁绿洲生态农牧业
22、发展区。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枸杞、藏羊、春小麦、青棵、藜麦等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为主,构建基地化、设施化、园区化、产业化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做强特色产业,发展肉牛肉羊及生态畜牧业,开发绿色富硒功能性产品。二是着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促进农业节水提质增效。利用资源优势,建设规模性饲草料基地,建立绿色循环种养机制。三是加强产加销环节建设,依托格尔木枢纽优势,布局完善货运节点网络,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和物流交易平台,打造省内西端农畜产品集散地。沿黄冷水鱼绿色养殖发展带。包括海南州共和县、贵德县,黄南州尖扎县,海东市化隆县、循化县,海北州门源县,共6个县,辐射黄河、混水河流域。发展冷水鱼
23、健康绿色规模养殖,提升洵业养殖制种繁种水平,改善现代渔业物质装备条件,推广陆基养殖模式,稳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提质增效。第二章突出优势特色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以增加输出、提高效益为导向,重点发展利牛、藏羊、青棵、油菜、马铃第、冷水鱼、蔬菜、枸杞、藜麦等9大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2.1 牝牛产业2.1.1 现状与问题“世界牝牛之都”品牌享誉。利牛是青海农牧业发展“第一产业”“第一品牌”。2020年底,全省存栏耗牛608.9万头,占全国耗牛总数的40.5%,占世界利牛总数的38
24、%,年出栏量达到169万头,肉产量近17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耗牛之都”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有机糖牛生产基地。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己形成青南耗牛核心养殖区、环湖耗牛高效养殖区、东部艳牛产业融合区。玉树州、果洛州是耗牛传统主产区,2020年存栏273.87万头,占全省的45%。黄南州、海南州和海北州为第二梯队,存栏量相对稳定,约占全省的30%o随着“牧繁农育”饲养模式的推广,耗牛育肥向低海拔半农半牧区、农区转移,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牝牛饲养量大幅增加。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耗牛种质资源丰富,青海高原耗牛、环湖相牛、雪多相牛、玉树耗牛等4个地方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建成耗牛核心育
25、种场1个、良种繁育基地48个,大通耗牛和阿什旦耗牛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耗牛培育品种。大力推进耗牛繁育基地建设,优良种牛推广到四川、甘南、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发挥了“野耗牛故乡”优势。养殖方式不断改进。大力推广耗牛“放牧+舍饲”“牧繁农育”等养殖模式和以“三增三适”(增温、增草、增料,适度规模、适度补饲、适时出栏)为核心的养殖新技术,推进养殖工艺与装备集成配套,相牛一年一胎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业化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全省耗牛产品加工企业达5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已初步形成西宁一海东、海南、玉树等艳牛屠宰加工、耗牛乳制品加工集聚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牝牛产业集群和耗牛产业园(泽
26、库),建设省级耗牛产业示范园4个。质量品牌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利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开展高品质有机耗牛产销可对接、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生产消费互信互认。“大通牝牛”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玉树耗牛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1个耗牛系列产品被评选为2020年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百佳优品,打造了驰名全国的“可可西里5369”“西北骄”等企业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存在问题.一是设施养殖水平不高,草畜联动不足,规模化养殖比重低;牧民存在禁宰惜售思想,商品意识差,出栏率低,畜群周转慢。二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种退化现象没有根本扭转,繁殖率和生产性能较低,畜群结构亟待调整优化。三是产业链
27、条仍然存在短板,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综合利用不足,产加销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耗牛生产季节性出栏明显,均衡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四是国内外市场开拓不够,优质不优价、特色不特价问题突出,需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2.1.2 思路与目标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聚焦做精做优,统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生态养殖现代化水平,补齐加工、销售等环节短板,建立健全耗牛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体系、坚持“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以摸清产地环境为基础,以明确提纯复壮与筛选目标为核心,以规范投入品使用、创新绿色生产技术为关键,以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为目标,多主体培育、多模式推进、多利
28、益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推进养殖规范化、加工标准化、物流现代化、营销网络化,打造全国耗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耗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唱响“青海耗牛”公用品牌,提升“世界耗牛之都”影响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到2025年,全省耗牛存栏量稳定在610万头左右,年出栏200万头以上,耗牛肉产量20万吨以上,有机认证耗牛数量达到4(飓。2.1.3 建设重点加强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完成牝牛遗传资源普查、收集、鉴定,加强耗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牝牛联合育种攻关,依托青海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窕所等科研院所,开展提纯复壮、本品种选育等工作,提升耗牛良种化水平。依托省耗牛繁育
29、推广服务中心建设国家级耗牛性能测定中心。坚持保育繁推并重,加大耗牛良种补贴力度,加快良种推广,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提升现有耗牛种畜场建设水平,加强优良种畜供应能力。建设生态牧业大基地。加快建设青南耗牛生态大牧场,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放牧为主、适度补饲的养殖方式。在环湖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补饲+高效养殖”的半舍饲养殖方式,扩大高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建设200个千头耗牛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个草畜配套生态牧场。大力推广以耗牛“三增三适”为核心的养殖新技术,推广绿色发展配套技术,推进养殖工艺与装备集成2家,加强种薯基地保护,在互助、淖中、乐都、大通等地建设马铃萼脱毒种萼繁
30、育基地20万亩,推进优质专用品种种萼脱毒化和商品化生产。丰富马铃薯品种,由单一的食用型向高淀粉型、加工型及菜用型多元化方向发展。培育多抗、广适、优良、专用新品种1-2个。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基础设施,重点配套贮藏窖、田间道路、水利设施等。大力推广覆膜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推进马铃西绿色生产。分类指导提高种用型第、菜用型第、加工型普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山早地区的“宜机化”改造,研发、引进、推广适应山旱地区的专用品种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机装备,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机
31、械化+数字化”等服务新模式,提高马铃磐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流通。强化种第和商品鲜销第分级、包装及品牌销售,提高马铃普商品转化率。联合国内外加工先进企业,引进马铃署精深加工技术、储藏技术等,探索“加工龙头+农户+加工型萼生产基地”的产业模式,以“订单”生产为抓手,支持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提升反季节销传和外向输出能力,促进产销有效对接。2.5.4产业布局蔬菜全产业就初步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省现有从事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1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00余家,为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主体支
32、撑。青海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开展蔬菜贮运保鲜、原料预处理、洗净配送、农超对接以及综合利用等,蔬菜加工转化率达45舟以上,青海高原夏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及口本、韩国、香港地区。存在问题:一是设施生产能力不强,蔬菜季节性、结构性、局部性供需矛盾突出。二是产业化程度偏低,洗菜标准化生产、保鲜储藏、分级包装、加工物流等产业链条不完整,综合效益不高。三是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物流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蔬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基础薄弱。2.6.2思路与目标按照“扩规模、提产能、优品质、强品牌”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绿色有机为主线,加快推进设施装备升级
33、改造,旧棚改造和新建温棚相结合,日光温室和拱棚并市,提升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构建生产持续稳定、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链,提高省内蔬菜自给水平,扩大高原吸菜输出能力。到202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3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13万亩,露地蔬菜6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60万吨以上。蔬菜自给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小均匀、营养成分足等特点,含有较高的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智力开发的有机硒、铭、锌等微量元素,特别是在医用、保健功能中起关键作用的枸杞多糖高达8.3%,是我国最优质的枸杞之一。经营主体发展
34、迅速。全省从事拘杞种植、加工的企业、合作社已达29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建成都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了有机枸杞产业发展联盟和协会。枸杞加工技术不断革新,加工能力逐年提升,推出枸杞干果、冻干果、枸杞冰鲜果、拘杞原浆、浓缩浆、枸杞叶茶、枸杞果粉、枸杞酒、枸杞籽油等产品,加工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种植技术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拘杞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与示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省内枸杞种植与栽培技术规范、有机枸杞标准化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技术规程,完成了枸杞规模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柴达木枸杞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等省级科技成果10余项,颁布了枸
35、杞杆插育苗技术规程枸杞经济林栽培技术规程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技术规程黑果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20余项,进一步提高枸杞标准化种植水平。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柴达木枸杞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出“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国100个首批欧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柴杞”已取得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打造了“三江雪”“昆仑河枸杞”“大漠红”“亿林”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随着青海枸杞品牌体系建设深入推进,84%0海西州藜麦种植区是全国唯一开展有机藜麦认证的地区,生产的藜麦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单产水平也高于甘肃、山西等其他产区。良种选育成效明显。建有良种繁育
36、基地2500亩,现已选育出青藜1-8号、柴达木红等12个蔡麦新品种。“青藜1号”和青蔡5、6、7号成为省内主推品种,其中“青藜1号”的本土环境适应性较强,蛋白质含量高,更符合中国人体质需要。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全省种植加工和销售企业已发展至30多家,州级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蔡麦加工能力达3万吨/年以上。开发出藜麦米、藜麦茶、藜麦粉、藜麦酒、藜麦的、藜麦挂面等10多种产品。率先制定了全国首个藜麦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团体标准。“三江沃土”产品已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和美国FDA认证。产业关联紧密。蔡麦种植规模小,但产业环节齐全,从良种繁育、规模种植到加工流通,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且龙头企业在各环节发挥主
37、导作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特征明显。乌兰县是企业集聚区,成为辑射全州藜麦产业发展的物流集散中心,都兰县、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发展成为藜麦主要种植区。存在问题.一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育种水平低,以引种选育为主,缺乏优质菜麦品种。二是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薄弱。三是产业不宜与粮油作物轮作,需要注重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耕地地力保护的关系。2.9.2思路目标提升精深加工能力.积极引进科技型加工企业入驻产业园区,提升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具有保健功能、养生功能的藜麦精深加工产品,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38、,将青海打造成国内藜麦产品市要加工基地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藜麦旅游观光基地。2. 9.4产业布局藜麦良种繁育基地价局在乌兰县。绿色藜麦种植区布局在海西州都兰县、乌兰县、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有机藜麦种植区旅局在格尔木农垦集团、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都兰县香日德镇和巴隆乡。藜麦精深加工及商贸物流集聚区彳j局在都兰县、乌兰县。第三章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地环境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与修豆,推进产地环境清洁化,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夯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的生态本底,筑牢绿色发展支撑体系。2.1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2.1.1 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39、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坚决调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小粮化”,加快落实搭荒耕地复种清零和苗木草原管护员履职绩效管理,推广草畜平衡经验和模式。推行划区轮牧、返青期休牧,合理均衡利用草原。提高牧区草原保护能力,力口大种草养畜和设施圈养力度,逐步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促进草原休养生息。2.1.3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细化实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生态系统保
40、护与修复。稳固三江源生态屏障,因地制宜开展生态补水,建立江河源守护人制度,保证源头活水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干支流生态水量充足、水源涵养功能整体增强。加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熨,加大黑河、疏勒河、大通河、布哈河等流域源头区整体性保护力度。推进涅水河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河滓谷地区域性水源涵养区、缓冲隔离区、污染防控区、成片森林和湿地建设,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实施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河湖保护和水系连通,加强地下水保护和工农业节水控水,增强区域内水资源配置能力。建设泛共和盆地生态圈,持续推进黄河干流区、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黄河沿线、库区生态
41、和水土流失治理。2.1.4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按照定期监测、及时预警、分类分级的原则严格管控产地环境,落实源头防控、精准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管理.按照“突出章点、分区管控、分类推进、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地膜残留监测,设置废旧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加强地膜残留污染的监管、防控及综合治理。加密布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控点,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建立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体系,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加强农业污染源、入水污染物浓度与流量监测、受纳水体水质和流量监测,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一批以污染
42、防治、调查监测、绩效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示范工程,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模式。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监测.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监测技术,落实国家雨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调查,加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力度,加强草地贪夜蛾、西藏飞蝗、苹果就蛾等入侵物种调查和监测,织牢织密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监测预警机制,重点加强基层监测站点建设,做到“一种一策”精准治理,开展预警与应急灭除。2.2 推进农牧业清洁生产2.2.1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稳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设一批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服务基地,为农牧民提供全程技
43、术服务。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有机肥+N”替代减量模式,结合区建设粮饲兼顾、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型农业结构,积极探索低碳、高效畜牧业发展道路。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推进刚察、混源、循化三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继续建设一批农牧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撵体系,充分利用农区、牧区、农牧交错区各具特色的农牧业资源,推行“西繁东育”、草畜联动、E地加工等模式,推动东西部物质能量转换和时空互补,实现农区牧区结合、产业经济循环、区域协同发展。3. 3.3畅通种养循环路径破除种养分离壁垒,畅通农牧业内部资源循环。培育饲草秸秆收储运、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
44、,引导种养双方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总结提炼沼液肥、堆讴肥、商品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青海实际的粪污养分平衡管理制度,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粪污处理台帐,种植户建立粪肥施用台帐,健全覆盖各环节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科学指导粪污资源化利用。第四章推进创新驱动强化生产支撑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智慧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提高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3.2 推进设旅装备提档升级3.2.1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柴达木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45、,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发挥好水利工程设施作用。加强种养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部农业区设施农业改造升级和新型设施农业建设,适度新建连栋温室、塑料拱棚等。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养殖设施装备水平,推广应用智能化信息化装备,引导牧场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扩大高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推广应用装配式牛羊棚舍、移动式畜圈、饲草料加工储藏、动物防疫等设施设备。提升繁制种基地设施化配套建设水平。加快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农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构建市为龙头、县为骨干、乡镇基础、辐射到村的四级网络。支持西宁建设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挥西宁、海东2个市级龙头冷链物流中心
46、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功能;在祁连县、共和县、同仁市、玛沁县、玉树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7个县市建设县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基地,发挥上联集散中心,下接乡村网络的桥梁、融通功能;在涅中区鲁沙尔镇、民和县川口镇、祁连县峨堡镇、共和县倒淌河镇、同仁市保安镇、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玉树市隆宝镇、玛沁县拉加镇等19个重点镇,布局以农畜产品预冷、清选分级、分拣包装、保鲜、初加工、冷藏冷冻为主的仓储冷链物流网络,满足产地产品流通运输需求;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生鲜农产品主产区,选择一批重点村,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建设村级仓储保鲜保活设施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村社。信息传播机制和南大突
47、发事件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充分利用“12316”益农信息服务平台、“12379”青海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资源,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不应急水源工程,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强化青南牧区畜牧业防灾、避灾基础设施建设,稳定耗牛、藏羊养殖规模,保障产品供给能力。支持高标准农田等建设中增设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加快重点地区人工增雨抗旱防疫工程建设。开展农牧业灾害致灾机理、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技术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普宣传。拓宽科普宣传渠道,加强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组织开展专家讲座、上
48、街宣传、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防御知识宣传,进一步向系统和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干口、霜冻、风等冰疫等各类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的防灾减灾抗灾意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3.3 强化现代农牧业科技支撑3.3.1 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条件建设,依托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实施科技部国家牝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建设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青藏高原放牧耗牛藏某动物营养与饲草料、高原冷水鱼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实验室,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强化成果推广应用。压实创新链与产业链联结密度,强化创新与应用密切联动,创新推广种业、加工业、农业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成果集成、熟化、应用全方面发展。完善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计和发布制度,定期筛选发布重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目录。创新科技推广模式。健全完善省农牧业科技“三级平台”推广模式,积极探索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内容全程化、推广任务项目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政策,落实产业技术顾问制度,有效引导科技信息、人才、技术等先进要素向农村牧区基层、农牧业生产一线集聚。3.2.3 培育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