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等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重心作出的重大战略研判和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显著提升、全面凸显。然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中高端技术供给不足、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创新资源存在错配等问题,不
2、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究其原因,是尚未形成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难啃的骨头面向科技创新加速迭代、产业发展深度变革、创新向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应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中梗阻”,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可以预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全球及我国均处于科技创新加速迭代、产业发展深度变革、创新向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内嵌于人类生产力跃进发展的进程中,也处于我国内
3、部结构深度调整、发展路径转换的关键时期,还处于全球进入风险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在发展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O从外部形势看,一方面,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改变着科技创新的范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缩短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流程,科技创新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特征更加明显,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业态,引致产业生态发生革命性变化,这要求建立适应新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架构,促进新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迭代。另一方面,全球各国纷纷强化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布局,加紧建立科技和产
4、业竞争新规则,力图抢占新一轮竞争主动权,这要求我国加强科技和产业前瞻布局,加强科技和产业制度型开放,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不减,对全球创新生态和技术合作形成较大挑战,军事冲突、能源危机、公共卫生事件等非经济事件的影响愈加深远。这要求我国持续增强战略定力,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内部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路径发生深刻变化。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着“人口红利”逆转的严峻挑战。2010年以来我国资本回报率趋势
5、性下降,叠加土地集约利用和“双碳”要求,我国依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密集投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传统增长方式陷入瓶颈、亟待转型。与此同时,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较慢、创新链产业链缺乏协同等一系列制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既要求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体系现代化,特别是以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使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要素”;又要求将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科技创新的新指引新路标,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二)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出的新要求。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
6、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此可以看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基本特征,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创新技术到创新应用的系统过程,既包含颠覆性前沿性技术突破,又包含新技术的传播、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服务、新组织、新商业模式等。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在源头上加强技术供给特别是原始性、颠覆性技术供给,还要求科技创新成果切实推动产业实现新发展或催生新产业。只有经过产业发展检验的技术创新和经过市场需求检验的产业创新,才是新质生产力所内蕴的创新。值得强调的是,随着科技创新范式发生变化,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并不限于从科技
7、创新到产业创新再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单向路径。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创新链条更加多元化,既有传统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传统型线性创新模式,又有以面向实际应用、开发全新市场的场景式研发与创新促进多领域技术组合,进而对科学研究形成牵引的逆向创新模式,且这种逆向创新模式在工程软件领域越来越多。二、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和成效“十四五”时期,我国高质量科技供给持续涌现,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产业发展,带动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稳步增长,厚植
8、产业创新发展沃土。“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及产业转化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2022年欧盟国家2.23%的平均水平。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科技创新作用于产业装备能力、成果转换和产业生成的动能持续增强,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7与。202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8425亿美元;“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了
9、29.9%o(二)基础前沿技术蓬勃涌现,开辟新兴、未来产业新赛道。“十四五”时期,我国基础研究R&1)经费投入稳步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2212亿元,占R&D经费支出的6.65机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持续加强,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取得诸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如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研究的理论突破,为解决利用电解水开发氢能存在的高耗能、淡水资源消耗、海水腐蚀性等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产业界更好开发水资源这一“氢矿”;10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锢晶体管问世,是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
10、开启“万米时代我国在能源、材料、气候、航空、深海等相关领域取得的研究突破,为深化研究、开辟新方向、产业转化应用等奠定坚实基础。(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超过3万亿元。我国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游轮制造、国产手机芯片、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型核电、新型储能、超深水油气田开发等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
11、至,科技赋能高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全面激活产业创新活力。“十四五”时期,在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等一系列旨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支持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各类企业R&D经费占比接近80%,企业研究人员占比超过70%,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全国技术吸纳,参加或牵头了近80%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为、京东方、宁德时代、OPPO等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全球PCT专利申请量排名中
12、位居前10。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平均研发强度达6.3%,平均研发费用总额超3100万元,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创新投入远高于其他同等规模企业。作为科技需求的主要提出者和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的提升,充分体现出我国产业创新的活力。(五)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改善,塑造良好产业创新生态。“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健全以市场化导向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健全创新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广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赛马”等。实施科技分类评价制度,区分探索型和任务型
13、科研项目,在评价指标、评级周期、评价方法上各有侧重,更好配置科研资源。在科技激励机制上,以“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目标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强化跨主体协同创新,围绕关键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加强高校与行业领军企业、高水平研究机构协同。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金融支撑,着力畅通“科技一产业一金融”链条。三、坚持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落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求,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部署要求,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扎实推
14、动科技创新持续开源,提升高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健全开源组织管理机制,布局重大基础开源项目,提升我国原始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强化政府对开源产业的扶持,出台促进开源共享的政策,推动开源产业发展,鼓励面向社会开源代码。加强开源许可合规管理,完善开源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开源治理能力,强化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开源理念传播,打造开源人才队伍。(二)扎实推动新兴产业持续突破,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持续扩大在5G、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先发优势,打造新增长点,探索前沿领域,拓展新赛道。针对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凝聚政产学研力量,实施专项攻关计划。构建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体化生态,提升竞争力。结合区域实际,强化系
15、统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吸引多元化投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三)扎实推动传统产业持续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传统支柱。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推动传统产业从低端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跨界融合创新和技术迭代应用。开展生产过程智能化转型,以数字技术重塑生产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四)扎实推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营造高质量发展创新环境。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设立产投基金,汇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科技与产业高效融合。发挥链长优势,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双轮驱动,实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循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信息快速流通与科技成果快速对接,形成新机制新渠道。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帮助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实现无缝对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