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精品.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田间管理能够为农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和农民增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田间管理涉及到中耕除草、看苗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内容,对农民的管理技术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文章结合实际的管理经验,分别从播后耙地、补苗间苗、中耕除草等多个方面,对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展开了具体的介绍。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使得干旱、洪涝、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概率不断上升,给农作物种植带来了浮用的破坏与影响。为维护农比经济收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要借助于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农作物对气象灾害、病虫灾害的抵御能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r必要的条件。田间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的工作,需
2、要贯穿于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开展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I播后耙地雨季过后,土壤十燥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板结,给农作物出苗造成了不利。因此,需要播后耙地,破除土壤板结层,以提高农作物种子的出苗率.,并消灭杂草的效果。根据耙地时间的不同,义可分为出苗前祀地和出苗后杷地两种管理方式,出苗前耙地时要注意掌握好耙地深度,避免困深度过大将农作物种子翻垦出来:出苗后杷地要避免损伤作物的根系。2补苗和间苗由于种子自身原因或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部分农作物种子不发芽、幼苗不健康或是出苗不整齐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后期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在播种时提前准备好预备苗,进行补
3、苗工作,以保证农作物幼苗的生长进度,便于后期进行用间管理。间苗也是苗期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播种不均匀导致田间农作物幼苗密度过大,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很难保证所有幼苗的同时生长,必须要通过间苗留下相对健康的幼苗。根据出苗情况,合理选择间苗时间和间苗频率,通常情况下需要问:2次,ujIVi时要注意保证幼苗的株距大致相等,避免相互遮光。3苗期镇压苗期镇压目的在提墙保水,促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底下根系生长和分麋的早生快发,蹲苗壮秧,提高作物幼苗的抗旱能力。例如:小麦压青苗是一项有效的E1.I间管理措施。对生长过旺的农作物,可起到防止和减轻倒伏的作用。4中耕除草41采取中耕培上作业,
4、可以疏松土壤、消除杂草的作用,为农作物幼苗的健康生长营造必要的上壤环境。根据农作物种类的不同,中机除景的时间、次数和法改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东北地区大豆中耕除草通常情况下要做到“三铲三镇”,从每年的6月中旬开始,在6月中旬、6月卜旬和7月上旬分别进程一次铲镀。中耕除草要以土康表层无明显杂草为标准,并且保证土壤疏松程度适中。42根据农作物种类的不同,中耕除草的时间、次数和深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东北地区大豆中耕除草通常情况下要做到“三铲三镇”,从每年的6月中旬开始,在6月中旬、6月下旬和7月上旬分别进程一次铲镣。中耕除草要以土壤表层无明显杂茸为标准,并且保证土壤疏松程度适中.5合理灌溉水
5、分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原料之一,土壤中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开展田间管理时,必须要重视对水分的管理,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喷灌和滴灌是目前北方地区农作物种植中较为常用的灌溉方式,通过人工管理可以随时调节灌溉的时间,从而能够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期,为其提供适宜的水分,即避免了传统漫灌模式下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义解决门为灌溉不均匀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的问题。6田间排水7作物收获适期收获可以节省一部分种植和管理成本,并且保证了农作物的优质和高产。同时,收获后的农作物要及时进行晾晒,便于保存。71合理选择收获时期适期收获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都有良好作用,若收获不及时,往往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引起发芽、霉变、落粒:过早收获,由未达到成熟期,产量和品侦都达到最高水平,也不能丰收。各种作物的成熟,大致可分为生理成熟和工艺成熟,因作物种类、品种特性、成熟度和天气状况而定。72科学选择收获方法7.2.1刈割法。谷类多用此法收获,用镰刀割后脱粒:有的地区机械化程度高,用摇臂收获机、联合收割机等收获。722摘取法。棉花、绿豆、饭豆等作物多用此法。棉花是在棉铃叶絮后,用人工采摘,绿豆收获是根据果荚成熟度,分期分批采摘,集中脱粒。723掘取法。甘薯、马铃普,以收获地下块根、块茎为主,一般先将作物地上部分用镰刀割出,然后用铁锹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