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790300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面向源荷互动的建筑电网数据共享现状与展望摘要数字技术与能源融合构建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的重要工具,而数据共享则是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链条创新的关键抓手。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基于数据共享的源荷互动有望成为助推智能电网和建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协同建筑等用户侧与电力系统,实现供需两侧数据的有效互通,是迫切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建筑等用户侧与电力系统供给侧之间的电力数据共享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首先,调查了建筑供、需两便J对用电数据的监测与应用现状。接着,对当前建筑与电网的互动模式与机制进行了详细综述。最后,结合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相关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旨

2、在为建筑能源系统的低碳发展及建筑更好地融入整个低碳能源系统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建筑用电:数据共享:源荷互动;智能电网;需求响应: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能源系统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正在改变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市要引擎。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迫切需要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更新和提升电力技术监督手段,以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云大物移智链边”数字化新兴技术为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

3、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筑部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终端用户,也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贡任领域之一,建筑相关用能(含建造和运行)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1.30为促进建筑节能,住房城乡建设部2007年发布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建筑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作为建筑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和节能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10年起,随着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工作在全国的展开,国家根据各地工作进展,陆续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市建立能耗监测平台。2011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上报规范,用以指导各省(市)级监测系统的数据上传工

4、作,规范部级监测系统和省(市级监测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内容、方式和格式,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准确性。2017年1月,为进一步规范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与部级监测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强化数据的分析应用,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印发了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上报规范,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政策文件体系初步健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建筑也正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数据对电力系统运行、对建筑节能工作推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重要的研窕热点。建筑数据方面,李怀等人总结了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的现存问题,指出多数智能化系统有数据记录功能,但无自动分析功能,大量极具价值的运行数据无法有效

5、用于指导运行。刘伊生等人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多源异构的用能数据展开叙述,发现现有获取渠道来源多样,统计口径不统一,无法获取目标用能信息。刘惮等人对民用建筑现状指标数据调研分析发现,现有微观数据存在采集数据不统一、能源边界不一致、数据不互通共享等问题。电网数据方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提出了基于“云边”协同技术的能源数据知识挖掘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共享框架,形成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电网、天然气、供水、交通等其他网络紧密耦合的复杂多网流系统。广西电网为满足企业进行数据交互、统一开发与应用的需求,提出了电力系统数据共享应用平台架构设计,以提供数据信息作为主要服务。文献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共享应用进行了

6、综述,并研究了数据共享对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和风险。文献从也力零售的角度提出了电力侧和用电侧交易的数据共享机制,说明了数据共享可以降低能源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决策盈利能力。文献系统地梳理了数据共享中确权和隐私保护2个关键问题,为可信的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根本保障。如何实现建筑与电力系统之间的数据协同、数据共享,对更好地满足建筑用户的使用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调节、更好地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源荷有效互动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尚未形成以促进源荷互动为目标的数据共享模式或机制。为此,本文聚焦于如何实现电力系统与建筑等用户侧的数据共享和源荷互动,对建筑用电侧和电力供应侧用电数据的监测与应用现状

7、进行调研,分析建筑与电网互动模式与互动机制的现状,并从技术、市场与运行机制3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发展需求和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筑能源系统的革新和未来建筑-电网友好互动提供有益参考。1、用电数据监测与应用现状建筑用电侧建筑侧用能数据通常来自于建筑能耗监测平分,在分类分项能耗采集的基础上(耗电量主要分为照明插座用电、供暖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集能耗监测、统计分析、能效评估与节能优化等功能模块为一体。通过建筑能耗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的采集,不仅可以使建筑用户掌握能源系统运行情况,还可以帮助建筑物管理者对能源系统的低效率、准故障进行诊断,例如为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多个省

8、市已对1.1万余栋公共建筑(共2.4亿11)开展了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监测计量点超过11万个,如表1所示。表I分公共!平台,行状况口分给累上*6(-,IIM公C9+0r号方畿巾4舒了号fr.MM1.F.1.IIiIfKitRWZIO公K*筑宜电价计决的安相依删Tfrmti(取同!根母19一.第计I11m3万个cnet*iA.ntft*tz*uJt京角人冷案AAH竹4t车公兵ItBuUuM优IVffIJuI1.U1.f1.Uh:a*5W!*.!:751株公IUnMu京fItHh健以包孙1.?S匕n育仄除拿公舞干台.加李大e公贝箕miuh情N%。册,傥虫Wi耳卅|H旧檀A!(+竹立闾vtM三it

9、*M*.ttitmmnJms万In1.Hi4M.im,amRmit*K1Xffri?.从后件后和城9公皿:年J1.Sff)XJ三if3XKad.HKttKfiXifQMjiirHv*aat公共建汽给同,利MM/a大冷角上检*男公开+台*关学小定JtIatf*向工怆公开A.HIX/Z改支懵由:假量疑人HJr公共旗H1.i的松大办公1大公兵It镇立IO42.Uf1.K2X7.41Jjm1山东jn.a.d1.1.bm小假/?In个可gUW*iUt卜分qufti(在建筑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基础上,对于系统维护及数据的挖掘与应用方面尚存在提升空间,如何使平台数据发挥出更大价值也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另一方面

10、,建筑用能数据监测多是对单个建筑、建筑群的能耗监测,未来需要进一步回答如何将建筑自身监测目标与电力系统调节目标之间有效衔接的问题。1.2电力供应侧电力系统时用户侧用电数据建立了完备的计量采集体系,例如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监控的系统,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基础和用户用电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智能用电服务提供基础用电信息数据,实现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应用,构建电网不同用户之间的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实时互动,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至今采集系统累计接入智能电能表5.2亿只、采集终端4600余万台,覆盖率和采集成功率均达99%以上。未来国家电网智能物联电能表还将实现

11、与客户的用能互动和能效管理,支持国家分时电价政策执行,支撑电费实时结算需要,支持与用户互动。4t电力用。图1电力系统Itf1.1.采集架构为提升能源数据汇聚、管理和应用效率,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建设了“数据中台”,用以提供“数据接入”“大数据计算存储”“数据分析”“统一数据服务”“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运营管理”六大功能服务,以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融通,推进公司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驱动存量业务优化与新兴业务培育等。从电力系统对用户侧用电数据的采集发展现状来看,数据监测和采集是为了服务于用户的用电计量。如何将电力系统的监测数据与未来电力系统需求的源荷互动目标相结合,如何在新型电力系统

12、构建需求下推动电力用户的计量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2、建筑-电网互动模式“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建筑与电网之间进行友好互动,电网互动型能效建筑(grid-interactiveefficientbui1.dings,GEB)采用智能技术提供柔性负荷需求,优化能源成本,以满足电网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当前建筑参与电网调节、响应电网供需关系变化的有效途径通常有电力需求侧响应(以下简称需求响应)及其衍生的负荷聚集商与虚拟电厂3种模式。2.1 需求响应需求响应是指电力用户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或激励机制主动调整用电方式的市场参与行为,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终

13、端用电效率,实现节能降耗。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支持和激励电网企业和用户主要在电力领域开展需求侧管理: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突出了需求响应对提升城市电力应急保障能力的作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对2010年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进

14、行修订,在原基础上扩展范围,明确推进工业、建筑等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近年来,随着楼宇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建筑领域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应用场景。公共建筑中可调节负荷主要有空调、电蓄热、照明、储能等,可控性较强:居民住宅中可调节负荷主要有分散式空调、电热水器、电冰箱、电动汽车等,单个用户通常功率小、分布分散,但数量庞大、灵活性较高。阎俏等人将建筑内用电负荷按可参与需求响应的程度进行了分类,建立了集中空调系统柔性调控策略的响应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响应能力双层优化决策方法。程杉等人计及建筑蓄热能力,提出了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楼宇综合能量优化管理方法。袁金斗等人提出了楼宇可调节负荷树状普查体

15、系,在云管边端的物理架构卜.设计了楼宇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信息交互规范。2.2 负荷聚集商建筑-电网交互往往有容量门槛和调节性能要求,建筑可调节负荷体量小、不确定性大,而且不同建筑之间的负荷差异也很大,单一建筑用户难以满足准入条件。为了给闲置的中小负荷提供参与市场调节的途径,负荷聚集商作为一种专业化负荷侧资源管理模式,整合分散的用户需求响应资源并将其引入市场交易。建筑负荷聚集商负责匹配电网调节需求和建筑调节能力,需要配置电力市场交易算法、建筑可调节潜力评估算法、建筑收益分配算法等,以满足对电网管理平台的交易需求,对建筑的调节目标拆解卜.发、效果检测、效益分配等需求,基于建筑负荷聚集商的

16、电力交互模式如图2所示。此外,负荷聚集商平台还会根据建筑的特性和需求提供柔性改造服务,催生新的业态。魏震波等人基于纳什讨价还价理论,对负荷调峰效果、负荷聚集商出清能力等因素进行量化并作为不同博弈主体的谈判筹码,提出r计及联盟内部博弈的负荷聚集商优化运营策略。:C:消纳绿电:riX电网管理平台,;可再生电源需求响应信息发布响应竞价反馈、建筑负荷聚集商,T调节目标下发电力市场交易算法调后潜力评估算法金k建筑效益分配算法用户信息及用电反馈三哥&建筑用户三口图2基于建筑负荷聚集商的电力交互模式2.3 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是电力需求响应的创新模式,将分布式发电、需求侧响应和储能等资源统一协调控制,响应电网调

17、度指令的物联网技术使得分散资源更经济、高效地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参与邀约响应项目,充分发挥调峰、调频、调压作用。该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在高效、安全和双向交互的通信体系上,通过各类优化算法对虚拟电厂内的组成元素进行调度控制,实现供电侧和用电侧的灵活互动,其组成架构如图3所示。供电恻!止三电网出力可再生能源I储能_调节策略,国r三mII1.BRJtt网I既有电网1控制中心4;-t响应能力I;EjUf电动汽车价布式发电外阑数据卜熏,国事:I天气Si报市场数据现货市场Kfe图3虚拟电厂模式将建筑尤其是大体量的公共建筑打造成电网中的虚拟电厂,是非常有潜力的用户侧调节资源创新模式。自2016年起,上海市积极开展

18、国家级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上海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投入日常运行的公共建筑130憧,面积达627万疗。虚拟发电资源潜力主要来源为集中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生活用水及新风系统负荷,虚拟发电机资源模型注册了550个可调资源(其中空调资源占比74%,其他资源占比26%)。从试点情况来看,黄浦区商业建筑峰值负荷削减潜力巨大,单体建筑最大负荷削减可达25%,全部建筑平均负荷削减达到10%(持续4h),10%的商业建筑具备分钟级自动福求响应能力。2018年至今,虚拟电厂累计发电调度超过1200慢次,累计响应削峰负荷超200MWo3、建筑-电网互动机制从用户响应电网调度的动机角度来看,建筑-电网互

19、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和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如图4所示。需求响应价格型需求响应激励型需求响应分时电价实时也价尖峰电价基于计划的激励项目基于市场的激励项目典型时刻尖峰电价典型H尖峰日内实时H前实时电价紧急需求响应事件辅助服务项,容I1.市场项目需求侧竞价图4建筑-电网互动机制3.1 价格机制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互动机制是指终端消费者直接面对多种价格信号并自主改变固有用电模式,主要包括: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尖峰电价。D分时电价。分时电价是一种有效反映电力系统不同时段供电成本差别的电价机制。可根据不同时段划分为峰谷电价,根据不同口期划分为丰枯电价,根据不同季节划分为季节电价。我国峰谷

20、分时电价制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促进合理用电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分时电价得到全面推广。2)实时电价。实时电价是一种动态定价机制,更新周期可以达到Ih或者更短,能反映短期内生产电能的成本,包含口前实时电价机制和口内实时电价机制。实时电价能够弥补分时电价当系统出现短期容量短缺时不能给予用户进一步削减负荷的激励的不足。此外,实时电价的更新周期是确定电价体系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周期越短,则电价的杠杆作用发挥越充分,但对技术支持的要求也越高。目前,国外实时电价的更新周期最短可达5min,而我国仍处于实时电价理论研究和电力市场建设初期。3)尖峰

21、电价。尖峰电价是在分时电价和实时电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态电价机制,在峰时段电价基础上向上浮动部分电价,上浮的电价比例称为叠加尖峰费率。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建立尖峰电价机制,上浮比例不低于20%,其登加的尖峰费率可以反映电力系统的真实供电成本。截至2021年,我国已在29个省市实施了分时电价机制,各地普遍按口划分峰、平、谷时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部分省市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尖峰时段。上海等地按季划分为夏季、非夏季。然而过去大部分省市长时间未进行分时时段划分调整,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存在时段划分不够准确、峰谷电价价差偏小等问题,缺乏对需求侧调节的作用。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

22、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完善峰谷电价机制,强化尖峰电价、深谷电价机制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的衔接协同,充分挖掘需求侧调节能力,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比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受此新政影响,各省市结合电力系统净负荷特性,均对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和峰谷电价差进行调整,适当增大了电价差,并建立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现货电能量市场的衔接。另外山东省提出在容量市场运行前,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的发电机组容量补偿费用从用户侧收取,并参考现货电能量市场分时电价信号,探索基

23、于峰荷责任法的容量补偿电价收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3.2 激励机制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互动机制是指在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或稳定裕度低于标准值时,采用直接补偿或电价折扣的方式来激励和引导用户及时调整负荷、优化用电行为。其中主要包括两类激励模式,分别是:基于计划的激励模式,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调度负荷控制;基于市场的激励模式,用户上报可调节容量范围、时段等信息,或参与市场竞价,在得到调度指令后及时调节负荷,包括需求侧竞价、容量市场项目、辅助服务项目、紧急需求响应。目前,基于计划的邀约激励模式相对较多,多地省政府根据管理办法类、指导意见类文件要求,出台本省实施方案类、电力价格类、电力市.场

24、类政策。政府、电网公司提前与用户或者负荷聚集商签订约定实施响应、实时需求响应等协议,然后在接收信号后进行邀约确认、响应执行、响应监测、执行终止、效果评估、补贴发放等。在实施方案及细则中,对邀约激励项目的申请条件、实施流程、基线负椅、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进行明确,其中典型补偿标准汇总如表2所示。29分省市京,直IMI办M0%IaXT开破I年度电力为点电总工f1.的mnMwia(R/小Hn/.mM2HR奋石求彳*tt.*MA三itm.iaG名进行船山鼎储懦改Ir4jun格i.244HrWWttmtX*infH1W*MI11y,s芥N水QtnwtkW.I2*-20m.UXAW1A;t:W11三.1

25、5AykW.z*咐H*荏)鱼荷,级有“盘彳i白efW广彩r*ctxnHHitWg.3)n冷RcJMba1.t1,H前均申倚m-SW凡Q11V,T产恰卜果加O元“MWa,2)W色普申W伶M;gsOOO(MWb).号能供事卜0冗/IIN35-40*电力H1。%K.我黄市S发电帼由逅任费冏山京JH卬双ZoC1.年金褥电力霹*曰1.#AW的知1*o雷孝“,外经例敏;S今京僮1急;8求口,9的01hW/K3马不Z元/IJ.3)“木G;心也贯南以价IH市场康龙时段出幕快4AR得泞方A应上“0曾用*急P1.Nat.芥MRRIHannmMMtfiXa三isnM.ff朴俗得电力观N*U通I0用口力IOH代*fc

26、ft1.M.4WnPB,6初“IJC/CW次)mzo电力公司入津大律内费之r春VIBIX电力需水,应实施“n11f*水仪,2)*3tf制1均B谷泰府心力发冷修模式情1.2,rt9mHXt9mHx*寿四之式懦力入。VkW人津巾或打电力有点饵件修VMttXTW1.W电力才承用Q工作的如I)QMMt勘RI幻1C11U应h.mT1.20三w13)mn.*tt9XTkWt。实1.0a三*TSammAMIVkW*mBrMI.不站UkW接,a2TMAff力方求,做丁仔2*I)总解。寓求2急力注水*Btawm.,Wc2)V*ye11n.2iSW,大,mi.3SkW年YIIU2B电ItitHIB或的电价票余4、

27、发展需求与政策建议建筑与电力系统交互的意义在于用电侧需求和供电侧能力的信息互通与资源优化配置,但是目前建筑与电网间的互动方式尚不能充分发挥建筑实时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作用,规模化分布式资源的物理节点分散、信息获取困难、利益主体众多,其聚合互动辅助电力系统运行还需要破解诸多技术瓶颈,比如:安全通信网络承载海量异构终端的低时延信息互动问题、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及灵活资源间的协同控制问题、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体系的商业互动模式问题等。4.1 发展需求D技术方面。电网数字化转型将融合多专业系统数据。一是大规模灵活资源优化配置、运行调控策略与电网运行控制等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待深入:二是需求响应资源双向互动技术、

28、通信技术、能效管理系统及终端等技术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效益评估等相关技术仍然欠缺,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加强对可调节资源的监测、分类、预测和展示,利用海量多维数据进行智能决策、自动执行决策等,使得需求响应更加实时、智慧、可靠。2)市场方面。需求响应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竞争性电力市场下的新发展,良好的市场化机制是需求响应资源融入市场、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建设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缺乏完整成熟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支择需求响应资源价值的开发。因此,应加快推动将需求响应纳入电力市场,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健全包括

29、尖峰电价、中断补偿、将用户侧资源纳入辅助服务市场等在内的需求侧响应激励机制。3)运行机制方面。一是用户市场意识有待培育;二是缺乏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负荷聚集商或电力用户可获得的经济收益期待值有限:三是缺乏健全的需求响应市场运行机制,各类市场主体的角色不明晰,参与渠道仍未完全畅通:四是目前需求响应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建设方案。4.2政策建议1)支持数据平台建设与长效数据治理。不断加快需求响应数字化转型,对接电力业务系统、负荷聚集商系统等,支持虚拟电厂、中低压用户等多种主体参与。实施响应全流程管理和线上办理。深化需求响应大数据分析,在响应潜力挖掘、响应行为分析、行业

30、用电趋势预测等领域深化大数据应用,为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等提供支撑,科学指导需求响应工作。因此,应加强支持需求响应数据平台建设,并采取监督体制保障数据长效治理.2)统一部署及组织实施。需求响应试点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各需求响应服务商的业务流程、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计算方法不-致,需求响应产品制造商所生产的需求响应系统、终端等接口型式不一、通信协议多样,这对需求响应业务监管、需求响应系统互联互通、需求响应产品检测认证等造成了极大影响,既无法提高需求响应业务的运行水平,乂直接阻碍了需求响应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因此,亟需加快开展需求响应领域标准化工作,从标准体系入手,通过研究不断完善电力需求响应

31、标准体系框架,促使国内产学研相关单位在标准制(修)订、验证等环节相互协作,推动国内需求响应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3)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电价是激励用户改变用电结构、调整用电方式的根本手段。在不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下,我国现行的单一制电价或分时分类电价机制,使得大量用户群体对电价的敏感度较低,且各类用户电价交叉补贴严重,导致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需要研究不同的电价政策对用户群体行为的影响,建立适应需求响应的技术经济模型和电价敏感度模型,更重要的是研究适合市场竞争、准确反映电力供需变化的完善电价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扩大实施范围,引导和激励电力用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5、结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源荷

32、互动成为智能电网发展和建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建筑与电力系统之间的数据协同、数据共享,对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建筑与电网的互动模式与机制展开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I)建筑侧能耗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平台上留存的数据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未来也需要进一步回答如何将建筑自身监测目标与电力系统调节目标之间有效衔接的问题。2)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重新认识电力需求侧对供需平衡的重要作用,目前建筑与电网间的互动方式主要表现为基于价格/激励的需求响应,不能充分发挥建筑实时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作用,互动辅助电力系统运行还需要破解数据安全通信、优化调度、商业模式等诸多技术瓶颈。3)电力系统中用户的用电数据与电力系统的数据之间如何有效共享、有效整合,还需要新的模式和机制,应进一步在整合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电能服务公司等的用电数据资源方面发展新的利用方式,真正实现源荷互动,在满足建筑等电力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的调节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