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整体化康复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整体化康复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脑卒中整体化康复方案临床上,i般根据病程长短,将脑卒中分为四期:急性期、恢复早期、恢熨中期、恢复后期。不同的阶段,康旦治疗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各阶段的治疗内容。脑卒中急性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2周。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此期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张力逐渐恢复,并开始出现轻微的共同运动模式。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1 .体位与患肢的摆放2 .被动活动本期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较差,表现为不能活动,或活动能力弱。为了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僵硬、挛缩
2、,此阶段以被动活动偏瘫肢体为主,活动顺序为从近端关节(肩关节、版关节)到远端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用于促进患侧肢体主动活动的尽早出现。3 .床上活动腹式呼吸: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腹肌力量下降,容易出现胸式呼吸的情况。表现为:仰卧位时胸廓向上、向外牵拉,胸骨和肋骨异常抬高。因此治疗师需促进其肋部向下、向内运动,被动的使胸廓恢复正常位置,这样有利于纠正胸式呼吸状态。双手义握上举运动:双手又握,患侧手拇指置于健侧手拇指学指关节之上(BObath握手),在健侧上肢的帮助下,做双上肢伸肘及肩关节前屈、上举运动。翻身:向忠侧翻身:患者双手义握、伸肘、肩前屈90。,健侧下肢屈膝屈髅、足踩在床面上,头转
3、向患侧,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向患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患侧旋转,同时健侧足踏在床面用力,使骨盆和下肢转向患侧。向健侧翻身:动作要领同前,只是患侧下肢的屈膝屈髅需他人帮助。桥式运动(仰卧位屈毓、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假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伸髅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该姿势并酌情持续510杪。4 .运动想象疔法运动想象疗法可用于脑卒中恢夏的任何阶段,因为其实施不依赖患者的残存运动功能(不产生肢体活动),而是在想象中执行一个或一系列具体动作,要求患者认知功能完善。5 .物理因子治疗通过机械性刺激、温度刺激、功能性电刺激、压力治疗等方案,使瘫痪的肌肉产生被动的收缩和舒张,刺激运动
4、功能的恢复。6 .中国传统疗法常用的有按摩和针刺治疗等,通过深浅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脑卒中恢复早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34周。患者已经恢复了一定的活动能力,但共同运动模式明显(如抬胳膊时,肩膀会一起发力),并伴有肌张力的异常升高(痉挛)。脑卒中恢复早期康复治疗1 .床上与床边活动上肢上举运动:当偏瘫侧上肢不能独立完成动作时,仍采用前述双侧同时运动的方法(Bobath握手),不过患侧上肢主动参与的程度应有所提高。床边坐与床边站:在侧卧的基础上,逐步转为床边坐(双脚不悬空)。开始练习该动作时,应在治疗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床边站时,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偏臧
5、侧,并给予其偏瘫膝一定帮助,防止膝软或膝过伸,要求在坐站转移过程中双侧下肢应同时负重,防止重心偏向一侧。双下肢交替屈伸运动,休息时应避免足底的刺激,防止跟越挛缩与足下垂。桥式运动:基本动作要领同前,可酌情延长伸髅挺腹的时间,患侧下肢单独完成可增加难度。2 .坐位活动坐位平衡训练:通过重心(左、右、前、后)转移进行坐位躯干运动控制能力训练。患侧上肢负重:偏痛侧上肢于体侧伸肘、腕背伸90、伸指Jt心稍偏向想侧。可用健手帮助维持伸肘姿势。上肢功能活动:双侧上肢或偏瘫侧上肢肩肘关节功能活动(包括肩胛骨前伸运动),双手中线活动并与口常生活活动相结合。下肢功能活动:双侧下肢或偏瘫侧下肢胺、膝关节功能活动,
6、双足交替或患足踝背屈运动。3 .站立活动站立平衡训练:偏瘫侧下肢负重(单胭负重)上下台阶运动:4 .减重步行训练在偏瘫侧下肢不能适应单腿支撑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减重步行训练,训练通过支持部分体重使得下肢负重减轻,又使患侧下肢尽早负重,为双下肢提供对称的重量转移,重熨进行完整的步行周期训练,同时增加训练的安全性。5 .机器人辅助下步行训练需要在患者能够适应站立体位的前提下进行,可借助机器人减重系统调整患者在动力平台上的负瓶程度,并通过与腿部或足部相连的驱动装置带动患者步行,不但可以提高步行能力,同时可以保证训练中步态的对称性。6、平行杠内行走在患者偏瘫侧下肢能够适应单腿支撑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平行杠内行
7、走,为遐免偏瘫侧伸髅不充分、膝过伸或膝软,治疗师应在偏瘫侧给予帮助指导,如果患侧踝背屈不充分,可穿戴踝足矫形器,预防可能出现的偏瘫步态。7 .室内行走与户外活动在患者能较平稳地进行双侧下肢交替运动的情况下,可先行室内步行训练,必要时可加用手杖,以增加行走时的稳定性。8 .强制性运动疗法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更。经典的强制性运动疗法包含三个部分:即重复的任务训练、以提高口常生活能力为目的的适应性任务训练、对于健侧肢体的持续限制。治疗中要求患者90%的清醒时间均限制非患侧上肢活动,同时进行每天6小时的训练,维持2-3周。9 .物理因子治疔重点是针对偏瘫侧上肢的伸肌(如胧三头肌和前臂伸肌),
8、改善伸肘、伸腕伸指功能:偏瘫侧下肢的屈肌(如股二头肌、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改善屈膝和踝背屈功能,常用方法有功能性电剌激、肌电生物反馈和低中频电刺激等。10 .中国传统疗法常用的有针刺和按摩等方法。部位宜选择患侧上肢伸肌(肱三头肌等)和下肢屈肌(胭绳肌等),改善其相应的功能。11 .作业治疗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选择适应其个人的作业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12 .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对于年龄较大,步行能力相对较差者,为了确保安全,可使用步行架以增加支撑面,提高行走的稳定性。若下肢瘫痪程度严重,无独立行走能力者可用轮椅代步,以扩大患者活动范围。脑卒中恢复中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4
9、12周。此期患者的共同运动模式及痉挛情况有所减轻,开始出现随意性运动。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相当一部分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与其感觉缺失有关,因此,改善各种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十分重要。脑卒中恢复中期康复治疗1 .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偏瘫上肢功能的恢熨较下肢相对滞后,这可能与损伤部位和上肢功能相对较精细、复杂有关。上肢和手是人体进行功能活动必需的功能结构,一侧功能缺失将对患者的口常生活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康复治疗中。应当重视患侧手臂的功能训练,酌情选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以提高偏瘫侧上肢和手的实用功能。2 .下肢的治疗性活动当偏摊侧下肢肌张力增
10、高和主动运动控制能力差时,常先抑制异常的肌张力,再进行有关的功能性活动(以主动活动为主,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帮助)。3、作业性治疗活动针对患者的功能状况选择适合的功能活动内容,如书写练习、画图、下打毛线、粗线打结;系鞋带、穿脱衣裤和鞋袜、家务活动、社区行走,使用交通通讯工具等。4、认知功能训练认知功能障碍有碍于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因此,认知功能训练应与其他功能训练同步。脑卒中恢复后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第46个月。此期患者的活动以随意性运动为主,共同运动模式及痉挛情况基本消失,协调性良好,但速度较慢。本期的目标是抑制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进一步运动控制能力,强化精细运动功能,提高运动速度和实用性步
11、行能力,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生存质量。脑卒中恢复后期康复治疗1 .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综合应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抑制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提高速度和准确性,促进手的精细运动。2 .下肢功能训练抑制痉挛,促进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加步态训练的难度,提高实用性步行能力。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加强修饰、如厕、洗澡、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增加要的家务和户外活动训练等。4 .言语治疗在前期言语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与口常生活有关内容,以适应今后日常生活。5 .认知功能训练6 .心理治疗鼓励和心理疏导,加强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以保证整个康复治疗顺利进行。7 .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必要的手部支具、踝足矫形器和助行器等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